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过程和陆源人类活动对黄海浒苔绿潮年变化的影响分析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徐淑雯 徐丽丽 +4 位作者 何佩东 高清清 曹兵 刘吉堂 郭茂华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利用2008—2022年浒苔覆盖面积、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等数据,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大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海浒苔绿潮发生面积呈现波动性年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次年浒苔覆盖面积较正常... 利用2008—2022年浒苔覆盖面积、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等数据,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大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海浒苔绿潮发生面积呈现波动性年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次年浒苔覆盖面积较正常偏多(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加强西伸,导致降水偏多偏强;厄尔尼诺次年有效积温天数偏多,有效积温偏强),拉尼娜次年浒苔覆盖面积以偏少为主。夏季苏北海域大风天数和偏北风持续时间对浒苔最大覆盖面积的极值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降雨量与浒苔最大覆盖面积为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浒苔年最大覆盖面积与连云港、青岛和盐城3个市的年总产值增加值呈现高度正相关。综上说明,浒苔年最大覆盖面积的年际波动变化是气候尺度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季节尺度天气系统以及年际尺度人类经济生产活动三者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最大覆盖面积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降水量 大风天数 偏北风 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海域潮流能资源分析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吉会峰 高清清 +3 位作者 宋心刚 丁言者 杨波 刘吉堂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5,共9页
建立了江苏沿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模型一年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江苏海域的流速特征;计算潮流能平均功率密度和年有效流时,并给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除连云港... 建立了江苏沿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模型一年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江苏海域的流速特征;计算潮流能平均功率密度和年有效流时,并给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除连云港海域外,江苏沿海大部分海域潮流能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潮流能年有效流时大于2400 h,在滨海、大丰、东台海域存在潮流能功率密度高值区,辐射沙洲个别水道区域最大值可达1450W/m2;废黄河口、辐射沙洲北部、东部、南部4个特征断面上的潮流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分别为92MW、157MW、41MW和40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潮流能 理论蕴藏量 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OAA全球预报产品在江苏近岸及长江口外的精度评估
3
作者 袁祖晴 高寒旭 +6 位作者 胡翌哲 燕俊羽 张国胜 王晓春 徐淑雯 陈智强 陈旻豪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2,共11页
利用2021年1—7月江苏近岸和长江口外13个测风站、3个波浪浮标的观测数据,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CEP/NOAA)全球预报系统的风场、波浪预报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上一代预报产品相比,目前全球业务预报产... 利用2021年1—7月江苏近岸和长江口外13个测风站、3个波浪浮标的观测数据,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CEP/NOAA)全球预报系统的风场、波浪预报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上一代预报产品相比,目前全球业务预报产品在风场预报方面的准确度明显提高,江苏近岸地区的风速预报误差明显小于长江口外地区,24 h风速和风向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 m/s和45°。对大风天、大浪天环境下全球预报产品精度的评估表明:大风天风速预报精度在长江口外降低,在江苏近岸无明显变化,风向预报精度在长江口外无明显变化,在江苏近岸提高;大浪天波高、浪向的预报精度分别降低、提高。在台风极端天气条件下,全球预报产品对长江口的风场仍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预报的最大风速的出现时间滞后6~9 h,且无法预报出风速剧烈变化的情况。尝试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利用NCEP/NOAA预报及观测改进业务预报,可以改善短期单站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岸及长江口外 预报评估 风场 有效波高 长短期记忆网络 海上风电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