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及系统圈划 被引量:16
1
作者 申豪勇 梁永平 +2 位作者 赵春红 唐春雷 王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5,共9页
古堆泉是汾河流域内唯一的中低温地热泉,研究其水文地质特征、划定岩溶地下水系统边界是进行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热水成因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地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和岩溶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分析,初... 古堆泉是汾河流域内唯一的中低温地热泉,研究其水文地质特征、划定岩溶地下水系统边界是进行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热水成因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地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和岩溶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分析,初步圈划了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其子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地质结构复杂、火成岩侵入和隐伏断裂发育,总体上可以将其概括为南北和东西向均"三隆三陷"的地质格局;古堆泉岩溶地下水主要接受塔儿山、二峰山及中条山碳酸盐岩裸露区的降水入渗补给,南梁泉和海头泉是系统内2个岩溶地下水的局部排泄点,古堆泉是最终排泄点。根据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和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确定了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边界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圈定的古堆泉岩溶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42 km^2,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子系统:塔儿山—九原山古堆泉岩溶水子系统、佛岭山—高显海头泉岩溶水子系统、中条山南梁泉岩溶水子系统、侯马盆地深循环岩溶水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结构 岩溶水系统 古堆泉 锶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