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封闭时间油井沉积物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1
作者 柳天凤 赵一蕾 +4 位作者 齐月 李俊生 付刚 李媛媛 朱书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7,共10页
为评估黄河三角洲北部滨海滩涂湿地油井封闭清退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比较油井封闭时间不同的区域间修复成效差异,选择分别于2002年、2012年和2018年封闭的油井清退区,分析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 为评估黄河三角洲北部滨海滩涂湿地油井封闭清退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比较油井封闭时间不同的区域间修复成效差异,选择分别于2002年、2012年和2018年封闭的油井清退区,分析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解析来源,用毒性当量因子评价法(TEQ)和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评价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总体沉积物ΣPAHs平均含量为791.691 ng/g,为中度污染,以4~5环为主,2002年、2012年和2018年沉积物中ΣPAHs平均含量分别为587.29、135.36、1652.41 ng/g,分别为轻度污染、未污染和重度污染,主要环数分别为4~5环、2环和4~5环;总体沉积物PAHs主要受到石油泄漏影响,以汽车排放、薪材燃烧和煤炭燃烧的影响为辅,2002年和2012年的主要来源均含有石油泄漏、汽车排放、煤炭燃烧,2002年还有薪材燃烧,2018年由薪材燃烧和汽车排放组成;总体沉积物ΣPAHs的TEQ平均值为193.53 ng/g,在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范围内,不同年份沉积物ΣPAHs的M-ERM-Q平均值均小于0.1,生态风险较低,但2018年封闭区的个别点位有30%概率产生毒性。油井封闭清退区沉积物的修复成效总体较好,但个别点位存在高污染水平、较高毒性概率的情况,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封闭 沉积物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