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探索与实践——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伟 刘文卿 +2 位作者 袁野 高建伟 苏桂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2-366,共5页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地质科研—科普链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岩芯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岩芯科技资源在向地质科普转化5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建...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地质科研—科普链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岩芯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岩芯科技资源在向地质科普转化5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建立良好政策机制制度、转变科研人员观念、科技知识向科普转化水平、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以及做好科普活动的实施总结等5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 岩芯 科普产品 科普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向东 王增祥 +4 位作者 邓会娟 韩健 郭海燕 张志伟 陈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领域亟需地质工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本文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以自然...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领域亟需地质工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本文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2015~2019年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数据统计和进展情况为基础,总结分析得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到馆服务、网络服务、专题服务、科普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社会化服务 到馆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服务 科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发展的思考——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向东 王增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4,共5页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直接、最重要成果的体现,是地下地质情况最真实的信息记录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和地学知识,并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潜在价值巨大、获取成本高等特点,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直接、最重要成果的体现,是地下地质情况最真实的信息记录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和地学知识,并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潜在价值巨大、获取成本高等特点,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地球科学研究、地学科普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提取与挖掘、虚拟现实、互联网等技术,将实物地质资料科学、高效利用起来,切实转变实物地质资料科普观念,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化研究,丰富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形式,注重实物地质资料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新时代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科普功能,提升新时代全民地球科学素养,对构建世界一流的岩芯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地学科普 科普观念 科普化研究 科普形式 科普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工作思考——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伟 刘文卿 +2 位作者 王增祥 杜东阳 郭海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09-1615,共7页
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平台建设将全国百余座典型矿床的大型矿石标本“搬”到了云上,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云上虚拟漫游体验,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我国矿产资源、能源知识。文章通过分析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地质大... 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平台建设将全国百余座典型矿床的大型矿石标本“搬”到了云上,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云上虚拟漫游体验,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我国矿产资源、能源知识。文章通过分析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地质大标本园建设现状,提出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原则及思路,以实物资料中心地质大标本园为建设案例,展示了建设内容与架构,分析总结了全国云端地质大标本园建设前景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地质大标本园 矿产资源 矿石标本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现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蕾 易锦俊 +2 位作者 王楠 米胜信 高鹏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7-81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馆(未包括台、港、澳)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了实物库建设进展,掌握了保管情况,把握了数字化程度,总结了服务利用情况,提出了省级馆在人员配备、保管能力、数字化程度和服务利用方面存...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馆(未包括台、港、澳)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了实物库建设进展,掌握了保管情况,把握了数字化程度,总结了服务利用情况,提出了省级馆在人员配备、保管能力、数字化程度和服务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围绕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合理配备实物管理人员,二是提升实物库房保管能力,三是加快岩芯数字化工作进程,四是不断深化服务效能。旨在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馆 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库 岩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蕾 高鹏鑫 +2 位作者 易锦俊 米胜信 王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5-2049,共5页
新时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资源体系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握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进展,系... 新时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资源体系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握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进展,系统梳理了Ⅰ、Ⅱ类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情况,了解了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最新进展,全面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情况,提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省份筛选保管与矿业经济活动不匹配,二是西部省份和国家Ⅰ类岩芯库容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岩芯数字化程度整体偏低、信息化服务刚刚起步,四是服务成效与馆藏资源体量不相匹配,围绕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能力建设,二是继续提升岩芯数字化、信息化整体水平,三是继续深化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机构 实物地质资料 岩芯库 保管 数字化 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实物地质资料工作中的应用场景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景明 王增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5-148,共4页
传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物理储存和现场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损耗高、数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逐渐在地质领域得到探索应用,并展现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巨大潜力。本... 传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物理储存和现场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损耗高、数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逐渐在地质领域得到探索应用,并展现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重点模拟了该技术在岩芯采集、运输、保存、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效益,同时研究了不同场景下的关键技术框架,从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实物地质资料工作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实物地质资料 应用场景 技术框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统筹保管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景明 高鹏鑫 王增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3-1637,M0003,共6页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探工作形成的宝贵资源,确保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安全妥善保管是实现其潜在价值有效保存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而如何改进日益增长的重要岩芯保管需求和有限的库房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工作面临...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探工作形成的宝贵资源,确保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安全妥善保管是实现其潜在价值有效保存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而如何改进日益增长的重要岩芯保管需求和有限的库房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等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工作在制度建设、库房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统筹保管工作的总体布局、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建议,为提升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统筹保管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统筹保管 保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地质资料知识库建设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景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70,共4页
知识库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当前两项重要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知识库应用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领域,可以为用户在利用实物地质资料时提供更多信息知识参考,加速服务智能化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知识库建设的实际需求,... 知识库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当前两项重要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知识库应用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领域,可以为用户在利用实物地质资料时提供更多信息知识参考,加速服务智能化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知识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包括馆藏机构的发展需要、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然后探讨了知识库建设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资源要素、技术要素和服务要素。最后提出了建设建议,包括要完善相关配套资料的收集,为知识库建设提前做好完整丰富的材料储备;开展配套资料收集管理技术方法研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化加工和归档;以及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夯实信息共享合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实物地质资料 应用需求 构建方法 知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特征与发展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朝阳 景明 刘凤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5,共8页
2016年以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快速发展,在管理制度、保管能力、服务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特征和发展动力,对于下一步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不... 2016年以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快速发展,在管理制度、保管能力、服务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特征和发展动力,对于下一步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近几年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数据,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在汇交监管、接收保管、馆藏资源和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了2016年以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脉络对其背后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分析,旨在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范式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研究提出了政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数字技术的优化重构和馆藏机构间的统筹合作等三方面主要发展趋势特征,总结了管理制度的推动力、地质行业的拉动力、社会需求的牵引力和技术发展的内生力等四方面主要发展动力因素,基本刻画了2016年以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路径,并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为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发展特征 发展分析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锰矿资源现状与国家级锰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被引量:34
11
作者 邓文兵 张彦文 +1 位作者 孔令湖 尚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5-182,共8页
中国锰矿资源具有资源量丰富、矿床规模小、分布不均、品位普遍较低、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底,国内锰矿(矿石)查明储量为15.51亿t,矿床数量庞大,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基于中国锰矿资源现状... 中国锰矿资源具有资源量丰富、矿床规模小、分布不均、品位普遍较低、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底,国内锰矿(矿石)查明储量为15.51亿t,矿床数量庞大,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基于中国锰矿资源现状,结合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本文总结了国家级锰矿的筛选条件,即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成因典型,分布在重点成矿区或主要成矿时代和其他入选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筛选出35个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的锰矿目录,反映了中国锰矿的成矿特点,为系统开展锰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实物地质资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波谱数据库及其服务系统建设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维鑫 高鹏鑫 +4 位作者 回广骥 张弘 张海兰 高卿楠 孙东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1,共6页
随着地质工作地不断深入,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已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但其资料服务主要为传统的到馆观察、取样等。采用红外光谱等新技术方法充分挖掘实物地质资料内部蕴含的各类信息,建立波谱数据库,利用"地质云"... 随着地质工作地不断深入,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已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但其资料服务主要为传统的到馆观察、取样等。采用红外光谱等新技术方法充分挖掘实物地质资料内部蕴含的各类信息,建立波谱数据库,利用"地质云"开展在线服务,可有效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现状、存在问题,面向服务需求,提出建设中国典型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波谱数据库,包括构建"国家-省级-基层单位"的三级数据汇聚、管理与统一发布机制,搭建"矿种-成因类型-矿床-钻孔-波谱数据"五级数据库组织体系,采用"2-3-4-5"的总体架构模式,即2条主线,3层分布式模型,4层数据体系,5个主体功能。本文旨在为有效提升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保管与服务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波谱数据库 建设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地质资料观察取样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蕾 赵旸 +1 位作者 邓会娟 陈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180,共4页
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重新观察和取样测试,能够最大化地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应用于地质工作中,实现理论和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观察取样服务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找矿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利... 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重新观察和取样测试,能够最大化地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应用于地质工作中,实现理论和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观察取样服务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找矿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利用目的、利用人和项目类型等方面,统计分析了2006~2016年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观察取样服务工作情况,指出了观察取样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行业影响力、丰富馆藏资源、扩展服务方式的进一步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观察 取样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察达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陈喜庆 杨欣杰 +4 位作者 滕超 邵杰 曹军 冯博 王涛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81,共15页
藏东北拉萨地块东部白垩纪岩浆岩广泛发育,其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消减密切相关,对探讨该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藏东北拉萨地块东部察达岩体中的花岗闪长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全岩主量和微量... 藏东北拉萨地块东部白垩纪岩浆岩广泛发育,其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消减密切相关,对探讨该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藏东北拉萨地块东部察达岩体中的花岗闪长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揭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20 Ma,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显示花岗闪长岩具有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La),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Zr、Sr、Nb、Ta),Eu负异常明显,这些特征与典型岛弧岩浆岩类似。花岗闪长岩中锆石ε_(Hf)(t)值为-7.62~-5.37,且具有古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1661~1518 Ma),指示其形成与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相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洋在早白垩世晚期仍然存在,并可能于该时期发生了南向的俯冲消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班公湖—怒江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质实物地质资料定量化筛选技术研究与示范
15
作者 高鹏鑫 史维鑫 回广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城市地质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强的独立分支科学,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勘查等多种地质手段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形成大量的岩芯、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城市地质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强的独立分支科学,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勘查等多种地质手段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形成大量的岩芯、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城市地质的实物地质资料定量化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使用加权参数来确定不同城市地质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优先分数,并藉此对实物地质找资料进行分类定级,提出收集、保管建议。采用这样的优先评分,能够将城市地质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选择最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优先保管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实物地质资料 筛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成善 高远 +22 位作者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430,511-534,共43页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索大规模陆相有机质富集机理为科学目标,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框架下,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项目历时16年,以超97%的取心率获得连续完整的8187 m岩心,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旋回与气候事件,揭示了白垩纪湖海平面波动机理,确认了松辽盆地发生过海侵事件。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推动了全球地质学家合作研究白垩纪温室气候,带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为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代表了探索深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借助科学钻探,人类会不断增强对深时气候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 年代地层格架 海侵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小乌兰沟地区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滕超 高建伟 +4 位作者 张晓飞 邵杰 杨欣杰 曹军 李树才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9-271,共13页
笔者以锡林浩特小乌兰沟地区发育的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讨论其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古亚洲洋闭合时限提供新的依据。LA-ICP-MS锆石同位素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 笔者以锡林浩特小乌兰沟地区发育的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讨论其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古亚洲洋闭合时限提供新的依据。LA-ICP-MS锆石同位素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319.5±1.2)Ma,相当于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有高Si、富K、贫Mg、贫Ca、低P和Ti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岩石;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高场强元素Th、Ta、Hf,亏损Sr、Ba、Nb;稀土元素以略富集轻稀土、Eu亏损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为I型花岗岩,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表明研究区在晚石炭世期间仍存在洋壳的俯冲作用,暗示古亚洲洋此时尚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浩特 晚石炭世 I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活动陆缘环境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质钻孔资料开发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银平 马朝阳 +2 位作者 岳鹏 史晓晓 李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6-59,共4页
地质钻孔资料蕴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是非常珍贵的地质资料。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开展的服务应用和专题产品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及时总结钻孔数据服务应用取得的成果,分析钻孔资料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不足之... 地质钻孔资料蕴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是非常珍贵的地质资料。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开展的服务应用和专题产品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及时总结钻孔数据服务应用取得的成果,分析钻孔资料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钻孔资料信息服务网构建、个性化产品开发、钻孔资料文化价值挖掘开发,钻孔数据与多元地质数据的融合以及钻孔资料的跨行业应用等方面,对地质钻孔资料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钻孔资料 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型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秋月 《中国矿业》 2022年第S01期9-17,共9页
面对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存在的滞后与不足,本文从地质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机制的优化方面提出对策;就地质资料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从地质资料的管理体系、数据资源的整合、信息化平台的集成、信息服务体系的集群、集群化产业化... 面对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存在的滞后与不足,本文从地质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机制的优化方面提出对策;就地质资料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从地质资料的管理体系、数据资源的整合、信息化平台的集成、信息服务体系的集群、集群化产业化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采用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完成管理体系+数据整合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实现管理与服务体制由公益向公益+战略性的创新转化,为市场化体系奠定基础;就资料服务效率低,普及率不广的问题从服务机制创新方面分析对应策略,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化实践,实现管理政策向服务政策的创新转变;最后,总结以往管理与服务工作,采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创新,进行体制机制的转变,为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提供科技新动能,以科技赋能促进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 制度体系 馆藏体系 集群化产业化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质资料管理与信息服务的科研集群新服务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秋月 《中国矿业》 2022年第S01期30-33,共4页
当前全国各级馆藏机构执行的技术标准不一致,不利于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及共享。本文从地质资料制度体系、馆藏机构组织体系、数据结构化、载体多样化、共建共享化5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地质资料价值与用户需求价值的可逆式交互融合... 当前全国各级馆藏机构执行的技术标准不一致,不利于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及共享。本文从地质资料制度体系、馆藏机构组织体系、数据结构化、载体多样化、共建共享化5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地质资料价值与用户需求价值的可逆式交互融合,为地质资料多元新服务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系 数据 数据库 信息服务体系 集群服务模式 空间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