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科学技术筒要介绍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怀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0年第2期66-68,20,共4页
前言膜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净化技术,随着本学科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目前。
关键词 膜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2
作者 范益群 漆虹 徐南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多孔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耐酸碱、耐高温等优点,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等苛刻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技术是推动多孔陶瓷膜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多孔陶瓷膜制备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以提高陶瓷膜整体性能为导... 多孔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耐酸碱、耐高温等优点,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等苛刻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技术是推动多孔陶瓷膜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多孔陶瓷膜制备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以提高陶瓷膜整体性能为导向,通过对陶瓷膜微结构的调控,实现陶瓷膜制备技术的突破。针对近十年来陶瓷膜领域的研究,概述了当前陶瓷膜领域在制备具有高渗透性、高渗透选择性的陶瓷膜以及陶瓷膜低成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陶瓷膜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瓶颈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陶瓷膜 制备技术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反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宜江 钟王景 +2 位作者 李红 徐南平 时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颗粒过程中应用反冲技术控制膜污染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冲压力、时间和周期对反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冲条件;比较了有无反冲存在下,操作参数对膜通量及其下降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反冲过程的重复性;探...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颗粒过程中应用反冲技术控制膜污染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冲压力、时间和周期对反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冲条件;比较了有无反冲存在下,操作参数对膜通量及其下降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反冲过程的重复性;探讨了反冲过程的机理,对陶瓷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反冲技术的成功应用及此过程的工业化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微滤膜 反冲技术 膜污染 钛酸 分离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用于微纳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峰 许志龙 邢卫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微纳米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其颗粒尺寸和形貌密切相关,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微纳粉体的制备过程,实现粉体的可控制备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膜乳化、膜分散以及膜洗涤等技术原理,利用膜的微孔道结构对反应相进行控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 微纳米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其颗粒尺寸和形貌密切相关,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微纳粉体的制备过程,实现粉体的可控制备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膜乳化、膜分散以及膜洗涤等技术原理,利用膜的微孔道结构对反应相进行控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粉体;利用膜的筛分作用实现纳米粉体的固液分离,获得高纯度的粉体.还总结了膜乳化法和膜分散法在制备规整高分子微球和无机纳米颗粒中的应用进展,以及陶瓷膜在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中洗涤除杂的应用,给出了膜技术在纳微粉体制备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乳化 膜分散 膜洗涤 微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絮凝-陶瓷膜耦合技术”的甜菊糖苷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壮 朱瓌之 漆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采用絮凝-陶瓷超滤膜耦合技术,对甜叶菊水提液中的甜菊糖苷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絮凝剂FeSO_4添加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较优的絮凝剂FeSO_4添加量下,研究了陶瓷超滤膜在料液高倍浓缩时的分离性能,并将絮凝-陶瓷超滤膜耦合技术与其它... 采用絮凝-陶瓷超滤膜耦合技术,对甜叶菊水提液中的甜菊糖苷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絮凝剂FeSO_4添加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较优的絮凝剂FeSO_4添加量下,研究了陶瓷超滤膜在料液高倍浓缩时的分离性能,并将絮凝-陶瓷超滤膜耦合技术与其它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絮凝剂FeSO_4较优的添加量0.5%下,陶瓷膜将料液浓缩10倍,膜分离性能稳定,过程平均通量为182L/(m^2·h),糖苷收率为86.1%,纯度为89.3%.在甜菊糖苷生产过程中,使用絮凝-陶瓷超滤膜耦合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糖苷收率、提升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陶瓷超滤膜 耦合 分离纯化 甜菊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兼论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双支柱”调控
6
作者 郭百涛 王帅斌 徐枫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导向,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三个层面,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中绿色金融风险的生成逻辑和传染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企业违约风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导向,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三个层面,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中绿色金融风险的生成逻辑和传染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企业违约风险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构成了绿色金融风险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债务关联性传染、企业融资方式关联性传染和金融业务关联性传染,在绿色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双碳”目标下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在有序推进“双碳”目标中防范并化解绿色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绿色金融风险 碳达峰 碳中和 “双支柱”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吸附-陶瓷膜微滤对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赵宜江 嵇鸣 +4 位作者 张艳 李荣清 仲慧 徐南平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氢氧化镁吸附与陶瓷膜微滤过程相结合进行活性染料废水脱色处理 .重点在于对预处理条件及微滤操作条件的考察 .研究表明 ,采用氢氧化镁吸附预处理的陶瓷膜微滤技术对含活性染料的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具有脱色率高、操作... 采用氢氧化镁吸附与陶瓷膜微滤过程相结合进行活性染料废水脱色处理 .重点在于对预处理条件及微滤操作条件的考察 .研究表明 ,采用氢氧化镁吸附预处理的陶瓷膜微滤技术对含活性染料的印染废水脱色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具有脱色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在合适的条件下 ,脱色率可达 98%以上 ,1.0 μm膜的通量在 150L/(m2 ·h)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 印染废水 氢氧化镁 吸附 废水处理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澄清中药提取液的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赵宜江 嵇鸣 +3 位作者 张艳 邢卫红 徐南平 时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9-203,共5页
本文对无机陶瓷膜错流过滤澄清中药提取液进行研究。考察了澄清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差、流速等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对污染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多种清洗剂交替清洗使膜通量得到很好的恢复。研究表明,采用陶瓷微滤膜进行中药提取液... 本文对无机陶瓷膜错流过滤澄清中药提取液进行研究。考察了澄清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差、流速等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对污染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多种清洗剂交替清洗使膜通量得到很好的恢复。研究表明,采用陶瓷微滤膜进行中药提取液的澄清是一极有前途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液澄清 无机陶瓷膜 微滤 膜污染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处理钛白生产废水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宜江 钟憬 +2 位作者 李红 徐南平 时钧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60,共5页
对陶瓷微滤膜处理钛白生产废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考察,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膜孔径为1.0μm,操作压力在0.20MPa左右,错流速率2~5m/s、操作温度视工厂余热情况确定,适于在20~50℃,浓缩可以... 对陶瓷微滤膜处理钛白生产废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考察,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膜孔径为1.0μm,操作压力在0.20MPa左右,错流速率2~5m/s、操作温度视工厂余热情况确定,适于在20~50℃,浓缩可以在膜通量维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进行,同时确定了选择合适的操作压力的简便方法,起到了节省实验材料和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钛白 废水处理 过滤 微滤膜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滤和超滤过程中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邢卫红 童金忠 +4 位作者 徐南平 时钧 王焕章 陈文艳 蔡旭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8,56,共6页
本文较全面的介绍了微滤和超滤过程中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各种控制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微滤 超滤 浓差极化 膜污染 控制方法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微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国胜 谷和平 +2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时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1-75,共5页
本文对氧化锆微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了强化传质及高频反冲对延迟膜的污染 ,降低操作能耗的影响 ;对膜污染层进行了微观分析 ,并对各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膜通量基本恢复的清洗方法 ,并且... 本文对氧化锆微滤膜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了强化传质及高频反冲对延迟膜的污染 ,降低操作能耗的影响 ;对膜污染层进行了微观分析 ,并对各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膜通量基本恢复的清洗方法 ,并且考察了清洗的重复性 ,确定了效果好且稳定的清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乳化液 氧化锆陶瓷膜 过滤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处理钛白粉水洗液的过程强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童金忠 邢卫红 +1 位作者 徐南平 时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1-427,共7页
本文采用湍流促进器和反冲对陶瓷膜处理钛白粉水洗液的微滤过程进行了强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渗透通量,降低了能耗。考察了湍流促进器结构参数和反冲持续时间、压力、周期对强化效果的影响,确定... 本文采用湍流促进器和反冲对陶瓷膜处理钛白粉水洗液的微滤过程进行了强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渗透通量,降低了能耗。考察了湍流促进器结构参数和反冲持续时间、压力、周期对强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湍流促进器结构参数和反冲条件,并对反冲的重复性进行了实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钛白粉 水洗液 湍流促进器 反冲 微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及水蒸气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漆虹 韩静 +2 位作者 江晓骆 邢卫红 范益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8-764,共7页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稳定的纳米复合SiO2溶胶,采用浸浆法在具有γ-Al2O3/α-Al2O3结构的片状载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下烧成得到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以TG/DSC、BET和气体渗透性能测...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稳定的纳米复合SiO2溶胶,采用浸浆法在具有γ-Al2O3/α-Al2O3结构的片状载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下烧成得到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以TG/DSC、BET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SiO2膜及粉体进行了表征.该膜对小分子气体(He、CO2、O2、N2、CH4和SF6)的分离表现出分子筛分效应,对He的渗透通量为(1.0~3.5)×10-7mol/(m2·s·Pa)(200℃,0.3MPa).500℃烧成的膜对He/CO2的理想分离因子为47,远远高于Knudsen扩散时He/CO2的理想分离因子(3.3).详细考察了烧成温度对膜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500和550℃三个温度下烧成的膜水蒸气稳定条件(分压)分别为200、500和100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陶瓷膜 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 水热稳定性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应用过程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邢卫红 范益群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6-92,共7页
从无机膜的微观结构、膜材料表面性质、应用体系的性质以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认为不同因素对膜过滤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是进行膜和膜过程优化设计的基础 ,通过建立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的理论框架 ,有可... 从无机膜的微观结构、膜材料表面性质、应用体系的性质以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认为不同因素对膜过滤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是进行膜和膜过程优化设计的基础 ,通过建立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的理论框架 ,有可能实现膜材料设计与过程工艺参数的协同优化 ,从而达到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提高膜过程综合效益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陶瓷膜 应用 研究进展 微观结构 膜材料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膜技术精制水溶性染料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刚 邢卫红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采用CA卷式纳滤膜进行了NT染料水溶液脱盐和浓缩的过程研究 .在 1.8MPa压力下经膜过程处理后 ,NT染料水溶液中的NaCl浓度从 1.0 5mol/L降到 0 .0 4 9mol/L以下 ,NT浓度浓缩到 0 .2 5mol/L以上 ,NT成份的平均截留率达 99 8% .在经较长时... 采用CA卷式纳滤膜进行了NT染料水溶液脱盐和浓缩的过程研究 .在 1.8MPa压力下经膜过程处理后 ,NT染料水溶液中的NaCl浓度从 1.0 5mol/L降到 0 .0 4 9mol/L以下 ,NT浓度浓缩到 0 .2 5mol/L以上 ,NT成份的平均截留率达 99 8% .在经较长时间连续运转后 ,膜元件仍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能力 ,但是当NT组份浓缩到 0 .3mol/L左右时 ,可能会在膜表面形成凝胶层 ,使得渗透流率异常下降 ,NaCl的截留率上升 .工艺生产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精制 水溶性染料 纳滤 膜分离 脱盐 浓缩 增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澄清钛白废酸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宜江 邢卫红 徐南平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61,65,5-6,共7页
针对钛白废酸的资源化 ,采用陶瓷膜微滤澄清钛白废酸 ,为进一步扩散渗析回收硫酸提供预处理。研究了操作条件如压力、流速、质量浓度、温度等对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陶瓷膜过滤钛白废酸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 ,渗透液浊度小于 0 .5NTU ;废... 针对钛白废酸的资源化 ,采用陶瓷膜微滤澄清钛白废酸 ,为进一步扩散渗析回收硫酸提供预处理。研究了操作条件如压力、流速、质量浓度、温度等对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陶瓷膜过滤钛白废酸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 ,渗透液浊度小于 0 .5NTU ;废酸中较高质量浓度的硫酸亚铁使温度对过滤的影响复杂化 ,温度降低会使其在膜孔内发生结晶 ,产生难以恢复的堵塞 ;采用 5mg/kg以下的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可以使膜通量有所提高 ,过多的絮凝剂会使膜产生吸附污染而降低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滤膜 澄清 钛白废酸 压力 流速 质量浓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发酵液陶瓷膜过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龙耀 杨刚 +1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4-607,共4页
为考察陶瓷膜在头孢菌素C发酵液膜过滤过程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渗透通量在膜过滤过程中变化的完整曲线,分别分析说明了平均压差、顶洗、膜面流速等操作条件与渗透通量的关系。分析... 为考察陶瓷膜在头孢菌素C发酵液膜过滤过程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渗透通量在膜过滤过程中变化的完整曲线,分别分析说明了平均压差、顶洗、膜面流速等操作条件与渗透通量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CPC收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温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根据浓差极化理论,给出了渗透通量与浓缩比的关系式,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15℃)有利于头孢菌素C发酵液膜过滤过程的进行,渗透通量与浓缩比a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量主要受到保留液主体固形物浓度CB的影响。此外,实验还发现,通过"清水置换-碱洗-清水置换-酸洗-清水置换"联合清洗方法,可使膜通量恢复到新膜通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发酵液 膜过滤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发酵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8
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9,共9页
对国内外无机分离膜在饮用水生产、果蔬加工、酒类澄清、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无机膜在食品、发酵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以希望无机膜这一高新技术在国内尽早实现工业化应用.
关键词 无机膜 食品工业 发酵行业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多孔膜和致密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琚行松 黄培 +1 位作者 徐南平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16,共6页
氧化锆膜表面性质特殊,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作者对氧化锆多孔陶瓷膜(平均孔径为2~100nm)及氧化锆致密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氧化锆 制备 多孔陶瓷膜 薄膜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处理肌苷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曾坚贤 邢卫红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7,共5页
以陶瓷微滤膜过滤肌苷发酵液,考察了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温度70℃,压差0.1MPa,错流速度为3.25m/s条件下操作,有利于提高膜通量;分析了膜的污染行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为:以质量分数为1%NaOH和0.... 以陶瓷微滤膜过滤肌苷发酵液,考察了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温度70℃,压差0.1MPa,错流速度为3.25m/s条件下操作,有利于提高膜通量;分析了膜的污染行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为:以质量分数为1%NaOH和0.2%NaClO混合溶液清洗膜40min后,再以0.5%的HNO3溶液清洗5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研究表明,采用陶瓷微滤技术来处理肌苷发酵液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肌苷发酵液 操作参数 膜污染 膜清洗 膜通量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