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基牺牲阳极材料污损失效概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锦昆 张天遂 +3 位作者 王俊强 张斐 李广芳 刘宏芳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7期52-61,共10页
结合国内外以往海洋生物污损和铝基牺牲阳极服役情况的调查,综述了铝基牺牲阳极材料污损失效的研究进展,介绍并分析了污损生物导致铝基牺牲阳极失效的原因。针对污损失效现象尚无有效防护技术的现状,结合以往的海洋生物污损控制方法,探... 结合国内外以往海洋生物污损和铝基牺牲阳极服役情况的调查,综述了铝基牺牲阳极材料污损失效的研究进展,介绍并分析了污损生物导致铝基牺牲阳极失效的原因。针对污损失效现象尚无有效防护技术的现状,结合以往的海洋生物污损控制方法,探讨了牺牲阳极污损失效的防护技术,为牺牲阳极污损失效的研究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牺牲阳极 污损失效 阴极保护 微生物腐蚀 污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高分子/液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丹 彭海炎 +1 位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8-1298,共31页
全息高分子/液晶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全息功能的结构有序复合材料,通过富高分子相与富液晶相的周期性排列,存储相干光的振幅、相位等全部信息。依据液晶含量和制备方法,全息高分子/液晶复合材料主要分为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全息... 全息高分子/液晶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全息功能的结构有序复合材料,通过富高分子相与富液晶相的周期性排列,存储相干光的振幅、相位等全部信息。依据液晶含量和制备方法,全息高分子/液晶复合材料主要分为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全息聚合物稳定液晶(HPSLC)、聚合物-液晶-聚合物层状物(POLICRYPS)。主要综述了近5年HPDLC的结构及性能调控方法,概述了HPSLC和POLICRYPS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它们在高端防伪、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高分子 结构有序复合材料 全息 防伪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雷文 肖卫平 王得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66,共12页
二氧化碳(CO2)电催化还原对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水溶液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的发展现状,从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两方面着手,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CO2)电催化还原对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水溶液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的发展现状,从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两方面着手,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前发展状况,从能源和经济等角度出发,对未来铜基电极材料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电催化 还原 电极材料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中的铜基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帆 邓培林 +2 位作者 韩优嘉 潘静 夏宝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6-444,共19页
由于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且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恶化,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设计高效催化剂对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选择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所探索的各种催化剂中,铜基催化剂具... 由于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且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恶化,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设计高效催化剂对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选择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所探索的各种催化剂中,铜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可用于烃类生产.本文综述了铜基电化学二氧化碳转化材料的最新进展.分别从尺寸结构到不同形式(合金、氧化物)的铜基催化剂,以及分子催化剂等方面展开,重点讨论铜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电解还原的反应机理.最后,对未来高效铜基催化剂的设计提出展望,以促进二氧化碳转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转化 铜基材料 电催化剂 选择性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高分子材料》专辑序言——老学科的新活力 被引量:1
5
作者 解孝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19世纪80年代后期,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和德国物理学家Lehmann共同发现了液晶,创立了液晶科学。20世纪70年代,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突破,风靡全球。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始于1937年的生物高分子液晶,随即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杜邦公... 19世纪80年代后期,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和德国物理学家Lehmann共同发现了液晶,创立了液晶科学。20世纪70年代,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突破,风靡全球。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始于1937年的生物高分子液晶,随即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杜邦公司基于溶致液晶芳香族聚酰胺的液晶纺丝技术在1972年推出的Kevlar系列高性能纤维产品,极大地推动了液晶高分子的飞速发展。近几十年来,基于热致液晶芳香族聚酯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高性能液晶高分子结构材料也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同时,侧链高分子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稳定液晶、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以及新型结构的高分子液晶、超分子液晶在显示、传感、防伪、数据存储和电子封装等领域的应用也成为高性能液晶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究亮点。其中让我们倍感骄傲的是,我国科学家周其凤院士于1987年设计、合成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为液晶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当前,液晶材料的高分子化、高分子材料的液晶化已成为化学、材料、光学工程和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近期在光存储、5G通讯领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聚合物分散液晶 溶致液晶 热致液晶 光学工程 高性能工程塑料 芳香族聚酰胺 液晶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液输送中降黏减阻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德银 郭靖 +3 位作者 樊敏 王芹 陈兆喜 刘宏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油田采出液由于自身组成中含有沥青质和胶质等易团聚或沉积的物质,以及开采中有气体和扰动等造成乳化现象,导致体系黏度大而不易在管道中输送。首先从沥青质和胶质等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采出液黏度大的原因,然后介绍了... 油田采出液由于自身组成中含有沥青质和胶质等易团聚或沉积的物质,以及开采中有气体和扰动等造成乳化现象,导致体系黏度大而不易在管道中输送。首先从沥青质和胶质等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采出液黏度大的原因,然后介绍了目前采用的降黏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及降黏减阻剂中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研究进展。提出了降黏减阻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和选用思路,并简述了具有耐盐耐高温等功能的降黏减阻剂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降黏减阻剂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基于分子设计和计算模拟,构建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模块和性能数据库;利用纳米技术和天然物质等发展环保型降黏减阻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液 减阻剂 降黏剂 乳化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玄翠娟 王杰 +1 位作者 朱静 王得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有序可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电催化剂的独特优点入手,总结了目前该类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最...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有序可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电催化剂的独特优点入手,总结了目前该类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析氧反应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基析氢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则星 王杰 +2 位作者 郭军坡 朱静 王得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04,共13页
电催化析氢反应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备氢气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以其低成本和相对高的催化活性取得了较快的研究进展,其中,钼基纳米催化剂目前已成为电催化析氢中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钼基... 电催化析氢反应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备氢气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以其低成本和相对高的催化活性取得了较快的研究进展,其中,钼基纳米催化剂目前已成为电催化析氢中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钼基碳化物、磷化物、氮化物以及硫化物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催化机理和研究进展,分析了提高析氢催化活性的方法,并对钼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电催化 钼基材料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腐蚀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勇君 李广芳 +3 位作者 王海涛 张天遂 张斐 刘宏芳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近年来,随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腐蚀是导致管线服役失效的一大重要因素。建立快速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微生物腐蚀监测技术,可对腐蚀状态做出预判,为管道安全运作提... 近年来,随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腐蚀是导致管线服役失效的一大重要因素。建立快速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微生物腐蚀监测技术,可对腐蚀状态做出预判,为管道安全运作提供保障。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概述了微生物腐蚀机制,详细总结了各类微生物检测方法。从电化学角度出发,系统归纳了常用的微生物腐蚀的监测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微生物腐蚀监测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检测 电化学 管线钢 腐蚀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域型贵金属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冶州 王双 +2 位作者 申涛 朱叶 王得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4-1277,共14页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仅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烧结,还能够减少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脱落以及溶解等问题,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寿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限域型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限域、非金属氧化物限域、金属氧化物限域以及碳层限域的贵金属催化剂。根据限域层制备策略不同,重点分析了限域层的孔结构、导电性、致密性、抗腐蚀性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介绍了实现碳层限域的三种策略,包括“沉积-转化”、“嵌入-转化”以及“一步热解”。分析表明,通过构筑具有丰富孔结构、高导电性及合适厚度的限域层能够在保证活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同时对未来限域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限域型贵金属催化剂 物理限域层 电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峥嵘 申涛 +3 位作者 胡冶州 陈科 陆贇 王得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9-200,共22页
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以及阳极小分子氧化反应中,结构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可控的组成和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课题组多年来在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情况... 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以及阳极小分子氧化反应中,结构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可控的组成和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课题组多年来在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了贵金属基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结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表征方法、可控制备以及其在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中的应用。此外,对这类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催化 金属间化合物 氧还原反应 小分子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隔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文颖峰 叶昀昇 +2 位作者 周兴平 薛志刚 解孝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2-299,共8页
锂离子电池具有轻巧、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能量存储领域。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电池短路、为锂离子自由穿梭提供通道的作用,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和... 锂离子电池具有轻巧、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能量存储领域。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电池短路、为锂离子自由穿梭提供通道的作用,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常用的聚烯烃类隔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低廉的成本,但受自身耐热性差、电解液吸收率与保液率低的限制,难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高性能要求。文中从隔膜的制备工艺、表面改性、本征性能以及电化学活化4个方面,阐述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隔膜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隔膜 改性 安全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旭坡 张运丰 +2 位作者 邓邵峰 王得丽 程寒松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20,共18页
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具有隔绝阴阳极、提供质子传递通道和阻止燃料渗透的作用.商业化应用的全氟磺酸PEM存在燃料渗透严重、高温条件下导电性差和成本高的问题,开发性能优良的聚合物PEM显得很有必要.本... 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具有隔绝阴阳极、提供质子传递通道和阻止燃料渗透的作用.商业化应用的全氟磺酸PEM存在燃料渗透严重、高温条件下导电性差和成本高的问题,开发性能优良的聚合物PEM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讨论了近年来聚合物PEM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聚合物的主链、支链和交联结构角度介绍了分子结构对薄膜相分离、质子导电性、稳定性和电池性能等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燃料电池用聚合物PEM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聚合物质子交换膜 分子结构 相分离 质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钴配合物的均相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桂梦茜 俞洋 +2 位作者 朱诚逸 刘宏芳 王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9-6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钴配合物的均相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成果,以钴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分类并结合时间顺序回顾了近四十年来该领域的发展轨迹,重点总结了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的金属钴配合物的结构、催化活性以及... 本文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钴配合物的均相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成果,以钴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分类并结合时间顺序回顾了近四十年来该领域的发展轨迹,重点总结了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的金属钴配合物的结构、催化活性以及光催化体系的构成等特点,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光合作用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可见光催化 金属钴配合物 分子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