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思谕 龚竞 杨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大规模、周期性、全要素生产为主,缺少覆盖更新数据采集、处理入库、提取分发、配图切片、发布全过程的数据标准、生产协调机制、工艺流程和支撑软件系统。本文从重要地理信息要素标准、地理信息...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大规模、周期性、全要素生产为主,缺少覆盖更新数据采集、处理入库、提取分发、配图切片、发布全过程的数据标准、生产协调机制、工艺流程和支撑软件系统。本文从重要地理信息要素标准、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更新生产调度、外业要素采集、数据库更新与发布等地理信息更新全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天地图数据动态更新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形成省级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动态更新 生产组织模式 省级 更新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联合的滑坡形变反演
2
作者 刘艺 郝利娜 +3 位作者 王春林 沈智业 武德宏 刘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1,311,共12页
以白格滑坡和敏都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2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像素偏移追踪(POT)追踪其2015-02—2018-02不同窗口大小的东西向形变量;基于哨兵-1A卫星数据,采用小基线差分干涉测量(SBAS-InSAR)获取2015-03—2018-03的视线向累计形变量... 以白格滑坡和敏都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2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像素偏移追踪(POT)追踪其2015-02—2018-02不同窗口大小的东西向形变量;基于哨兵-1A卫星数据,采用小基线差分干涉测量(SBAS-InSAR)获取2015-03—2018-03的视线向累计形变量.结果表明,利用POT技术追踪白格滑坡形变量最剧烈处位于滑坡中后部,向东位移约30 m,最适宜窗口大小为64×64或128×128;敏都滑坡形变量最剧烈处位于滑坡中下部,向西移动约11 m,最佳窗口大小为128×128.利用SBASInSAR技术反演白格滑坡区域内视线向最大累计形变量为-93 mm,位于滑坡体中后部,敏都滑坡视线向最大累计形变量为-92.8 mm,位于滑坡体中下部.SBAS-InSAR技术能监测毫米级的微小形变,POT技术可以监测米级的形变,二者结合可以获取更详细的滑坡形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敏都滑坡 像素偏移追踪 光学影像配准与相关 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mMap的森林火灾蔓延预测动态修正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高云骥 叶子群 +4 位作者 向冬 郭瀚文 曾超 朱辉 张玉春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验证基于FlamMap系统的森林火灾蔓延预测动态修正的可行性,该文利用四川省某真实火灾案例数据,结合区域内气象、地形及遥感卫星等真实数据,从不同时刻进行多次蔓延模拟的动态修正,利用S rensen-Dice系数和Jaccard相似系数对模拟结... 为了验证基于FlamMap系统的森林火灾蔓延预测动态修正的可行性,该文利用四川省某真实火灾案例数据,结合区域内气象、地形及遥感卫星等真实数据,从不同时刻进行多次蔓延模拟的动态修正,利用S rensen-Dice系数和Jaccard相似系数对模拟结果与实际火线进行相似度检验,比较了动态修正前后研究区域林火蔓延预测结果的精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火灾模拟与实际火线蔓延范围的差距增大,但随着多次动态修正后,蔓延模拟与实际火线蔓延面积重合部分增加,差距减小。利用2种相似系数验证模拟精度,发现随着模拟时间增加模拟精度逐渐降低,但通过多次动态修正后,相似系数基本都体现出了显著增长,其中尤其第3次、第4次动态修正模拟后,模拟精度提高较大,S rensen-Dice、Jaccard系数最大值分别达到了82%、69.7%,体现了动态修正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mMap系统 动态修正 蔓延模拟 森林火灾 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随机森林数字土壤属性制图预处理优化方法
4
作者 王凤仪 赵东保 +1 位作者 刘湃 肖炼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41-45,共5页
随机森林是数字土壤属性制图的重要方法,该文考虑数据不平衡性和环境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对随机森林制图方法预处理阶段开展优化处理研究。该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2007年表层土壤样点的pH推测制图为例,针对pH数据分布的不平衡性,采用SMOG... 随机森林是数字土壤属性制图的重要方法,该文考虑数据不平衡性和环境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对随机森林制图方法预处理阶段开展优化处理研究。该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2007年表层土壤样点的pH推测制图为例,针对pH数据分布的不平衡性,采用SMOGN算法确保pH推测范围符合实际分布情况。针对环境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比分析膨胀因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的制图精度,并给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当顾及数据不平衡性和消除多重共线性后,全部样点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精度指标均获得提升。土壤pH范围更广,对pH的极端值也能够进行推测。该文方法可有效保障pH推测值的分布范围更符合实际情况,并提升随机森林方法的pH推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土壤属性制图 土壤PH 随机森林 数据不平衡性 多重共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
5
作者 万里红 曹振宇 +1 位作者 田志林 施艳丽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更好地获取树木三维几何结构信息,解决高精度、高还原度的树木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点云数据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针对TLS扫描存在树叶间隙的遮挡,充分考虑叶片聚集,结合叶片和... 为更好地获取树木三维几何结构信息,解决高精度、高还原度的树木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点云数据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针对TLS扫描存在树叶间隙的遮挡,充分考虑叶片聚集,结合叶片和枝干的形态特征,采用Delaunay三角网和Alpha-shape算法分别对树木叶片和枝干进行模型拟合重建,有效克服了过去树木三维建模枝干结构不真实、器官建模不精细等问题,较好实现了对单棵树木叶片和细小枝干的三维重建。所提方法可为森林结构参数获取和资源经营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为典型树木的部件级实景三维建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点云 枝叶分离 实景三维 树木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聚合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弘弢 肖炼 +1 位作者 周尧 赵东保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对于不同区域、类别的地名地址文本数据,各互联网地图平台提供的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无法快捷获取地名地址空间化最优结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国内3种主流地图平台的多源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聚合方法,包... 对于不同区域、类别的地名地址文本数据,各互联网地图平台提供的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无法快捷获取地名地址空间化最优结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国内3种主流地图平台的多源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聚合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最小行政区划提取、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定位结果获取、最优定位结果选取等内容。以四川省3个地区4类兴趣点作为样本数据,设计了16种地名地址空间化实验,从匹配率、定位精度两方面比较分析各实验结果优劣。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显著提升了地名地址空间化质量,具有普适性;相对于单平台地理编码服务,精确匹配率增加了14%~61%,定位精度≤50 m的比例增加了15%~43%;定位质量提升幅度与实验数据地址质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地址定位 地理编码 地名检索 服务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及周边滑坡泥石流灾害高精度航空影像及解译数据集(2008-2020年) 被引量:6
7
作者 曾超 曹振宇 +2 位作者 苏凤环 曾珍 余长锡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本文以2008年以来,四川及周边滑坡泥石流灾害0.2-0.9 m高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DOM)数据为基础,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灾害进行解译和样本标注,制作完成一套精度高的典型滑坡泥石流航空影像及解译数据集。数据集包含107处典型滑坡泥石流灾... 本文以2008年以来,四川及周边滑坡泥石流灾害0.2-0.9 m高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DOM)数据为基础,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灾害进行解译和样本标注,制作完成一套精度高的典型滑坡泥石流航空影像及解译数据集。数据集包含107处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像图片、标注数据和描述文档,涉及地震滑坡、降雨滑坡、沟谷泥石流和坡面泥石流四种类型,空间范围覆盖“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等核心灾区,及金沙江和大渡河沿岸区域。明确的数据来源、地质灾害专家的解译标注和详实灾害信息相互印证,保障了本数据集的质量。与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数据集相比,本数据集在数据源质量、数据集完备性和潜在应用等方面都更具价值,不仅可用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自动化解译,还可用于灾害分布规律、风险分析等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泥石流灾害 高精度 航空影像及解译数据集 2008–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及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产量形成和糖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鹏 龚凡婷 +7 位作者 冉腾飞 肖力力 夏茹 杨才 黄安柱 高娅 杨玉权 田山君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2-3254,共13页
【目的】研究遮荫及后期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块根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低光能辐射地区的甘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和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试验材料,于大田常规密度(60... 【目的】研究遮荫及后期复光对不同类型甘薯块根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低光能辐射地区的甘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和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试验材料,于大田常规密度(60000株/ha)下设3个光照/遮荫处理:(1)全生育期自然光对照(CK);(2)栽种后50 d至收获期持续遮光40%(S处理);(3)栽种后50 d开始40%遮荫,持续40 d后复光(R处理),于遮荫前1 d(T1时期)、遮荫第40 d(T2时期)、遮荫第80 d(T3时期)和遮荫第120 d收获期(T4时期)分别进行取样分析,对比遮荫及复光对甘薯产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块根糖类物质含量及淀粉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T4收获期时,烟薯25和徐紫薯8号S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显著降低22.34%和10.78%(P<0.05,下同),R处理的鲜薯产量较CK降低13.28%和2.25%;S和R处理下,烟薯25单株总干重分别较CK显著降低21.60%和18.92%,单株薯块干重分别显著降低和27.80%和18.77%,徐紫薯8号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T2时期,烟薯25和徐紫薯8号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高于CK;烟薯25比叶重显著降低,徐紫薯8号比叶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3时期,S处理下烟薯25单株叶面积和比叶重与CK无显著差异,SPAD值显著高于CK;徐紫薯8号S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SPAD值显著高于CK,比叶重显著低于CK;R处理下烟薯25的单株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分别较CK显著降低50.92%和5.46%,比叶重显著增加13.03%;徐紫薯8号R处理的单株叶面积较CK显著提高17.37%,比叶重和SPAD值与CK无显著差异。S处理显著提高了收获期烟薯25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R处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徐紫薯8号收获期S处理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R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S处理,但与CK无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和单株淀粉产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遮荫处理使甘薯淀粉粒径降低;T4收获期,烟薯25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均表现为S处理>CK>R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单株薯块干重与单株总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徐紫薯8号单株薯块干重与植株物质积累相关指标、糖类物质的相关系数较低。【结论】遮荫导致烟薯25产量降低但会提升其食用品质,后期充足的光照可在保证其品质的前提下弥补前期遮荫造成的产量损失。徐紫薯8号对光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在长期遮荫和光环境变化下能维持产量稳定,可在光能辐射资源较低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遮荫 复光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糖类物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时空特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集成学习估算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傲 赵东保 +1 位作者 魏义长 肖炼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193,共9页
为提升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估算精度,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发现全省ET_(0)的数据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自相关性,继而在气象特征基础上引入时空特征构建以XGBoost, LightGBM,GBDT、随机森林和极限树为基模型的Stacking模型.将顾... 为提升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估算精度,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发现全省ET_(0)的数据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自相关性,继而在气象特征基础上引入时空特征构建以XGBoost, LightGBM,GBDT、随机森林和极限树为基模型的Stacking模型.将顾及时空特征的Stacking模型与其各个基模型以及经验模型彭曼公式(FAO 56 Penman-Monteith)的决定系数、平均绝对值误差和均方误差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精度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顾及空间特征的情况下,Stacking模型在测试集上决定系数精度提升了3%,平均绝对值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51%和76%;在顾及时序特征的情况下,Stacking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精度提升了4%,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值误差分别降低了92%和72%.这表明时空特征的引入可有效提升模型估算ET_(0)性能.在同时顾及时空特征的情况下,Stacking模型相较于彭曼公式,决定系数提升了39%,均方误差、平均绝对值误差分别降低了95%和77%,并且,在2006—2010年逐年精度验证中,Stacking模型精度始终优于其每年最优基模型精度.因此,顾及时空特征的Stacking模型可有效提升四川省ET_(0)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Stacking模型 时空特征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遥感监测指标快速统计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晰 郝利娜 +3 位作者 杨显华 黄洁 张志 杨武年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65,共7页
全国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遥感环境监测实施中,监测数据指标的统计计算是监测成果集中展现和应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相关部分执法的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矿山政策调整和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传统人工统计计算各项监测指标存在效率低下、人工成... 全国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遥感环境监测实施中,监测数据指标的统计计算是监测成果集中展现和应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相关部分执法的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矿山政策调整和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传统人工统计计算各项监测指标存在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工作量大、计算易出错、准确度低、统计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通过项目实践提出基于数据流式过滤和多维矩阵计算的矿山遥感监测自动统计方法,快速统计各矿山遥感监测数据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分别实现按照行政区域和矿山类型统计计算各个分类指标,完成矿山统计指标的快速汇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018年青海省矿山遥感监测项目中,快速、准确、自动化地完成了统计汇总,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遥感监测 数据流式过滤 多维矩阵计算 自动统计 统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信号辅助智能手机的室内融合定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飒 龚凡婷 耿丽丽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56-60,117,共6页
针对当前WiFi指纹定位和PDR定位存在单一信号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泛在WiFi信号辅助智能手机的融合定位方法:以当前广泛使用的Android移动设备作为信号源设备,结合WiFi指纹定位和PDR定位技术各自优点,实现真实环境下的高精度室内... 针对当前WiFi指纹定位和PDR定位存在单一信号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泛在WiFi信号辅助智能手机的融合定位方法:以当前广泛使用的Android移动设备作为信号源设备,结合WiFi指纹定位和PDR定位技术各自优点,实现真实环境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定位方法相比单一数据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更高、硬件部署成本更低,可以满足多数应用场景的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智能手机 手机传感器 无线保真 行人航位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