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文介绍了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具有不同自然熟化程度的低成熟石油烃源岩进行动力学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浅埋藏、低成熟、低有机丰度且与碳酸盐岩相关的源岩具相对较高的烃产率和平均活化能;平均活化能可能会掩盖... 本文介绍了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具有不同自然熟化程度的低成熟石油烃源岩进行动力学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浅埋藏、低成熟、低有机丰度且与碳酸盐岩相关的源岩具相对较高的烃产率和平均活化能;平均活化能可能会掩盖低熟成烃特征。依据研究结果,指出当前进入门限埋深以下且具有低活化能生烃母质存在的牛11样品可能在浅埋藏、低成熟时曾为该区(八面河低熟油田)低成熟石油的形成提供了油源。另外,笔者通过对样品可溶有机质抽提前后活化能分布对比研究,指出了低活化能分布范围内的生烃母质主要为可溶有机质。并且进而提出本区低成熟石油的成油下限埋深划分至2800m为宜,其对应的下限反应活化能不超过17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熟石油 烃源岩 动力学 活化能分布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质科研管理的改进与加强
2
作者 董学仁 《山东经济》 2000年第3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石油地质 科学研究 科研单位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82
3
作者 郑和荣 黄永玲 冯有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0,共4页
地层流体压力异常是含油气盆地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选用丰富的声波测井资料,根据等效深度法首次计算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压力和剩余压力值,分析了异常高压体系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高压体系的发育与欠... 地层流体压力异常是含油气盆地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选用丰富的声波测井资料,根据等效深度法首次计算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压力和剩余压力值,分析了异常高压体系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高压体系的发育与欠压实、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以及油气的生成有关。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动力,异常高压体系产生的流体压裂、幕式排烃作用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十分有利。油气主要分布在高压体系中的相对低压区。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塑性拱张构造是异常高压体系的泄压区,也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区,其较深层位(Es3中下─Es4上)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异常高压体系 石油地质 东营凹陷 下第三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南地区石油运移方向与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庆春 林玉祥 唐洪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1-616,共6页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量较高。曲堤油田存在两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早期原油成熟度低 ,4 甲基甾烷含量低 ,运移距离较远 ,成藏后大部分散失 ;晚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高 ,4 甲基甾烷含量也较高 ,并保存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运移方向 含氮化合物 包裹体 成藏期次 油气运移 烃类成分分析 原油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内的负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洁 董冬 邱明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济阳坳陷是中国东部一 个重要的中新 生代含油气盆 地,过去一直认 为该盆地为纯 张裂成因,但 近来盆地内负反 转构造的发现和研 究表明,该盆地在中生代发育早期 曾经历了负反转、正反转交替的发育 阶段,并总体呈现为负反转盆地特 ... 济阳坳陷是中国东部一 个重要的中新 生代含油气盆 地,过去一直认 为该盆地为纯 张裂成因,但 近来盆地内负反 转构造的发现和研 究表明,该盆地在中生代发育早期 曾经历了负反转、正反转交替的发育 阶段,并总体呈现为负反转盆地特 征。本文研究了负反转构造 的类型和特征,识别出“薄底型”和 “秃底型”两类负反转褶皱和“似正 断层型”、“上 正下逆混合型 ”等两类、4 小类 负反转断层;探讨了 盆地与负反转构造的形 成与演化,并指 出了其在盆地 成因、构造带演 化、复式油气 聚集带型式及 油气藏形成与预 测等诸多方面具有 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含油气盆地 负反转构造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砂岩成岩作用及油层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进功 张守鹏 +1 位作者 谢忠怀 王朴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5,19,共4页
胜利油区不同埋藏成岩带的砂岩储集层的成岩矿物、孔隙类型、储集性以及敏感性矿物不同 ,造成储集层的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浅埋藏砂岩储集层的潜在伤害是粘土膨胀和出砂 ,油层保护的重点措施是机械筛网、屏蔽暂堵和添加防膨剂 ;中埋藏... 胜利油区不同埋藏成岩带的砂岩储集层的成岩矿物、孔隙类型、储集性以及敏感性矿物不同 ,造成储集层的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浅埋藏砂岩储集层的潜在伤害是粘土膨胀和出砂 ,油层保护的重点措施是机械筛网、屏蔽暂堵和添加防膨剂 ;中埋藏砂岩储集层中微粒运移、粘土膨胀和孔喉堵塞是主要伤害形式 ,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和防膨剂 ;深埋藏砂岩储集层潜在伤害类型主要是固相颗粒堵塞、无机结垢等引起的渗透率下降 ,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及铁螯合剂、复合酸酸压和屏蔽暂堵等。同一埋藏深度的砂岩储集层 ,由于沉积特征、成岩演化和储集层特征的差异 ,决定了其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区 砂岩储集层 成岩作用 储层保护 孔隙结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浅层气藏的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振泉 生如岩 孟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6,共4页
浅层气藏是指埋藏深度小于 15 0 0m的气藏 ,主要包括生物气、煤成气、油型气、水溶气等。目前已经发现的浅层气藏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 ,其资源量也相当可观。据初步估算 ,我国浅层气资源总量为 (2~ 5 )× 10 12 m3(水溶气除外 )。... 浅层气藏是指埋藏深度小于 15 0 0m的气藏 ,主要包括生物气、煤成气、油型气、水溶气等。目前已经发现的浅层气藏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 ,其资源量也相当可观。据初步估算 ,我国浅层气资源总量为 (2~ 5 )× 10 12 m3(水溶气除外 )。文章介绍了以胜利油田为例的我国东部油区浅层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其特征为 :储气砂体分布零散、但是储量又相对集中 ,每个储气砂体自成气水系统、气水关系复杂、储集层物性好 ;其开发对策主要包括以下 6个方面 :①前期地质综合研究 ;②科学编制开发评价方案 ;③先期防砂 ;④全过程气层保护 ;⑤配套采气工艺系列 ;⑥精细气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浅层气 地质特征 开发研究 防砂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气区浅层气藏的开采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生如岩 张伟伟 丁良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32,共3页
胜利油气区的浅层气藏主要分布于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气藏类型主要为透镜状岩性气藏,少量为构造—岩性气藏。由于气层埋藏浅、成岩性差、胶结疏松,以及大部分气砂体存在边底水,存在气井易出水、出砂、稳产期短等... 胜利油气区的浅层气藏主要分布于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气藏类型主要为透镜状岩性气藏,少量为构造—岩性气藏。由于气层埋藏浅、成岩性差、胶结疏松,以及大部分气砂体存在边底水,存在气井易出水、出砂、稳产期短等开发特征。经过20余年的开发实践认识到:①稳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是延长气井自喷期的基础;②新井先期防砂是延长气砂体生命期的必要保证;③自下而上逐层上返的分层开采是浅层气藏生产的基本原则;④合理的射开程度是延长边底水气井无水采气期的先决条件;⑤降低井口回压,排水采气是增加气砂体可采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气开采 浅层气藏开采 分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层序地层模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冯有良 潘元林 郑和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6-383,共8页
通过识别沉积基准面旋回产生的层序界面 ,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可划分出四个层序。各层序具有相似的成因和体系域构成。其低位域 (LST)发育辫状河、下切水道—浊积扇、扇三角洲、废弃型三角洲和水下扇。湖泊扩张体系域 (EST)... 通过识别沉积基准面旋回产生的层序界面 ,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可划分出四个层序。各层序具有相似的成因和体系域构成。其低位域 (LST)发育辫状河、下切水道—浊积扇、扇三角洲、废弃型三角洲和水下扇。湖泊扩张体系域 (EST)发育由深湖泥岩、油页岩、白云岩、滨浅湖组成的湖泊体系、破坏型三角洲及曲流河体系。湖泊萎缩体系域 (RST)发育浅湖、河流三角洲体系及扇三角洲体系。由于同一层序在盆地发育的构造部位不同 ,可以表现出三种层序样式 :A位于构造坡折带之下的深湖—三角洲环境层序样式 ,B、位于构造坡折带之上的下切水道—浅湖环境层序样式和C、位于湖域之外的河流—泛滥平原环境层序样式。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层序的成因模式。指出在每个三角洲主朵体的前方同生断裂带及其靠近洼陷一侧是低位砂体的主要发育区 ,也是低位砂体油藏的富集区和寻找隐蔽油藏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层序地层模式 油气聚集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元岭 王学军 高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这一概念考虑了探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油藏产能性质、原油价格、生产成本、总投资、税收等地理、地质、经济因素 ,可作为油田勘探的技术经济界限之一。利用盈亏平衡原理导出的计算方程 ,提供了一种评价石油储量...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这一概念考虑了探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油藏产能性质、原油价格、生产成本、总投资、税收等地理、地质、经济因素 ,可作为油田勘探的技术经济界限之一。利用盈亏平衡原理导出的计算方程 ,提供了一种评价石油储量经济特性及勘探技术经济界限的方法。研究发现 ,油藏的性质及原油价格两大因素的变化对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影响最大 ,前者决定了油藏勘探、开发及经营成本的投入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 经济评价 最小经济规模 石油地质条件 石油地质储量 油藏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丕东 袁向春 +2 位作者 邱国清 李献民 李迎春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 ,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 :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 ,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 ,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 :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 ,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问题 ;而尚未开发的新区大多属于超稠油、低渗、薄层或深层等开采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藏。为改善稠油油藏的热采效果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 :对老区不适合转驱的油田 ,通过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 ,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理论研究及现场工业开发实践表明 ,乐安油田具有汽驱的可行性 ;利用水平井可有效开采超稠油。通过上述开发对策的实施 ,预计胜利油区稠油增加可采储量 96 0× 10 4 t,使该区稠油步入经济合理的开发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热力采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义东礁丘相碳酸盐岩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储同庆 杜韫华 戴贤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2-30,共9页
胜利油田义东礁丘是重要的储油岩体。本文研究了该礁丘相碳酸盐岩裂隙及晶洞充填物中包裹体的类型、特征、分布,测定了均一温度、盐度,分析了气相成分、液相成分、气态烃组成,还计算了氧逸度等地化参数。并据所获资料对油气运移、有机... 胜利油田义东礁丘是重要的储油岩体。本文研究了该礁丘相碳酸盐岩裂隙及晶洞充填物中包裹体的类型、特征、分布,测定了均一温度、盐度,分析了气相成分、液相成分、气态烃组成,还计算了氧逸度等地化参数。并据所获资料对油气运移、有机质演化及古水体特征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运移 礁丘相 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地区馆上段储层地震岩性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善文 才巨宏 吴洪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123-128,共6页
埕岛地区馆上段为一套曲流河冲积平原沉积,其砂岩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针对这件特点,本文尝试使用地震岩性方法,利用多件地震信息,包括合成地震记录、频率和展速度分析、道积分利面、GLOG剖面,对埕岛地区馆上段储层分布进... 埕岛地区馆上段为一套曲流河冲积平原沉积,其砂岩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针对这件特点,本文尝试使用地震岩性方法,利用多件地震信息,包括合成地震记录、频率和展速度分析、道积分利面、GLOG剖面,对埕岛地区馆上段储层分布进行解释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性学 砂学 储集层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草古1潜山裂缝、溶洞型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铭宝 林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12,18,共7页
方法 以近 30口各类完钻井的钻井、地质、取心、试油、试采等资料为依据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和油田开发动态等方法 ,对胜利草古 1潜山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搞清碳酸盐岩潜山储集... 方法 以近 30口各类完钻井的钻井、地质、取心、试油、试采等资料为依据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和油田开发动态等方法 ,对胜利草古 1潜山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搞清碳酸盐岩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落实潜山油气储量的分布。结果 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和溶洞为主 ,且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分布 ;落实潜山石油地质储量 6 38× 1 0 4t,其中约 3/4的储量分布在进山 40m以内。结论 草古 1潜山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及其油气分布 ,主要受构造部位、岩性、地层厚度及埋深等因素影响 ;是一个有效储层厚度较薄、储集空间发育、分布复杂的裂缝、溶洞型特、超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稠油油藏 地质特征 裂缝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气藏调峰极限地质储量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生如岩 李振泉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67-71,共5页
提出了浅层气藏的“调峰极限地质储量”的概念。用理论分析、生产实践、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并计算了“调峰极限地质储量”。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高强度复合防砂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单井产能,使浅层气藏得以高速合理开发,缩... 提出了浅层气藏的“调峰极限地质储量”的概念。用理论分析、生产实践、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并计算了“调峰极限地质储量”。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高强度复合防砂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单井产能,使浅层气藏得以高速合理开发,缩短了开采时间,大大加快了投资回收。先后在孤南、三合村及花沟等地的12口气井上推广应用,新建产能41.8×104m3/d,平均单井产能达到3.48×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气田 浅层气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地质科研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素华 阎树森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油田地质科研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实践田素华,阎树森油田地质科研,是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综合研究单位,探索地下未知,部署油气开采,是油田增储上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地质参谋部,其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兴衰存亡。因而,它既... 油田地质科研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实践田素华,阎树森油田地质科研,是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综合研究单位,探索地下未知,部署油气开采,是油田增储上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地质参谋部,其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兴衰存亡。因而,它既具企业属性、又有科研特点,既不同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地质勘探 科研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经验公式的研究与确定
17
作者 何端辰 向桂嘉 王美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41-47,共7页
在收集整理胜利油区已开发油田的156个开发单元的静、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按不同油藏类型、油藏所处的区域位置、含油层系等分类方法,将各种影响因素以六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加以回归,经分析筛选,... 在收集整理胜利油区已开发油田的156个开发单元的静、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按不同油藏类型、油藏所处的区域位置、含油层系等分类方法,将各种影响因素以六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加以回归,经分析筛选,得出了适用于胜利油区的确定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经验公式。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经验公式对比,该公式适用性较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可采储量 经验公式 储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4
18
作者 邱桂强 王居峰 +1 位作者 张昕 李从先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9-574,共6页
对于横向沉积为主的地层 ,三维地震资料在建立井间对比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综合解释 ,较好地确立了东营凹陷东部沙三中东营三角洲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东营三角洲沙三中层序是由沉积控制的等时地层单... 对于横向沉积为主的地层 ,三维地震资料在建立井间对比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综合解释 ,较好地确立了东营凹陷东部沙三中东营三角洲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东营三角洲沙三中层序是由沉积控制的等时地层单元 ,由下部较薄的加积单元和上部较厚的进积单元组成。通过对三角洲前缘中厚层泥岩的研究 ,高位体系域中可以识别出 6个准层序 ,每个准层序表现为前积叠置的、代表着一个或多个三角洲朵状体组成的层组。东营三角洲层序极不对称的垂向地层关系主要与在多级层序格架中的位置和控制层序及其体系域形成的主要因素—亦即沉积物供应量的变化有关 ,“敞流”湖盆的背景及相对稳定的缓坡构造活动条件扩大了沉积作用对地层结构的影响。同样 ,高位体系域形成时期高频的沉积物供应变化是准层序形成的主要原因。东营三角洲沙三中等时地层格架的探讨对古代湖盆三角洲的研究 ,及伴生的浊积岩岩性油气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等时地层格架 油气勘探 三维地震资料 沙河街组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热史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33
19
作者 郭随平 施小斌 +2 位作者 王良书 王捷 周光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6,共5页
磷灰石裂变径迹表明,东营凹陷形成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冷却热历史,在50~60Ma、20~30Ma之间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冷却过程,其中20~30Ma之间的冷却是由东营组末期凹陷遭受抬升剥蚀所引起的,估算抬升剥蚀厚度为200... 磷灰石裂变径迹表明,东营凹陷形成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冷却热历史,在50~60Ma、20~30Ma之间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冷却过程,其中20~30Ma之间的冷却是由东营组末期凹陷遭受抬升剥蚀所引起的,估算抬升剥蚀厚度为200余米。凹陷的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深度范围为2000~3400m,与生油窗的深度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凹陷近期的快速埋藏增温使得退火带具有较高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东营凹陷 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成熟演化阶段芳烃成熟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9
20
作者 陈致林 李素娟 王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采用GC-MS配备改性的BPX5石英毛细柱分析了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生油岩剖面,胜利油区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和生油岩样品的芳烃组成。发现芳烃色谱分布特征、脱羟基维生素E的β/α异构体比值、北~苯并荧蒽/苯并(e)... 采用GC-MS配备改性的BPX5石英毛细柱分析了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生油岩剖面,胜利油区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和生油岩样品的芳烃组成。发现芳烃色谱分布特征、脱羟基维生素E的β/α异构体比值、北~苯并荧蒽/苯并(e)芘比值以及2,6+2,7/1,5二甲基萘异构体比值均是沉积物的低—中熟热演化阶段的有效成熟度指标,脱羟基维生素E是低成熟的标志。新参数2,3,6/2,3,6+1,2,5三甲基萘比值与1,3,6,7/1,3,6,7+1,2,5,6四甲基萘比值图,可以确定低—高熟整个热演化阶段原油和生油岩的成熟度,并不受运移过程分馏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 成熟度指标 成熟演化 油矿床 生油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