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山县龙头山滑坡地表位移监测特征与变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高聪 史学磊 +1 位作者 张雪 李兴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83-486,共4页
为探讨三峡库区新日降幅条件对滑坡的影响及其变形机理,选取巫山县龙山滑坡为例,通过对其2007年至2022年期间重点时段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核验其地表变形特征与库水位升降响应关系,分析与验证新日降幅试验运行期间变形特征与趋势... 为探讨三峡库区新日降幅条件对滑坡的影响及其变形机理,选取巫山县龙山滑坡为例,通过对其2007年至2022年期间重点时段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核验其地表变形特征与库水位升降响应关系,分析与验证新日降幅试验运行期间变形特征与趋势,探讨了龙头山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表明:库水位上升是巫山县龙头山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地表位移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高峰 郭宁 +5 位作者 邓兵 田运涛 叶振南 陈宗良 吕凤兰 高幼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093处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并结合滑坡面积及分级面积频率比曲线作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子分级状态;其次,基于指标因子状态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证据权法分别与逻辑回归组合的3种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从模型结果、适用性和精度等方面采用多手段对3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面,3组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4.6%,其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优于其他2种组合模型。笔者以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为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对比和研究等,成果可为该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精度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匀质泥石流运动特征与峰值流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高峰 田运涛 +7 位作者 高幼龙 乐琪浪 杨强 李瑞冬 叶振南 邓兵 郭宁 孙秀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8-1038,共11页
对非匀质泥石流运动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评价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泥石流领域亟需完善的重点问题。通过对泥石流泥位和流速实测资料整理和分析,构建了非匀质泥石流运动特征值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前人... 对非匀质泥石流运动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评价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泥石流领域亟需完善的重点问题。通过对泥石流泥位和流速实测资料整理和分析,构建了非匀质泥石流运动特征值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较少因子就能够判别研究区泥石流运动变化特征,并以陇南地区礼县下胡杨沟泥石流为例,通过FLO-2D流体模型对50年一遇(2%频率)和20年一遇(5%频率)降水条件下泥石流运动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泥石流容重为1.83 t·m-3时,下胡杨沟20年一遇的泥石流运动特征值最小且差异性不大;当泥石流容重为1.97 t·m-3时,下胡杨沟50年一遇的泥石流运动特征值最大且差异性悬殊;当不同规模泥石流流量达到峰值时均产生较大的泥位深度。进一步将泥石流运动特征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断面相结合检验分析,并反推已发生泥石流事件的峰值流量,与实际情况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采用本文预测模型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泥石流防灾减灾和泥石流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匀质泥石流 泥位特征值 流速 峰值流量 FLO-2D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甘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高峰 杨强 +1 位作者 陈宗良 毛佳睿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3,65,共9页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灾体价值核算分析,并结合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承灾体受损概率,得到承灾体易损度。将危险度和易损度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风险区划,同时对各类承灾体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的损失价值分别为31849.21万元、34886.50万元和39125.87万元。从20年到100年一遇条件下,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分别增加2.44倍和3.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甘家沟 泥石流 风险评估 FLO-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高峰 邓兵 +4 位作者 田运涛 毛佳睿 叶振南 郭宁 高幼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642-10648,共7页
白龙江地区泥石流沟谷内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的激发下易形成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一次冲出量比同等条件下要放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因此,需构建适用于白龙江流域暴雨型... 白龙江地区泥石流沟谷内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的激发下易形成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一次冲出量比同等条件下要放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因此,需构建适用于白龙江流域暴雨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定量预测方法。以区内降雨频率为10 a一遇的24条沟谷型泥石流历史活动规模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调查,利用MATALB多元非线性统计方法建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预测模型,结合舟曲三眼峪沟“8·8”特大泥石流等5条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特征对预测模型优化完善,构建了不同规模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活动规模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的有泥石流灾害爆发区面积、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总量及诱发泥石流的降雨条件等3个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白龙江流域降雨沟谷型泥石流活动规模的预测。该方法可为经济建设安全地段选址和未来城镇泥石流快速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降雨型泥石流 一次最大冲出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