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滨南油田砂砾岩扇体空间展布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风猛 武法东 +1 位作者 陈建渝 曹树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4-338,344,共6页
受边界断裂和滨县凸起的控制 ,滨南油田北部边缘下第三系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等不同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文中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相应的地震相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模式及地震识别模式 ,并总结了砂砾岩扇... 受边界断裂和滨县凸起的控制 ,滨南油田北部边缘下第三系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等不同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文中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相应的地震相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模式及地震识别模式 ,并总结了砂砾岩扇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以及成藏类型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滨南油田 砂砾岩扇体 空间展布 成藏规律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南单二区块地层高温封堵室内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杰祥 樊泽霞 +2 位作者 秦积舜 朱桂林 马增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为了有效封堵滨南单二区块地层的高渗透带和由蒸汽冲刷形成的大孔道,研究了该地区堵剂粒度与孔喉直径的匹配关系,研制出了超细水泥+粉煤灰堵剂,并对其进行了悬浮稳定性及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封堵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 滨南单二区块 地层 高温封堵 油气井 封堵剂 机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研究——以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克 查明 +1 位作者 吴孔友 张晋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的配置组合,按二者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垂向、侧向和交错接触型3种;按输导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源岩—断层、源岩—连通砂体和源岩—不整合3种。分析了形成各类组合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意义。...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的配置组合,按二者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垂向、侧向和交错接触型3种;按输导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源岩—断层、源岩—连通砂体和源岩—不整合3种。分析了形成各类组合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意义。不同的配置组合油气运移方式、运移效率以及形成油气藏的类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最终导致油气空间分布的不同特点。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中央隆起带源岩—断层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垂向优势运移,而夏口断裂带源岩—连通砂体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横向优势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临南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洼陷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特征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2 位作者 金之钧 马晓昌 句礼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牛庄洼陷及其南斜坡烃源岩孔隙度、声波时差与伊蒙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2 6 0 0m为成岩作用早期与晚期阶段的界限 ,在早期演化阶段南斜坡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压力 ,牛庄洼陷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有明显的压力异常。生物标志物演化与Ro值测... 牛庄洼陷及其南斜坡烃源岩孔隙度、声波时差与伊蒙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2 6 0 0m为成岩作用早期与晚期阶段的界限 ,在早期演化阶段南斜坡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压力 ,牛庄洼陷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有明显的压力异常。生物标志物演化与Ro值测定反映 ,该区有机质大量成烃起始阶段为 2 70 0m ,牛庄洼陷南斜坡带 <2 70 0m烃源岩不具备大量排烃的生烃量条件与地质证据。牛庄洼陷南斜坡八面河油田原油的混合成熟度特征与混合的均一性 ,反映原油的混合作用在初次运移阶段可能即已发生 ,推测牛庄洼陷深部烃源岩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微裂隙等间歇式排烃的同时 ,浅层未熟 低熟烃源岩生成的少量原油经由断层、应力产生的微裂隙与层理面 ,在地层压力及深部流体过剩压力参与下与成熟油混合幕式排出。烃源岩未熟 低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低于成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排烃特征 混合相 初次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尚南断块东营组沉积层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海芹 马玉新 +5 位作者 赵勇生 于文芹 刘克奇 毕义泉 沈国华 谢凤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7-45,共9页
尚南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本文对该区的东营组进行了精细层序地层学研究。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 ,东营组为一个完整的沉积层序。在东营期 ,该区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根据该层序的岩性、沉积旋回特... 尚南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本文对该区的东营组进行了精细层序地层学研究。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 ,东营组为一个完整的沉积层序。在东营期 ,该区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根据该层序的岩性、沉积旋回特征及现存状况 ,划分出了低位、湖进及高位 3个体系域、9个准层序及 4 1个韵律层。在此基础上 ,利用研究区内的 10 0余口钻井资料及有关的地震资料 ,通过 14条层序地层学剖面的对比 ,建立了研究区内的精细的、流动单元级别的、层序地层立体空间格架 ,为油田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并已得到很好的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东营组 沉积 层序地层学 尚南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制氮气装置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卢廷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7-39,0,共3页
SMC 72 0 4 / 8型膜制氮气装置采用薄膜技术从空气中分离氮气 ,由空气供给系统、空气预处理系统、气体分离系统、氮气增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向地层注入蒸汽的同时注入氮气 ,可扩大蒸汽加热半径 ,增加蒸汽波及体积 ,同时聚集在油层顶... SMC 72 0 4 / 8型膜制氮气装置采用薄膜技术从空气中分离氮气 ,由空气供给系统、空气预处理系统、气体分离系统、氮气增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向地层注入蒸汽的同时注入氮气 ,可扩大蒸汽加热半径 ,增加蒸汽波及体积 ,同时聚集在油层顶部的氮气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能有效地减少通过上隔层散失的热量 ,另外同蒸汽一起注入油层的氮气 ,还起到强化助排的作用 ,可以提高油井采收率。 4口注氮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效果较好的井平均含水降低 1 0 9% ,日增油 5 7t,4口井累计增油 1 867 9t,投入产出比为 1∶2 4 ,经济效益为 1 30 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膜制氨气装置 空气供给 预处理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隋跃华 成效华 +3 位作者 孙强 纪洪涛 秦积舜 高占礼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5期15-20,共6页
胜利油田的草桥、孤南、桩西、临盘等地区的古潜山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井漏,有的井甚至造成报废。研究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室内对该体系的性能、稳定性、抗污染能力及油气层保护... 胜利油田的草桥、孤南、桩西、临盘等地区的古潜山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井漏,有的井甚至造成报废。研究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室内对该体系的性能、稳定性、抗污染能力及油气层保护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现场29口井的应用表明,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密度低(0.60—0.90 g/cm^3),携砂性能好。解决了胜利油田古潜山地层易漏问题,减少了钻井液对油层的损害,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原油产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 研究 应用 石油钻井 平衡压力钻井 防止地层损害 井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蒸汽吞吐井有杆泵变排量抽油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袁谋 郭益军 +2 位作者 黄日成 陈新民 耿拥军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62-64,共3页
稠油蒸汽吞吐井有其独特的生产过程 ,井温的变化会引起原油粘度和产能的变化 ,现有单独的管式泵不能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采用变排量抽油技术能消除因粘度升高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高泵效、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增加周期产油量。本文介绍了... 稠油蒸汽吞吐井有其独特的生产过程 ,井温的变化会引起原油粘度和产能的变化 ,现有单独的管式泵不能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采用变排量抽油技术能消除因粘度升高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高泵效、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增加周期产油量。本文介绍了这种泵的结构装置和工作原理、变排量时机的选择及变为抽稠油泵时杆柱下行受力计算方法。用CYB44/70变排量抽油泵在单家寺和乐安油田的蒸汽吞吐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试验证实 ,该项技术延长了油井的抽油周期 ,增加了周期产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油 突排量抽油 蒸汽吞吐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吞吐井焖井恢复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戴瑞斌 范永昌 曹钧合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焖井恢复试井资料,计算蒸汽浸渍半径及受热油层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在焖井恢复压力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平衡时刻点”这一新观点,明确了“平衡时刻点”之前的压降恢复曲线,是焖井恢复试井分析过程中唯一可... 利用焖井恢复试井资料,计算蒸汽浸渍半径及受热油层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在焖井恢复压力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平衡时刻点”这一新观点,明确了“平衡时刻点”之前的压降恢复曲线,是焖井恢复试井分析过程中唯一可应用的部分;借鉴拉塞尔的续流分析方法,将焖井恢复压力曲线线性化并计算出流变参数;应用求得的压力恢复曲线斜率,推导出孔隙介质径向流动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进而计算蒸汽浸渍半径,解决了稠油热采中蒸汽激励采油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平衡时刻点 蒸汽浸渍半径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异常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建龙 杨学锋 王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7,125,共5页
高含硫气井关井后常呈现关井后井口压力上升和井口压力下降两种截然不同变化趋势。为了深入揭示高含硫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恢复异常变化的本质,通过建立开关井过程中气液两相非稳态变化模型,计算求解生产压差、水击压力、温度效应、重组... 高含硫气井关井后常呈现关井后井口压力上升和井口压力下降两种截然不同变化趋势。为了深入揭示高含硫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恢复异常变化的本质,通过建立开关井过程中气液两相非稳态变化模型,计算求解生产压差、水击压力、温度效应、重组分沉降和续流效应对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研究,揭示了高含硫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变化是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关井后井口压力异常通常在小压差大产量气井发生,且井口压力异常在不同关井时期受到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在关井初期,井口压力受到水击压力和重组分沉降的综合影响; 在关井中期,主要是重组分沉降影响; 在关井后期,则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认识和指导高含硫气井实现井口测压代替井底测压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井 动态监测 压力恢复异常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表面原油清洗液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泽霞 朱桂林 王伟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60-62,共3页
对各种溶剂及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和复配 ,用正交实验方法配制了对砂岩表面原油具有高效清洗能力的水包油型乳状液。所研制的砂岩表面原油清洗液是由 1 0 %的混合溶剂、2 .1 %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及水等物质组成的。筛网实验证明 ,该清洗... 对各种溶剂及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和复配 ,用正交实验方法配制了对砂岩表面原油具有高效清洗能力的水包油型乳状液。所研制的砂岩表面原油清洗液是由 1 0 %的混合溶剂、2 .1 %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及水等物质组成的。筛网实验证明 ,该清洗液清洗能力达到 90 %以上 ,最佳使用温度范围为 50~ 70℃ ,符合油田固砂施工要求。砂岩表面原油清洗液的高效清洗能力是体系中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多种成分通过溶解、渗透、分散等方式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砂岩表面原油清洗液毒性小、成本低、清洗能力强、使用方便 ,在油田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表面 油垢 水包油型乳状液 清洗能力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岩石磁学研究
12
作者 程鑫 吴汉宁 +10 位作者 郭强 侯宝宁 王宝江 康伟伟 梁利平 石月 刘钊 闫昭圣 鱼磊 彭喜明 魏娜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9-826,83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载磁矿物特征,为构造磁学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饱和等温剩磁(SIRM),三轴等温剩磁(SIRM)热退磁,磁化率-温度(χ-T)曲线和NRM热退磁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上二叠统样品中含较多针铁矿、赤铁矿... 目的研究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载磁矿物特征,为构造磁学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饱和等温剩磁(SIRM),三轴等温剩磁(SIRM)热退磁,磁化率-温度(χ-T)曲线和NRM热退磁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上二叠统样品中含较多针铁矿、赤铁矿;下二叠统和石炭系样品中以磁铁矿为主;泥盆系样品中富集铁硫化物。结论该套沉积地层中具有不同磁学特征的磁性矿物共生组合,可能导致岩石剩磁获得过程相对复杂;剖面上磁性矿物组合的变化,蕴含着沉积环境演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冈底斯 申扎 岩石磁学 晚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临氢异构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问金盈 张树华 陈西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直馏汽油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正庚烷 ,而其辛烷值为零 ,如能将其异构成带多个侧链的异庚烷 ,则可拓宽高辛烷值汽油理想组分的来源。正庚烷异构化的难点在于高选择性地生成多侧链异庚烷和抑制异庚烷的裂化反应。对正庚烷异构化的热力学、动... 直馏汽油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正庚烷 ,而其辛烷值为零 ,如能将其异构成带多个侧链的异庚烷 ,则可拓宽高辛烷值汽油理想组分的来源。正庚烷异构化的难点在于高选择性地生成多侧链异庚烷和抑制异庚烷的裂化反应。对正庚烷异构化的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剂及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结合反应器技术来研究正庚烷异构化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汽油 正庚烷 异构化 研究进展 临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J—50奔驰修井机改造
14
作者 蒲锡洪 王振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2期97-100,共4页
根据XJ-50奔驰修井机OM423发动机有P.T.O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无法适应生产需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主动力及传动系统为重点的改造方案,即增配一台洛阳曼哈姆发动机为修井作业动力源,原OM423发动机仅作为行走动力源;配备一台贵州CD... 根据XJ-50奔驰修井机OM423发动机有P.T.O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无法适应生产需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主动力及传动系统为重点的改造方案,即增配一台洛阳曼哈姆发动机为修井作业动力源,原OM423发动机仅作为行走动力源;配备一台贵州CDQ500液力机械传动器,代替P.T.O等原车传动系统。通过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分析,论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XJ-50奔驰修井机的改造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作业机 曼哈姆发动机 传动器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吞吐井有杆泵抽油工艺设计
15
作者 范永昌 曹钧合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5年第2期65-72,共8页
通过实验和研究注蒸汽吞吐井采油过程瞬变温度场影响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杆泵井抽油的工艺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抽油设计中,根据流体粘度与温度、生产时间的内在联系,首次提出"安全时刻点"这一新观点。它可提供抽油过程中... 通过实验和研究注蒸汽吞吐井采油过程瞬变温度场影响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杆泵井抽油的工艺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抽油设计中,根据流体粘度与温度、生产时间的内在联系,首次提出"安全时刻点"这一新观点。它可提供抽油过程中抽油系统安全的边界条件及掺稀油降粘的最佳时机。在悬点载荷计算时,依据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拟合建立了稠油的乳化含水率、粘度、温度三雏变量空间曲面方程,计算出不同温度、粘度、乳化含水率抽汲条件下的粘滞载荷。并应用"粘滞采油指数"这一新概念预测采油中后期的油井产能。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及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有杆泵 抽油 工艺设计 注蒸汽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承包制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任典国 张吉阳 《山东经济》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于承包制的几点思考任典国,张吉阳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这一思想的确立,作为以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的承包制似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笔者认为,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于承包制的几点思考任典国,张吉阳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这一思想的确立,作为以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的承包制似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笔者认为,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建立现代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制 企业 经营机制 经营者 经营权 所有权 国有企业 国家 市场经济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段三叠纪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17
作者 程鑫 周亚楠 +2 位作者 郭强 侯宝宁 吴汉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17,共12页
报道拉萨地块西段三叠纪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古地磁样品来自措勤县敌布错北缘新发现的海相三叠纪地层,共采集6个采点67块独立定向样品。岩石磁学实验表明,样品中含有大量中低矫顽力中等阻挡温度的磁性矿物和一定量的磁铁矿。于4个... 报道拉萨地块西段三叠纪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古地磁样品来自措勤县敌布错北缘新发现的海相三叠纪地层,共采集6个采点67块独立定向样品。岩石磁学实验表明,样品中含有大量中低矫顽力中等阻挡温度的磁性矿物和一定量的磁铁矿。于4个采点的47块样品中分离出现代地磁场的低温粘滞剩磁(分量A),在6个采点66块样品中获得白垩纪的次生剩磁分量(分量B),5个采点28块样品获得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分量C)。分量C仅可在少数以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的样品高温区间(525~585℃)获得,可通过标准褶皱检验,为岩石形成时期的原生剩磁信息。计算得出拉萨地块三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φρ=17.4°N、λρ=205.9°E、(dp=6.7,dm=3.7),该结果表明拉萨地块三叠纪处于南纬中低纬度地区。结合羌塘古地磁结果推测,羌北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可能在早三叠世打开,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期间快速扩张并推动羌北地块快速北移,促使了羌北地块与欧亚大陆南缘的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拉萨地块 三叠纪 古地磁 特提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