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城市与群体异质的新能源车激励策略有效性研究
1
作者 翁剑成 周慧缘 +1 位作者 张梦媛 于江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制定针对城市低碳发展阶段和居民特征的差异化政策,是优化激励策略和促进居民转向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空气质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充电设施成熟度等因素,选取4种类别典型城市的异质性居民人群,量化评估新能源车激励策略... 制定针对城市低碳发展阶段和居民特征的差异化政策,是优化激励策略和促进居民转向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空气质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充电设施成熟度等因素,选取4种类别典型城市的异质性居民人群,量化评估新能源车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分析社交媒体热点数据,设计用户调查问卷;构建潜在类别有序Logit模型(LCOL)定量分析不同城市类别下潜在类别人群对车辆电动化激励策略的偏好程度,辨识不同策略的核心作用群体。结果表明,即时效应激励,例如,限行豁免和大额财政补贴,更能有效提升新能源车接受度较低居民的购车意愿,接受度较高的居民对常态化低额补贴更为敏感。在城市类别维度上,相较新能源车渗透率高的大城市(60%),渗透率较低的中小城市居民在政策激励下,购买新能源车概率为65%,更具提升潜力;充电设施欠缺的城市,优化充电设施可显著提升居民购车意愿,减少1 min寻电时间,概率提高1%,但在充电桩覆盖率高的城市,效果有限;机动车限号的大城市,实施新能源车限行豁免政策时,居民购车概率提高3.5%。定量化的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城市新能源车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度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激励政策 潜在类别有序Logit模型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 群体异质性 城市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 被引量:70
2
作者 袁志逸 李振宇 +6 位作者 康利平 谭晓雨 周新军 李晓津 李超 彭天铎 欧训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实现2℃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中国交通部门亟待低碳转型。分析了当前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已有减排措施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探究中国交通部门未来低碳发展的可能路径。在未来若干年,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将长期保... 为实现2℃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中国交通部门亟待低碳转型。分析了当前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已有减排措施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探究中国交通部门未来低碳发展的可能路径。在未来若干年,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道路运输在总排放中的占比仍然较高,而民航运输碳排放增速最快。现有减排措施主要可分为交通运输结构优化、颠覆性交通技术、替代燃料技术和交通工具能效提升四类。为实现交通部门低碳转型,需采用更加严格的燃料经济性标准,推广替代燃料技术,并引导交通运输向低碳运输方式转变,实现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部门 低碳转型路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2
3
作者 常世彦 康利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共10页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生物质能可持续准则和指标对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应在《可再生能源法》和《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可持续性要求,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应与可持续性要求挂钩,可持续准则和指标的选取应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学,并对最低排放要求的设置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优先在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构建生物质能可持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可持续性 准则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及其限值标准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冬 安锋 +1 位作者 康利平 Robert Earley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64-370,共7页
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燃料经济性水平有利于节能减排。该文基于权威部门数据和标准,研究了中国汽车市场上乘用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结果发现:2011年度中国汽车乘用车CAFC平均为7.5L/(100km),生产车型总体满足中国《乘用车燃料消... 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燃料经济性水平有利于节能减排。该文基于权威部门数据和标准,研究了中国汽车市场上乘用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结果发现:2011年度中国汽车乘用车CAFC平均为7.5L/(100km),生产车型总体满足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二阶段(GB19578-2004,2004-09-02)限值标准,尚不满足第三阶段(GB27999-2011,2011-12-30)目标值。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汽车平均CAFC较低,但是由于产品技术相对落后,CAFC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反而更大,面临较大达标压力。与国产汽车相比,进口汽车平均CAFC较高,而且CAFC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也很大,因此第三阶段达标形势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 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中国汽车市场 国产汽车 进口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