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蒲曼秋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9期102-102,共1页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满...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2.50%、97.50%,均高于对照组的74.36%、7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爱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缬沙坦合用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的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成功复律80例,随机分成Ⅰ组(缬沙坦+胺碘酮)40例和Ⅱ组(非洛地平+胺碘酮)40例,治疗随访时间1年,随访终点是...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缬沙坦合用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的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成功复律80例,随机分成Ⅰ组(缬沙坦+胺碘酮)40例和Ⅱ组(非洛地平+胺碘酮)40例,治疗随访时间1年,随访终点是心房颤动复发。观察两组复律后6、12个月内窦律维持率,同时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水平。结果房颤复律后6个月窦律维持观察,Ⅰ组高于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12个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与胺碘酮合用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作用优于非洛地平与胺碘酮合用,其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胺碘硐 心房颤动 窦性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春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例(17.1%)、过敏反应5例(1.8%)、体重增加19例(6.8%)、脂肪组织增生3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最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