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地区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蕃师 梁德贤 +5 位作者 唐久龙 胡骏鹏 庞淇元 叶立志 韦建行 肖丽凤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4期155-158,201,共5页
随着近些年对石灰岩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桂林地区石灰岩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以桂林市大神山石灰岩矿山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通过组合赋权模型建立矿山地质环境... 随着近些年对石灰岩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桂林地区石灰岩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以桂林市大神山石灰岩矿山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通过组合赋权模型建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栅格评价单元划分法实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分区综合评价。划分出3个等级的治理区域,并提出立体绿化法的针对性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对实际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生态修复 分区治理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合理开发与保护重庆温泉
2
作者 杨烨宇 邹胜章 +5 位作者 樊连杰 卢丽 林永生 邓日欣 王佳 周长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14-517,共4页
重庆地热资源丰富,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使温泉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同时,因不合理的开采活动导致温泉水温下降、断流、温泉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需采取相应措施打好“温泉牌”,使“温泉之都”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 温泉成因类型 地热资源 环境污染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对伴矿景天与油菜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游少鸿 徐瑜 +4 位作者 赵阳 杨佳节 刘杰 赵婕 陈喆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6-302,共7页
为探究在镉污染土壤上伴矿景天与油菜(中双11号)间作种植对二者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伴矿景天单作、油菜单作。结果表明,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处理可提高伴矿景天和油菜对镉的提取能... 为探究在镉污染土壤上伴矿景天与油菜(中双11号)间作种植对二者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伴矿景天单作、油菜单作。结果表明,伴矿景天与油菜间作处理可提高伴矿景天和油菜对镉的提取能力,间作处理时伴矿景天的镉提取量为2.76μg/株,较伴矿景天单作处理高出7%,油菜的镉提取量为1.32μg/株,较油菜单作处理高出16%;修复后收获的菜籽油和油饼检出镉含量均符合标准,且间作处理的油饼检出镉含量较单作处理降低了41.7%。因此,伴矿景天和油菜间作种植技术可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是一种有前景的植物间作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积累植物 土壤修复 间作 伴矿景天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植方法蓝花草在3种矿业废弃地基质上的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黄洪彬 蒋倩文 +3 位作者 莫凌 冯晶晶 吴原龙 廖建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了探讨蓝花草对3种矿业废弃地基质(采石场废石、锰尾矿渣、改良赤泥)的适应性,采用裸根定植、底部垫保水棉定植和包育苗袋带栽培土定植3种定植方法,分析其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3种基质上生长100d,蓝花草均未死亡;改良赤泥... 为了探讨蓝花草对3种矿业废弃地基质(采石场废石、锰尾矿渣、改良赤泥)的适应性,采用裸根定植、底部垫保水棉定植和包育苗袋带栽培土定植3种定植方法,分析其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3种基质上生长100d,蓝花草均未死亡;改良赤泥上裸根定植的蓝花草因受强碱影响生长最差,而采石场废石因其高有机质含量成为最佳生长环境;与底部垫保水棉定植和裸根定植相比,包育苗袋带栽培土定植能显著提升基质有机质含量(锰尾矿渣除外),并降低改良赤泥的pH值;3种矿业废弃地基质中全氮含量适中,但全磷和全钾含量不足。蓝花草适用于这3种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最佳生长环境为采石场废石,最差为改良赤泥,锰尾矿渣表现居中。最佳定植方法为包育苗袋带栽培土定植,其次是底部垫保水棉定植,裸根定植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草 定植方法 采石场废石 锰尾矿渣 赤泥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与柠檬酸联合强化青葙修复镉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冰 刘杰 +4 位作者 蒋萍萍 蒋旭升 丁志凡 程艳 雷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61,共10页
为研究柠檬酸和巨大芽孢杆菌对青葙修复Cd污染土壤的影响,筛选最佳添加量以提高修复效率,采用盆栽试验,以正交方式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Citric acid)(0、2.5、5、7.5 mmol·kg^(-1)和10 mmol·kg^(-1))和巨大芽孢杆菌(Ba... 为研究柠檬酸和巨大芽孢杆菌对青葙修复Cd污染土壤的影响,筛选最佳添加量以提高修复效率,采用盆栽试验,以正交方式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Citric acid)(0、2.5、5、7.5 mmol·kg^(-1)和10 mmol·kg^(-1))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0、108、109cfu·kg^(-1)和1010cfu·kg^(-1))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 Linn)修复Cd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无柠檬酸和巨大芽孢杆菌添加)相比,柠檬酸和巨大芽孢处理使青葙各部分生物量、Cd含量及Cd积累量均增加。其中,109cfu·kg^(-1)的巨大芽孢杆菌+5 mmol·kg^(-1)柠檬酸处理增加效果最显著,使青葙叶、茎、根及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48.7%、43.3%、78.8%和45.6%;叶、茎及根中的Cd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75.8%、76.3%和74.6%;地上部Cd积累量增加159%。该处理的青葙地上部Cd积累量为1.03 mg·pot-1,Cd去除率高达21.0%。因此,添加柠檬酸和巨大芽孢杆菌浓度为5 mmol·kg^(-1)和109cfu·kg^(-1)的处理最有利于提高青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巨大芽孢杆菌 青葙 植物修复 CD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石灰岩矿山采损岩质边坡复绿植物的优选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航 梁德贤 +5 位作者 唐久龙 胡骏鹏 庞淇元 叶立志 韦建行 肖丽凤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8期165-170,共6页
复绿植物选择作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主体内容,引起了广泛研究。通过对桂林石灰岩矿山采损岩质边坡植物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及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桂林市矿山采损岩质边坡复绿乡土植物进行优选,得到了12种复绿... 复绿植物选择作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主体内容,引起了广泛研究。通过对桂林石灰岩矿山采损岩质边坡植物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及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桂林市矿山采损岩质边坡复绿乡土植物进行优选,得到了12种复绿植物优势种。该法可以修正层次分析法主观性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准确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为矿山采损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植物选择 层次分析法 TOPSIS法 岩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颗粒填料对Cd^(2+)的吸附特征及其孔隙结构动态演变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杰 王树飞 +4 位作者 罗豪豪 苏建 曹斐姝 廖长君 陈俊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4-2515,共12页
以PRB复合颗粒填料(CGF)开展动态吸附试验,探究其对Cd^(2+)的动态吸附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可视化手段与孔隙网络模型(PNM),探究吸附前后CGF的几何特征与孔隙结构演变规律,明确填料消蚀与孔隙堵塞的动态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泵... 以PRB复合颗粒填料(CGF)开展动态吸附试验,探究其对Cd^(2+)的动态吸附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可视化手段与孔隙网络模型(PNM),探究吸附前后CGF的几何特征与孔隙结构演变规律,明确填料消蚀与孔隙堵塞的动态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泵速为10 r/min、质量浓度为50 mg/L时CGF的平衡吸附量最大,达到了1.81 mg/g;泵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最大,且低流量更有利于CGF对Cd^(2+)的吸附。吸附后孔隙率提高了7.79%,分形维数最多下降了7.95%,孔隙堵塞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大;CGF溶蚀降低了表面积与平均等效直径,但球度在1.4~1.6范围的颗粒占比提高到75.9%。吸附后平均配位数由10.43降低至8.65,降低了17.07%;同时参与配位的“棍体”与“球体”数量分别降低了43.28%与31.63%。CGF消蚀导致动态柱中部发生堵塞,降低了孔隙与喉道的连接,但并未出现“实质性”堵塞,PNM仍保持良好的连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PRB) 动态吸附 填料消蚀 孔隙堵塞 最大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和脱水矿泥协同生态处置区盐分和重金属随雨水淋溶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旭升 成官文 +4 位作者 刘杰 俞果 陈诗奇 韩庆坤 王路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3-841,共9页
为探究在平果铝土矿赤泥和脱水矿泥协同生态处置区盐分和重金属随雨水淋溶的迁移规律,以及对周边土壤的影响,在生态处置区和周边土壤不同深度的土层埋设淋溶盘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每月淋溶液中的重金属和盐分含量进行监测,最后收集不同... 为探究在平果铝土矿赤泥和脱水矿泥协同生态处置区盐分和重金属随雨水淋溶的迁移规律,以及对周边土壤的影响,在生态处置区和周边土壤不同深度的土层埋设淋溶盘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每月淋溶液中的重金属和盐分含量进行监测,最后收集不同深度的基质样品,对其重金属和盐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10月,赤矿泥(赤泥和脱水矿泥按照干质量比1∶3进行翻堆混匀而成)基层Na盐的平均淋溶量达到51.2 mg·m^(-2)·月^(-1),其中8月份Na的淋溶量达到108 mg·m^(-2)·月^(-1)。生态处置8个月后,赤矿泥pH从9.06降低到8.70,电导率(EC)降低了80.0%,Na盐含量降低了70.4%。赤矿泥基层中的Na盐随着雨水淋溶侧面迁移至周边土壤,导致周边1.5 m范围内的土壤pH和EC值显著增加(P<0.05),但迁移影响范围在3 m内。赤矿泥基层中的Cd、Cr和As随雨水淋溶的流失量在0.22 mg·m^(-2)·月^(-1)以下。经过8个月的雨水淋溶,赤矿泥和周边土壤中Cd和As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赤矿泥基层用于矿区生态处置有利于改善赤矿泥基层的高盐碱性,而赤矿泥中Na盐的迁移对周边土壤盐碱性的影响有限,同时赤矿泥基层用于矿区生态处置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脱水矿泥 雨水淋溶 离子迁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Hormesis效应抗生素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颖 莫凌云 +1 位作者 覃礼堂 王敦球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4-951,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暴露时间对磺胺甲恶唑(SMX)、盐酸强力霉素(DXC)、磺胺二甲嘧啶(SMZ)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选取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4和8 d 2个不同的暴露时间节点,对其进行毒性实验,以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生... 为了研究不同暴露时间对磺胺甲恶唑(SMX)、盐酸强力霉素(DXC)、磺胺二甲嘧啶(SMZ)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选取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4和8 d 2个不同的暴露时间节点,对其进行毒性实验,以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生化指标为基础进行毒性评估。结果表明:这3种抗生素均具有Hormesis效应特性,藻细胞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对应的时间-剂量-效应曲线一致,呈刺激效应。考察了不同暴露时间(4和8 d)对藻细胞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胁迫斜生栅藻在不同的暴露时间,抗氧化酶SOD、CAT随浓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MDA含量与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其对应的MDA含量的最低值:SMX暴露4 d为1.76 nmol/mL,8 d为1.33 nmol/mL;DXC暴露4 d为13.69 nmol/mL,8 d为1.33 nmol/mL;SMZ暴露4 d为5.92 nmol/mL,8 d为1.75 nmol/mL;藻细胞体内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生长抑制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表明,不同暴露时间下受试抗生素对斜生栅藻毒性作用的良好表征指标。研究结果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兴奋效应 抗生素胁迫 抗氧化酶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盘龙铅锌矿涌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及ARIMA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卫忠 邓忠 +5 位作者 陈余道 卢丹美 陈盟 夏源 邹志坤 陆仁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3,共8页
广西盘龙铅锌矿是一个岩溶大水量矿山,因毗邻珠江流域黔江河段,随着不断向深部开拓,坑道突水防治成为首要安全事务。根据该矿2010—2021年涌水量时间序列,运用统计学方法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对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自回归... 广西盘龙铅锌矿是一个岩溶大水量矿山,因毗邻珠江流域黔江河段,随着不断向深部开拓,坑道突水防治成为首要安全事务。根据该矿2010—2021年涌水量时间序列,运用统计学方法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对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开展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盘龙铅锌矿涌水量序列总体上呈现右偏长尾、尖峰-平峰态和非平稳特征;年内序列Hurst指数为0.7801-0.9949,年内变化具有季节性特点;年际序列Hurst指数为0.7005,具有相对较弱的长程依赖性,与矿山开采深度加大和黔江蓄水影响有关。基于2010—2019年涌水量时间序列,用ARIMA模型预测2020年-120 m标高上段和下段的矿坑涌水量分别为4323.7和6274.0 m^(3)/h,与实测值误差分别为2.49%和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 时间序列 R/S分析 ARIMA模型 盘龙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下水中过硫酸盐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康 陈余道 +2 位作者 蒋亚萍 陆晓俊 江晓铭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7-483,共7页
过硫酸盐(PS)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地下水的高效氧化剂,但是在投注含水层后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降低其持久性,减少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野外采集了石灰石和石灰土样品,在实验室开展静水条件下的微元体实验和流水条件下的... 过硫酸盐(PS)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地下水的高效氧化剂,但是在投注含水层后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降低其持久性,减少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野外采集了石灰石和石灰土样品,在实验室开展静水条件下的微元体实验和流水条件下的柱体实验,研究PS在岩溶地下水中的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微元体实验中,当PS投注浓度分别为1、8和20 g/L时,石灰石环境中pH值接近中性,PS分解慢,半衰期为102.21~202.12 d,持久性较好,产氧效果好;而石灰土中因为富含有机质导致PS分解快,半衰期为19.41~51.56 d,持久性较差,产氧效果差,pH缓冲能力较差并导致钙离子浓度上升和重碳酸根离子浓度下降。柱体实验表明,PS投注浓度分别为133.5和1335.0 mg/L时,石灰石中PS半衰期分别为7.47和9.09 d,水流作用可能会降低PS的持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分解 持久性 原位化学氧化 岩溶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镉、砷积累和节点转运差异
12
作者 朱文杰 刘杰 +4 位作者 李茂林 张冰 周红燕 杨佳节 陈喆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2-959,共8页
为探索镉(Cd)、砷(As)复合污染下不同水稻品种对其积累特征,选取11个南方代表性水稻品种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1个水稻品种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最高产量可达65.9 g/桶。不同品种的糙米Cd、As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Z两优6... 为探索镉(Cd)、砷(As)复合污染下不同水稻品种对其积累特征,选取11个南方代表性水稻品种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1个水稻品种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最高产量可达65.9 g/桶。不同品种的糙米Cd、As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Z两优68的Cd含量(2.70 mg/kg)最高,日本晴的Cd含量(0.39 mg/kg)最低,前者是后者的6.92倍;玉针香的As含量(0.46 mg/kg)最高,日本晴的As含量(0.11 mg/kg)最低,前者是后者的4.12倍。因此,种植低累积的水稻品种能有效降低Cd和As随食物链传递风险。同时,水稻茎部节点Cd、As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并呈现不同积累规律,节点Cd含量从基部向顶部递增,节点As含量从基部向顶部递减。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Cd、As含量与节点中Cd、As含量显著正相关,糙米As(Ⅲ)含量与节点中As(Ⅲ)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糙米As(Ⅴ)含量只与节点1、2中As(Ⅴ)含量呈显著相关。控制节点Cd、As的转运可能是阻隔稻米Cd、As累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合污染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