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玢岩型铁矿床尾矿中磷、稀土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与综合利用研究:以安徽凹山矿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段超 张长青 +9 位作者 王丛林 杨秉阳 刘冠男 邓杰 邓善芝 康博文 侯可军 谢京佳 刘欢 秦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10,共4页
玢岩型铁矿床是铁矿石的重要来源,其除了赋存巨量铁矿资源外,还以产出大量磷灰石为特征,伴生大量的磷、稀土、钒等资源。20世纪,矿业开发大多只回收主要矿种铁,对伴生资源的评价和综合利用较少。文章以凹山玢岩型铁矿田尾矿库为研究对象... 玢岩型铁矿床是铁矿石的重要来源,其除了赋存巨量铁矿资源外,还以产出大量磷灰石为特征,伴生大量的磷、稀土、钒等资源。20世纪,矿业开发大多只回收主要矿种铁,对伴生资源的评价和综合利用较少。文章以凹山玢岩型铁矿田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伴生资源调查评价和综合利用示范研究。通过系统钻探采样、矿物组合分析、元素赋存状态和综合利用实验等研究,文章揭示出尾矿库中经济矿物为磷灰石,可综合利用资源为磷和稀土,并估算尾矿库中磷储量超过115万t、稀土5万t,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可作为范例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尾矿 调查评价 综合利用 玢岩型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岳清 王登红 +4 位作者 孙艳 赵芝 刘善宝 王成辉 郭维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5-692,共38页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锗矿资源保障程度与潜力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汀 刘超 +1 位作者 王登红 李德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8,共12页
中国的锗资源主要以伴生形式产出,得益于国内庞大的铅锌冶炼产能和煤炭消费的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2020年,全球锗总产量为140 t,其中,中国产量为95 t。在储量方面,中国保持全球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锗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 中国的锗资源主要以伴生形式产出,得益于国内庞大的铅锌冶炼产能和煤炭消费的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2020年,全球锗总产量为140 t,其中,中国产量为95 t。在储量方面,中国保持全球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锗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关键金属之一,其资源保障愈加受到重视。本文科学评估了中国锗矿资源的保障程度与潜力,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详尽的资源分布、开采利用、成矿作用等信息,总结了中国锗矿的空间分布规律,伴生锗的富含硫化物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边缘和粤北地区,煤中锗矿分布于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滇西三江等两大成矿区带。综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未来需求预测等因素,评估中国锗矿资源保障程度存在一定忧患,建议加强锗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研究,促进勘查增储,指出川滇黔、粤北富锗铅锌矿富集区、滇西富锗煤盆地等找矿方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中国锗资源话语权、健全锗资源保护利用与储备体系。本文研究结果为锗矿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保障国家锗资源供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 资源安全 锗金属 锗矿床 稀散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应用研究:以京津冀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长青 李其在 +9 位作者 李德先 周癸武 刘冠男 娄德波 胡金盟 李小赛 刘欢 邱景智 张乙飞 杜晓川 《中国矿业》 2022年第7期49-60,共12页
作为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主办区和中国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矿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使矿山固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缓解土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 作为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主办区和中国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矿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使矿山固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缓解土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尾矿库对环境危害的治本之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尾矿类型划分、尾矿综合利用方式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为例,开展了尾矿调查和综合利用研究。崇礼矿集区内有尾矿库60座,集中分布于南部山区,以铁尾矿和金尾矿为主,占地面积计3.36 km^(2),尾矿库现有库容7625万m^(3)。根据尾矿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矿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将尾矿划分为5种类型,相应地给出了各自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建议。通过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可充分挖掘矿产资源二次利用潜力,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矿集区范围内的“环境再造”和“产业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资源化利用 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 崇礼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散金属矿资源概况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德先 刘家军 +5 位作者 黄凡 王成辉 赵汀 于扬 郭春丽 王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2,1,共11页
中国稀散金属资源丰富,在全球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中国542处矿产地(包括759个矿床/点)的稀散金属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中国已查明稀散金属资源储量102.82万t,其中,镓矿44.65万t,锗矿1.39万t,铟矿2.52万t,铊矿2.96万t,镉矿47.12... 中国稀散金属资源丰富,在全球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中国542处矿产地(包括759个矿床/点)的稀散金属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中国已查明稀散金属资源储量102.82万t,其中,镓矿44.65万t,锗矿1.39万t,铟矿2.52万t,铊矿2.96万t,镉矿47.12万t,硒矿2.56万t,碲矿1.53万t,铼矿893.00 t。中国稀散金属资源具有如下特征:①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云南、河南、广西、内蒙古、山西、贵州、广东等是稀散金属资源较丰富的省(区);②独立矿床极少,但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稀散金属资源总量的6.64%;③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但大型矿床和超大型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国稀散金属资源总量的80%以上;④主要伴生在铅锌多金属矿、铝土矿和煤矿中,3类矿床中的稀散金属资源储量占全国稀散金属资源总量的80%左右;⑤总体综合利用率较低。中国镓、锗、铊资源的储备充足,但硒、碲、铼、铟、镉资源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金属(锗、镓、铟、铊、铼、镉、硒、碲) 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源储量 分布特征 资源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铼资源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凡 赵云彪 +2 位作者 王岩 陈子瞻 李德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近年来,铼的矿产勘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获得铼查明资源储量787.41 t。从世界上看,铼的规模生产开始于1930年。与世界相比,中国铼工业发展并未形成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其开发利用严重依赖寄主矿床的开发利用。借鉴国外铼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铼的应用从添加剂到催化剂到航空发动机再到量子计算,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对铼资源需求的增长。预测未来10~20 a国内铼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需求也将达到高峰期,铼资源保障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开展全国铼矿资源潜力评价,查明铼的可用资源量和潜力,加强铼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产业化,建立铼的战略储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勘查成果 开发利用 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碲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成辉 赵晨辉 +5 位作者 李德先 陈炳翰 李阳 刘金宇 张能鑫 方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碲(T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碲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中国碲矿以伴生矿为主,... 碲(T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碲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中国碲矿以伴生矿为主,独立碲矿床仅1个(四川大水沟);已查明碲矿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西和甘肃,3省碲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93.08%;伴生大型、超大型碲矿(大宝山、城门山、金川和白家咀子)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目前,中国碲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严重依赖于寄主矿床。随着太阳能电池、航空航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碲矿资源需求将逐步加大,碲资源供应缺口即将来临。为了确保中国乃至全球碲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中国应加大碲资源的勘查力度,提高碲矿的提取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碲产量和供应能力,推动碲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外依赖。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加速中国在碲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矿 关键矿产 勘查成果 开发利用 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镉资源现状与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8 位作者 于沨 王伟 刘善宝 李德先 江彪 黄凡 王岩 王成辉 范文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镉是我国优势关键矿产,在全球新技术革命、高端制造和国防安全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支撑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也是易通过土壤-作物-食物链中的迁移、富集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在当今复杂的国际... 镉是我国优势关键矿产,在全球新技术革命、高端制造和国防安全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支撑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也是易通过土壤-作物-食物链中的迁移、富集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新国际生态格局下,我国镉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镉资源的需求总量仍居高位;二是世界各国资源主导权的争夺和国家高质量转型发展,迫切要求镉的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本文梳理了中国镉资源概况,镉矿的勘查、开发、利用现状,提出镉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建议加强采矿过程中伴生镉资源的回收、废弃镉电池二次回收利用、信息、液态金属等领域的环保应用,以及提高公众、企业的环境保护、资源回收意识,并对镉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提升我国镉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力,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资源勘查 关键矿产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与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樊铭静 肖克炎 徐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目前,关键矿产是国际矿业市场关注的热门资源,具有特殊的属性和政治经济地位,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由于每个国家的关键性矿产资源不尽相同,其潜力评价工作进程也不尽相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 目前,关键矿产是国际矿业市场关注的热门资源,具有特殊的属性和政治经济地位,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由于每个国家的关键性矿产资源不尽相同,其潜力评价工作进程也不尽相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简要回顾了关键矿产的国家演变策略,从国际环境、科技进步、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简要汇总全球几大矿业国关于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信息时代关键矿产资源的内涵是由人类的认知意识所决定的,并从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矿产技术创新平台、传统矿山与城市矿山3个方面指出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拓展点。中国应当积极地推进深度学习算法运用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丰富和发展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方法 关键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南岭卷》研编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锦华 王登红 +5 位作者 王岩 黄凡 赵芝 郭志强 赵晨辉 赵云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860,共22页
南岭成矿带是华南乃至全国最为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成矿带之一,对其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每一次的成果总结都会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笔者等在前人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岭成矿带的能源矿产(煤矿和铀矿)、有色金属矿产(钨... 南岭成矿带是华南乃至全国最为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成矿带之一,对其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每一次的成果总结都会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笔者等在前人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岭成矿带的能源矿产(煤矿和铀矿)、有色金属矿产(钨、锡、钼、铋、铜、铅锌等)、贵金属矿产(金矿和银矿)、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萤石)的成矿特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将南岭成矿带矿产按前寒武、加里东旋回、华力西旋回、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及喜马拉雅旋回6个旋回厘定出21个矿床成矿系列和2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为区域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及成矿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笔者等提出了南岭成矿带区块出让的原则性意见和柿竹园、香花岭、崇余犹、富贺钟、坪宝、三南等15个大型资源基地找矿的建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成矿预测 区块出让 大型资源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稀矿产”的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登红 孙艳 +8 位作者 代鸿章 郭唯明 赵芝 赵汀 李建康 王成辉 黄凡 于扬 李德先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我国"三稀矿产"总体上资源丰富,既是资源大国,也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往往因为深加工技术落后、环境代价太大、战略意识不强等原因而始终拿不到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稀矿产&... 我国"三稀矿产"总体上资源丰富,既是资源大国,也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往往因为深加工技术落后、环境代价太大、战略意识不强等原因而始终拿不到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稀矿产"恰恰具有无限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梳理2011年以来全国"三稀矿产"资源调查和找矿过程中积累的资料,概略性地总结了我国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些开发利用建议,进一步强调"稀土不土,稀有常有,稀散不散"的禀赋特征,提出了开发利用过程中"稀土管得着,稀有找得到,稀散用得好"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稀矿产 资源特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矿产的研究意义、矿种厘定、资源属性、找矿进展、存在问题及主攻方向 被引量:314
12
作者 王登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9-1209,共21页
自工业4.0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关键矿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2017年底,特朗普以总统令的方式要求美国对35种危机矿产实现"自给",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关键矿产的关注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矿产资... 自工业4.0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关键矿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2017年底,特朗普以总统令的方式要求美国对35种危机矿产实现"自给",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关键矿产的关注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远不如美国,不但大宗矿产需要大量进口,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的对外依存度也是居高不下,而中国社会对于这些"小矿种"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美国。因此,加强对关键矿产的调查研究与找矿勘查已经迫在眉睫。在当前形势下,为了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了国民经济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出将9种稀有金属、17种稀土金属、8种稀散金属、6种稀贵金属、3种稀有气体矿产、12种关键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和8种非金属矿产及铀作为中国的关键矿产。这8个大类41个矿种(组)与美国的35个矿种(组)大致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以稀有稀土稀散金属(三稀)矿产为重点开展了调查评价工作,在成矿理论、潜力评价、找矿突破、环境保护、物理选矿、找矿方法、分析测试、矿政管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通过对四川甲基卡及可尔因等地的找矿工作,新增资源储量相当于10个大型锂辉石矿床,为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我国铌钽铍等长期短缺的稀有金属仍然没有取得找矿突破,以往探明的资源往往品位低、难选冶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属于"呆矿";即便是以往具有优势的锡、锑、汞等有色金属也已经开始进口,湖南锡矿山等世界闻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纷纷进入资源枯竭阶段,接替资源难以为继,需要高度重视。建议在加强已有矿山深部找矿的同时,不但要继续攻克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还要对非常规的、新类型的关键矿产资源(如沉积型锂矿)加强研究、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攻关,从关键矿产的关键应用方面寻找突破口,让关键矿产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稀土稀散金属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稀散金属矿成矿规律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岩 李德先 +2 位作者 刘家军 王成辉 黄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8,共10页
地质大数据推动地球科学研究逐渐从定性研究向半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迈进。稀散金属(锗、镓、铟、铊、铼、镉、硒、碲)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因传统用途局限,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对759处稀散金属矿床(点)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54... 地质大数据推动地球科学研究逐渐从定性研究向半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迈进。稀散金属(锗、镓、铟、铊、铼、镉、硒、碲)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因传统用途局限,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对759处稀散金属矿床(点)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542处稀散金属矿产地(含矿点)的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及各成矿期稀散金属矿的成矿强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稀散金属矿床空间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可划分为七大主要资源集中区;广西、云南矿床(点)数量最多(61处),云南资源储量最大(24×10^(4)t),河南是稀散金属矿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的省份(3.4处/10^(4)km^(2)、8100 t/10^(4)km^(2))。中国稀散金属矿床时间分布不平衡,燕山期是主要成矿阶段,成矿密度最大达2.3处/Ma,而喜马拉雅期成矿强度最强,稀散金属资源储量超4000 t/Ma。划分了18个稀散金属矿集区,兰坪-普洱(DM-J13)成矿强度最大。今后应加强稀散金属综合研究,加强其地质找矿与开发利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金属(锗、镓、铟、铊、铼、镉、硒、碲) 成矿规律 大数据 成矿强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型铝土矿找矿预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娄德波 张起钻 +5 位作者 江沙 刘欢 李婉悦 董建辉 周尚国 陈旭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9-665,共17页
喀斯特型铝土矿是我国铝土矿的最主要来源,占资源总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地块西南缘。近年来,作为一种战略性紧缺矿产,铝土矿的找矿勘查工作变得迫在眉睫。本文系统总结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找矿预测成果,探索找矿预测方... 喀斯特型铝土矿是我国铝土矿的最主要来源,占资源总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地块西南缘。近年来,作为一种战略性紧缺矿产,铝土矿的找矿勘查工作变得迫在眉睫。本文系统总结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找矿预测成果,探索找矿预测方法最优组合,从而在找矿经验中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以及地学大数据等多个方面分析并结合实例,全面梳理了我国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找矿预测研究成果,认为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仍是目前中国喀斯特型铝土矿最主要的找矿预测手段。此外,分析了地球化学和遥感方法在寻找古喀斯特型铝土矿方面的局限性及其原因,指出未来展开地学大数据智能找矿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型铝土矿 找矿预测 地质 地球物理 地学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镉资源现状与贸易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超 赵汀 刘胜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8,共10页
镉作为一种稀散金属,既是传统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又是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新型材料。本文围绕全球镉资源的分布、生产、消费、价格及回收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论述,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了全球镉资源贸易格局。研究发现全球... 镉作为一种稀散金属,既是传统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又是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新型材料。本文围绕全球镉资源的分布、生产、消费、价格及回收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论述,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了全球镉资源贸易格局。研究发现全球镉储量和产量虽然分布集中,但储产分离现象较为显著,中国在全球镉储量和产量方面占据首位。全球镉产量受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增速缓慢,作为全球第一产镉大国,近年来中国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左右。全球镉消费结构从电池、颜料、稳定剂、涂料等传统领域向珠宝合金、太阳能薄膜、红外设备和核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延伸。消费国家也从比利时、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印度、中国转移,近年来中国镉消费量一直位居全球首位。镉价格近年来逐步上涨,主要受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增加的影响。尽管镍镉电池的回收率较高,但随着替代品的出现,部分镉产品可能会从回收循环中消失。受其环境污染特性的限制,预计未来镉在传统领域的消费占比将进一步降低。全球参与镉贸易的国家呈下降趋势,但处于网络之中的贸易量相对增加,主要进出口国家集中度较高。贸易地位从比利时、法国、中国、德国等国家逐渐向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转变,其中印度作为新兴的镉贸易国,对全球镉贸易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资源 生产 消费结构 贸易格局 战略性关键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型锂-铍-铌-钽资源工艺矿物学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振宇 李建康 +2 位作者 周振华 高永宝 李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87-1907,共21页
锂-铍-铌-钽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其矿石矿物“稀”、“伴”和“细”的特征决定了一些锂、铍、铌、钽矿床在开采利用上有较大难度,需要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除了品位和储量,还要考虑矿石的可选性指标,才能对矿床工业价值进行准确... 锂-铍-铌-钽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其矿石矿物“稀”、“伴”和“细”的特征决定了一些锂、铍、铌、钽矿床在开采利用上有较大难度,需要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除了品位和储量,还要考虑矿石的可选性指标,才能对矿床工业价值进行准确评价。本文在基于锂铍铌钽矿床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提出一套综合性评价锂-铍-铌-钽矿产资源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矿床类型、矿石品位、主要工业矿物、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矿石结构构造,目的矿物工艺粒度、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可综合利用矿物或伴生/共生组分、杂质元素/有害元素。通过矿床实例对不同类型锂-铍-铌-钽矿床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简要评述,影响伟晶岩型、花岗岩锂矿和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指标是“主要工业矿物”和“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及“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影响黏土型/沉积岩型锂矿价值的主要因素是锂的赋存状态,影响火山岩型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指标有“主要工业矿物”、“目的矿物的工艺粒度”和“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影响碱性岩型和矽卡岩型铍矿价值的主要矿物学因素是“主要工业矿物”、“主要目的组分的平衡配分”和“目的矿物嵌布特征”,影响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铌钽矿的主要因素是“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影响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铌钽矿的主要因素是“主要工业矿物”和“目的矿物工艺粒度”。应用矿物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不同矿物学指标的权重有所不同,需要具体矿床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铍-铌-钽 关键金属 资源评价 矿床类型 矿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铝土矿的成矿规律、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徐林刚 孙莉 孙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0,共19页
中国是世界上铝的最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资源储量和人均占有铝资源量严重不足。中国铝土矿具有成矿时代单一、空间分布广泛但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成因类型以喀斯特型为主,区别于国际上以红土型为主的特点。文章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中国是世界上铝的最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资源储量和人均占有铝资源量严重不足。中国铝土矿具有成矿时代单一、空间分布广泛但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成因类型以喀斯特型为主,区别于国际上以红土型为主的特点。文章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断隆、华北陆块南缘、黔中北-渝南和桂西南-滇东南4个最主要铝土矿成矿带的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在成矿规律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铝土矿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1)地层层序与成矿物质的来源与组成问题;(2)深时古气候背景下重大地质事件与铝土矿成矿耦合关系问题;(3)铝土矿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成矿过程问题。同时,文章还对解决上述科学问题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手段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铝土矿 成矿规律 地层层序 深时古气候 共生-伴生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北部某4N8级高纯石英原料研究及其对我国的找矿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九一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6,共15页
在直拉法拉制单晶硅棒的过程中,利用高纯石英砂制备的石英坩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石英制品,因而在光伏、半导体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石英坩埚产业所用的高纯石英砂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印度等境外的高纯石英原料矿。分析境外矿石原... 在直拉法拉制单晶硅棒的过程中,利用高纯石英砂制备的石英坩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石英制品,因而在光伏、半导体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石英坩埚产业所用的高纯石英砂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印度等境外的高纯石英原料矿。分析境外矿石原料的杂质赋存状态,开展提纯试验研究和资源评价,对寻找我国石英坩埚级高纯石英原料矿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印度北部某优质高纯石英原料矿石开展了岩相分析、工艺矿物学和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的石英晶体粒径均一,内部纯净,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晶体边缘,面状包裹体稀少;矿石的最主要脉石矿物是含铁白云母,其次为铁氧化物、钛铁矿、锆石、独居石、磷钙钍石、金红石等,这些脉石矿物主要分布于石英晶体之间。根据矿石的杂质赋存状态,采用研磨分级-煅烧水淬-高梯度磁选-浮选-酸浸-氯化焙烧的提纯工艺,制得了4N8级高纯石英砂(15种杂质元素总含量<20×10^(-6),SiO_(2)纯度>99.998%);通过与IOTA CG高纯石英砂的对比分析,判定矿石制备的4N8级高纯石英砂可用作石英坩埚外层砂。本项研究实例对我国的找矿启示是:高纯石英原料找矿应遵循资源评价先行的原则,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提纯试验在资源评价中不可或缺;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统一的高纯石英分级分类标准,将高纯石英原料矿列为独立矿种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制定统一的勘查规范;要破解我国高纯石英原料找矿的难题,突破光伏半导体产业用高纯石英严重依赖美国、印度等境外供应的困局,需要矿产资源-高纯石英砂-石英制品-产业应用端的全产业链协同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坩埚 提纯试验 高纯石英砂 高纯石英原料矿 找矿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大型锂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4 位作者 于沨 王伟 刘丽君 高娟琴 郝雪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4-544,共11页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色调查与环境评价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分四个层次构建指标框架,通过3S技术提取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信息,结合连续三年的地表水、土壤等多环境介质野外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对经过验证的、成熟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运用更兼容、可扩展的Python语言编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将大型基地环境现状划分为环境较差区、环境一般区、环境较好区、环境良好区四类区域,总体准确率达97.77%。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该套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川西大型锂资源基地的环境现状作出有效的评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现状“像元级”可视化分级,较客观地反映了甲基卡矿区及周边资源开发环境问题与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规范大型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调查 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矿山 生态脆弱区 甲基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关键金属矿产找矿勘查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88
20
作者 毛景文 袁顺达 +9 位作者 谢桂青 宋世伟 周琦 高永宝 刘翔 付小方 曹晶 曾载淋 李通国 樊锡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5-969,共35页
关键金属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国在关键金属Li、Rb、Nb、Ta、W、Sn、Ni、Co、Mn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及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关键金属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国在关键金属Li、Rb、Nb、Ta、W、Sn、Ni、Co、Mn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及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认识。文章初步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不同类型关键金属矿床的主要勘查成果及全球关键金属矿产研究新进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总结认为锂循环与成矿主要在上地壳内部,而REE在大陆聚合与裂解以及壳幔之间循环并成矿。针对主要关键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并考虑共伴生特点,将主要的关键金属矿床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①与花岗岩-伟晶岩有关的W、Sn、Nb、Ta、Li、Rb、Cs、Be矿床;②与碳酸岩-碱性岩有关的REE、Nb、U矿床;③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Ni、Co、Cr、Pt族元素矿床;④低温热液型Tl、Te矿床;⑤多种类型热液矿床中的伴生组分,包括Re、Ge、In、Cd、Tl、Te、Se、Sc、Ga等;⑥表生沉积型(包括铝土矿和煤矿中的伴生组分)矿床,例如Mn、V、Ni、Mo、Co、Li、Ga、Tl、Ge、V、Sc、Nb、Ta等;⑦与表生盐湖有关的Li、Rb、Cs矿床;⑧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的离子吸附型REE矿床。希望该分类能作为新一轮关键矿产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关键金属 战略资源 找矿突破 研究新进展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