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的动力学研究 |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2
|
石油地质科研管理的改进与加强 |
董学仁
|
《山东经济》
|
2000 |
0 |
|
3
|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郑和荣
黄永玲
冯有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82
|
|
4
|
临南地区石油运移方向与成藏期次研究 |
陈庆春
林玉祥
唐洪三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
|
|
5
|
济阳坳陷内的负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陈洁
董冬
邱明文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8
|
|
6
|
胜利油区砂岩成岩作用及油层保护措施研究 |
蔡进功
张守鹏
谢忠怀
王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7
|
胜利油田浅层气藏的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
李振泉
生如岩
孟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8
|
胜利油气区浅层气藏的开采规律研究 |
生如岩
张伟伟
丁良成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9
|
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层序地层模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冯有良
潘元林
郑和荣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10
|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确定方法 |
郭元岭
王学军
高磊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
2002 |
12
|
|
11
|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
徐丕东
袁向春
邱国清
李献民
李迎春
|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
2000 |
13
|
|
12
|
胜利油田义东礁丘相碳酸盐岩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
储同庆
杜韫华
戴贤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13
|
埕岛地区馆上段储层地震岩性学研究 |
张善文
才巨宏
吴洪波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4
|
胜利油区草古1潜山裂缝、溶洞型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
王铭宝
林毅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1999 |
2
|
|
15
|
浅层气藏调峰极限地质储量的研究及应用 |
生如岩
李振泉
|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
1998 |
4
|
|
16
|
油田地质科研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实践 |
田素华
阎树森
|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7
|
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经验公式的研究与确定 |
何端辰
向桂嘉
王美兰
|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
1995 |
0 |
|
18
|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
邱桂强
王居峰
张昕
李从先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4
|
|
19
|
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热史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郭随平
施小斌
王良书
王捷
周光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3
|
|
20
|
低-中成熟演化阶段芳烃成熟度指标的研究 |
陈致林
李素娟
王忠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