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丹阳 温广辉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68,共4页
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实践。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眼点和关键所在。因此,分析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实践。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眼点和关键所在。因此,分析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思路,并以东南大学数学学院系统科学系为例,阐述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专业课教师 课程思政能力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颌畸形的自动化诊断方法
2
作者 蒋晓彤 刘小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针对目前传统的错颌畸形诊断的主观性强、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错颌畸形自动化诊断方法GraphTeeth。GraphTeeth结合了图神经网络的架构优势,能够有效捕捉牙齿及其周围结构的拓扑信息。通过将牙齿的位置、形态... 针对目前传统的错颌畸形诊断的主观性强、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错颌畸形自动化诊断方法GraphTeeth。GraphTeeth结合了图神经网络的架构优势,能够有效捕捉牙齿及其周围结构的拓扑信息。通过将牙齿的位置、形态以及相互关系建模为图结构,利用节点间的消息传递机制学习到更加精细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在实验阶段,使用了包含各类错颌畸形病例的大型数据集来训练和测试GraphTeeth。实验结果显示,GraphTeeth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平均精确率均值(mAP)指标上,GraphTeeth达到了43.45%,相较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如Mask R-CNN的32.26%、EfficientDet的38.73%和DETR的25.05%有显著提高。此外,对于特定类型的错颌畸形--如固定矫治器的配戴--GraphTeeth的准确率高达91.28%,而对于健康牙齿的识别率则达到了83.91%。结果表明,GraphTeeth能够提供更快、更准确、更客观的诊断,为正畸治疗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自动化检测 图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自动化专业人才融合创新培养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绍杰 姜斌 +3 位作者 陈谋 唐超颖 冒泽慧 马亚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9-1674,共6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近年来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实践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近年来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实践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停电差异化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混合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金锐 鲍柯方 +3 位作者 曹芸玉 詹申俊 侯慧 袁成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7-166,共10页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为此,提出了考虑各供电负荷停电差异化的FRTU和FI的混合优化配置新方法。首先,根据待分析负荷、故障点、上级110 kV/35 kV变电站以及联络开关的相对位置,考虑FRTU和FI协同作用下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全过程,建立基于FRTU和FI混合配置方案的各供电负荷差异化停电时间关系式。然后,构建了以FRTU和FI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和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完成优化求解。最后,在CSG 53节点测试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线远程终端单元 故障指示器 混合优化配置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融合机制的自动驾驶伦理决策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满 盛敬 罗玉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68,共7页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在线路规划和驾驶控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遇到伦理困境时,当前自动驾驶汽车仍然很难作出确定、合理的决策,导致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驾驶产生怀疑和担忧。所以有必要研究自动驾驶伦理决策模型和机制,使得自动驾驶汽...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在线路规划和驾驶控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遇到伦理困境时,当前自动驾驶汽车仍然很难作出确定、合理的决策,导致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驾驶产生怀疑和担忧。所以有必要研究自动驾驶伦理决策模型和机制,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在伦理困境下能够作出合理决策。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stacking融合机制的伦理决策模型,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进行深度融合。一方面将基于特征依赖关系的朴素贝叶斯模型(ACNB)、加权平均一阶贝叶斯模型(WADOE)和自适应模糊模型(AFD)作为stacking融合机制上基学习器。依据先前准确率,设定各自模型权重,再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决策结果。然后将该决策结果作为元学习器训练集,对元学习器进行训练,构建stacking融合模型。最后,运用验证集分别对深度学习模型和stacking融合模型进行验证,依据验证中平均损失率和准确率以及测试中正确率,评价和比较深度学习模型和stacking融合机制决策效果。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平均损失率最小为0.64,最大平均准确率为0.7,最高正确率为0.61。stacking融合机制平均损失率最小为0.35,最大平均准确率为0.90,最高正确率为0.75,说明stacking融合机制相对于深度学习模型,决策结果准确率和正确率方面有了较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伦理决策 stacking融合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6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自动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博文 杨远超 +3 位作者 庞桂兵 马坤 悦进 黄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5-1701,共7页
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通过理论分析、管路设计、程序编写,研制了1~120 MPa范围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的自动化装置。对该传感器的线性系数及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线性系数与1的偏差小于±4×10^(-4);通过与... 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通过理论分析、管路设计、程序编写,研制了1~120 MPa范围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的自动化装置。对该传感器的线性系数及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线性系数与1的偏差小于±4×10^(-4);通过与传统校准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装置应用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压力基准量值传递工作的可靠性;应用该装置对起始平衡法和直接平衡法两种校准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应用该自动化装置校准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有效面积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2×10^(-6)(k=2),其形变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8×10^(-7)/MPa(k=2),校准所需时间比传统方法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计量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 自动化校准 有效面积 形变系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沉降比自动检测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宝峰 王震 +2 位作者 康军 赵岩 王连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自动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各种检测项目,由于污泥沉降特性,使其对污泥沉降领域应用较少。因此,为了实现污泥沉降比的周期性检测,开发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沉降比... 自动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各种检测项目,由于污泥沉降特性,使其对污泥沉降领域应用较少。因此,为了实现污泥沉降比的周期性检测,开发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沉降比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根据设定的时间进行运行沉淀,使用工业摄像头采集沉淀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以检测沉降比。制作了实验样机,并通过了实验样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沉降比 检测 边缘计算 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方法
9
作者 朱均超 张明惠 +2 位作者 韩芳芳 王玉军 宋思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OCRv3模型读取量程信息,实现对不同量程的仪表信息提取;最后将读取的量程信息代入夹角占比公式计算出仪表读数。针对倾斜仪表读数不准确的问题,构建BP神经网络拟合出检测读数与实际读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指针式仪表检测读数的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出不同量程的精准读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6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仪表 深度学习 BP神经网络 读数校正 自动读数 O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
10
作者 刘凡 崔金凤 +1 位作者 吴铭 沈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首先借助预训练大模型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微调技术和问答机制进行自动组卷,通过实验选择在7B(7 Billion)参数规模的Qwen大模型上使用Q-LoRA微调进行自动组卷,可以高效率地生成试卷。同时,提出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提升试卷质量,利用Qwen大模型生成的试卷作为初始种群,并且设计组卷适应度计算方法,采用“精英保留”的思想设计遗传算子,改进选择、交叉、变异算子的设计,始终保留种群中最好的个体。实验结果显示,传统遗传算法组卷需要34.586 s,成功率为83%,大模型自动组卷算法则能在8.565 s内完成,但成功率略降至81%。相比之下,该文提出的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的遗传算法自动组卷方法,不仅将组卷效率大幅提升至0.673 s,而且成功率高达100%,完全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这一方法显著优于前述两种算法,展现出在效率和成功率上的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组卷 认知诊断 大语言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套圈锻后冷却自动装置的设计
11
作者 唐旭晟 金嘉伦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针对国内企业轴承套圈生产中,由于锻后冷却不当导致产品出现大量网状碳化物的质量问题,以及锻后冷却装置缺乏自动化、信息化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轴承套圈锻后冷却自动装置。该装置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获取... 针对国内企业轴承套圈生产中,由于锻后冷却不当导致产品出现大量网状碳化物的质量问题,以及锻后冷却装置缺乏自动化、信息化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轴承套圈锻后冷却自动装置。该装置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获取的温度,通过控制风速和出水量实现了轴承套圈降温速率的自动调整,冷却效果显著,同时通过稳定可靠的机构及生产控制系统实现了锻后冷却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最后,基于试验建立与仿真之间的联系,并证明该装置的能力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碳化物 锻后冷却 结构设计 自动化 冷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教产三融合”下自动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玲 池明 +1 位作者 丁洁 徐丰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3-2229,共7页
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第一资源,也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是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更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 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第一资源,也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是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更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发展实践为例,从专业建设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环节,探索“以产促教,以赛促学,赛教产三融合”的新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该模式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化与推广等有哪些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赛教融合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薄壁件多点位自动化柔性支撑系统的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淑杰 张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解决多点位柔性工装系统在夹持大型薄壁件过程中需要满足定位形变量控制问题,基于“N-2-1”定位原理,针对均布算法局限,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外部操作者就能按照自生成原理实现系统的位置优化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大型薄壁... 为解决多点位柔性工装系统在夹持大型薄壁件过程中需要满足定位形变量控制问题,基于“N-2-1”定位原理,针对均布算法局限,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外部操作者就能按照自生成原理实现系统的位置优化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数值模型,采用先整体再局部依次进行位置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撑点位布局合理,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与单一整体位置优化相比,添加局部位置优化能够以最少支撑点位使得航空薄壁件更易达到工程要求;而对于局部存在缺陷无法进行支撑,则需考虑特定情况,调整相应支承机构点沿减小工件加工变形的最敏感方向移动,在局部变形较大的地方优化支撑点的数目,使得其变形相对于初始变形量显著下降,并且吸附压力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件 多点定位数值模型 位置优化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机器人自动化定量去除方法
14
作者 魏锦辉 李论 +3 位作者 朱光 赵吉宾 刘殿海 张睿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动平衡差会引起发动机内部轴承及叶片等零部件的损坏,导致发动机振动,整体性能下降。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的动平衡定点定量去除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系...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动平衡差会引起发动机内部轴承及叶片等零部件的损坏,导致发动机振动,整体性能下降。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的动平衡定点定量去除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及数控转台,将测量传感器与力学传感器相融合,利用机器人控制技术来实现风扇叶轮的自动化磨抛,并进行理论去除量与实际去除量的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磨抛区间>10°时,理论去除量和实际去除量的差值在±1%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磨抛区间的准确性与加工方法的可行性。与传统的人工磨抛或复杂昂贵的机床磨抛加工相比,此方法对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叶轮定点定量去除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普及性强等优点,为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 机器人磨抛 自动化定量去除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刚度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策略的飞机座舱自动化磨抛
15
作者 刘其广 孙晓楠 +2 位作者 魏锦辉 李论 赵吉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2,共6页
飞机座舱罩作为典型的复杂曲面弱刚性薄壁零件,是军用与民用飞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针对飞机座舱盖研磨抛光过程的曲面形状复杂以及刚性弱等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自动化磨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 飞机座舱罩作为典型的复杂曲面弱刚性薄壁零件,是军用与民用飞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针对飞机座舱盖研磨抛光过程的曲面形状复杂以及刚性弱等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自动化磨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的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的生成方法,并对磨抛过程的接触力进行建模与分析,引进主被动相结合的磨抛方法,对某型飞机座舱盖进行了仿真及磨抛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被动相结合的磨抛方法结合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能较好的适应复杂曲面模糊路径的磨抛过程,力控制精度可达±1N;提出的复杂曲面模糊路径能够满足某型飞机座舱罩的自动化磨抛工艺需求,在保证磨抛结果一致性的同时提高了磨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座舱盖 研磨抛光 主被动柔顺控制 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自动焊接机器人双电机转速协同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恒 章国宝 刘文景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针对管桩焊接机器人双直流电机系统的转速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结合逆向传播神经网络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建立含有外部扰动(负载突变、外部摩擦等)和内部扰动(参数摄动、模型失配等)这些不确定扰动... 针对管桩焊接机器人双直流电机系统的转速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结合逆向传播神经网络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建立含有外部扰动(负载突变、外部摩擦等)和内部扰动(参数摄动、模型失配等)这些不确定扰动的无刷直流电机动态模型;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不确定扰动进行估计,结合滑模控制分别对2个电机进行抗扰动转速闭环控制,实现高精度速度跟踪;同时采用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利用逆向传播神经网络根据双电机转速误差,对每个电机进行误差补偿,从而减小双电机转速同步误差。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提升双电机系统的鲁棒性、转速跟踪精度和同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逆向传播神经网络 交叉耦合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递进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王晴 辛斌 +2 位作者 李怡然 张佳 聂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185,197,共7页
针对传统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3个维度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 针对传统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3个维度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项目制实验阶梯化设置课程内容,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建立以产促教、以赛促学的产教赛融合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经过3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成绩优秀率显著提升,在多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研究成果可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 产教赛融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约束的多传感器自动标定算法研究
18
作者 王世刚 饶淼淼 +1 位作者 邓珍妮 孔令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准确便携的激光雷达(LiDAR)与相机联合标定方案对于智能车辆至关重要。针对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联合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靶标边缘和角点特征双边约束的非重复式扫描LiDAR与相机自动化联合标定方法,简称为AC-Box。该方法打破现... 准确便携的激光雷达(LiDAR)与相机联合标定方案对于智能车辆至关重要。针对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联合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靶标边缘和角点特征双边约束的非重复式扫描LiDAR与相机自动化联合标定方法,简称为AC-Box。该方法打破现有人工标定思维,通过结合PointNet++和Canny等算法,进行目标特征提取和数据空间转换,并建立起各自的损失函数模型,再进行跨模态匹配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优化,实现了非重复式扫描LiDAR点云与图像信息的自动精确对齐。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复杂场景下(如反光物存在时),该方法在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的同时,还展现了较强的鲁棒性,能为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不同类型传感器融合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重复式扫描 联合标定 边缘线 角点 三维空间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工程导线自动压接与检测系统研发
19
作者 陈震 刘艳梅 +1 位作者 李振东 许乃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1,共5页
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导线压接,传统导线压接需要工人手动移动压接管,人工测量压后压接管的对边距尺寸,利用断线钳人工断线,利用钢锯条剥线,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这里在传统的人工导线压接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动... 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导线压接,传统导线压接需要工人手动移动压接管,人工测量压后压接管的对边距尺寸,利用断线钳人工断线,利用钢锯条剥线,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这里在传统的人工导线压接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动化的导线压接与检测系统,上位机人机界面使用组态软件设计,以CP1H型PLC作为下位机主控制器,基于PID算法,控制压钳的自动移动与压接管的自动压接,同时利用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检测压接管压后的对边距尺寸,压力传感器测量压接过程前后压钳的压接压力,位移传感器测量压钳的移动距离,并在上位机实时读取数据变化曲线。实际压接结果表明,这里设计的输电线路导线压接自动化装置,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导线压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压接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在输电导线压接工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工程 导线 自动压接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农产品非连续累计自动定量加料技术
20
作者 王嘉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为解决颗粒农产品定量加料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该研究分析了市面上常见的颗粒农产品的物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算法的非连续累计加料定量方法,研制了一款针对颗粒农产品的动态定量加料设备,该设备的加料机构是通过滚... 为解决颗粒农产品定量加料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该研究分析了市面上常见的颗粒农产品的物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算法的非连续累计加料定量方法,研制了一款针对颗粒农产品的动态定量加料设备,该设备的加料机构是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和花键副来控制若干个可变容积的量杯结构,并通过复检机构检测加料实际质量。当加料实际质量与目标质量出现偏差时,通过闭环控制系统逐次修正定量加料机构的量杯容积,从而累计总量得到目标质量。试验结果表明,以定量加料600 g黄豆、红豆或绿豆为例,在量杯数量为5,设备转速为2r/min的条件下,加料质量误差可控制在0.2%以内。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动态定量加料产生的误差,定量精度远高于国家定量包装商品允许短缺量的要求。研究为颗粒农产品定量加料作业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颗粒料 加料 非连续累计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