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植物挥发物对扶桑绵粉蚧成虫嗅觉行为及触角电生理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李艳菊 王珂 +7 位作者 张娟 杨栋 王俊 高建诚 付开赟 陈文英 李䶮 黄俊 《蔬菜》 2025年第6期53-59,共7页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性检疫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选取龙脑、草蒿脑和2-十一烷酮3种植物挥发物,通过“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技术,探究其对扶桑绵粉蚧雄虫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g/m...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性检疫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选取龙脑、草蒿脑和2-十一烷酮3种植物挥发物,通过“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技术,探究其对扶桑绵粉蚧雄虫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g/mL的2-十一烷酮和草蒿脑对扶桑绵粉蚧雄虫均表现出显著的引诱活性(引诱率均为63.75%),而100 μg/mL龙脑则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效果(驱避率66.00%);同时,3种化合物对扶桑绵粉蚧雄虫有一定的电生理反应活性,相对EAG值最强的是龙脑,当浓度为1 μg/mL时,相对EAG值可达77.00%(高于2-十一烷酮的最高值),并且龙脑、草蒿脑的相对EAG值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2-十一烷酮的相对EAG值基本不受浓度影响。这些发现表明,昆虫行为反应可能涉及多感官协同机制,而非仅依赖触角电位信号。本研究为开发基于植物挥发物的扶桑绵粉蚧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气味化合物 植物挥发物 行为调控 触角电位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部分棉区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落形态特征及致病力鉴定
2
作者 赖成霞 杨延龙 +7 位作者 汪鹏龙 朱梦宇 杨栋 李春平 葛风伟 玛依拉·玉素音 阳妮 马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力及其分化现状,以昌吉市、沙湾市为主,鉴定两地收集的棉花黄萎病的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方法】利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的特异性引物DB19f/DB22r和非落叶型引物INTND2f/INTND2r对所有菌株的致病...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力及其分化现状,以昌吉市、沙湾市为主,鉴定两地收集的棉花黄萎病的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方法】利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的特异性引物DB19f/DB22r和非落叶型引物INTND2f/INTND2r对所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分子鉴定,并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SNP位点作为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以强致病力菌种V991作对照,观察菌落形态和致病力鉴定,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比较观测具有强致病力的Vd-3和V991的病情变化图像和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14个菌株均为落叶型。其菌落为圆形,菌丝的轮枝数为2,孢子形态为长卵圆形。与V991相比,Vd-3的病情指数最高,属强致病力的菌株,其对棉花具有明显不同的侵染方式和速度,Vd-3的侵染从叶缘到叶片中央,而V991的侵染是从叶肉部分的零星发病扩展到叶缘,再发展到中央部分,并且Vd-3侵染叶片各荧光成像和参数天变化趋势更为显著,其中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4在第6 d即到变化拐点,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则变化缓慢,13 d时Fv/Fm表现明显差异。【结论】昌吉市、沙湾市两地的大丽轮枝菌均为落叶型,圆形菌落,菌丝轮枝数是2,长卵圆形孢子,Vd-3不仅为遗传距离最远且变异性大的菌株,而且为最强致病力的黄萎病病株,与V991相比,对棉花具有不同的侵染方式,荧光参数Y(NO)和NPQ变化更为敏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力 叶绿荧光成像 棉花黄萎病 全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豆根腐线虫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3
作者 徐菲菲 李进 +5 位作者 任航 王重 王惠卿 李洪连 李宇 王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行纯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到的根腐线虫种类,采用盆栽接种试验评估该根腐线虫种群对大豆的致病性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的rDNA 28S D2-D3区序列和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咖啡短体线虫的序列相似度最高,分别为98.59%~99.87%和97.83%~99.1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其他已鉴定的咖啡短体线虫种群处于同一高度支持的分支上。盆栽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该根腐线虫种群60 d后,大豆植株地上部矮小,长势较弱,茎秆较细,根系减少,且根系出现褐色坏死病斑,甚至腐烂症状,该线虫在大豆根际的繁殖系数达到4.03。【结论】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采集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其对大豆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线虫病害 根腐线虫 病原鉴定 致病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复配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迟元凯 任琛荣 +5 位作者 叶梦迪 刘菲 曹舜 戚仁德 王惠卿 赵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10,共7页
室内测定了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及其不同配比对大豆白绢病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立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对大豆齐整小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20μg/mL和0.033μg/... 室内测定了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及其不同配比对大豆白绢病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立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对大豆齐整小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20μg/mL和0.033μg/mL,对立枯丝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64μg/mL和0.022μg/mL,二者有效成分比例在1∶1,1∶5和1∶10时对大豆白绢病菌抑制效果好,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70,1.787和1.606,在5∶1,1∶1和1∶5时对立枯病菌抑制效果好,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是1.756,1.616,和1.512。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在1∶5配比下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防控效果分别达93.6%和88.3%,且能促进大豆苗期生长,增产率为39.1%~59.1%。综合考虑药剂对大豆出苗的安全性、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的防效及大豆增产效果,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在1∶5配比下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适合防治大豆根茎部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种菌唑 大豆白绢病 立枯病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不同性诱芯和性迷向剂防控番茄潜叶蛾效果评价
5
作者 张红岩 帕提玛·乌木尔汗 +7 位作者 马召 梁天宇 吾古子汗·哈斯木江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王青风 马德英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Y-ZD、Y-NK、Y-ZZ)(表1)及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表2)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根据最高诱集量、日均诱集量、持效期、单价对性诱芯进行评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ZD、Y-ZZ、Y-ZJ、Y-NK、Y-CK。60 d后,Y-ZD幼虫防效、潜叶防效、蛀果防效最高,分别为23.54%、4.33%,14.81%。3种产品的平均迷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NK(93.68%)、M-ZJ(93.54%)、M-CBT(86.13%);平均幼虫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5.27%)、M-ZJ(80.90%)、M-CBT(66.43%);平均潜叶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8.74%)、M-ZJ(79.17%)、M-CBT(60.82%)。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性诱芯诱杀防效较低,仅可用于监测,Y-ZD效果较好。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平均迷向率均达85%以上;平均幼虫防效达65%以上;平均潜叶防效达60%以上,M-NK迷向效果最好,推荐使用,亩防治成本为12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性迷向剂 交配干扰 田间防效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消长动态及为害情况
6
作者 马召 张红岩 +7 位作者 帕拉提·帕衣孜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杨念婉 布阿依夏木·吾斯曼 马德英 帕提玛·乌木尔汗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比较番茄潜叶蛾在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同时,采用植株受害5级评估法评估番茄潜叶蛾对番茄、茄子和辣椒叶片的为害程度,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对番茄叶片的为害程度最高,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5.6%,对番茄果实的蛀果率均值最高达到7.8%;番茄潜叶蛾对茄子叶片的为害程度相对较低,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2%,未发现为害茄子果实;未发现番茄潜叶蛾为害辣椒叶片和果实。番茄和茄子上番茄潜叶蛾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虫态最大发生量均出现在6-8月,且4个虫态在番茄上的发生量远大于茄子。田间调查未在辣椒上发现番茄潜叶蛾的为害症状,也未监测到番茄潜叶蛾的卵、幼虫和蛹,但在露地和保护地大棚的辣椒地均可诱集到大量成虫,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辣椒田中有龙葵等茄科杂草,另一方面可能是辣椒田周边有番茄和茄子种植,且种植距离小于性诱芯的引诱距离20 m。综上,在伊犁地区番茄潜叶蛾主要在6-8月发生,且3种蔬菜中,主要危害番茄,其次是茄子,完全不危害辣椒,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番茄潜叶蛾,减少经济损失,为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综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种群消长动态 为害情况 露地与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敌昆虫班氏跳小蜂低温贮存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娟 刘晓彤 +5 位作者 王珂 董婉莹 付开赟 杨栋 高建诚 黄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11-1714,共4页
班氏跳小蜂是我国外来入侵生物扶桑绵粉蚧的专性优势寄生蜂,其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班氏跳小蜂的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探索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然后在4℃低温下分别贮藏40、80、120、160、200、240、28... 班氏跳小蜂是我国外来入侵生物扶桑绵粉蚧的专性优势寄生蜂,其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班氏跳小蜂的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探索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然后在4℃低温下分别贮藏40、80、120、160、200、240、280、300 d,探索其最适低温贮藏时间。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蛹期在温度为14℃、光周期(光照/黑暗)为8 h/16 h的条件下进行长达6 d的低温驯化,后于4℃冷藏80 d,将低温冷藏后的班氏跳小蜂在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为16 h/8 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其效果与对照相当。此方法能为提高班氏跳小蜂的应用潜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跳小蜂 低温贮存 专性寄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在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智伏英 刘晓彤 +5 位作者 张娟 付开赟 杨栋 高建诚 黄俊 吕要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33-1436,共4页
为明确扶桑绵粉蚧在寄主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并观察该虫在马铃薯叶片上所经历的生活史、虫龄更替、虫态变化、繁殖特点等特性。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其雌虫雄虫具有不同的发育历期,雌虫包... 为明确扶桑绵粉蚧在寄主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并观察该虫在马铃薯叶片上所经历的生活史、虫龄更替、虫态变化、繁殖特点等特性。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其雌虫雄虫具有不同的发育历期,雌虫包括卵、幼虫及雌成虫,雄虫包括卵、幼虫、预蛹、蛹及雄成虫。此外,雌虫雄虫不同发育历期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雄虫幼虫和蛹期的发育期为14~23 d,总寿命为18~25 d;雌虫幼虫的发育期为12~21 d,总寿命为26~54 d。雌雄虫体背上黑色斑点颜色的深浅可作为判断各龄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马铃薯叶片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7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卢屹 魏新振 王志慧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亚洲玉米螟 灾变机制 驱动因素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建诚 王俊 +1 位作者 艾合买提·吾斯曼 管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25-26,共2页
分析了当前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引进繁殖、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叠加效应,加剧了疫情传入、传播、扩散的风险。疫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增加了... 分析了当前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引进繁殖、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叠加效应,加剧了疫情传入、传播、扩散的风险。疫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增加了防控难度。提出了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做好封锁防控工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检疫性有害生物 形势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的生物学特征及药剂防治分析
11
作者 赖成霞 杨延龙 +7 位作者 李春平 玛依拉·玉素音 王燕 杨栋 阳妮 葛风伟 汪鹏龙 马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4-2042,共9页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昌吉市和沙湾市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的多菌灵、乙蒜素、唑酮乙蒜素、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5种农药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的药剂用于指导棉花病害防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昌吉市和沙湾市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的多菌灵、乙蒜素、唑酮乙蒜素、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5种农药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的药剂用于指导棉花病害防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不同离子、pH值、碳源及温度生长的适应,分析各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对5种农药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昌吉市和沙湾市各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离子培养基为Ca^(2+),最适pH值5~7,最适碳源是蔗糖。5种供试药剂均对各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极强,昌吉市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其抑制中浓度EC_(50)值仅分别为0.2923~0.8193μg/mL、0.01661~0.02695μg/mL和0.1015~0.8846μg/mL,沙湾市EC_(50)值分别为0.3588~5.694μg/mL、1.813×10^(-2)~2.727×10^(-2)μg/mL和0.1810~0.6088μg/mL;而乙蒜素、唑酮乙蒜素对病原菌的防效最差,其EC_(50)在昌吉市分别高达71.04、111.6μg/mL,沙湾市分别为79.22、171.7μg/mL。【结论】昌吉市、沙湾市的各病原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5℃,含Ca^(2+)培养基为最适离子培养基。各病原菌在pH值5~7时生长速率最快,最适生长环境为酸性环境,对偏碱性环境也有较好的耐受性。微菌核在偏碱性的环境下更易形成,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最快。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有强抑菌作用,可在昌吉市和沙湾市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型棉花 黄萎病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速率法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棉蚜、绿盲蝽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卓富彦 周若男 +5 位作者 蒙玲玲 李白成 张莉 郭荣 夏玉先 彭国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4,360,共6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虫害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造成棉农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棉花虫害的主要手段,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棉蚜Aphis gossypii、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本研究使用80亿孢子...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虫害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造成棉农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棉花虫害的主要手段,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棉蚜Aphis gossypii、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本研究使用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棉蚜、绿盲蝽,室内生测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能有效侵染棉蚜和绿盲蝽,随着浓度的升高,对棉蚜和绿盲蝽的毒力增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控制棉花主要害虫棉蚜和绿盲蝽。采用1200 mL/hm 2用量,药后14 d对棉蚜的防效达94.42%;采用1350 mL/hm 2用量,药后14 d对绿盲蝽的防效分别达到87.25%(新疆),91.62%(湖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僵菌 棉蚜 绿盲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助剂在核桃腐烂病化学防控中的减药增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窈 施万斌 +3 位作者 芦屹 图尔荪托合提·阿卜杜拉 叶尔胜·哈尔肯 马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目的】研究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降低病害防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施用剂量。【方法】于2022年4~8月在新疆和田地区布扎克乡的6个样地中,采用五点取样法,定点定株调查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将前期优化出的2种化学药剂:40%戊唑... 【目的】研究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降低病害防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施用剂量。【方法】于2022年4~8月在新疆和田地区布扎克乡的6个样地中,采用五点取样法,定点定株调查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将前期优化出的2种化学药剂:40%戊唑·咪鲜胺EW和1.6%噻霉酮PF与两种助剂:透翠树皮穿透剂和99%绿颖矿物油设置10不同处理进行施用,施药后观察病斑复发及愈合情况,计算药剂防效、助剂校正防效和病疤平均愈合宽度。【结果】新疆和田县布扎克乡核桃树腐烂病在2022年5月和8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病菌主要通过剪锯口侵入,占病斑总数的44.1%;向阳面病斑数最多;40%戊唑·咪鲜胺EW药剂减量30%+透翠100倍液和1.6%噻霉酮PF药剂减量50%+透翠100倍液处理后防效较高,分别为80%和86.7%。【结论】筛选出的2组最优药剂组合有利于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腐烂病 发病规律 化学药剂 助剂 减药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G033A与3种昆虫生长调节剂混配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帕提玛·乌木尔汗 +6 位作者 马召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刘菲 布阿依夏木·吾斯曼 马德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0-775,共6页
为提高生物药剂使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50000 IU/mg Bt-G033A WP分别与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减量联合应用。共毒因子法初步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灭蝇胺75:25、Bt-G033A:灭幼脲25:75和50:50的配比处理均表现... 为提高生物药剂使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50000 IU/mg Bt-G033A WP分别与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减量联合应用。共毒因子法初步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灭蝇胺75:25、Bt-G033A:灭幼脲25:75和50:50的配比处理均表现为增效作用,Bt-G033A:灭蝇胺25:75和50:50、Bt-G033A:虫酰肼75:25、Bt-G033A:灭幼脲75:25处理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法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与灭蝇胺平均共毒系数83.75,表现为相加作用;Bt-G033A与灭幼脲复配共毒系数为131.76,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50:50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最大为203.25。最佳复配剂Bt-G033A:灭幼脲50:5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21 d对番茄潜叶蛾防治效果64.76%~89.12%,均可高于灭幼脲和Bt-G033A单剂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昆虫生长调节剂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马召 +3 位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高建诚 刘菲 马德英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筛选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风险药剂。【方法】选用9种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的杀虫剂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测定9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和田间喷施后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甲维盐SC... 【目的】筛选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风险药剂。【方法】选用9种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的杀虫剂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测定9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和田间喷施后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甲维盐SC的毒力最高,48 h的LC 50值为0.061 mg•L^(-1),10%四氯虫酰胺SC也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LC 50值为0.064 mg•L^(-1)。9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大小排序为10.5%甲维盐SC>10%四氯虫酰胺SC>5%氟铃脲EC>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50000 IU•mg^(-1) Bt-G033A WP>20%虫酰肼SC>22%氰氟虫腙SC>50%氟啶脲EC。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药后3~14 d防效16.67%~85.33%,其中30%灭蝇胺SC处理见效速度快、持效期长、防治效果佳,施药后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可保持在65.00%,高于其他药剂(P<0.05)。其次是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在施药后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仍保持60%,高于其他药剂(P<0.05)。【结论】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最适合作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杀虫剂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马召 +4 位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王思佳 王惠卿 付文君 马德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2,共6页
为明确新疆优势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害潜能,本文研究了其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分别是66.33头、60.00头和40.33头,表现... 为明确新疆优势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害潜能,本文研究了其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分别是66.33头、60.00头和40.33头,表现出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多异瓢虫成虫的捕食数量下降的趋势。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圆盘方程,其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54.55头、161.29头、81.97头,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搜寻效应随着番茄潜叶蛾幼虫密度、龄期的增大而降低,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1、2、3龄幼虫的最大搜寻效应分别是0.7376、0.7107、0.5303。表明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番茄潜叶蛾幼虫,因此可以将多异瓢虫作为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功能反应 多异瓢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17
作者 戴爱梅 叶梦迪 +10 位作者 丁志梅 王志慧 乔晓燕 王小武 付开赟 贾尊尊 叶晓琴 吐尔逊·阿合买提 康健 丁新华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8-34,共7页
【目的】不同设置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药效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筛选符合当前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高效除草剂安全施药方法。【方法】采用滴灌施药及植保无人机喷施的方式,对比分析随水滴施和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施除... 【目的】不同设置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药效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筛选符合当前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高效除草剂安全施药方法。【方法】采用滴灌施药及植保无人机喷施的方式,对比分析随水滴施和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施除草剂对新疆灌区玉米田杂草的实际防除效果。【结果】相较于滴灌滴施,利用无人机喷施6%苯唑氟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OD)125 mL+90%莠去津62.5 mL在药后第5、10和15 d对灰藜、苘麻、田旋花及稗草的防效更优,施药30d时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膜下滴灌滴施除草剂显著优于无膜滴灌滴施处理,且膜下滴灌施药对灰黎、苘麻和稗草药后3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依次为98.48%~100%和99.28%~100%,对田旋花药后3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仅为71.60%和74.28%。此外,不同施药方式均未对玉米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提升。【结论】滴施苯唑氟草酮除草剂可应用于新疆灌溉玉米产区防治多种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唑氟草酮 玉米 药效 安全性 无人机 滴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及新型防治药剂筛选
18
作者 耿松毅 孙洪涛 +3 位作者 赵伟琦 王梅 芦屹 马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并筛选新型防治药剂。【方法】于2021年4~9月定点定期调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1团(新疆双河市)蜜脆苹果示范园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分析病斑扩展规律,在苹果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3种浓度的氨... 【目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并筛选新型防治药剂。【方法】于2021年4~9月定点定期调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1团(新疆双河市)蜜脆苹果示范园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分析病斑扩展规律,在苹果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3种浓度的氨基寡糖素进行免疫诱抗,在春季、夏季采用刮治法、涂干法对已发病病斑进行助剂校正和药剂复配试验,观察病斑的复发情况并计算防治效果。【结果】2021年4月和5月2个月的新生病斑数占整个生长期新生病斑数的91.28%。4~6月病斑扩展量占整个生长期病斑扩展量的77.14%;在苹果树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氨基寡糖素能够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对腐烂病的防效分别为88.89%、91.67%;化学药剂添加助剂后有利于提高防效,戊挫醇200倍液+透翠100倍液和代森铵200倍液+透翠100倍液等2种处理对腐烂病的防效均为87.5%;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复配后防效最高(防效达81.2%),配比为戊唑醇200倍液与枯草芽孢杆菌200倍液5∶1;枯草芽孢杆菌200倍液与代森铵200倍液1∶2的处理防效为75.2%,戊唑醇200倍液与枯草芽孢杆菌200倍液1∶5处理防效最低,防效为69.2%。【结论】2021年在4~6月病斑新增和扩展的高峰期进行预防,在幼果期喷施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可有效提高苹果树势,增强对腐烂病的抵抗力,在刮除病斑后涂抹戊挫醇200倍液+透翠100倍液、代森铵200倍液+透翠100倍液、施用戊唑醇200倍液与枯草芽孢杆菌200倍液按照5∶1的配比可有效降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发生规律 免疫诱抗 生物防治 药剂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秸秆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9
作者 李生仪 贾舒安 +3 位作者 牛青青 王晓慧 叶梦迪 方悦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4期13-17,28,共6页
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23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畜牧业产值相较上年增长7.7%。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增加饲草供应,提高农副产品饲料转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23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畜牧业产值相较上年增长7.7%。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增加饲草供应,提高农副产品饲料转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农作物秸秆常见饲料化处理方式、不同农作物秸秆处理方法在饲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助力新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饲草 秸秆 处理方式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苜蓿病害种类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雪薇 喻宁莉 +2 位作者 马德成 杨茁萌 郭庆元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文章报道了新疆天山南北8个地州人工栽培紫花苜蓿上的19种病害,其中一种病害,类似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retBerth.)引起的苜蓿黄萎病,而由束状匍柄霉(Stemphy... 文章报道了新疆天山南北8个地州人工栽培紫花苜蓿上的19种病害,其中一种病害,类似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retBerth.)引起的苜蓿黄萎病,而由束状匍柄霉(Stemphyliumsacini-iforum(Cav.)Witsh.)引起的苜蓿匍柄霉叶斑病为新疆首次报导。不同地区苜蓿地的病原群体结构呈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病害种类 分布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