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理念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家宁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而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手段,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内涵也不断深化。为了明确生态文明在新发展阶段下的理论内涵和生态文明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的内涵,从资源特征、资产属性和...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而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手段,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内涵也不断深化。为了明确生态文明在新发展阶段下的理论内涵和生态文明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的内涵,从资源特征、资产属性和资本功能3个层面进行深化解读,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引导、政策管控和技术推广的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内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需求与布局方向(笔谈) 被引量:4
2
作者 欧宇 陈静 +2 位作者 唐晓云 王久辉 曾晨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6,共12页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关键作用。目前,低空经济在农业、旅游、救援、物流、通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低空经济职业教育,尤其在产业链下游的“低空经济+...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关键作用。目前,低空经济在农业、旅游、救援、物流、通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低空经济职业教育,尤其在产业链下游的“低空经济+”融合应用中,为产业培育壮大提供了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本刊约请多位行业专家围绕低空测绘、低空农业、低空旅游产业发展,展开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与展望,以期助力职业院校前瞻性重点布局低空经济主导产业的人才培养,为促进高技能人才供给、带动产业链发展、推动我国低空经济“起飞”作出职教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培养 产业需求 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
3
作者 周保平 易树柏 +2 位作者 曹一辛 陈琳 郭志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26,39,共11页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2024—2026年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在调研相关职业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现...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2024—2026年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在调研相关职业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匹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从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个主体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 职业院校 行业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1 位作者 董玛力 邱滋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过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有效手段,在互动机制下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综合系统。(2)实践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面临治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错位、治理主体关系协调难、精细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治理手段亟需创新转型等挑战。(3)建立健全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现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落地,优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完善精细化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研究结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以现代治理思维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 对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点前进法的点云数据精简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宽 孙瑞 +1 位作者 官云兰 曾晨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69,共3页
本文在道格拉斯-普克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逐点前进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以兔子的模型为对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逐点前进法对点云数据精简在速度和精简率上与道格拉斯-普克法相比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道格拉斯-普克法 逐点前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差椭圆的我国国土生态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魏凌 张杨 +1 位作者 李强 宋家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181,共6页
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深入研究了我国国土生态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2015年全国生态空间总面积为73237.0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6.28%。按一级生态空间划分,全国生态空间结构主要以草地生态空间和林地生态空间为主。(2)我国... 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深入研究了我国国土生态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2015年全国生态空间总面积为73237.0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6.28%。按一级生态空间划分,全国生态空间结构主要以草地生态空间和林地生态空间为主。(2)我国国土生态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较为显著,并且分布十分不均衡。研究时段内各生态空间标准差椭圆转角θ变动较小,重心迁移不明显,表明我国国土生态空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研究结论:应根据国土空间的不均衡性实行差异化的国土生态空间优化管控政策,划定“三类空间、三条红线”,构建统一、协调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差椭圆 国土生态空间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与空间规划对策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妍 王蜜蕾 +2 位作者 薛碧颖 邹亮 窦衍光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充分认识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关系到所有沿海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实现空间转型升级和城市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 充分认识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关系到所有沿海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实现空间转型升级和城市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同时,当前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青岛市海岸带地区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条件、海(咸)水入侵、海岸侵蚀、构造断裂、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和产生原因,并针对国土空间优化、韧性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相关规制、法律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城市科学规范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地质环境 空间规划 城市建设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的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国煜 王嘉怡 +2 位作者 曹宇 刘阳 梁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7,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福建省2009—2018年碳排放约束下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Hicks-Moorsteen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碳... 研究目的:揭示福建省2009—2018年碳排放约束下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Hicks-Moorsteen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碳排放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特征;(2)碳排放约束下的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可先后分为连续下降和平稳增长两阶段,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呈逐年改善态势,其余城市则表现出波动式正向增长趋势;(3)能源结构系数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地城镇化率、产业结构、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推动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的低碳与高效利用应根据各市经济发展特征,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差异化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贸易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城镇建设用地 Hicks-Moorstee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地技术与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宋家宁 刘阳 +1 位作者 郧宛琪 杨洪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89-192,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从增量利用模式逐渐向存量挖潜模式转变,各地在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立足于用地节约集约原则的技术和模式,这些节地技术与模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从增量利用模式逐渐向存量挖潜模式转变,各地在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立足于用地节约集约原则的技术和模式,这些节地技术与模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和支撑作用。而构建节地技术与模式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是其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比较典型的节地技术与模式,并对其适宜性评价体系从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当前,节地技术与模式适宜性评价工作还存在节约集约内涵理解较浅、空间分异研究缺乏、生态功能指标关注较少、评价体系应用性不够等问题,未来还可从不同区域典型成熟的节地技术筛选、定量化分析应用场景、实例模拟验证等方面开展研究,从而为节地技术与模式的推广提供必要基础分析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地技术 模式 评价体系 指标选取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