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一号02D卫星在轨测试自然资源典型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红艳 肖晨超 +5 位作者 宋庆君 刘克 初启凤 李娜 李战 孙小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4,共7页
资源一号02D卫星搭载可见近红外相机和高光谱相机,是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运行的首颗民用高光谱业务卫星,可采集全色、8波段多光谱、166波段高光谱数据。在轨测试期间,自然资源领域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载荷的数据特点与应用需... 资源一号02D卫星搭载可见近红外相机和高光谱相机,是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运行的首颗民用高光谱业务卫星,可采集全色、8波段多光谱、166波段高光谱数据。在轨测试期间,自然资源领域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载荷的数据特点与应用需求,开展了应用测试工作。文章基于在轨测试工作成果,对该卫星数据的应用能力与潜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在轨测试应用表明:其丰富的光谱信息可对土地、地质矿产与环境、海洋等调查监测要素进行高精度解译,可在矿物识别、水质监测、土壤调查等方面进行定量反演;卫星数据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和应急等相关业务,可为自然资源遥感调查监测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自然资源 可见近红外相机 高光谱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卫星影像的小麦种植分布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春晖 梁树能 李金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数据对位于宿州市境内约440 km^(2)的试验区进行小麦种植分布遥感监测。通过建立NDVI时间序列,经S-G方法平滑后,利用U-Net模型进行小麦种植区域识别,并与光谱匹配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2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数据对位于宿州市境内约440 km^(2)的试验区进行小麦种植分布遥感监测。通过建立NDVI时间序列,经S-G方法平滑后,利用U-Net模型进行小麦种植区域识别,并与光谱匹配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2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种模型分类准确性都达到80%的水平,U-Net模型漏判率最低,光谱匹配法误判率最低,总体精度U-Net模型达到83.15%,是同等条件下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归一化植被指数 U-Net模型 光谱匹配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轨测试自然资源典型业务应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魏英娟 梁树能 +1 位作者 肖晨超 李战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86,共7页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轨测试期间,根据自然资源行业典型应用领域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卫星CCD和高光谱(HSI)数据的应用能力开展评价及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数据图面清晰度好,细节地物表现能...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轨测试期间,根据自然资源行业典型应用领域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卫星CCD和高光谱(HSI)数据的应用能力开展评价及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数据图面清晰度好,细节地物表现能力强,信息量丰富,1∶25万遥感调查监测的可解译性高;高光谱数据光谱信息丰富,在矿物识别方面可进行定量反演;可为自然资源典型业务领域调查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保障,对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数据的大规模应用与后续星的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卫星 自然资源典型应用 可见近红外相机 高光谱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高光谱ZY1-02E卫星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华鑫 肖潇 +6 位作者 陈品祥 周庆 郭津 刘瑶 张方方 王胜蕾 李俊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30,共11页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北京市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为研究区,开展基于ZY1-02E AHSI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和透明度反演研究,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基于京津冀地区12个湖库的遥感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构建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将该模型和基于准解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应用于ZY1-02E AHSI影像,并利用在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两个研究区获取的星地同步实测水质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670 nm和705 nm波长的归一化指数的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9和21.70%;基于QAA-V6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3和13.90%。该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ZY1-02E高光谱数据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E卫星 高光谱影像 内陆水体 叶绿素A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兴凯湖水资源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郜玉青 曹永强 +3 位作者 么嘉棋 王菲 莫凡 温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10,共1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成为生态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湖泊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水文特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水循环、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研究湖泊动态变化可为气候系统和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成为生态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湖泊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水文特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水循环、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研究湖泊动态变化可为气候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兴凯湖是位于气候敏感区且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内陆湖泊,本文旨在通过ICEsat-1/2、Landsat及GRACE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深入分析其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结果表明:(1)ICEsat-1监测的兴凯湖2003—2009年年内水位呈现周期性波动,年际水位呈上升趋势;ICEsat-2监测的兴凯湖2018—2022年年内年际水位呈下降趋势,多轨数据显示水剖面变化趋势一致。(2)2003—2021年兴凯湖面积以增加为主,东部与南部增加最明显。(3)GRACE反演的兴凯湖水储量变化呈上升趋势,且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湖泊水体变化特征与降水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1/2 LANDSAT GRACE 兴凯湖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星百用的卫星遥感定量产品标准化技术
6
作者 吴俣 余涛 +12 位作者 占玉林 郑利娟 王更科 谢东海 米晓飞 张丽丽 王春梅 刘川 臧文乾 黄祥志 郭颜铭 王宝玉 李娟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7,共11页
近年来,卫星遥感定量产品逐渐成为我国行业应用的重要输入,广泛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和地球系统研究等领域。尽管各类遥感卫星数量急速增长,但是由于不同卫星系统的数据格式、处理方法和应用领域存在差异,遥感数据的广泛... 近年来,卫星遥感定量产品逐渐成为我国行业应用的重要输入,广泛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和地球系统研究等领域。尽管各类遥感卫星数量急速增长,但是由于不同卫星系统的数据格式、处理方法和应用领域存在差异,遥感数据的广泛使用受到严重制约。为了降低遥感数据的使用门槛,文章按照遥感信息模型与数据工程模型,提出具有数据方块(Data Square,DS)形式的标准化遥感定量产品。在统一的地理格网框架下,对多源时空数据进行规格化组织,以观测对象几何、辐射、分类、理化生参数等4种控制样本的数据方块作为相对真值约束,面向不同星座、卫星、遥感器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获取的数据方块集合开展合成产品生产,形成时、空间一致的遥感标准定量产品和编码,并开展应用示范。通过对比当前常见的“分析即用数据”(Analysis Ready Data,ARD)模型和标准化处理方法,利用文章提出的卫星遥感定量产品标准化技术,可从不同观测时刻、角度和方式提升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不同星座间的数据互补,为“百星百用”的遥感工业化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标准定量产品 分析即用数据 数据方块 相对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多任务观测效能评估分析
7
作者 赵紫芸 唐新明 欧阳斯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3,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遥感数据的需求增大,卫星需要完成的拍摄任务也随之增多。受卫星数量和成像能力的限制,拍摄时会有一定取舍,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卫星观测效能评估的特征,生成观测效能综合评估模型,综合形成观测效能评估分值,进而作出合理、... 随着社会发展,遥感数据的需求增大,卫星需要完成的拍摄任务也随之增多。受卫星数量和成像能力的限制,拍摄时会有一定取舍,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卫星观测效能评估的特征,生成观测效能综合评估模型,综合形成观测效能评估分值,进而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为观测效能评估生成4个描述因子,为使其具有可比性,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利用遗传算法迭代选取最优解,实现了对观测任务的评价。选取资源三号(ZY-3)02星2022—2023年和03星2022年的拍摄任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应性较好,可以较科学地反映多任务观测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卫星成像规划 多特征观测评估 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中国城市绿地大气污染削减作用研究:Ⅰ.大气污染颗粒物
8
作者 么嘉棋 吴舒祺 +2 位作者 冀新慧 胡朵朵 翟浩然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利用数学模型和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量化了2000—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对PM_(2.5)和PM 10的削减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被对PM的... 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利用数学模型和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量化了2000—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对PM_(2.5)和PM 10的削减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被对PM的干沉降作用呈现先波动上升再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是因为地方政策驱动下的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浓度骤降导致的;干沉降作用优势树种依次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落叶针叶,其中阔叶林总体占干沉降总量的89.22%;PM_(2.5)削减量与环境影响因子在时域空间上的相干性要比PM 10更加复杂,解释PM变化的最佳变量为降水。关于城市绿地干沉降作用的结论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沉降效应 大气污染 UFORE 小波相干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水资源调查监测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6
9
作者 金建文 李国元 +4 位作者 孙伟 杨雄丹 常晓涛 刘克 刘瑶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0,共4页
针对传统水资源调查监测手段效率低、成本高、难度大等局限性,开展基于卫星遥感水资源的调查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守住水资源利用红线、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卫星遥感... 针对传统水资源调查监测手段效率低、成本高、难度大等局限性,开展基于卫星遥感水资源的调查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守住水资源利用红线、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卫星遥感水资源调查监测的具体内容,着重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水体位置、面积、水位、储水量、径流量、水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水资源 调查监测 激光测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中国东部地区NO2减排成效验证 被引量:5
10
作者 翟浩然 李黔湘 +1 位作者 霍青兰 王光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基于Aura卫星臭氧监测仪(OMI)数据,分析了2011—2018年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广泛而客观地验证NO2减排成效。结果表明: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快速下降,高值区域范围快速收缩甚至消失;... 基于Aura卫星臭氧监测仪(OMI)数据,分析了2011—2018年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广泛而客观地验证NO2减排成效。结果表明: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快速下降,高值区域范围快速收缩甚至消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污染相对严重,同时这些地区污染程度正在得到较快速的缓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相对最高、下降速度最快的典型区域;中国东部地区NO2减排取得的成效与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及严控移动源排放等政策措施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减排 对流层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D卫星高光谱与多光谱融合数据滨海湿地分类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伟伟 任凯 +2 位作者 肖晨超 孟祥超 杨刚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168,共7页
针对当前影像融合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光谱与空间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资源一号02D卫星滨海湿地分类应用的影像融合方法,可实现较好的影像融合质量,提升资源一号02D卫星数据的滨海湿地分类精度。通过计算数据波段... 针对当前影像融合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光谱与空间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资源一号02D卫星滨海湿地分类应用的影像融合方法,可实现较好的影像融合质量,提升资源一号02D卫星数据的滨海湿地分类精度。通过计算数据波段相关性对高光谱影像进行波段分组,并采用成分替换方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资源一号02D卫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提升。在模拟数据集总定量指标获得了最佳值,在真实数据集中融合影像光谱曲线与参考光谱曲线具有较小差异,分类应用中总体分类精度达到0.97,Kappa系数为0.93,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提升资源一号02D卫星的影像融合质量,可进一步提升卫星高光谱影像在滨海湿地精细分类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高光谱数据 多光谱数据 滨海湿地 影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LinkNet模型在国产卫星影像云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广进 王光辉 +2 位作者 毕卫华 刘慧杰 杨化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8,64,共6页
大部分国产卫星波段少,利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云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D-LinkNet模型的云检测算法,并应用于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云检测。首先,利用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提供的人工勾云样本生成二值图标签;其次,对D-LinkNet5... 大部分国产卫星波段少,利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云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D-LinkNet模型的云检测算法,并应用于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云检测。首先,利用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提供的人工勾云样本生成二值图标签;其次,对D-LinkNet50的编码器进行改进,使用带有通道注意力机制的ResNeSt50-Block替换原始的ResNet50-Block;然后,对损失函数进行加权,测试分析发现只用交叉熵损失作为损失函数时,检测精度更高;最后,使用条件随机场(CRF)对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LinkNet模型在测试集上的IoU提升了1.93%,精度提升了2.45%,保持了较好的云边缘信息,云检测效果高于原D-LinkNe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D-LinkNet 注意力机制 国产卫星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换器双分支模块的高光谱影像树种分类深度学习方法
13
作者 王燕 谢俊峰 +4 位作者 赵毅力 周仿荣 冉魁 赵志鹏 王雷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共12页
树种分类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树种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导致模型易出现分类混淆,细粒度分类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树种分类的精度,以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茶壶实验森林数据集、高峰林场数据集、雄安新区数据... 树种分类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树种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导致模型易出现分类混淆,细粒度分类面临较大挑战。为了提高树种分类的精度,以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茶壶实验森林数据集、高峰林场数据集、雄安新区数据集),应用变换器(Transformer)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进行树种分类,该网络由光谱分支、空间分支和变换器组成,光谱分支和空间分支充分利用像素的空间-光谱信息;特征融合部分引入变换器注意力机制,进一步细化特征并提取更多关键特征。结果表明:(1)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以及其他深度学习方法相比,在3个高光谱数据集,变换器的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树种分类方法树种分类精度最高,分类精度分别为98.94%、97.82%、96.57%;(2)在不同训练样本比例下,变换器的双分支空谱联合网络树种分类方法获得最高的分类准确率,且准确率变化较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3)变换器注意力机制融入网络中,有效提高了树种分类的精度,且双分支模块的分类性能优于单分支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树种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高分辨率热红外数据城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李经纶 陈虹 +5 位作者 李坤 窦显辉 赵航 曾健 张学文 钱永刚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与自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的几何结构更加复杂,像元内部的多次散射效应和邻近效应对城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机器学习和改进的温度/发射率分离(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 与自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的几何结构更加复杂,像元内部的多次散射效应和邻近效应对城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机器学习和改进的温度/发射率分离(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y separation,TES)的城市LST反演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SDGSAT-1热红外数据中。该算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基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反演SDGSAT-1城市冠层亮温;其次,考虑城市几何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空可视因子(sky view factor,SVF)的TES算法,实现了城市LST的高精度反演;最后,评估了算法的准确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城区。结果显示,使用XGBoost算法和分裂窗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约为0.2 K和1.2 K;在有/无水汽数据支持下,城市LST RMSE分别为0.36 K和0.73 K,3个波段的地表发射率(land surface emissivity,LSE)RMSE分别为0.020/0.026,0.018/0.023和0.020/0.023。改进前后的TES算法反演结果差值范围约为0~1.86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GSAT-1卫星 遥感反演 城市地表温度 天空可视因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设计与应用——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新明 刘锟 +2 位作者 王界 甘宇航 楼临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113,154,共5页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通过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应急遥感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灾前灾后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灾区遥感解译图、三维地形、救援通达性及火灾变化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及时发布,为四川省火灾一线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新时期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探索性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监测 卫星遥感 技术框架 云计算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的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荣军 谭海 +2 位作者 马天浩 于永帅 黄小贤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目前已有基于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算法易受道路旁树木遮挡、建筑物及其阴影覆盖和道路上车辆等因素影响,造成提取出来的道路中心线存在断裂、不完整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道路掩膜,引用细化算法提取道路中心线... 针对目前已有基于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算法易受道路旁树木遮挡、建筑物及其阴影覆盖和道路上车辆等因素影响,造成提取出来的道路中心线存在断裂、不完整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道路掩膜,引用细化算法提取道路中心线矢量数据,对矢量道路中心线进行优化的道路中心线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对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提取出来的道路掩膜进行形态学膨胀处理,减少道路掩膜出现部分断裂、空洞、不完整现象;然后,利用细化算法,对膨胀处理后的道路掩膜提取道路中心线并进行矢量化;最后,结合出现断裂处的道路中心线间几何、空间等约束关系,进行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他道路中心线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完整度,在不考虑前期深度学习样本制作、模型训练所使用时间的情况下,提取效率也优于其他方法;生成了标准格式的矢量道路中心线数据,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eepLabV3+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道路中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D卫星应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晨超 魏英娟 赵世湖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1,共6页
资源一号02D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光谱业务卫星,其更大幅宽、更高(细分)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可满足新时期自然资源领域业务化监测需求,而卫星应用系统是卫星发挥效益、形成业务化应用的核心环节。文章从资源一号02D卫星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出... 资源一号02D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光谱业务卫星,其更大幅宽、更高(细分)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可满足新时期自然资源领域业务化监测需求,而卫星应用系统是卫星发挥效益、形成业务化应用的核心环节。文章从资源一号02D卫星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出发,设计面向自然资源领域的基础数据产品和专题应用产品体系,着重介绍了卫星应用系统组成、系统业务流程、主要核心技术指标及系统试运行情况,针对数据几何、辐射质量以及典型应用等方面的难点开展了技术攻关,并提出了目前规模化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相关内容和成果可为其他相关卫星的规模化处理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高光谱 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SAT-2卫星数据后脉冲效应分析及校正研究
18
作者 牛克金 李国元 温振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光子计数激光测高卫星的主回波信号后往往会出现有规律、小幅度的脉冲干扰,即后脉冲。后脉冲效应产生的伪信号光子,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开展后脉冲效应改正非常必要。文章以ICESat-2/ATLAS为例,对后脉... 光子计数激光测高卫星的主回波信号后往往会出现有规律、小幅度的脉冲干扰,即后脉冲。后脉冲效应产生的伪信号光子,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开展后脉冲效应改正非常必要。文章以ICESat-2/ATLAS为例,对后脉冲产生机理、来源、影响及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拟合脉冲响应函数的后脉冲校正方法。对结冰的湖面、水面、沙漠进行后脉冲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后脉冲校正后噪声光子的召回率在70%以上。开展水下地形反演精度验证实验,对浅水水底信号附近的后脉冲伪信号进行了有效识别,水底信号的信噪比提升7.18 dB,水底测高精度提升57.7个百分点。实验分析有效证明了该方法对后脉冲噪声光子的识别能力和对水底测高精度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ATLAS 卫星激光测量 PMT探测器 后脉冲效应 脉冲效应函数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XL二次开发在国产卫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张伟 张涛 +2 位作者 郑雄伟 齐建伟 王光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地理成像加速器(Geoimaging Accelerator,GXL)作为新一代分布式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其快速高效灵活的处理模式在国产卫星数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GXL软件框架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式展开分析,分别从模型端、视图端以... 地理成像加速器(Geoimaging Accelerator,GXL)作为新一代分布式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其快速高效灵活的处理模式在国产卫星数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GXL软件框架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式展开分析,分别从模型端、视图端以及控制端探索二次开发模式,通过开发新型算法处理模块和分布式程序部署,进而增强卫星数据处理功能算法。以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一号02C国产卫星数据处理为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GXL二次开发功能不仅可以灵活扩展卫星数据处理流程,还可以有效提高国产卫星产品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对国产卫星产品的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L二次开发 国产卫星 算法模块 处理流程 优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光斑质心位置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么嘉棋 李国元 +5 位作者 陈继溢 周晓青 国爱燕 黄庚华 唐新明 艾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1-80,共10页
高分七号卫星搭载了我国首个具备全波形记录能力的对地观测激光测高仪,可以大范围地获取高精度三维坐标,其定位精度高度依赖于激光指向角的测量精度。针对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阈值约束的椭圆拟合光斑质心提取算法,并建立了长周期指向角... 高分七号卫星搭载了我国首个具备全波形记录能力的对地观测激光测高仪,可以大范围地获取高精度三维坐标,其定位精度高度依赖于激光指向角的测量精度。针对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阈值约束的椭圆拟合光斑质心提取算法,并建立了长周期指向角稳定性监测与分析系统。首先,用阈值法确定激光光斑轮廓的边缘;其次,通过腐蚀操作消除孔隙、噪声的影响;然后,通过椭圆拟合进一步约束激光光斑的形状,保留光斑的特征参数;最后,通过灰度重心法提取质心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光斑的质心位置在1.4 pixel内变化,对应的指向角度每月在0.434″内变化,较为稳定。文中相关算法、结论对我国后续激光测高卫星研制、指向稳度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 卫星激光测高 激光足印影像 质心提取 指向角稳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