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向阳 高志强 +1 位作者 田森平 哀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针对具有变时滞、变参数和扰动的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综合应用了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自抗扰补偿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了系统的边界模型确定控制器参数... 针对具有变时滞、变参数和扰动的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综合应用了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自抗扰补偿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了系统的边界模型确定控制器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系统边界模型输出与系统实际输出的动态加权和作为反馈控制器的输入.为了提高系统控制的性能,自抗扰补偿控制回路的设计基于标称模型的补偿控制器.理论证明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其在具有模型参数变化、滞后时间变化和外部扰动情况下,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系统 不确定系统 自抗扰控制 滞后时间削弱 补偿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全局渐近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隆 罗飞 许玉格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8-1273,共6页
针对一类控制增益为一般函数形式的不确定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能够确保全局渐近稳定的自适应神经控制(adaptiveneural control,ANC)方法.为了保证神经网络逼近的适用性,设计一种可变控增益的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PD)... 针对一类控制增益为一般函数形式的不确定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能够确保全局渐近稳定的自适应神经控制(adaptiveneural control,ANC)方法.为了保证神经网络逼近的适用性,设计一种可变控增益的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PD)控制器以全局镇定被控对象.利用状态变换解决由未知控制增益函数导致的控制奇异问题.提出一种连续的自适应鲁棒控制项实现闭环系统的渐近跟踪.与现有的全局渐近跟踪ANC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不仅简化了PD增益的选择,而且减轻了控制输入的颤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渐近跟踪 神经网络 全局稳定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磊 苏为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559,共15页
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国防的各个领域,例如射电望远镜天线伺服系统、雷达伺服系统、动中通伺服系统、硬盘驱动伺服系统、金属切割系统和数控机床等.为了满足伺服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先进的控制算法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天线伺服... 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国防的各个领域,例如射电望远镜天线伺服系统、雷达伺服系统、动中通伺服系统、硬盘驱动伺服系统、金属切割系统和数控机床等.为了满足伺服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先进的控制算法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天线伺服系统和硬盘驱动伺服系统为例,阐述了伺服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高频谐振、带宽约束和外界扰动等共性问题,从系统的干扰抑制、跟踪性能和鲁棒稳定性问题的角度,归纳了伺服系统主要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系统建模 算法设计 高频谐振 带宽约束 干扰抑制 伺服误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不确定系统的线性串级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向阳 高志强 +1 位作者 田森平 哀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6-864,共9页
自抗扰控制是我国著名学者韩京清原创的先进控制技术,本文针对自抗扰控制(ADRC)在高阶系统应用中控制器设计和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了串级自抗扰控制(CADRC).CADRC把高阶被控对象分解为含确定性部分和含总扰动的低阶部分的串联组合,采用由... 自抗扰控制是我国著名学者韩京清原创的先进控制技术,本文针对自抗扰控制(ADRC)在高阶系统应用中控制器设计和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了串级自抗扰控制(CADRC).CADRC把高阶被控对象分解为含确定性部分和含总扰动的低阶部分的串联组合,采用由内环和外环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来完成控制.该CADRC方案的内环采用内模控制,外环采用经典ADRC.外环ADRC的被控对象是一个等效的低阶系统,可以采用带宽法进行整定,而内环的内模控制采用高阶低通滤波器进行回路成形设计和参数整定.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串级控制 内模控制 低通滤波器 串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输入饱和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浩 裴海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2,共8页
输入饱和是实际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已有的控制方法要求被控系统具有仿射结构.本文针对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非仿射纯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摄动理论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快变子系统,在慢时间尺度下将... 输入饱和是实际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已有的控制方法要求被控系统具有仿射结构.本文针对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非仿射纯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摄动理论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快变子系统,在慢时间尺度下将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具有仿射结构的线性系统,从而应用已有的控制算法实现控制目的.为了消除输入饱和带来的影响,建立一个中间子系统对理想控制量与输入饱和限制下控制量的差进行估计和补偿.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依赖于被控系统固有的时标分离特性,并能证明闭环系统指数跟踪参考轨迹.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与多种控制算法相结合.与动态面控制器和传统近似动态逆控制器的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仿射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控制 奇异值摄动 输入饱和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连续Lyapunov函数的采样系统鲁棒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富春 高焕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914,共6页
针对不确定采样控制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问题,首先将采样系统描述为跳变线性系统,基于矩阵凸组合思想构造了分段连续Lyapunov函数,进而在线性矩阵不等式框架内给出了不确定采样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针对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采样系统,提... 针对不确定采样控制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问题,首先将采样系统描述为跳变线性系统,基于矩阵凸组合思想构造了分段连续Lyapunov函数,进而在线性矩阵不等式框架内给出了不确定采样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针对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采样系统,提出了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的在线算法,在每个采样周期内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来构造出状态反馈增益矩阵.最后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控制系统 参数不确定性 鲁棒控制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林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连维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通过解调正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初步估计转子位置;然后,针对主要非理想因素进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调负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提取出相位滞后角,完成补偿;最后,为避免启动阶段位置收敛错误,通过获取电感变化趋势判断出磁极极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工况均能稳定收敛,且最大平均误差不超过1°,说明了算法的抗扰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正交方波注入法 误差分析 时延补偿 磁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
8
作者 张梅 赵康威 朱金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19-4228,共10页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曝光图像的端到端融合方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DF-Net)端到端地解决带有运动模糊的长短曝光图像融合问题。该方法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的残差模块用于构建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设计单个编码器对短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多级结构对带有模糊的长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设计残差均值激励融合模块进行长短曝光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解码器重建图像。由于缺少基准数据集,创建了基于数据集SICE的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融合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所设计的模型和方法和其他先进的图像去模糊和多曝光融合的分步优化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文的模型和方法对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的优越性。并在移动车辆上采集到的多曝光数据组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曝光图像融合 图像去模糊 小波变换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乘性噪声的线性离散时间随机控制系统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光明 苏为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946,共18页
具有乘性噪声的随机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本文概述了具有乘性噪声的线性离散时间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均方镇定、最优控制以及最优估计问题和相关结论.同时,本文研究了具有状态与控制乘性噪声的线性多变量离散时... 具有乘性噪声的随机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本文概述了具有乘性噪声的线性离散时间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均方镇定、最优控制以及最优估计问题和相关结论.同时,本文研究了具有状态与控制乘性噪声的线性多变量离散时间系统的均方镇定和最优控制问题,分析了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讨论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离散时间随机系统 乘性噪声 均方镇定 随机最优控制 最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机床数控系统主从控制器通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剑伟 周晨钟 皮佑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针对机床数控系统主从式控制结构的串行通信需求,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了实现RS422串行通信协议的通信接口。由FPGA完成双通道异步收发器(UART),双缓冲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通信接口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主控制器和从... 针对机床数控系统主从式控制结构的串行通信需求,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了实现RS422串行通信协议的通信接口。由FPGA完成双通道异步收发器(UART),双缓冲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通信接口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的串行通信软件设计。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机床数控系统主从控制器间的串行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串行通信 主从式控制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串联系统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向阳 哀薇 田森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2-568,共7页
针对非线性不确定惯性串联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惯性串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使其可直接对惯性串联系统的扩张状态进行估计,同时把被控对象的极点配置到期望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惯性串联系统的自抗... 针对非线性不确定惯性串联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惯性串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使其可直接对惯性串联系统的扩张状态进行估计,同时把被控对象的极点配置到期望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惯性串联系统的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该惯性串联型ADRC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被控对象的已有知识.论文还给出了惯性串联型ADRC和基于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的控制方法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具有相同的三自由度(three-degree of freedom control,3-DOF)控制系统结构和模块功能,都能实现对系统期望模型以外的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惯性串联型ESO能实现系统总扰动的估计,惯性串联型ADRC能使系统输出能很好地跟踪系统参考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惯性串联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 扰动观测器 自由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与BIOS内核的运动控制器软件系统架构
12
作者 周晨钟 李剑伟 皮佑国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0期65-69,共5页
在以德州仪器(TI)公司的DSP为主控芯片,FPGA为辅助控制的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上,采用TI公司的BIOS实时内核,提出一种运动控制器软件架构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功能组件二次开发和移植,软件源代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标准... 在以德州仪器(TI)公司的DSP为主控芯片,FPGA为辅助控制的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上,采用TI公司的BIOS实时内核,提出一种运动控制器软件架构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功能组件二次开发和移植,软件源代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标准化函数接口,可维护性良好。经过实验测试,能满足开放性、实时性、可移植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软件架构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级语义感知引导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梅 金叶 +1 位作者 朱金辉 贺霖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09-2918,共10页
在自动驾驶领域,红外和可见光的融合图像因其能够提供显著目标和丰富的纹理细节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大部分融合算法单方面关注融合图像的视觉质量和评价指标,而忽略了高级视觉任务的需求。另外,虽然一些融合方法尝试结合高级视觉任务... 在自动驾驶领域,红外和可见光的融合图像因其能够提供显著目标和丰富的纹理细节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大部分融合算法单方面关注融合图像的视觉质量和评价指标,而忽略了高级视觉任务的需求。另外,虽然一些融合方法尝试结合高级视觉任务,但是其效果受限于语义先验和融合任务之间的交互不足且没有考虑到不同特征差异性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了特征级语义感知引导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使语义先验知识与融合任务进行充分交互,提高融合结果在后续的分割任务中的性能。对于语义特征和融合图像特征两者的差异性,提出了双特征交互模块,以实现不同特征的充分交互和选择。对于红外和可见光两种不同模态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多源空间注意力融合模块,以实现不同模态信息的有效集成和互补。该文在3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融合结果优于其他方法且泛化能力较好,而且在各种融合算法联合分割任务的性能比较实验中也表明了该方法在分割任务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联合分割任务 语义感知 特征级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卢凯 徐建闽 +1 位作者 郑淑鉴 王世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通过建立基于交叉口关联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针对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求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利用降维处理与遗传算法两种方法进行子区划分... 通过建立基于交叉口关联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针对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求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利用降维处理与遗传算法两种方法进行子区划分方案的快速寻优,并给出了一套协调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流程.通过算例分析说明,在一定规模路网之下本文提出的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方法将以一个较大概率搜索到次优子区划分方案,且因其计算时间可以被有效控制,因此完全能够满足控制子区划分的实时性要求,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实时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控制 控制子区 快速划分 降维处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的速度区间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卢凯 吴焕 +1 位作者 杨兴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6,83,共8页
针对实际行驶车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行驶车速变化对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际效果的影响;通过确定行驶速度的正常变化区间,设定绿波协调控制平均设计车速,生成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备选方案;根据速度分布下的绿波带宽期望评价备选方案,... 针对实际行驶车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行驶车速变化对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际效果的影响;通过确定行驶速度的正常变化区间,设定绿波协调控制平均设计车速,生成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备选方案;根据速度分布下的绿波带宽期望评价备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选.算例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了干道不同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的变化范围与分布情况,可依据行驶速度的数据样本与概率分布,在多个备选方案中优选出一套面向行驶速度区间需求的最佳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现了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风险的量化评估,提高了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的适应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绿波协调 方案评价 速度区间 带宽期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下的无人直升机自适应反步法鲁棒跟踪控制(英文) 被引量:15
16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周洪波 孙太任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4-843,共10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干扰下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鉴于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干扰是产生跟踪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寻求一种方法来补偿这种干扰.首先,将未建模动态如外部阵风干扰、配平误差、机身、垂尾... 针对无人直升机干扰下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鉴于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干扰是产生跟踪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寻求一种方法来补偿这种干扰.首先,将未建模动态如外部阵风干扰、配平误差、机身、垂尾、平尾以及其他可忽略的动态产生的力和力矩看成一种组合干扰,从而建立了一个方便反步法控制器设计的简化模型.当设计好反步法控制器后,设计了一个非线性自适应律来估计这种组合干扰,并通过将干扰估计值整合到反步控制器中,使得闭环跟踪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即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的控制器对于干扰主动阻隔,特别是低频干扰的主动阻隔是有效的.最后,两个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是优于常规反步法和积分反步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反步法 鲁棒控制 轨迹跟踪 无人直升机 干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与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75
17
作者 陈思溢 皮佑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转子位置与转速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转子位置间接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低速时滑模观测器的估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下电机存在无法零速起动的问题,利用...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转子位置与转速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转子位置间接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低速时滑模观测器的估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下电机存在无法零速起动的问题,利用变压变频控制策略进行他控起动。依据滑模观测器的电流跟随特性和滑模控制器的转速跟随特性,同时引入时变项,在提高滑模面收敛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调速系统由他控方式向自控方式的平滑过渡。仿真和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不仅解决了滑模观测器在零速及附近的低速范围内所存在的预测死区问题,而且削弱了两种控制方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滑模控制器 变压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的自适应动态面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叶祥 张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模型阶数较高、负载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一阶线性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信号的导数,显著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此外,通过对无人机重量的自适应在线估计,保证了闭环系统在有负载... 针对无人直升机模型阶数较高、负载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一阶线性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信号的导数,显著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此外,通过对无人机重量的自适应在线估计,保证了闭环系统在有负载变化下的稳定性,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轨迹跟踪误差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控制器的PMSM恒速控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瑞萍 史步海 皮佑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了实现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速度控制,提出一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的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为评价该分数阶控制器的性能,将该控制器和采用最优化设计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分别应用于同一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原型实验.结... 为了实现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速度控制,提出一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的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为评价该分数阶控制器的性能,将该控制器和采用最优化设计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分别应用于同一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原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负载扰动,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最优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且其对系统开环增益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 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 抗扰性能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飞行控制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赵运基 李坚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6,共7页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模型具有阶数高、精确建模困难、外部干扰大等缺点,因此,设计常规反步控制器面临着计算量大、抗干扰能力不足、轨迹跟踪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模型具有阶数高、精确建模困难、外部干扰大等缺点,因此,设计常规反步控制器面临着计算量大、抗干扰能力不足、轨迹跟踪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滤波器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求导,以解决反步控制器的微分爆炸问题;通过引入积分项和不连续的鲁棒项来提高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消除轨迹跟踪静态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滤波反步法 静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