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学生课间孤独的成因及纾困进路
- 1
-
-
作者
吴宗强
刘乃志
-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振华中学
山东省胶州市马店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0-33,共4页
-
基金
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初中生榜样影响力的实践研究”(QJK2021C222)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自从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如何保障学生的课间时间、如何提高课间质量等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虽然课间时间得到了保障,课间活动的丰富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少数学生不会有效利用课间,无法融入课间活动,不知道如何安排课间,呈现出“课间孤独”样态。找出中学生课间孤独的原因,探索纾困进路,不仅是提升课间质量的需要,也是对每个学生高度负责的需要。
-
关键词
课间时间
课间孤独
活跃度
纾困进路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扑克游戏中培养儿童心算能力的尝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唐功谦
孙汝功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1期49-50,共2页
-
文摘
在扑克游戏中培养儿童心算能力的尝试●胶州市振华中学唐功谦孙汝功寓教于乐是极受欢迎的教育形式,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我们用7年时间进行了在扑克游戏中培养儿童心算能力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一、扑克累加的操作6~8岁的儿童尚不具备扑克累加的心算能力,...
-
关键词
心算能力
儿童
扑克游戏
意志品质
寓教于乐
运算能力
学龄前儿童
顺乎自然
施教者
加成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立体化系列化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 3
-
-
作者
唐功谦
薛洪全
-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教体局教科所
山东省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
-
关键词
立体化
系列化
中小学
学习方法
胶州市
学习方式
学习规律
学习质量
教育心理学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 4
-
-
作者
鞠秀贞
刘绪臻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5期66-,12,共2页
-
文摘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科各种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历史学科却得天独厚,比其它学科具有一种独特的先天优越性。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说过“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学、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可见要热爱祖国必须了解祖国和认识祖国,而了解祖国一个极其重要方法是要学习祖国的历史,所以加强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
-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
历史人物
爱国主义情操
青少年学生
历史课
历史教师
革命传统教育
民族自尊心
《辛丑条约》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运用“联想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 5
-
-
作者
鞠秀贞
刘绪臻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5期77-78,共2页
-
文摘
联想是由眼前的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的内在联系,同时可以使历史上得生动形象、活泼有趣。
-
关键词
联想法
对比联想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
生动形象
历史发展
教学方法
历史上
分析综合能力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强化教育科研 提高育人质量
- 6
-
-
作者
薛洪全
王永平
王清林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6期9-10,20,共3页
-
文摘
振华中学是胶州市城区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近年来,我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宗旨,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方针,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校管理,突出教育科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示范...
-
关键词
强化教育
教育科研
学习方法
青岛市
学法指导
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胶州市
后进生
-
分类号
G639.28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表扬艺术探微
- 7
-
-
作者
唐功谦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89年第3期46-49,共4页
-
文摘
儿童和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自己的成绩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尊重并正确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能增强他们进步的内驱力,促进他们更快地成长。当学生的进步得到承认并受到表扬时,就会萌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激发他们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更大的成绩。表扬是方法、也有艺不,很有探讨的必要。一、表扬的种类和作用 1、鼓励性表扬当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进步时,哪怕这种进步极其微小,甚至带有某些偶然因素,教师也应以敏锐的洞察力。
-
关键词
内驱力
自尊需要
求进
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
孙敬修
非正式场合
自我价值
儿童教育家
终生难忘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 8
-
-
作者
王永平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4期57-54,共2页
-
文摘
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在生物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素材非常丰富。几年来,我注意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采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耳染目濡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较好的道德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
关键词
渗透德育
中学生物教学
动植物资源
结合教学
祖国
生物教材
科学研究价值
社会主义
植物界
腹腔手术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素质教育中的情感谐振与双谐振效应
- 9
-
-
作者
唐功谦
臧运武
周瑞勇
-
机构
胶州市振华中学
张应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3期25-29,共5页
-
文摘
搞好素质教育,已成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切的问题。有识之士,广论博议,提出诸多有益见地。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情感问题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实有探讨之必要。教育实践证实,无论是增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知识、技能技巧素质,还是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教师所实施的任何教育和影响,只有在积极、愉快情感的伴随下,才能被学生顺利深刻地理解,才会被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怎样引发师生间的情感谐振,如何促进双谐振效应的形成,以求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之重任。一。
-
关键词
情感问题
教育工作者
道德品质
心理素质
谐振点
心理学知识
精神需求
社会主义祖国
精神生活
热爱社会主义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引进竞赛形式 激发学习兴趣
- 10
-
-
作者
苑文春
-
机构
山东胶州市振华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5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青少年具有易动、争强好胜的特点。好胜想突出表现的心态使学生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我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促使学生快速思考,抢先回答,寓学于乐。使课堂上兴趣盎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组织竞赛的具体做法如下:
-
关键词
竞赛形式
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中
激发
课堂
教学效果
适时
做法
青少年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