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侧边风的气固两相射流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昊 孙国俊 +1 位作者 郑立刚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87-190,共4页
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在电厂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侧边风往往布置在一次风射流的背火侧,可以起到防止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作用。该文通过气固两相模化实验,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光纤探针对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出口射流的混合特性进... 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在电厂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侧边风往往布置在一次风射流的背火侧,可以起到防止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作用。该文通过气固两相模化实验,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光纤探针对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出口射流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带有侧边风的气固两相射流沿程各截面固相浓度分布规律以及侧边射流的混合特性,试验结果对深入了解气固两相射流的发展规律、平行射流的混合特性以及电厂锅炉燃烧器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器 气固两相射流 混合特性 实验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_x排放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63
2
作者 周昊 朱洪波 +2 位作者 茅建波 廖宏楷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的NOx排放特性日益受到关注 ,但其排放特性复杂 ,受煤种、锅炉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 973)(G19990 2 2 2 0 4)。SubsidizedbytheSpecialFundsformajorStateBasicRe...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的NOx排放特性日益受到关注 ,但其排放特性复杂 ,受煤种、锅炉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 973)(G19990 2 2 2 0 4)。SubsidizedbytheSpecialFundsformajorStateBasicResearchPro jectsofChina( 973) (G19990 2 2 2 0 4) .设计结构、操作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某台 6 0 0MW四角切圆燃煤电厂锅炉的NOx 排放特性进行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自学习特性 ,建立了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 排放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根据燃煤特性及各种操作参数准确预报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NOx 排放特性 ,如结合全局寻优技术 ,可为大型电厂锅炉通过燃烧调整降低NOx 排放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燃煤电厂 锅炉 四角切圆燃烧 氮氧化物 排放特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型电厂锅炉飞灰含碳量建模 被引量:77
3
作者 周昊 朱洪波 +2 位作者 曾庭华 廖宏楷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100,共5页
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飞灰含碳量受煤种、锅炉设计结构、操作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关系复杂。煤种变化往往导致燃烧工况偏离试验调整获得的最优值。在对某台3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厂锅炉飞灰含碳量特性进行多工况... 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飞灰含碳量受煤种、锅炉设计结构、操作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关系复杂。煤种变化往往导致燃烧工况偏离试验调整获得的最优值。在对某台3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厂锅炉飞灰含碳量特性进行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自学习特性,建立了大 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飞灰含碳量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大型电厂 锅炉 飞灰含碳量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头对煤粉浓淡分离器工作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昊 岑可法 +2 位作者 樊建人 池作和 蒋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燃、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粉管布置要求,燃烧器前往往布置有弯头,弯头出口存在煤粉空气混合物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的不均。该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 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燃、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粉管布置要求,燃烧器前往往布置有弯头,弯头出口存在煤粉空气混合物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的不均。该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一次风煤粉空气混合物流经弯头后形成的气、粉分布不均对浓淡分离器的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弯头结构和布置形式对煤粉浓淡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浓淡侧速度分布不均等都有重要影响。文中同时提出了具有前置弯头的浓淡分离器获得高分离效果及浓淡侧速度均衡的途径,为浓淡分离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煤粉浓淡分离器 弯头 工作特性 数值模拟 燃烧器 气固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技术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亚非 高翔 +2 位作者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该文将模糊评判法引入烟气脱硫,系统地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几种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技术进行评判。通过建立完整的模糊评判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模糊评判对象集及评判对象因素集,并对评判对象因素集的选取原因及其子因素组成进行详尽分析,以Z... 该文将模糊评判法引入烟气脱硫,系统地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几种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技术进行评判。通过建立完整的模糊评判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模糊评判对象集及评判对象因素集,并对评判对象因素集的选取原因及其子因素组成进行详尽分析,以Zadeh教授提出的确定单个目标特征值的隶属度公式作为隶属函数,通过大范围的专家打分法确定关键权系数,最终完成模糊评判。从评判过程可看出,运行费用和投资最受关心,脱硫效率和系统可用率分列3、4位。评判结果表明,脱硫技术2的综合评定值最高,其次为脱硫技术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模糊综合评判法 隶属函数 脱硫效率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燃煤锅炉热效率优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昊 朱洪波 +2 位作者 曾庭华 廖宏楷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5-128,共4页
在对锅炉飞灰含碳量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基础上,确定了各种运行参数和煤种对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关系。由于锅炉煤种的多变性,针对某个煤种进行实炉调整所获得的最佳工况往往与目前燃用煤种所需的最佳工况偏离。文中结合遗传算法和... 在对锅炉飞灰含碳量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基础上,确定了各种运行参数和煤种对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关系。由于锅炉煤种的多变性,针对某个煤种进行实炉调整所获得的最佳工况往往与目前燃用煤种所需的最佳工况偏离。文中结合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某台3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厂锅炉热效率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为大型电厂锅炉通过燃烧调整提高锅炉效率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燃煤锅炉 热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气固浓淡射流的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昊 杜黎龙 +3 位作者 王正华 郑立刚 岑可法 樊建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8-182,共5页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浓淡两股,浓煤粉射流位于向火侧而淡煤粉射流位于背火侧,以实现稳定着火,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并起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作用,但由于浓淡两股煤粉空气射流之间仅有较薄的隔板加以分隔,...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浓淡两股,浓煤粉射流位于向火侧而淡煤粉射流位于背火侧,以实现稳定着火,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并起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作用,但由于浓淡两股煤粉空气射流之间仅有较薄的隔板加以分隔,因此往往存在浓淡煤粉射流是否在出口后不久即发生混合,导致浓淡分离效果丧失的疑 虑。该文通过气固两相模化实验,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光纤探针对水平浓淡气固两相射流在燃烧器出口外浓淡两股射流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气固两相射流的浓淡分离效果能在较长的射程内得以维持,从而保证了浓淡燃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浓淡燃烧器 气固浓淡射流 混合特性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下摆时冷灰斗内结渣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昊 孙平 +1 位作者 岑可法 池作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9-142,147,共5页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广泛采用摆动式燃烧器,但如设计不当,燃烧器下摆会导致严重的冷灰斗结渣事故。该文对燃烧器摆动条件下冷灰斗内的灰渣沉积特性进行研究,对燃烧器水平和下摆条件下的冷灰斗内结渣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燃烧器下...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广泛采用摆动式燃烧器,但如设计不当,燃烧器下摆会导致严重的冷灰斗结渣事故。该文对燃烧器摆动条件下冷灰斗内的灰渣沉积特性进行研究,对燃烧器水平和下摆条件下的冷灰斗内结渣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燃烧器下摆时冷灰斗内灰渣沉积规律,结合炉内结渣过程的数值模拟,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跟踪大量颗粒,综合考虑颗粒和壁面的碰撞频率,粘结效率和渣层特性,模拟了燃烧器下摆条件下冷灰斗内结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冷灰斗 结渣 锅炉 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涡方法模拟浓淡气固射流两相非稳态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昊 岑可法 樊建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共6页
利用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这一新型湍流模拟技术对撞击式浓淡燃烧器内部和出口射流的气固两相流动结构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的旋涡拟序结构,模拟了射流出口旋涡生成、发展和脱落的规律。对于颗粒场... 利用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这一新型湍流模拟技术对撞击式浓淡燃烧器内部和出口射流的气固两相流动结构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的旋涡拟序结构,模拟了射流出口旋涡生成、发展和脱落的规律。对于颗粒场,应用了Lagrangian方法跟踪颗粒运动,获得了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中不同Stokes数颗粒在射流流场旋涡拟序结构作用下的运动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射流外边界处的大涡是引起浓淡侧小颗粒相互混合的主要因素,而煤粉气流中Stokes数大于1的颗粒在射流中基本不会发生浓淡混合现象,燃烧器下游的浓淡分离效果可以在较长的距离内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器 分离涡模拟技术 湍流模拟技术 气固两相射流 非稳态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火电厂锅炉实时燃烧优化系统 被引量:59
10
作者 周昊 朱洪波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65-2669,共5页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气体的低排放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通过燃烧优化可以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防止锅炉结焦和受热面爆管等,因而广泛得到应用。但目前燃烧优化方法往往采用现场试...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气体的低排放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通过燃烧优化可以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防止锅炉结焦和受热面爆管等,因而广泛得到应用。但目前燃烧优化方法往往采用现场试验方法,耗时费力,而且由于锅炉输入输出特性复杂,耦合性强,燃用煤种和操作条件变化较大,现场燃烧优化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同时提出从DCS下载实时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锅炉特性建模,并利用遗传算法实现操作参数的实时寻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实时地获得目前最佳的锅炉燃烧调整方式,对锅炉的节能降耗和降低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优化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实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等效相对热值的锅炉燃料控制系统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林忠 周昊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6-160,共5页
工业原料及燃料的成份发生变化时,会对其过程控制系统带来某种干扰。由于这种变化难以被在线测量并用于闭环控制系统,使得系统不能及时迅速地采取弥补措施。针对电厂燃煤热值的变化对热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构造一个自动的等效相... 工业原料及燃料的成份发生变化时,会对其过程控制系统带来某种干扰。由于这种变化难以被在线测量并用于闭环控制系统,使得系统不能及时迅速地采取弥补措施。针对电厂燃煤热值的变化对热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构造一个自动的等效相对热值信号的设想;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手/自动综合功能的新方法。引入这种控制策略的新系统,突破了传统的以质量平衡为基础的设计方案,取而代之的是以能量平衡作为系统的支点。通过在沙角B电厂2台350MW燃煤机组上的变工况试验及改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经济而有效地解决了锅炉燃料控制中长期以来所面临的热值不确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相对热值 锅炉 燃料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锅炉热效率优化调整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昊 郑立刚 +1 位作者 翁安心 岑可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热效率目前通常依靠燃烧试验调整优化,现场试验耗时费力,而且由于锅炉输入输出特性复杂,耦合性强,燃用煤种和操作条件变化较大,通过试验进行燃烧优化往往效果不佳。介绍开发的一种设计软件,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锅炉特...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热效率目前通常依靠燃烧试验调整优化,现场试验耗时费力,而且由于锅炉输入输出特性复杂,耦合性强,燃用煤种和操作条件变化较大,通过试验进行燃烧优化往往效果不佳。介绍开发的一种设计软件,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锅炉特性建模,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佳运行工况寻优,可获得目前最佳的锅炉燃烧调整方式,实现锅炉的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锅炉 热效率 优化调整软件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氮热解析出转化的颗粒模型研究
13
作者 周昊 孙国俊 +1 位作者 岑可法 樊建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了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的析出、中间含氮产物HCN的生成以及转变为NO的过程。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质量、化学组分、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揭示了炉膛温度、颗粒直径以... 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了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的析出、中间含氮产物HCN的生成以及转变为NO的过程。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质量、化学组分、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揭示了炉膛温度、颗粒直径以及氧浓度等参数对煤中挥发分氮的析出和进一步转化为NO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燃料氮 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