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董敏 郭伟 +5 位作者 张林炎 吴中海 马立成 董会 冯兴强 杨跃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1,共9页
川南泸州地区为深层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的裂缝主要受控于区域古构造应力场。为了探究泸州地区有利的深层页岩勘探区,以其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 川南泸州地区为深层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的裂缝主要受控于区域古构造应力场。为了探究泸州地区有利的深层页岩勘探区,以其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以褶皱断裂系统、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埋深古构造图和页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为基础,开展了目的层燕山期Ⅲ幕(裂缝主要形成时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钻井裂缝实测结果,利用裂缝形成的力学原理,预测了其裂缝发育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深层页岩储层的地应力呈差异分布,燕山期Ⅲ幕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向,约为135°;窄背斜核部和断裂附近裂缝发育,低陡构造向斜区裂缝较发育,宽缓向斜核部裂缝弱发育;主要发育水平层理缝和高角度裂缝,裂缝密度分布由NE向SW逐渐降低,在高应力值的低陡构造向斜区,深层页岩储层裂缝发育,有利于游离态天然气聚集。该结论为泸州地区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裂缝预测 燕山期 泸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芳 马杰 +4 位作者 刘博华 王婧 史保胤 张耀玲 谢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9-58,共10页
【目的】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构造属性有着较为独厚的水汽条件,为了科学地认识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填补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基础资料,对该区进行水化学特征研究。【方法】采集具有类... 【目的】六盘山西缘前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构造属性有着较为独厚的水汽条件,为了科学地认识前庄地区水资源特征,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填补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基础资料,对该区进行水化学特征研究。【方法】采集具有类型代表性的水资源样品,对其离子组分、离子组分空间变化特征、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进行分析,结合旅游地质资源研究成果,给出其利用开发建议。【结果】结果显示:前庄地区水资源锶含量较高,属于富锶水,大部分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资源整体阳离子浓度呈现Ca^(2+)>Na^(+)>Mg^(2+)>K^(+)关系,阴离子浓度表现为SO_(4)^(2-)>HCO^(-)_(3)>Cl^(-)>CO_(3)^(2-),反映水体为淡水;从空间分布来看,水体的离子质量浓度随着海拔从低到高呈现出增加趋势;水体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水、混合型水和Cl-Ca型水组成。【结论】结果表明:前庄地区水资源总体水质较好,从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角度建议山泉水做富锶天然矿泉水继续开发,径流水做包装饮用水开发,其余水体资源根据区域旅游地质资源规划及开发程度再进行相应调查研究、规划开发。研究成果可为前庄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整体旅游地质资源统筹规划、六盘山西缘水资源及地质环境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特征 六盘山西缘 旅游地质资源 水化学类型 前庄地区 地下水 水质 矿泉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生烃特征:来自天然气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施辉 胡俊杰 +3 位作者 杨元元 李宗星 张浩 方欣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82,共11页
推进柴达木盆地东部(以下简称柴东地区)上石炭统油气勘探进程亟待明确其烃类地球化学特征、赋存状态及其生成过程。为此,通过天然气组分与碳同位素测试,探讨了柴东地区欧南凹陷2口关键井上石炭统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上... 推进柴达木盆地东部(以下简称柴东地区)上石炭统油气勘探进程亟待明确其烃类地球化学特征、赋存状态及其生成过程。为此,通过天然气组分与碳同位素测试,探讨了柴东地区欧南凹陷2口关键井上石炭统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上石炭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及烃类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上石炭统天然气中烃类气平均含量为94.51%,非烃气平均含量为5.49%,干燥系数介于0.28~1.00,干气为主,湿气仅发育于上石炭统浅层,深层天然气干燥系数较高;②浅层气甲烷碳同位素明显偏轻,乙烷碳同位素和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分布范围大,低碳烷烃以腐泥型干酪根初次热解为主,早期产出的液态烃经微生物降解形成生物甲烷,高碳烷烃与原油裂解作用密切相关,腐殖型干酪根初步热解的煤成气多以吸附态形式赋存;③深层低碳烷烃为裂解反应较充分的原油裂解气混入部分煤型游离气,高碳烷烃可能与腐泥型干酪根二次活化裂解有关;④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不仅存在干酪根热降解有机成因类型,也发育碳酸盐矿物化学反应释放的无机成因类型。结论认为,上石炭统烃源岩混合了海洋、陆地两种环境来源的生物有机质,海相腐泥型有机质因热化学活化能低而优先进入生烃门限生成液态烃及伴生油型湿气,原油裂解和陆相腐殖型干酪根生气在高成熟阶段逐步启动,在过成熟阶段2种生气机制的作用愈发突显,残余腐泥型干酪根也因高温条件发生二次活化裂解并生成少量高碳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上石炭统 海陆过渡相 烃源岩 生烃演化 天然气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成藏组合分析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丰楠 张凯逊 +2 位作者 韩淑琴 韩凤彬 颜春凤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2,I0003,I0004,共12页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之一。根据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最新的数据资料,应用含油气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将盆地划分为8个成藏组合;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利用统计法和类比法求取评价参数,采取蒙特卡洛法模拟计算盆地未...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之一。根据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最新的数据资料,应用含油气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将盆地划分为8个成藏组合;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利用统计法和类比法求取评价参数,采取蒙特卡洛法模拟计算盆地未来30年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潜力。结果表明:北乌斯丘尔特盆地待发现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可采资源量(均值)分别为13.1474×10^7 t、1.5472×10^11 m^3、239.1×10^4 t,合计2.5812×10^8 t油当量。最具潜力的含油气系统是滨里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和中侏罗统—渐新统含油气系统;区域上,油气主要分布于北布扎奇隆起、库尔图克凹陷、切尔卡尔凹陷和苏多奇凹陷,表现为“西油东气”;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最有潜力的成藏组合为西部布扎奇侏罗系、西部布扎奇下白垩统和北乌斯丘尔特中侏罗统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 成藏组合 含油气系统 油气分布规律 资源评价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通道口的识别及其对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查的指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丰 韩凤彬 +9 位作者 陈正乐 冯志兴 李正明 展卫露 陈柏林 江万 石永红 刘博 李季霖 谭人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51-461,共11页
为进一步探究锡铁山铅锌矿成因和扩大矿山资源量,通过对矿区地质调查以及岩芯观测,在锡铁山矿区发现了一系列独特的沉积构造,如多岩性层的交混揉皱、金属硫化物分层半圆形环带和泄水角砾构造,伴随发育了铁、锰、铅、锌等矿化。在钻孔岩... 为进一步探究锡铁山铅锌矿成因和扩大矿山资源量,通过对矿区地质调查以及岩芯观测,在锡铁山矿区发现了一系列独特的沉积构造,如多岩性层的交混揉皱、金属硫化物分层半圆形环带和泄水角砾构造,伴随发育了铁、锰、铅、锌等矿化。在钻孔岩芯中,也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条带角砾构造。通过与现代海底“黑烟囱”以及爱尔兰和乌拉尔等地区的古生代“黑烟囱”构造对比,认为这些构造为原生的沉积构造,应属于上涌的成矿物质与海水相互作用的产物,指示了原生喷流通道口的位置。这些原生的喷流通道口呈近似等间距展布,受控于同生沉积断裂和原生的横张断裂。喷流通道口的识别进一步支持了该矿床与海底喷流(VSHMS)有关,同时指示了喷流通道口附近为成矿物质聚集的有利场所,也是寻找富大矿体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喷流通道口 矿床成因 找矿勘查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泾县地区下三叠统殷坑组晏公堂剖面三维数字露头表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磊 冯兴强 +3 位作者 包书景 谭元隆 吴林 张林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皖南泾县地区广泛出露下三叠统殷坑组,但其油气勘探程度相对滞后。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地质调查井岩心资料、测试分析数据,综合探讨皖南地区殷坑组沉积特征、生烃条件和储层条件。基于“无人机立体摄影”采集技术,对剖面露头进行创新的... 皖南泾县地区广泛出露下三叠统殷坑组,但其油气勘探程度相对滞后。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地质调查井岩心资料、测试分析数据,综合探讨皖南地区殷坑组沉积特征、生烃条件和储层条件。基于“无人机立体摄影”采集技术,对剖面露头进行创新的数字化调查,可提取构造和沉积信息。结合人工地质考察与剖面数字化,皖南地区泾县晏公堂殷坑组可划分为16小层;殷坑组岩性组合总体上为灰色泥粉晶灰岩、砾屑灰岩、角砾灰岩,夹黑色、黑灰色泥岩。殷坑组泥岩累计厚度43.8 m,TOC(总有机碳含量)为0.38%~2.21%,镜质体反射率为0.95%~1.21%,殷坑组页岩为较好烃源岩,具有巨大生烃潜力。殷坑组灰岩层段孔隙度在0.928%~2.626%,渗透率在(0.12~3.22)×10^(-3)μm^(2),基质孔隙欠发育,渗透率低,但微裂缝和裂缝发育。因此,斜坡和开阔陆棚相带成为非典型“自生自储”有利沉积相带,殷坑组具有油气资源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油气潜力 殷坑组 皖南地区 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作用对岩石流变行为的影响--以粤北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广乾 刘南 陈柏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 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与显微构造观察表明,该剪切带横向上的不对称性和走向上的差异变形,是由以大量富硅流体贯入为标志的流体作用,通过反应弱化(长石向石英、绢云母转化)、升温效应和(或)水解弱化等机制导致。流体作用导致岩石的流变弱化可作为流体来源于同构造析出的重要证据。塘洞韧性剪切带内大量发育的面理化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变形同构造分泌结晶脉,其年代学分析将塘洞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限定在早燕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流变行为 弱化机制 塘洞韧性剪切带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倾角域弹性波逆时偏移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浩 冯兴强 +3 位作者 付昌 孙辉 王晓毅 芦永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4,共9页
相比传统的声波逆时偏移方法,弹性波逆时偏移(ERTM)可以提供更多地下结构的物理信息,然而其偏移中的串扰噪声及各种非物理噪声严重降低了成像质量。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介绍了一种在ERTM生成的倾角域成像道集上使用卷积神经网... 相比传统的声波逆时偏移方法,弹性波逆时偏移(ERTM)可以提供更多地下结构的物理信息,然而其偏移中的串扰噪声及各种非物理噪声严重降低了成像质量。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介绍了一种在ERTM生成的倾角域成像道集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估计叠加孔径,实现稳相叠加从而压制偏移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倾角域识别主要的反射波能量,剔除对成像贡献不大的部分,从而压制了偏移中的各种噪声,提高了ERTM成像质量。CNN是一个端到端的深度学习过程,一旦网络经过训练得到适合权系数和偏置,可以替代人工实现自动拾取。BGP盐丘模型数据和SEG起伏地表模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利用CNN实现自动拾取的算法在只对少量道集拾取并作为标签数据,对神经网络训练后,可较好实现海量道集的自动拾取。基于CNN的倾角域弹性波逆时偏移噪声压制方法效果好、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逆时偏移 倾角道集 噪声压制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道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