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智能体模型及城市疫情封控措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江川 张健钦 +3 位作者 杨木 宫鹏 邓少存 贾礼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291,共9页
国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平稳后,外来输入携带病毒的人与货物可能导致国内出现疫情小幅反弹。针对各地疫情反弹后城市采取封控措施的尺度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问题,结合多智能体仿真、复杂网络模型中的小世界网络与GIS技术,构建了COVID-1... 国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平稳后,外来输入携带病毒的人与货物可能导致国内出现疫情小幅反弹。针对各地疫情反弹后城市采取封控措施的尺度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问题,结合多智能体仿真、复杂网络模型中的小世界网络与GIS技术,构建了COVID-19城市空间智能体模型,通过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率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利用该模型,对某市二次疫情进行模拟,采用不同空间尺度(社区封控、区县封控)的封控措施对疫情在空间上扩散范围和数量上增长情况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现感染者后前3~5天是封控的最佳时机。社区封控对缩小疫情空间扩散范围和降低感染者数量增幅,在单点爆发与多点散发两种模式下效果基本相似,因此适合应对单点爆发模式。区县封控应对多点散发效果更好。结合分析结果为疫情出现反弹后封控措施制定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智能体 地理信息系统(GIS) 小世界网络 封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导航授时的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时间同步装置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明 周玉泉 +2 位作者 陈才 周志杰 郭可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3-42,共10页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各测量传感器间的时空配准技术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其中时间同步问题尤为关键。针对惯导系统与激光雷达和全景相机之间的时间精确同步问题,结合北斗导航授时系统提出自行设计时间同步装置的方式,对集成激光雷达...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各测量传感器间的时空配准技术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其中时间同步问题尤为关键。针对惯导系统与激光雷达和全景相机之间的时间精确同步问题,结合北斗导航授时系统提出自行设计时间同步装置的方式,对集成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全景相机等测绘传感器的车载测量平台,提供时空配准信息。以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系统采集点云数据,使用设计生产的时间同步装置和编制的上位机软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合进行精确授时。最终时间同步精度达到了0.1μs,验证了时间同步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时间同步 北斗卫星系统 点云 导航定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雷达与无人机的特大钢结构高精度测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明 孙梦溪 +3 位作者 黄明 闫冰男 周玉泉 赵有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9-998,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特大钢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检测,对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无人机多视影像生成密集点云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几何特征的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不断对观测值进行约束定权和解算,将观测值改正数误差控制在一定阈值范围... 为了实现对特大钢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检测,对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无人机多视影像生成密集点云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几何特征的可迭代整体配准算法不断对观测值进行约束定权和解算,将观测值改正数误差控制在一定阈值范围内,直到完成配准,生成整个网架结构的激光雷达点云模型。以球节点多连杆中心点算法对网架结构中的球结点与柱进行偏心计算,再使用基于视觉运动恢复结构算法以及改进的RANSAC算法生成的影像密集点云,通过配准实现地面激光点云和高分辨率非量测影像数据的融合。以某亚洲最大跨钢结构高精度检测为例,多站激光雷达点云整体的配准精度为5 mm,抽检的21根钢柱里16根柱子的偏差接近或大于35 mm(32.1~68.2 mm,方向均向外),整体钢结构的网架挠度均小于1/250。由此表明,地面激光点云整体配准算法以及高分辨率非量测影像数据密集点云生成算法可行且准确,能够满足特大钢结构的高精度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激光雷达 无人机 钢结构检测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物轮廓的地面激光点云与影像匹配点云配准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危双丰 汤念 +1 位作者 黄帅 刘光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15-2520,共6页
为了高精度融合异源数据,进而充分表达建筑物的顶面及立面信息,提出基于建筑物轮廓特征的地面激光点云与影像匹配点云配准方法。通过边缘估计提取影像匹配点云建筑物屋顶轮廓,利用α-shape算法匹配提取地面激光点云建筑物屋檐轮廓,运用... 为了高精度融合异源数据,进而充分表达建筑物的顶面及立面信息,提出基于建筑物轮廓特征的地面激光点云与影像匹配点云配准方法。通过边缘估计提取影像匹配点云建筑物屋顶轮廓,利用α-shape算法匹配提取地面激光点云建筑物屋檐轮廓,运用主成分分析算法、质心约束及罗德里格斯公式实现两种轮廓点云的粗配准,根据ICP算法完成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跨模态数据的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影像与点云配准的计算效率和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点云 影像匹配点云 建筑物轮廓 点云特征提取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惯导耦合的里程计与建图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庞帆 危双丰 +1 位作者 师现杰 陈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88-2193,2199,共7页
针对现有的激光里程计方法在室外动态道路场景中存在里程计精度较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3D激光雷达和MEMS惯导耦合的里程计与建图方案。在不同的线程上依次执行数据预处理、顾及动态障碍物的特征提取、激光里程计和激光建图模... 针对现有的激光里程计方法在室外动态道路场景中存在里程计精度较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3D激光雷达和MEMS惯导耦合的里程计与建图方案。在不同的线程上依次执行数据预处理、顾及动态障碍物的特征提取、激光里程计和激光建图模块。利用KITTI数据和实测数据,对改进方案与目前流行的LOAM、Lego-LOAM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激光里程计精度评定。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下,激光里程计精度优于LOAM方案,与Lego-LOAM方案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里程计 动态障碍物 特征提取 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和CLCD数据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及其对植被碳吸收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巧丽 张鑫阳 蒋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8,共9页
该文选取MODIS LULC产品(MCD12Q1)和精度较高的CLCD LULC产品分析2001—2019年黄土高原LUCC的时空变化格局,并进一步利用陆面生态过程模型(FGM)模拟分析黄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变化以及MCD12Q1时序产品分类误差对GPP模... 该文选取MODIS LULC产品(MCD12Q1)和精度较高的CLCD LULC产品分析2001—2019年黄土高原LUCC的时空变化格局,并进一步利用陆面生态过程模型(FGM)模拟分析黄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变化以及MCD12Q1时序产品分类误差对GPP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D12Q1数据错误显示2001—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呈“耕地增加、草地减少”的LUCC格局,主要由MCD12Q1数据对耕地和草地分类混淆导致,而CLCD LULC数据则正确捕捉到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减少、草地和林地增加”的LUCC变化规律;基于CLCD LULC产品驱动的FGM模拟结果显示,黄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GPP年总量约为5210.2 Tg C a^(-1),退耕还林还草实施20年来其植被碳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变化趋势为6.4 Tg C a^(-2),P<0.001);若采用长时序MCD12Q1数据驱动FGM模型,会造成GPP年总量高估约9.6%、GPP年际变化趋势高估22.7%。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认识黄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策略制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地利用变化 黄土高原 总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场地污染环境的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姜会忠 张健钦 +3 位作者 贾红霞 李心治 李星辰 袁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目前针对污染场地的研究主要围绕污染态势及其发展状况,对于污染场地的实体特征缺乏较完整的表达,难以可视化展示污染场地多维度的信息。本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的构建思路,研究构建多粒度场地污染环境时空对象模型,将污染场地信息... 目前针对污染场地的研究主要围绕污染态势及其发展状况,对于污染场地的实体特征缺乏较完整的表达,难以可视化展示污染场地多维度的信息。本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的构建思路,研究构建多粒度场地污染环境时空对象模型,将污染场地信息实体抽象成数据模型,进而对其时空实体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及可视化表达,实现污染场地的全空间信息大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并以重庆市某钢铁厂为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场地污染环境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可以高效表达污染场地多维度的特征,更全面地可视化展示污染场地信息,为污染场地的精准管控、污染评估和治理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信息 多粒度时空对象 全空间信息 场地污染环境 对象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等级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心治 张健钦 +3 位作者 胡昊 姜会忠 李星辰 陆楠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140-145,151,共7页
为有效利用污染场地环境大数据,在未进行钻孔取样的情况下对重金属污染场地进行风险等级的预测评估,研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CatBoost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等级预测模型,并分析制定了模型学习样本的制作方法,依据污染行业专家知识结... 为有效利用污染场地环境大数据,在未进行钻孔取样的情况下对重金属污染场地进行风险等级的预测评估,研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CatBoost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等级预测模型,并分析制定了模型学习样本的制作方法,依据污染行业专家知识结合场调数据特点建立指标集作为输入值,综合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场地内各网格地块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并作为模型输出值。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当输入特征为8项指标,即面积、硬化面积、生产经营时间、排污、地下水埋深、饱和带土壤渗透性、地下防渗措施和高密度电阻时,CatBoost性能最优,评价指标准确率为0.846、宏查准率为0.855、宏查全率为0.842、宏F1值为0.848。进一步与XGBoost、LightGBM两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atBoost模型对重金属污染地块的风险等级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构建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等级预测模型可在无需采样数据的条件下对污染地块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可为场地调查修复提供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风险等级 CatBoost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