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隧道防淹技术体系研究
1
作者
黄俊
邢冬冬
+2 位作者
张忠宇
郭屹忠
王阿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7-1927,共11页
为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城市隧道淹水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梳理国内外城市隧道发生淹水致灾的原因和已有城市隧道相关的防淹经验;其次,对现有全国主要城市关于隧道防淹的现行政策、标准以及城市隧道运营阶段...
为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城市隧道淹水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梳理国内外城市隧道发生淹水致灾的原因和已有城市隧道相关的防淹经验;其次,对现有全国主要城市关于隧道防淹的现行政策、标准以及城市隧道运营阶段涉及防淹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隧道的防淹措施开展研究,将城市隧道防淹措施分为6大系统:1)挡水系统,提升隧道出地面范围的防洪能力;2)截水系统,提前截流隧道外部水;3)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部排水系统顺畅并满足高标准暴雨重现期的排水需求;4)控制系统,保证隧道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供配电和控制系统;5)预警系统,增加隧道内外淹水预警装置进行提前防范;6)应急系统,提出发生淹水事故后的应急保障措施。综合城市隧道养护等级、隧址范围内城市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隧道的防淹分级可分为1级、2级和3级,并根据城市隧道的防淹等级确定已有城市隧道的防淹改造方案或待建隧道的防淹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防淹措施
防淹改造
防淹分级
系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俊
张顶立
+5 位作者
梁文灏
董飞
李奥
赵光
杨奎
牛晓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病害主要包括水害、混凝土结构裂损、结构变形超限以及衍生病害;渗漏点的分布与隧道结构的复杂程度有一定关联。隧道病害受周边环境和结构自身共同影响,不同病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特定情况下互为因果。高清数字图像、激光点云、探地雷达图像均可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集,病害识别的效果与计算机性能、GPU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直接关系,工程中通常借助快速移动平台提高病害的识别效率;依托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手段将是隧道病害感知发展的方向。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其故障率高、成本高、条件要求高的缺点,业内已开展了关于轻量化监测的有关探索。规范中推荐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安全评价理论有数十种之多,未来应将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注浆是隧道病害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隧道病害整治行业的技术水平,但距离大面积推广尚有一段距离,目前隧道病害整治效果的后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期隧道
结构病害
病害感知
安全评价
病害整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崔志鹏
严刚
+3 位作者
王军
钟萍
王振祥
吴琪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固结快剪试验是获取软土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重要方法,长江漫滩相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渗透率低、固结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软土固结快剪试验的生产效率。为研究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探索提...
固结快剪试验是获取软土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重要方法,长江漫滩相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渗透率低、固结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软土固结快剪试验的生产效率。为研究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探索提高漫滩相软土固结快剪试验效率的方法,以南京长江漫滩相软土为研究对象,制定了预固结-卸载剪切、正常固结剪切、预固结-卸载-再固结剪切3种试验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固结和剪切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长江漫滩相软土是一种前期固结迅速,后期固结稳定缓慢的软土;固结25 min时固结度可以达到95%,而完全固结稳定需要5~8 h;软土抗剪强度均随固结度U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其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各荷载条件下抗剪强度随U提高的增长幅度基本相同;当固结度为70%~80%时,其抗剪强度达到完全固结时的90%~95%。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固结快剪试验的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滩相软土
预固结
固结度
固结时间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隧道防淹技术体系研究
1
作者
黄俊
邢冬冬
张忠宇
郭屹忠
王阿华
机构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水下隧道绿色智慧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南京城建隧桥智慧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7-1927,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11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J30672)
+2 种基金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21-专项-08(A))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L2022G003)
高速铁路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HSR202005)。
文摘
为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城市隧道淹水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梳理国内外城市隧道发生淹水致灾的原因和已有城市隧道相关的防淹经验;其次,对现有全国主要城市关于隧道防淹的现行政策、标准以及城市隧道运营阶段涉及防淹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隧道的防淹措施开展研究,将城市隧道防淹措施分为6大系统:1)挡水系统,提升隧道出地面范围的防洪能力;2)截水系统,提前截流隧道外部水;3)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部排水系统顺畅并满足高标准暴雨重现期的排水需求;4)控制系统,保证隧道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供配电和控制系统;5)预警系统,增加隧道内外淹水预警装置进行提前防范;6)应急系统,提出发生淹水事故后的应急保障措施。综合城市隧道养护等级、隧址范围内城市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隧道的防淹分级可分为1级、2级和3级,并根据城市隧道的防淹等级确定已有城市隧道的防淹改造方案或待建隧道的防淹设计要求。
关键词
城市隧道
防淹措施
防淹改造
防淹分级
系统防控
Keywords
urban tunnel
flood prevention measures
flood prevention upgrade
flood-prevention grading
systematic flood control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俊
张顶立
梁文灏
董飞
李奥
赵光
杨奎
牛晓凯
机构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
建设与轨道交通设计院
江苏省水下隧道绿色智慧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
地下
工程
教育
部
重点实验室
中铁
工程
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BE2020082-2,BE2022820,BE202215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04300)。
文摘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病害主要包括水害、混凝土结构裂损、结构变形超限以及衍生病害;渗漏点的分布与隧道结构的复杂程度有一定关联。隧道病害受周边环境和结构自身共同影响,不同病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特定情况下互为因果。高清数字图像、激光点云、探地雷达图像均可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集,病害识别的效果与计算机性能、GPU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直接关系,工程中通常借助快速移动平台提高病害的识别效率;依托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手段将是隧道病害感知发展的方向。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其故障率高、成本高、条件要求高的缺点,业内已开展了关于轻量化监测的有关探索。规范中推荐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安全评价理论有数十种之多,未来应将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注浆是隧道病害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隧道病害整治行业的技术水平,但距离大面积推广尚有一段距离,目前隧道病害整治效果的后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关键词
服役期隧道
结构病害
病害感知
安全评价
病害整治
综述
Keywords
tunnel in service
structural disease
disease perception
safety evaluation
disease treatment
summarize
分类号
U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崔志鹏
严刚
王军
钟萍
王振祥
吴琪
机构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
工程
研究所
出处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地质学会重点学术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方向资助项目“地铁动载作用下长江漫滩相软土沉降机理研究”(JSDZXH-P2023-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饱和粗细粒混合料动力特性及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研究”(2021M690279)。
文摘
固结快剪试验是获取软土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重要方法,长江漫滩相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渗透率低、固结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软土固结快剪试验的生产效率。为研究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探索提高漫滩相软土固结快剪试验效率的方法,以南京长江漫滩相软土为研究对象,制定了预固结-卸载剪切、正常固结剪切、预固结-卸载-再固结剪切3种试验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固结和剪切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长江漫滩相软土是一种前期固结迅速,后期固结稳定缓慢的软土;固结25 min时固结度可以达到95%,而完全固结稳定需要5~8 h;软土抗剪强度均随固结度U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其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各荷载条件下抗剪强度随U提高的增长幅度基本相同;当固结度为70%~80%时,其抗剪强度达到完全固结时的90%~95%。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固结快剪试验的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漫滩相软土
预固结
固结度
固结时间
抗剪强度
Keywords
floodplain facies soft soil
preconsolidation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consolidation time
shear strength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隧道防淹技术体系研究
黄俊
邢冬冬
张忠宇
郭屹忠
王阿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黄俊
张顶立
梁文灏
董飞
李奥
赵光
杨奎
牛晓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预固结对长江漫滩相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崔志鹏
严刚
王军
钟萍
王振祥
吴琪
《岩土工程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