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CH_4分离膜技术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邹雪娜 褚立强 徐徜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生物天然气(BNG)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制备生物天然气的核心是去除沼气中的二氧化碳.CO2/CH4分离膜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沼气提纯领域最有潜力的一项技术.本文对CO2/CH4分离膜技术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包... 生物天然气(BNG)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制备生物天然气的核心是去除沼气中的二氧化碳.CO2/CH4分离膜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沼气提纯领域最有潜力的一项技术.本文对CO2/CH4分离膜技术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包括CO2/CH4分离膜材料的最新发展;膜法沼气提纯工艺过程的设计;欧美膜法沼气提纯工业化装置的近况等;最后对膜法沼气提纯技术的主要困难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离膜 沼气提纯 生物天然气 聚合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与变压吸附技术结合制取高浓度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徜徉 曹义鸣 +1 位作者 赵勇 邓麦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7-140,共4页
针对膜分离(MS)技术与变压吸附(PSA)技术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方面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尝试将二者相结合用于制取高浓度(体积分数》99.5%)氧气.通过实验证明了采用MS-PSA流程用于制取高浓度氧是行不通的.而通过PSA-MS流程可得到体积分数为99... 针对膜分离(MS)技术与变压吸附(PSA)技术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方面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尝试将二者相结合用于制取高浓度(体积分数》99.5%)氧气.通过实验证明了采用MS-PSA流程用于制取高浓度氧是行不通的.而通过PSA-MS流程可得到体积分数为99.51%的氧气.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PSA-MS制高浓度氧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变压吸附 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有机蒸气回收中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花开胜 靳晓伏 温峻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63-66,共4页
介绍了有机蒸气分离膜的分离原理,并分别介绍了有机蒸气分离膜在石油化工、聚氯乙烯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有机蒸气 膜分离 回收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与变压吸附耦合工艺提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彦荣 张瑾 +2 位作者 孙启邦 罗宗敏 徐徜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近年来,已在多个盆地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氦气资源,其中含氦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品位低,地热水溶性伴生氦气品位高,但受限于地热水的开采,可采资源量较小,还未到工业化利用阶段.目前国内外氦气提取主要采用深... 我国氦气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近年来,已在多个盆地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氦气资源,其中含氦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品位低,地热水溶性伴生氦气品位高,但受限于地热水的开采,可采资源量较小,还未到工业化利用阶段.目前国内外氦气提取主要采用深冷法技术,应用在我国存在能耗高、经济性差的问题.在三普2号地热井开展地热水溶氦气的常温膜分离与变压吸附耦合工艺提取试验,将体积分数为3%左右的氦气利用膜分离工艺提浓至50%左右,提浓后的气体再利用变压吸附工艺提纯至99%以上,通过2种技术的联合运用,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常温膜分离与变压吸附技术耦合工艺提氦试验.该技术也即将成果转化,应用到我国的天然气田提氦,对解决我国氦气供需矛盾、降低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变压吸附 耦合工艺 氦气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膜分离技术从气相法聚乙烯装置的尾气中回收烃类 被引量:17
5
作者 于正一 井新利 +1 位作者 花开胜 靳晓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1-734,共4页
介绍了有机蒸气膜分离的技术进展,阐述了应用膜分离技术从有机蒸气/氮气混和气中分离回收丁烯和异戊烷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操作条件对膜回收效果的影响。将膜分离技术用于气相法聚乙烯尾气回收系统回收烃类,其脱除率可达80%以上。渗透气... 介绍了有机蒸气膜分离的技术进展,阐述了应用膜分离技术从有机蒸气/氮气混和气中分离回收丁烯和异戊烷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操作条件对膜回收效果的影响。将膜分离技术用于气相法聚乙烯尾气回收系统回收烃类,其脱除率可达80%以上。渗透气经压缩、冷凝进一步回收,达到了减少排放的效果。应用表明膜分离方法以其清洁、高效、低投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烃回收 有机蒸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附剂去除内毒素的传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兆安 邓麦村 +3 位作者 叶震 陈勇 贺高红 吴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99-201,共3页
以二乙酸纤维素酯(CA)/聚乙烯基亚胺(PEI)共混制备微孔滤膜,利用PEI对内毒素的亲和作用吸附水溶液中的内毒素,实验考察了内毒素的不同分散形态(单分子、缔合胶束及聚集体)对质量传递和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多分散体系中,膜吸附剂... 以二乙酸纤维素酯(CA)/聚乙烯基亚胺(PEI)共混制备微孔滤膜,利用PEI对内毒素的亲和作用吸附水溶液中的内毒素,实验考察了内毒素的不同分散形态(单分子、缔合胶束及聚集体)对质量传递和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多分散体系中,膜吸附剂以不同的机理去除内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亚胺 微波 内毒素去除 膜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共聚酰胺/聚乙二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气体渗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冯世超 任吉中 +3 位作者 任晓灵 李晖 花开胜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3,共7页
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074)嵌段共聚物和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400)为膜材料,采用聚合物共混和流延成膜的方法,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均一透明Pebax1074/PEG400共混均质膜.PEG400作为塑化剂与Pebax1074共混之后,改变了聚合物链段的活动... 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074)嵌段共聚物和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400)为膜材料,采用聚合物共混和流延成膜的方法,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均一透明Pebax1074/PEG400共混均质膜.PEG400作为塑化剂与Pebax1074共混之后,改变了聚合物链段的活动性,增加了醚氧键的含量,使N2、H2、CH4和CO2渗透系数以及CO2对其它气体的选择性都得到了增加.操作条件对气体在共混膜中的渗透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塑化效应的作用,膜两侧的压差对CO2和非极性气体的渗透系数影响不同,并且随共混膜中PEG400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气体在共混膜中的渗透系数随操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Arrhenius方程可把渗透通量与温度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共聚酰胺 聚乙二醇 共混膜 二氧化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烯烃/烷烃气体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叶震 刘丽 +1 位作者 陈勇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7,共6页
对烯烃 /烷烃气体分离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阐述了膜法烯烃 /烷烃气体分离的研究进展、分离原理及存在的问题等 .同时展望了膜技术应用于烯烃
关键词 膜法 烯烃 烷烃 气体分离 研究进展 金属-烯烃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共聚酰胺复合气体分离膜对CO_2/N_2分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晓灵 任吉中 +1 位作者 李晖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2,共5页
以烟道气中CO2的捕集为研究背景,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657嵌段共聚物为选择层膜材料,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PEI/PDMS/Pebax1657/PDMS多层复合气体分离膜,研究复合气体分离膜对CO2/N2混合气的分离特性.由于CO2的增塑作用... 以烟道气中CO2的捕集为研究背景,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657嵌段共聚物为选择层膜材料,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PEI/PDMS/Pebax1657/PDMS多层复合气体分离膜,研究复合气体分离膜对CO2/N2混合气的分离特性.由于CO2的增塑作用,复合膜对CO2/N2混合气的分离系数为40左右,低于其理想分离系数.操作压力和原料气中CO2浓度对复合膜的渗透分离性能以及混合气的分离效果影响显著.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调节膜两侧操作压力来提高CO2的富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N2混合气 多层复合膜 聚醚共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焦炉气H_2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徜徉 李同义 +1 位作者 赵勇 蒋国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用膜分离技术开发了一个新的应用过程———从焦炉气中回收氢气.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特点,并与传统的焦炉气氢回收方法比较,以实例说明了膜法焦炉气氢回收的运行经济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焦炉气 H2回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用于节能减排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中升 沈光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特别是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国内外30种窑炉中成功实施了该技术,已累计给用户节省了数亿元人民币.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在加氢加热炉、减压加热炉、油田加热炉和水泥窑中的应用,不仅...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特别是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国内外30种窑炉中成功实施了该技术,已累计给用户节省了数亿元人民币.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在加氢加热炉、减压加热炉、油田加热炉和水泥窑中的应用,不仅明显节能,而且延长炉龄和明显减少CO,CO2,NOx,SOx及粉尘的排放,指出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富氧 局部增氧 助燃技术 加热炉 水泥窑 节能 减排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用于石化行业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中升 沈光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8,共4页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特别是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成功实施了9种窑炉。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芳烃加热炉、减压加热炉、油田加热炉和煤炉中的应用,不仅明显节能,而且延长炉龄和明显减少CO、CO2、NOx、SOx及粉尘的...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特别是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成功实施了9种窑炉。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芳烃加热炉、减压加热炉、油田加热炉和煤炉中的应用,不仅明显节能,而且延长炉龄和明显减少CO、CO2、NOx、SOx及粉尘的排放,指出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富氧 局部增氧 助燃技术 加热炉 煤炉 节能 减排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中升 沈光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5,共5页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国内外已将该技术成功用于30种窑炉,不仅明显节能,而且延长炉龄,减少烟尘排放。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焚烧炉、浮法窑、油炉、熔块釉窑、减压炉、加热炉、水泥窑和煤炉的最新应用进展,指出局部增氧...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国内外已将该技术成功用于30种窑炉,不仅明显节能,而且延长炉龄,减少烟尘排放。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焚烧炉、浮法窑、油炉、熔块釉窑、减压炉、加热炉、水泥窑和煤炉的最新应用进展,指出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 应用新进展 炉窑 节能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气体分离技术在石化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光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7,21,共4页
综述了膜法富氧、富氮、氢回收技术及膜法与其他相关技术集成在石化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包括用于各种燃料和大多数工业炉窑的局部增氧助燃 ,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富氧再生、富氧克劳斯硫回收、富氧处理废水和含油污泥以及注氮强化采油等。... 综述了膜法富氧、富氮、氢回收技术及膜法与其他相关技术集成在石化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包括用于各种燃料和大多数工业炉窑的局部增氧助燃 ,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富氧再生、富氧克劳斯硫回收、富氧处理废水和含油污泥以及注氮强化采油等。指出随着渗透率大、选择性高的膜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成功以及膜法和有关分离技术的优化集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 气体分离技术 应用 进展 石化行业 富氧 氢回收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沈光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7,共3页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包括“局部增氧”、“梯度燃烧”、“对称燃烧”和“α型燃烧”等高新技术 ,能用于所有燃料和绝大多数工业炉窑 ,不但显著节能、增产 ,而且延长炉龄、环保达标等。
关键词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 工业炉窑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盈率视角的中国股改效果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尹中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8,共7页
市盈率作为能够敏感反映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方向标,在股改时期的反映如同戏剧性般涨落。股权分置改革对市盈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从市盈率的内部变化是否可以观测出股改对国内股票价值估值方面的推动力?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市盈率作为能够敏感反映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方向标,在股改时期的反映如同戏剧性般涨落。股权分置改革对市盈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从市盈率的内部变化是否可以观测出股改对国内股票价值估值方面的推动力?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样本数据采用上证180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时间纵跨股改前后6年,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市盈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浓炼厂气中膜法氢回收工艺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奕亮 叶震 +2 位作者 俞锋 陈勇 吴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9-132,共4页
在简要介绍低压,低浓炼厂气的基本资源背景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低压、低浓炼厂气氢回收的新工艺--膜-膜集成工艺.给出了膜-膜集成工艺的工艺流程,并举例模拟计算了该工艺的工艺参数.最后对膜-膜、膜-PSA、膜-深冷以及PSA-深冷等几种集成... 在简要介绍低压,低浓炼厂气的基本资源背景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低压、低浓炼厂气氢回收的新工艺--膜-膜集成工艺.给出了膜-膜集成工艺的工艺流程,并举例模拟计算了该工艺的工艺参数.最后对膜-膜、膜-PSA、膜-深冷以及PSA-深冷等几种集成工艺作了综合比较,膜-膜集成工艺显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气 催化裂化 干气 膜分离 集成 PSA 深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气体透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雁北 任吉中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3,共7页
采用单侧溶液交换法,把PEI/Pebax2533复合膜的Pebax2533外表面与AgBF4交换溶液接触,利用Ag+与Pebax2533分子链段中醚氧键之间的络合作用,将Ag+固定在PEI/Pebax2533复合膜中,从而制备了PEI/Pebax2533/AgBF4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 采用单侧溶液交换法,把PEI/Pebax2533复合膜的Pebax2533外表面与AgBF4交换溶液接触,利用Ag+与Pebax2533分子链段中醚氧键之间的络合作用,将Ag+固定在PEI/Pebax2533复合膜中,从而制备了PEI/Pebax2533/AgBF4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膜.通过改变AgBF4交换溶液的浓度来调节复合膜表面银离子的负载量,控制复合膜对丙烯/丙烷的分离性能.随着AgBF4交换溶液浓度的增加,复合膜对烯烃出现明显的促进传递现象,塑性效应明显减弱.当AgBF4交换溶液浓度为8.0 mol/L时,PEI/Pebax2533/AgBF4复合膜丙烯/丙烷的分离系数远远超过1 000,塑性效应基本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丙烷分离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 载体促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促进传递机理的烯烃/烷烃分离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雁北 任吉中 +1 位作者 李晖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对膜法烯烃/烷烃分离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论述了膜法促进传递分离烯烃/烷烃的机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对烯烃/烷烃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中高分子材料和烯烃载体对膜性能的影响,阐... 对膜法烯烃/烷烃分离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论述了膜法促进传递分离烯烃/烷烃的机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对烯烃/烷烃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中高分子材料和烯烃载体对膜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烯烃载体Ag+的中毒及再生过程和烯烃渗透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烷烃分离 促进传递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载体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增氧梯度燃烧技术在国内玻璃熔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余凭 尹燕亓 沈光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局部增氧梯度燃烧技术虽然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普遍推广,但该高新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并能用于各种玻璃熔炉:不仅能节省燃料,明显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改善燃烧效率,延长炉龄,减少烟尘排放,一般几个月就收回投资,社会效益和... 局部增氧梯度燃烧技术虽然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普遍推广,但该高新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并能用于各种玻璃熔炉:不仅能节省燃料,明显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改善燃烧效率,延长炉龄,减少烟尘排放,一般几个月就收回投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增氧 梯度燃烧技术 玻璃熔炉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