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贺秋兰
叶芳
+7 位作者
舒海华
李梅娜
刘卫锋
李桥波
杨军林
黄紫房
徐康清
黄文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行后路矫形术的脊柱侧凸患者共306例,其中男98例,女208...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行后路矫形术的脊柱侧凸患者共306例,其中男98例,女208例,年龄6~35岁,平均16.3±5.8岁。记录患者术前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主胸弯程度(主胸弯Cobb角)、病程、肺功能、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术中变量,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皮至缝皮结束)、麻醉时间(诱导至停止麻醉)、带气管导管时间、是否全凭静脉麻醉、输入液体的晶胶比、最低收缩压、血红蛋白(Hb)丢失量、体温、气道峰压、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及应用甲强龙情况等;术后变量,包括术后血制品输入、镇痛方式、镇痛药物选择、术后进ICU、术后谵妄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发生术后RC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58例(19.0%)患者术后发生R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术前主胸弯Cobb角、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带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晶胶比、失血量、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全凭静脉麻醉、大剂量甲强龙、术后谵妄、术后进ICU、镇痛方式等因素对术后RC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麻醉时间(x1)、全凭静脉麻醉(X2)、主胸弯Cobb角(X3)、融合节段数(X4)、术后谵妄(X5)和手术失血量(X6)是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发生RC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为P=1/[1+exp(0.020X1—1.407X2—0.060X3+0.574X4+4.023X5+0.087X6—8.742)1。结论:术前主胸弯Cobb角大、手术融合节段数多、术中失血量大及术后出现谵妄的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容易发生RC,麻醉时间长、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可能增加术后RC的风险,应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脊柱侧凸矫形术
呼吸系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贺秋兰
叶芳
舒海华
李梅娜
刘卫锋
李桥波
杨军林
黄紫房
徐康清
黄文起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麻醉科
脊柱侧凸中心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3-679,共7页
文摘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行后路矫形术的脊柱侧凸患者共306例,其中男98例,女208例,年龄6~35岁,平均16.3±5.8岁。记录患者术前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主胸弯程度(主胸弯Cobb角)、病程、肺功能、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术中变量,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皮至缝皮结束)、麻醉时间(诱导至停止麻醉)、带气管导管时间、是否全凭静脉麻醉、输入液体的晶胶比、最低收缩压、血红蛋白(Hb)丢失量、体温、气道峰压、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及应用甲强龙情况等;术后变量,包括术后血制品输入、镇痛方式、镇痛药物选择、术后进ICU、术后谵妄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发生术后RC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58例(19.0%)患者术后发生R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术前主胸弯Cobb角、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带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晶胶比、失血量、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全凭静脉麻醉、大剂量甲强龙、术后谵妄、术后进ICU、镇痛方式等因素对术后RC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麻醉时间(x1)、全凭静脉麻醉(X2)、主胸弯Cobb角(X3)、融合节段数(X4)、术后谵妄(X5)和手术失血量(X6)是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发生RC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为P=1/[1+exp(0.020X1—1.407X2—0.060X3+0.574X4+4.023X5+0.087X6—8.742)1。结论:术前主胸弯Cobb角大、手术融合节段数多、术中失血量大及术后出现谵妄的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容易发生RC,麻醉时间长、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可能增加术后RC的风险,应加强控制。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脊柱侧凸矫形术
呼吸系统
危险因素
Keyword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Scoliosis surgery
Respiratory system
Perioperative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贺秋兰
叶芳
舒海华
李梅娜
刘卫锋
李桥波
杨军林
黄紫房
徐康清
黄文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