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腾冲地块高黎贡山群早志留世变质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13
1
作者
崔晓琳
邓军
+4 位作者
张铎
肖常先
张琦玮
吴占毅
周淑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85-2098,共14页
西南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是冈瓦纳大陆边缘原特提斯洋增生造山作用的产物,目前报导的岩浆岩侵位时代在536~448Ma。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在腾冲地块东缘高黎贡山群中首次发现了年轻至~437Ma的片麻状花岗质岩...
西南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是冈瓦纳大陆边缘原特提斯洋增生造山作用的产物,目前报导的岩浆岩侵位时代在536~448Ma。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在腾冲地块东缘高黎贡山群中首次发现了年轻至~437Ma的片麻状花岗质岩体,并结合其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制约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过程。样品主量元素显示此片麻状花岗岩体具有高硅(SiO_2=72.78%~73.69%)、富碱(K_2O+Na_2O=7.23%~8.70%)的过铝质(A/CNK=1.08~1.12)特征,微量元素显示此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以及Ba、Sr、Eu。综合岩石样品的矿物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该岩体为S型花岗岩,源于以砂屑岩为主的沉积岩类的部分熔融,且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锆石εHf(t)值(-9.8^-6.2)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0~1.8Ga)也表明其源于古老地壳沉积物,且无幔源物质加入。根据全岩锆饱和温度计和锆石Ti温度计得出其岩浆从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到固结的过程中,温度从794℃左右下降到约754℃。熔浆温度较高,推测源区部分熔融过程中有地幔热的供给。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依次经历了原特提斯洋板片俯冲(ca.530~510Ma)、地块群增生与洋板片断离(ca.510~490Ma)、岩石圈挤压增厚(ca.490~475Ma)和岩石圈地幔拆沉(ca.470~460Ma)。岩石圈地幔拆沉将导致软流圈上涌及随后大陆岩石圈的持续伸展。腾冲地块侵位于~437Ma的花岗质岩体系该拆沉构造后的伸展环境中,以砂屑岩为主的古老地壳沉积岩在地幔热的供给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块
早古生代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圈拆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来利山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林进展
曹华文
+3 位作者
张寿庭
刘瑞萍
肖常先
杨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971,共13页
腾冲地块处于滇西复合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发育的花岗岩携带了大量的构造信息。腾冲来利山二长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为50.4±0.4 Ma,是新生代早期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产物。花岗岩 SiO2含量较低(67.52%~68.99%),高钾(...
腾冲地块处于滇西复合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发育的花岗岩携带了大量的构造信息。腾冲来利山二长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为50.4±0.4 Ma,是新生代早期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产物。花岗岩 SiO2含量较低(67.52%~68.99%),高钾(K2O=5.13%~5.70%), AR 值为2.02~2.14, A/CNK 值为0.95~0.99,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FeOT/MgO(4.03~4.54)、10000±Ga/Al(5.18~5.59)比值较高,相对富集 LILE(Rb、Th、U、K、Pb)和 HFSE (Zr、Hf),相对亏损 Ba、Nb、Sr、P、Ti、Eu,而且稀土总量较高(∑REE=381.38±10–6~471.47±10–6),较富集轻稀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以上特征均指示来利山二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且属于A2亚型花岗岩。岩石的εHf(t)=–11.44~–8.01, Hf 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 tDM2=1625~1845 Ma,反应其源岩物质单一,主要由地壳增厚引起中元古代的古老大陆地壳熔融形成。在早始新世(50 Ma 左右),滇西腾冲-梁河地区正好处于印度?欧亚板块同碰撞?后碰撞的过渡构造环境,揭示了该地区从挤压机制向拉张机制转变的动力学过程。因此,作者推断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高峰期至早始新世,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板块应处于同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之后进入后碰撞短暂拉张构造环境,并在滇西腾梁地区形成了来利山A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来利山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腾冲地块高黎贡山群早志留世变质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13
1
作者
崔晓琳
邓军
张铎
肖常先
张琦玮
吴占毅
周淑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85-2098,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07)联合资助
文摘
西南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是冈瓦纳大陆边缘原特提斯洋增生造山作用的产物,目前报导的岩浆岩侵位时代在536~448Ma。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在腾冲地块东缘高黎贡山群中首次发现了年轻至~437Ma的片麻状花岗质岩体,并结合其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制约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过程。样品主量元素显示此片麻状花岗岩体具有高硅(SiO_2=72.78%~73.69%)、富碱(K_2O+Na_2O=7.23%~8.70%)的过铝质(A/CNK=1.08~1.12)特征,微量元素显示此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以及Ba、Sr、Eu。综合岩石样品的矿物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该岩体为S型花岗岩,源于以砂屑岩为主的沉积岩类的部分熔融,且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锆石εHf(t)值(-9.8^-6.2)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0~1.8Ga)也表明其源于古老地壳沉积物,且无幔源物质加入。根据全岩锆饱和温度计和锆石Ti温度计得出其岩浆从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到固结的过程中,温度从794℃左右下降到约754℃。熔浆温度较高,推测源区部分熔融过程中有地幔热的供给。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依次经历了原特提斯洋板片俯冲(ca.530~510Ma)、地块群增生与洋板片断离(ca.510~490Ma)、岩石圈挤压增厚(ca.490~475Ma)和岩石圈地幔拆沉(ca.470~460Ma)。岩石圈地幔拆沉将导致软流圈上涌及随后大陆岩石圈的持续伸展。腾冲地块侵位于~437Ma的花岗质岩体系该拆沉构造后的伸展环境中,以砂屑岩为主的古老地壳沉积岩在地幔热的供给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关键词
腾冲地块
早古生代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圈拆沉
Keywords
Tengchong Block
Early Paleozoic granitoids
Geochemistry
Zircon U-Pb age
Zircon Hf isotope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来利山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林进展
曹华文
张寿庭
刘瑞萍
肖常先
杨宽
机构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福建地质勘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971,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4B06)
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zck2012006)联合资助
文摘
腾冲地块处于滇西复合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发育的花岗岩携带了大量的构造信息。腾冲来利山二长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为50.4±0.4 Ma,是新生代早期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产物。花岗岩 SiO2含量较低(67.52%~68.99%),高钾(K2O=5.13%~5.70%), AR 值为2.02~2.14, A/CNK 值为0.95~0.99,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FeOT/MgO(4.03~4.54)、10000±Ga/Al(5.18~5.59)比值较高,相对富集 LILE(Rb、Th、U、K、Pb)和 HFSE (Zr、Hf),相对亏损 Ba、Nb、Sr、P、Ti、Eu,而且稀土总量较高(∑REE=381.38±10–6~471.47±10–6),较富集轻稀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以上特征均指示来利山二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且属于A2亚型花岗岩。岩石的εHf(t)=–11.44~–8.01, Hf 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 tDM2=1625~1845 Ma,反应其源岩物质单一,主要由地壳增厚引起中元古代的古老大陆地壳熔融形成。在早始新世(50 Ma 左右),滇西腾冲-梁河地区正好处于印度?欧亚板块同碰撞?后碰撞的过渡构造环境,揭示了该地区从挤压机制向拉张机制转变的动力学过程。因此,作者推断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高峰期至早始新世,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板块应处于同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之后进入后碰撞短暂拉张构造环境,并在滇西腾梁地区形成了来利山A型花岗岩。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来利山
构造意义
Keywords
A-type granite
zicron U-Pb dating
Lailishan
tectonic implication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腾冲地块高黎贡山群早志留世变质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崔晓琳
邓军
张铎
肖常先
张琦玮
吴占毅
周淑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来利山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林进展
曹华文
张寿庭
刘瑞萍
肖常先
杨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