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慧电厂仿生体系架构及信息物理系统 被引量:43
1
作者 肖祥武 王丰 +2 位作者 王晓辉 周宏贵 张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898-4911,共14页
火力发电厂的传统体系架构难以满足智能生产和智慧管理需求,智慧电厂已成为其新的发展方向。该文基于工业互联网理念,利用仿生学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智慧电厂仿生体系和DNA概念模型,对其迭代发展、系统交互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 火力发电厂的传统体系架构难以满足智能生产和智慧管理需求,智慧电厂已成为其新的发展方向。该文基于工业互联网理念,利用仿生学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智慧电厂仿生体系和DNA概念模型,对其迭代发展、系统交互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人行为和社会因素对信息物理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智慧电厂仿生人/社会-信息-物理系统的框架和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细胞分层结构方法重点构建了智慧电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级架构。该文提出的体系架构和信息物理系统能较好地解决现有火力发电厂信息孤岛问题,促进人/社会-信息-物理三元的深度融合,为智慧电厂的智慧管理、智能发电、多市场决策等多智能体建设提供方法论和实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电厂 智能发电 信息物理系统 工业互联网 体系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功率介数的主动配电网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家美 黎灿兵 +1 位作者 彭敏放 彭泽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1-48,共8页
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潮流分布与运行方式上的复杂性,进行了符合主动配电网运行实际的脆弱性分析。将主动配电网视为有向网络,将系统潮流分布方向作为网络邻接矩阵的方向矢量,从而得到考虑方向性的网络介数指... 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潮流分布与运行方式上的复杂性,进行了符合主动配电网运行实际的脆弱性分析。将主动配电网视为有向网络,将系统潮流分布方向作为网络邻接矩阵的方向矢量,从而得到考虑方向性的网络介数指标,以衡量各节点在网络连通性中的重要性。考虑发电机-负荷因素,分析功率在支路间的分布情况,提出功率因数指标,以评定各节点在功率传输中的作用。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综合功率介数的概念,并对主动配电网的脆弱环节进行识别。以年为时间尺度,对网络脆弱性的年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了较强的季节特性。使用添加了分布式电源与电池储能系统的IEEE 33节点系统,计算了网络在受到按脆弱性识别结果进行攻击时的失负荷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综合功率介数 脆弱性 主动配电网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半波长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避雷器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12
3
作者 易俊 胡伟 +4 位作者 陈迅 邱璐 张子杰 胡博 黎灿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7-2234,共8页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对于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和清洁能源在全国的积极消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线路空载、甩负荷或者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时,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沿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工频过电压...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对于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和清洁能源在全国的积极消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线路空载、甩负荷或者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时,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沿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工频过电压。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在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沿线优化配置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来抑制沿线工频过电压的方法。在分析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特性和研究运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抑制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沿线布置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最优抑制方案,并利用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的典型参数,建立仿真模型来对比研究在没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优化配置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两种情况下系统工频过电压水平。仿真结果表明,在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线路沿线等距布置11组及以上数目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线路的工频过电压并能满足单一避雷器的通流容量要求。研究成果为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的抑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半波长交流输电 过电压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过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的两阶段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鹏达 陈玉蛟 +3 位作者 周斌 黎灿兵 杨斌 曹相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5-32,共8页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Wide Area Power System Stabilizer,WAPSS)对电力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能够起到良好的阻尼作用。同时,WAPSS参数的协调优化设计能够避免因增大某一振荡模式的阻尼而造成其他模式阻尼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设计的W...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Wide Area Power System Stabilizer,WAPSS)对电力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能够起到良好的阻尼作用。同时,WAPSS参数的协调优化设计能够避免因增大某一振荡模式的阻尼而造成其他模式阻尼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设计的WAPSS参数协调优化方法。第一阶段基于留数相位补偿原理设计WAPSS超前滞后环节的参数。第二阶段,将整定后的超前滞后环节参数代入WAPSS传递函数以减少决策变量,再以提高低频振荡模式和近虚轴模式的阻尼为多优化目标,利用基于精英替换策略的改进教与学算法(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TLBO)对WAPSS的增益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将超前滞后环节参数和增益参数两阶段协调优化,不仅减少了每次迭代计算时间,而且达到了提高电力系统阻尼的目的。最后通过两区四机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 改进的教与学算法 留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互联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紧急功率支援与动态区域控制偏差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鹏远 黎灿兵 +2 位作者 周斌 傅一苇 余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025-3034,共10页
在多条柔性直流并行的异步联网系统中,无论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是两侧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都会导致交流电网出现大幅功率缺额或盈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CE)与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协调... 在多条柔性直流并行的异步联网系统中,无论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是两侧交流电网发生严重故障,都会导致交流电网出现大幅功率缺额或盈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CE)与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安全稳定分析,确定故障区域功率需求量以及动态ACE控制模块和柔性直流紧急功率支援模块两者的可支援容量;然后,根据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数学模型和实施原则,选取最佳的紧急控制措施,同时确定各模块功率支援量。最后,根据关键断面潮流约束条件对协调控制指令进行修正并执行。以实际电网数据进行仿真,制定并实施该协调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异步互联电网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异步互联 紧急功率支援 动态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生成对抗网络的智能开关设备状态感知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袁培 王舶仲 +5 位作者 毛文奇 蒋毅舟 李鹏 王立德 易进 段浩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5,共9页
随着电力物联网数据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采集的设备量测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海量异构的多源监测数据给智能开关设备的实时状态感知和诊断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生成对抗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开关设备状态... 随着电力物联网数据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采集的设备量测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海量异构的多源监测数据给智能开关设备的实时状态感知和诊断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生成对抗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开关设备状态感知方法。首先基于DS证据理论构造融合视频、温度、压力、姿态传感器等多源数据的基本信任分配,获取表征开关设备状态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和状态类别,建立包含样本生成、数据分类和特征识别的多重生成对抗网络。采用比较、关联、聚类等算法,结合随机梯度下降法更新网络层间参数,最终实现对开关设备运行状态的判别和诊断。以某区域电网的开关设备为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感知设备的实时状态并对异常信息提出告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开关设备 状态感知 异常诊断 多传感器 多重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时间尺度数据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45
7
作者 罗澍忻 麻敏华 +5 位作者 蒋林 靳冰洁 林勇 刁旭昊 黎灿兵 杨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19,共9页
精确的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智能电网数据庞大、统计口径不同、结构复杂,影响负荷的因素复杂多变,较多影响因素数据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需考虑多尺度数据间的依赖性,充分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数据才能做出准确且稳定可靠的中长... 精确的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智能电网数据庞大、统计口径不同、结构复杂,影响负荷的因素复杂多变,较多影响因素数据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需考虑多尺度数据间的依赖性,充分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数据才能做出准确且稳定可靠的中长期预测。该文提出一种堆叠长短期记忆(long-termandshort-termmemory,LSTM)网络模型,将不同时间尺度的历史负荷数据、地区经济数据和气候数据信息整合到模型中,为防止神经网络的过拟合,对神经网络中除偏置参数以外的全部参数进行正则化处理。以广东电网的真实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出的堆叠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与单一神经网络模型和堆叠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有效提高了负荷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中长期负荷预测 神经网络 多时间尺度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运行光/储微电网中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波动协调抑制策略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春雪 黎灿兵 +3 位作者 冯伟 孙凯 夏勇为 刘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02-2314,共13页
光/储微电网在孤岛模式下,储能系统维持微电网内部功率平衡,并保证电压、频率稳定。但当网内负荷发生较大突变时,会导致储能变流器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突变,造成变流器电流的瞬时应力增大,易引起过流等故障,降低微电网整体可靠性。针对这... 光/储微电网在孤岛模式下,储能系统维持微电网内部功率平衡,并保证电压、频率稳定。但当网内负荷发生较大突变时,会导致储能变流器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突变,造成变流器电流的瞬时应力增大,易引起过流等故障,降低微电网整体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协调运行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储能变流器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率对光伏逆变器d轴参考电流进行快速补偿,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使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同时响应网内负荷的变化,从而达到抑制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波动的目的。建立了包含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光/储协调控制系统、网络和负荷的微电网小信号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光/储微电网进行仿真,并搭建光/储逆变器并联实验平台,不同工况下的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微电网 储能变流器 协调控制 功率波动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监测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6
9
作者 毛文奇 王舶仲 +5 位作者 蒋毅舟 袁培 黄明玮 周辉 周斌 魏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9,共8页
由于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量日益增多,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必须通过提升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综述了国内外智能高压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监测的研... 由于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量日益增多,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必须通过提升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综述了国内外智能高压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监测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常见的智能高压隔离开关监测方法,包括图像识别法、光学感应法、基于压力传感器技术监测方法、基于辅助触点原理监测方法、基于姿态传感器技术监测方法及“双确认”综合判别方法等;从原理、技术特点、适用性及局限性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的综合性能,展望了高压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采用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和电力泛在物联网背景下的传感技术是实现智能隔离开关一键顺控要求的关键技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压隔离开关 图像识别 压力传感器 姿态传感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隔离开关分合位置判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舶仲 蒋毅舟 +5 位作者 文超 段浩然 易进 熊旋 毛文奇 袁培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84,共8页
针对隔离开关状态需要双确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开关状态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对抗学习模型,提取隔离开关样本特征,确定初始参数值;然后基于识别误差率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模型... 针对隔离开关状态需要双确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开关状态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对抗学习模型,提取隔离开关样本特征,确定初始参数值;然后基于识别误差率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模型层间连接权值;最后通过网络逐层计算得到隔离开关分合位置判别结果。以某地区变电站内的隔离开关图像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规模图像样本具有较高的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状态识别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