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万绪新 张海青 +1 位作者 沈丽 陈二丁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29,96-97,共4页
通过对基液和处理剂的优选,研制出一种合成基钻井液,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合成基钻井液选用气制油作基液,其具有较高的闪点和苯胺点、较低的凝点和运动黏度,几乎不含芳香烃;主辅乳化剂的配比为2.0~2.5,总量在3%~5%之间;优选的有机... 通过对基液和处理剂的优选,研制出一种合成基钻井液,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合成基钻井液选用气制油作基液,其具有较高的闪点和苯胺点、较低的凝点和运动黏度,几乎不含芳香烃;主辅乳化剂的配比为2.0~2.5,总量在3%~5%之间;优选的有机土90 min的胶体率大于90%;用油分散性的疏水改性腐植酸SGJ-1作降滤失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合成基钻井液密度可达2.0 g/cm3,能够抗200℃的高温,流变性和稳定性均很好,而且具有好的润滑抑制性、储层保护效果和环境保护性能.该体系在超稠油井郑41-平2井、曲8-侧斜11井的强水敏性地层进行了成功应用.结果表明: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污染能力、优良的悬浮和携岩能力,实现了良好的封堵,保持了井壁的稳定和井眼的规则,且性能稳定、维护简单、挥发量小、气味小,安全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基钻井液 气制油 高密度钻井液 抗高温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冲击钻井发展现状及技术关键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依吉 赵红香 +2 位作者 孙伟良 钱红彬 王明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8,137,共4页
文章介绍粒子冲击钻井发展现状及工艺流程,在常规钻井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的基础上,在钻井液中增加一定质量的钢粒子。利用粒子的冲击破岩作用,提高深井超深井硬地层的钻井速度。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物理模型,模拟粒子破岩过程,研究粒子冲... 文章介绍粒子冲击钻井发展现状及工艺流程,在常规钻井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的基础上,在钻井液中增加一定质量的钢粒子。利用粒子的冲击破岩作用,提高深井超深井硬地层的钻井速度。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物理模型,模拟粒子破岩过程,研究粒子冲击钻井破岩规律;介绍粒子冲击钻井研究内容:粒子对循环管线寿命影响实验研究;根据破岩规律,设计PID钻头结构。为解决深井和超深井硬地层钻井速度慢、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等难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地层 粒子冲击钻井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树林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已完钻的 10多口薄油层水平井的分析和研究 ,结合HD1- 8H的钻井情况 ,就该类型水平井的地质设计与跟踪、工程设计、测量技术、轨迹控制、钻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为今后实施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提供经验和依据。
关键词 薄油层 水平井 钻井技术 塔里木油田 实钻轨迹 井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斜149井钻井液技术措施
4
作者 罗立公 张海亭 江智君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2期78-79,共2页
辛斜149井是一口定向探井,目的是勘探东营市区腹地含油气情况。由于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了解不详细,仅参考了较远的邻井资料,所以对工程和钻井液没有作出妥善的设计。在该井的施工中,二开裸眼段较长,这么长的裸眼段在大位移定向井... 辛斜149井是一口定向探井,目的是勘探东营市区腹地含油气情况。由于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了解不详细,仅参考了较远的邻井资料,所以对工程和钻井液没有作出妥善的设计。在该井的施工中,二开裸眼段较长,这么长的裸眼段在大位移定向井中还是首次,在穿越明化镇组和馆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钻井液 钻井泥浆 定向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膜强抑制纳米封堵钻井液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二丁 周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3期39-41,94,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某些区块的东营组高孔高渗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和速敏性的特点,研究开发了成膜强抑制纳米封堵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强抑制性和成膜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储层伤害,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多种防塌抑制剂的协同作用,... 针对胜利油田某些区块的东营组高孔高渗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和速敏性的特点,研究开发了成膜强抑制纳米封堵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强抑制性和成膜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储层伤害,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多种防塌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稳定井壁,减少复杂情况的发生,保证快速钻进和安全钻井,为胜利油田有效开发该类区块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抑制钻井液 封堵 纳米乳液 成膜封堵剂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井侧钻技术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海芳 靳树忠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4期14-17,共4页
通过近 10年来千余口侧钻定向井和 2 0多口侧钻水平井的开窗研究和实践认识 ,采用列表形式对比分析了斜向器、段铣两种常用套管开窗技术的优缺点、技术重点、注意事项、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等 ,为今后提高开窗的高效性、一次成功率提供... 通过近 10年来千余口侧钻定向井和 2 0多口侧钻水平井的开窗研究和实践认识 ,采用列表形式对比分析了斜向器、段铣两种常用套管开窗技术的优缺点、技术重点、注意事项、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等 ,为今后提高开窗的高效性、一次成功率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侧钻技术 石油钻井 套管开窗 段洗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宁 吴海燕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同一口井的钻井液,上部地层快速钻进,对钻井液的携岩性、防塌性、抑制包被性能及固相控制要求更高。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能满足上部地层快速钻进要求。它具有较强抑制包被作用,在强造浆地层及不造浆易分散地层中,有利于固相控制;... 同一口井的钻井液,上部地层快速钻进,对钻井液的携岩性、防塌性、抑制包被性能及固相控制要求更高。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能满足上部地层快速钻进要求。它具有较强抑制包被作用,在强造浆地层及不造浆易分散地层中,有利于固相控制;具有较强剪切稀释能力,能满足高压喷射及快速钻进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携岩性,能满足井眼清洁的要求;还具有良好的防塌性,能保证井眼规则。实践证明: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在上部地层快速钻进中,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钻井液 胶体 阳离子 钻井液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煤层气含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8
作者 田敏 赵永军 颛孙鹏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煤层含气量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反映煤层含气性的定量指标。以晋城矿区为例,根据煤层气地质基本理论,利用改进的斜率关联度法,分析了煤层气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而,由灰色多变量静态模型GM(0,N)预测了煤层气含量,并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 煤层含气量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反映煤层含气性的定量指标。以晋城矿区为例,根据煤层气地质基本理论,利用改进的斜率关联度法,分析了煤层气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而,由灰色多变量静态模型GM(0,N)预测了煤层气含量,并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改进斜率关联度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所确定的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可信的;由GM(0,N)模型预测煤层含气量所需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计算方便,且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含气量 灰色关联分析 GM(0 N)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洞-裂缝型复杂井堵漏新型触变水泥体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成文 王瑞和 +1 位作者 程荣超 陈二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0,54,共4页
为更好地解决溶洞-裂缝型复杂井井漏问题,以延迟型触变剂SCA和促强型堵漏剂SM为主要外掺料,开发出新型触变水泥体系,并对体系的触变性能、流动性能、失水量、稠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等进行了室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延迟触变时间为3... 为更好地解决溶洞-裂缝型复杂井井漏问题,以延迟型触变剂SCA和促强型堵漏剂SM为主要外掺料,开发出新型触变水泥体系,并对体系的触变性能、流动性能、失水量、稠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等进行了室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延迟触变时间为300 s,300 s后最大剪切应力增长很快,表现出良好的触变性能;流动性能好,API失水量小于150 mL/30 m in;体系的水泥石不仅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24 h抗压强度接近20 MPa,水泥石体积也具有微膨胀性。该研究为溶洞-裂缝型复杂井堵漏提供了一种高效、简单、经济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裂缝 井漏 堵漏 触变水泥体系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对油井水泥浆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丁岗 倪红坚 +1 位作者 武红卫 谢虹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利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聚乙烯醇胶乳对油井水泥浆的失水、稠化性能、游离水和水泥石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胶乳加量增大时 ,油井水泥浆的失水量迅速变小 ,稠化时间延长 ,初始稠度减小 ,游离水得到有效的控制 ,水泥石的抗压... 利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聚乙烯醇胶乳对油井水泥浆的失水、稠化性能、游离水和水泥石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胶乳加量增大时 ,油井水泥浆的失水量迅速变小 ,稠化时间延长 ,初始稠度减小 ,游离水得到有效的控制 ,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减小而柔性增大。试验证明 ,聚乙烯醇胶乳通过成膜、吸附、水化等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油井水泥浆的液相运移情况 ,调节其稠化性能 ,改善水泥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自行设计了一套测定水泥石胶结强度的装置 ,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固井 水泥浆 聚乙烯醇 胶乳 实验研究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高温耐盐起泡剂AGS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成文 王瑞和 +2 位作者 陈二丁 卜继勇 赵晓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9,共5页
采用环氧氯丙烷在TTA路易斯酸催化作用下分别与正辛醇、正癸醇和正十二醇发生开环反应,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闭环,最后与亚硫酸氢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磺化反应的三步法,合成出一系列烷基甘油基醚磺酸钠(AGS)表面活性剂AGS-12,AGS-10和AGS-8,... 采用环氧氯丙烷在TTA路易斯酸催化作用下分别与正辛醇、正癸醇和正十二醇发生开环反应,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闭环,最后与亚硫酸氢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磺化反应的三步法,合成出一系列烷基甘油基醚磺酸钠(AGS)表面活性剂AGS-12,AGS-10和AGS-8,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其Krafft点,评价AGS作为起泡剂的抗高温性能以及盐和油类物质对其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S表面活性剂可耐250℃高温,无论是在5%NaC l或5 g/L Ca2+的盐水溶液中,还是在15%柴油或原油的高含油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甘油基醚磺酸钠 表面活性剂 起泡剂 泡沫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改进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敏 赵永军 颛孙鹏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传统GM(1,1)模型实质上是用指数规律来模拟原始序列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累加生成序列进行准指数规律的检验。但对本身已具有准指数规律的原始序列进行累加生成不但不能提高预测精度,反而会增加数据的灰度,影响预测效果。针... 传统GM(1,1)模型实质上是用指数规律来模拟原始序列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累加生成序列进行准指数规律的检验。但对本身已具有准指数规律的原始序列进行累加生成不但不能提高预测精度,反而会增加数据的灰度,影响预测效果。针对传统GM(1,1)模型的这一缺陷,GM(1,1)改进模型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本身已具有准指数规律的原始序列直接建立模型,克服了传统GM(1,1)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的盲目性;并在产油量预测中获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使平均相对误差由5.6%下降至3.8%。较理想的预测效果也验证了GM(1,1)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模型 累加序列 准指数规律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中垂直泡状流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宝江 马永乾 +2 位作者 高永海 王志远 朱海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9,115,共5页
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钻采过程中井筒内泡状流传热问题.根据井筒内泡状流流动特点,以传热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泡状流流动参数分布的泡状流传热模型,并在模拟井筒多相流传热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泡状流传热实验,对所建立... 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钻采过程中井筒内泡状流传热问题.根据井筒内泡状流流动特点,以传热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泡状流流动参数分布的泡状流传热模型,并在模拟井筒多相流传热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泡状流传热实验,对所建立的传热模型进行评价,研究传热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泡状流传热模型计算精度良好;泡状流对流换热系数随液体流量增大线性增加,随平均空隙率增大线性减小,液体流量是影响泡状流对流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研究两相流传热要考虑流型自身的流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泡状流 井筒 传热模型 传热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防砂的硅酸盐复合材料中调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二丁 王成文 +1 位作者 霍广荣 郑月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18,共5页
针对主要由硅酸凝胶和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防砂用硅酸盐复合材料,研制了调凝剂BQ-1。使用该剂使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由100℃提高到160℃。讨论了调凝(缓凝)机理:沉淀,络盐,吸附,成核生成抑制;确定所研制的调凝剂主... 针对主要由硅酸凝胶和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防砂用硅酸盐复合材料,研制了调凝剂BQ-1。使用该剂使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由100℃提高到160℃。讨论了调凝(缓凝)机理:沉淀,络盐,吸附,成核生成抑制;确定所研制的调凝剂主要作用是改变凝固性硅酸盐材料固体粒子表面性质,减缓材料初期水化速度。所研制的调凝剂主要成分是棉子糖,代号为BQ-1。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Q-1与增渗剂ZSJ配伍:硅酸盐复合材料的稠化时间(〉280~〉660min)与BQ-1加量(0.05%~0.20%)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在70~160℃范围,BQ-1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小。对于水灰比0.60、ZSJ加量5%的硅酸盐复合材料.加量0.05%~2.0%的BQ-1对浆态流变性参数”和K及流动度、滤失量和析水量,对160℃凝固体抗压、抗折强度基本或完全无影响,对凝固体渗透率有正面影响。图1表5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凝剂(缓凝剂) 棉子糖 凝固型硅酸盐复合材料 缓凝机理 温度敏感性 应用性能 防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测地数据影响的定向井测斜计算修正方法
15
作者 管志川 陈炜卿 都振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8,共3页
根据大地测量学理论,利用椭球体来近似地球,在考虑了测地数据对定向井、大位移井测斜计算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针对现有测斜计算方法的修正方法。该方法从井口的测地数据出发,分别针对高斯—克吕格投影和通用横轴墨卡托投... 根据大地测量学理论,利用椭球体来近似地球,在考虑了测地数据对定向井、大位移井测斜计算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针对现有测斜计算方法的修正方法。该方法从井口的测地数据出发,分别针对高斯—克吕格投影和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两种常用的投影方式,利用两个重要的转换参数:方格收敛度和比例系数,将每个测段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采用逐步近似的方法,对每个测点上得到的测斜数据进行测地修正,将这些测斜数据由“椭球体”模型中的数据转化到投影平面的三维坐标系当中进行测斜计算。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测斜计算中“平面地球”模型所带来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测斜计算的精度。此外,还利用VisualC++编程环境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可实现快速计算。最后利用以南海油田1号井的实测数据资料,采用此修正算法和常规的测斜计算进行了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定向井 水平井 测斜 计算方法 大地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韩贤军 杨焦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9940-9945,共6页
采用地质分析、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煤层气的排采特征、产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上产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沁南煤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产量平面差... 采用地质分析、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煤层气的排采特征、产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上产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沁南煤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产量平面差异大,直井见气时间1~9个月,达产时间为6~18个月,面积降压区产气效果好,中、高产气井具有较长稳产期;含气量、渗透率、构造部位、压裂多裂缝、排采控制对煤层气产能影响大,应在开发有利部位实行非均匀布井,面积降压排采;压裂应根据天然裂缝发育情况选择压裂方式,天然裂缝发育区,应增大压裂规模以形成更大控制面积的裂缝缝网;天然裂缝不发育地区,应采取控制多裂缝的工艺,增加主裂缝长度、宽度为主.排采应连续,降液速度不超过5m/d,见气后应控制好放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产能特征 主控因素 含气量 渗透性 多裂缝 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乔家洼油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气窜控制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红 江绍静 +3 位作者 王宏 李鹏宇 南宇峰 杜晓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115,共6页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的适应范围及在目标储层中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及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和提高CO_2驱油效率在储层中的渗透率级差适用范围分别为小于30、30~150、150~500;3类方法在目标地层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气窜控制方法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 储层渗透率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常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41,共2页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其实质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办法引入预防腐败工作之中,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岗位。通过个人查找廉洁风险点,集体补充,组织审核,制定防控措...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其实质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办法引入预防腐败工作之中,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岗位。通过个人查找廉洁风险点,集体补充,组织审核,制定防控措施,监督执行等程序,全面贯穿生产经营这个主线,将存在的风险可能性降到最低,进一步规范用权行为,不断改进作风。对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用活,创新开展方式,发挥其真正实效,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防控 改进作风 国有企业 风险点 质量管理办法 廉政风险 效能监察工作 党员干部 防范管理 现代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