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频率法估算地层吸收参数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文 李红梅 +2 位作者 穆玉庆 王树刚 王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5-739,844+677-678,共5页
本文针对储层含气性检测,提出了利用中心频率估算地层吸收参数(地层Q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域转换,得到能量分布函数;然后基于该函数,计算中心频率及其与地层Q值之间的关系,获得地层等效Q值,进而得到单套地... 本文针对储层含气性检测,提出了利用中心频率估算地层吸收参数(地层Q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域转换,得到能量分布函数;然后基于该函数,计算中心频率及其与地层Q值之间的关系,获得地层等效Q值,进而得到单套地层Q值。模型正演表明,含气层中心频率变小,在地层Q值参数剖面上表现为强吸收异常,从而验证了应用中心频率法估算地层Q值检测气层的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东营凹陷永安地区实际资料中,估算的地层Q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层吸收特征,提高了气层检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 吸收衰减 S变换 中心频率 气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河盆地古近纪梅河组有机质富集规律及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银波 柳蓉 +5 位作者 刘招君 孙平昌 王建鹏 姚树青 胡晓峰 赵汉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7-2016,共10页
为完善梅河盆地油页岩、煤等能源矿产形成机制,通过对梅河盆地全取芯井岩芯的详细观察,以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为基础,结合本区区域地质特征,研究了梅河盆地梅河组沉积环境演化及有机质富集规律。在梅河组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 为完善梅河盆地油页岩、煤等能源矿产形成机制,通过对梅河盆地全取芯井岩芯的详细观察,以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为基础,结合本区区域地质特征,研究了梅河盆地梅河组沉积环境演化及有机质富集规律。在梅河组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梅河组底部砂砾岩段主要发育冲积扇中扇,下部含煤段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中部泥岩段则为半深湖—深湖,上部含煤段和绿色岩段分别为湖沼和浅湖沉积,其中煤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河道间沼泽和湖沼相,而油页岩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中。梅河组自下而上泥岩中有机质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有机质类型则由Ⅲ型变为Ⅱ2,Ⅱ1再变为Ⅲ型,有机相也由E—A—E。综合研究表明,由构造演化和古气候引起的基准面、沉积环境、有机质供给和保存条件的变化,导致沉积的泥岩中有机质丰度和类型明显不同,在盆地初始沉降阶段中期和萎缩阶段初期,稳定浅水地带高等植物大量繁殖,同时陆源碎屑供给较少,水底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易于形成煤层沉积;而在盆地最大沉降阶段,稳定深水区域,伴随着较高的湖泊生产力和良好的保存条件,形成油页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富集规律 沉积演化 古近纪 梅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变质带中冷凝收缩缝裂缝参数定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军 崔红庄 +1 位作者 戴俊生 季宗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5,共8页
模拟岩浆侵入时期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获取围岩中温度及应力的分布,综合应用应变能及表面能理论,建立热应力与冷凝收缩缝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对裂缝参数作出定量预测,进而总结变质带中冷凝收缩缝的发育规律。对GY凹陷北斜坡接触变质带研究... 模拟岩浆侵入时期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获取围岩中温度及应力的分布,综合应用应变能及表面能理论,建立热应力与冷凝收缩缝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对裂缝参数作出定量预测,进而总结变质带中冷凝收缩缝的发育规律。对GY凹陷北斜坡接触变质带研究发现:变质带厚度随侵入岩厚度增大而增大,侵入岩厚度小于20m时无变质带;热应力随着距离侵入岩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冷凝收缩缝主要靠近侵入岩体分布,裂缝线密度最大值约为13条/m;远离侵入岩体裂缝线密度迅速变小,至变质带外边缘,裂缝线密度降为3~6条/m。整体上,上变质带孔渗性能稍好于下变质带孔渗性能。冷凝收缩缝孔隙度最大值位于侵入岩厚度最大部位;短轴方向裂缝渗透率与铅直方向渗透率分布相似,两者值均大于长轴方向渗透率。岩心统计资料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收缩缝 热应力 应变能 表面能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被引量:21
4
作者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地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穆玉庆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4期68-73,共6页
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藏埋藏浅、厚度薄、成岩作用差,勘探效果不理想。利用层拉平切片技术确定有利储集相带、分频技术雕刻砂体、"类亮点"特征检测流体、进一步采用拟声波+电阻率反演两步法鉴别流体,这一技... 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藏埋藏浅、厚度薄、成岩作用差,勘探效果不理想。利用层拉平切片技术确定有利储集相带、分频技术雕刻砂体、"类亮点"特征检测流体、进一步采用拟声波+电阻率反演两步法鉴别流体,这一技术方法系列在春光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用拟声波+电阻率反演两步法可以检测出无亮点特征的含油砂体或含水砂体。对于不具备"类亮点"特征的滩坝砂油藏的勘探,可由原来的应用"类亮点"特征直接找油转为寻找有效圈闭,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合适的流体检测技术,这同样可以发现有利的滩坝砂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地震描述 油藏识别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顺 陈世悦 +5 位作者 吴智平 王永诗 李伟 罗阳 侯旭波 张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0-736,共17页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用结果及适用性分析认为:厚度趋势法主要用于对剥蚀厚度区间和剥蚀范围进行标定,选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沉积速率比值法对剥蚀厚度数值的区间进行厘定。在凸起区及纯化构造带"红层"顶部削截明显区可直接使用厚度趋势法;靠近林南断层上升盘和高青平南断层上升盘的区域,选用声波时差法恢复"红层"顶部剥蚀厚度的效果好于其他构造带;平方王潜山构造带优选沉积速率法恢复"红层"尤其是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优化的孔隙度法适合对孔隙度较大凸起区的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标定;包裹体测温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的恢复结果为少数单井数据点,仅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不整合 剥蚀厚度 “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7
作者 操应长 姜伟 +4 位作者 王艳忠 金杰华 徐涛 葸克来 陈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8,共10页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物性分析等方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探讨了研究区储层的控制因素,划分了储层类型。研究表明,该区发育颗粒支撑砾岩相、杂基支撑砾岩相...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物性分析等方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探讨了研究区储层的控制因素,划分了储层类型。研究表明,该区发育颗粒支撑砾岩相、杂基支撑砾岩相、含砾砂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等五类岩相储层,其中砾岩类储层储集空间不发育,多为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砂岩类储层储集空间发育,以原生孔隙为主,多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通过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的定量分析,共识别出11种成岩相。储层的储集物性主要受岩相控制,而成岩作用则促进了储集物性的分异。结合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物性分析,研究区储层可分为3大类:Ⅰ类为(含砾)砂岩相与中等—强溶蚀成岩相组合控制的储层,储集物性最好;Ⅱ类为粉砂岩相与弱胶结弱溶蚀成岩相组合控制的储层,储集物性次之;Ⅲ类为砾岩相或砂岩相与中等—强胶结弱溶蚀成岩相组合控制的储层,该类储层储集物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特征 储层类型 侏罗系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及属性对沉积相反映程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郝志伟 王楠 +2 位作者 田建华 张秀娟 宋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8,193,共4页
结合陆相环境下不同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地震响应,将陆相典型沉积体划分为4种类型:浊积前积及河道切割平原沉积、垂向渐变平面稳定湖泊沉积、洪积近岸水下扇体沉积和湖泊边缘湖水动力沉积,并分别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宏观地震反射规律。结合... 结合陆相环境下不同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地震响应,将陆相典型沉积体划分为4种类型:浊积前积及河道切割平原沉积、垂向渐变平面稳定湖泊沉积、洪积近岸水下扇体沉积和湖泊边缘湖水动力沉积,并分别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宏观地震反射规律。结合不同沉积体纵向岩性组合规律、平面分布特征以及与地震反射的对应规律,分析了地震反射对沉积相(或储集体)的反映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的本身不可靠性分析,对地震属性对于沉积相(或储集体)描述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沉积类型 反射规律 沉积相反映程度 预测可靠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忠民 姜敏 +2 位作者 刘四兵 朱宏权 宫亚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0-565,共6页
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轻烃指纹、碳氢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天然气碳同位素δ13C1—δ13C2关系的分区和分层对比研究显示天然气受母质类型、成熟度及运移等多种因素影响。轻烃指纹表明川西坳陷天然气以腐殖型来源为主,... 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轻烃指纹、碳氢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天然气碳同位素δ13C1—δ13C2关系的分区和分层对比研究显示天然气受母质类型、成熟度及运移等多种因素影响。轻烃指纹表明川西坳陷天然气以腐殖型来源为主,川中、川南及川东地区天然气既有腐殖型也有腐泥型来源,天然气明显具有油型气特征。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天然气碳同位素δ13C1较高,而部分碳同位素δ13C2位于-28‰以下显示了其油型气和高成熟度特征,研究区其它样品分布区间相对集中,均表现为典型的煤型气特征。四川盆地海、陆相天然气可以利用δ13C2—δD1很好区分,氢同位素δD1=-140‰和碳同位素δ13C2=-28‰可将四川盆地海相和陆相天然气进行区分。稀有气体同位素表明天然气基本上为壳源成因,无幔源稀有气体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稀有气体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模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会喜 王圣柱 +2 位作者 李艳丽 张奎华 金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2,共6页
以往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研究主要是采用静态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目前尚无对生烃动态特征的系统评价,因而制约了对该区烃源岩潜力的客观认识和资源战略选区。为此,选取不同沉积环境发育的多种类型的烃源岩样品,通过烃源... 以往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研究主要是采用静态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目前尚无对生烃动态特征的系统评价,因而制约了对该区烃源岩潜力的客观认识和资源战略选区。为此,选取不同沉积环境发育的多种类型的烃源岩样品,通过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产物、产率特征及生烃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该区石炭系不同沉积环境发育的烃源岩产烃能力差异较大,最大烃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弧间盆地深浅海相泥岩、弧后盆地潟湖相泥岩、残留洋盆滨浅海相泥岩、弧后盆地潟湖相沉凝灰岩;2烃源岩的产烃率大小受控于其母质与埋藏热演化条件,有机质类型越好,产烃率相对越高,而受火山作用影响越剧烈,则产烃率越低;3下石炭统广泛发育的弧间、弧后盆地暗色泥质岩类烃源岩具备高产烃率特征。最后指出乌伦古坳陷和滴水泉地区在早石炭世分别为弧间盆地火山活动间歇期泥质岩与潟湖环境泥岩有利烃源岩发育区,是准噶尔盆地以石炭系为烃源灶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烃源岩 热模拟实验 生烃潜力 有机质类型 生烃产物 生烃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桩西断层的发现及其对桩西潜山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隋风贵 曹高社 +3 位作者 毕磊 林会喜 邢娜娜 陈俊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9-1198,共10页
北西向断层是济阳坳陷成生较早的重要的控盆断裂,并对后期构造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济阳坳陷桩西潜山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译的基础上,识别出了一条北西向断层,将其命名为古桩西断层,并分析了该断层的叠加改造过程和改造方式... 北西向断层是济阳坳陷成生较早的重要的控盆断裂,并对后期构造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济阳坳陷桩西潜山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译的基础上,识别出了一条北西向断层,将其命名为古桩西断层,并分析了该断层的叠加改造过程和改造方式,以及对桩西潜山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古桩西断层经历了印支期挤压逆冲、燕山期中期负反转,燕山末期正反转和喜马拉雅期再次负反转,最终被分割成5条独立活动的断层;古桩西断层的叠加改造方式有直接反转、通过应变硬化带反转和被断层错段3种方式;古桩西断层的长期活动控制着北西向桩西潜山的形成以及次一级近南北向雁列状潜山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桩西断层 叠加改造 桩西潜山 构造反转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及储层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美衡 李茂榕 +1 位作者 朱凤云 李艳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6,9-10,共6页
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认为永进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储层主要经历过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由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含较多的塑性岩屑,因此强烈的压实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是储层物性的主要破... 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认为永进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储层主要经历过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由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含较多的塑性岩屑,因此强烈的压实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是储层物性的主要破坏因素。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7%。分析表明,沉积相一方面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同时控制了压实以及溶蚀作用。另外,生烃导致的异常高压及早期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异常压力 西山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岩石组分理论的饱和度指数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葛新民 范宜仁 +2 位作者 杨东根 胡海川 邓少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7-481,488,共6页
岩石的非阿尔奇特性主要受到孔隙结构、流体分布状态、岩石骨架附加导电、润湿性、临界饱和度等的综合影响。本文应用等效岩石组分模型进行了导电模拟,引入了孔隙结构效率、饱和度因子、饱和度指数、临界饱和度等参数,综合分析了各参数... 岩石的非阿尔奇特性主要受到孔隙结构、流体分布状态、岩石骨架附加导电、润湿性、临界饱和度等的综合影响。本文应用等效岩石组分模型进行了导电模拟,引入了孔隙结构效率、饱和度因子、饱和度指数、临界饱和度等参数,综合分析了各参数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临界饱和度和第一饱和度因子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最大,第二饱和度因子的影响次之,孔隙结构效率的影响最小,表现为:饱和度指数随着临界饱和度和第一饱和度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孔隙结构效率和第二饱和度因子的增大而减小。文中对中国东部G油田的岩心进行了实验分析,低孔低渗、中孔低渗、高孔低渗岩心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在岩心孔隙度范围为15.2%~20.8%时,利用等效岩石组分模型拟合的含水饱和度—电阻率指数曲线的相关系数(0.93~0.97)较传统的阿尔奇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0.76~0.84)大。因此应用等效岩石组分理论能更加精确地描述岩石的非阿尔奇特性,从而明显提高饱和度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非阿尔奇特性 等效岩石组分理论 饱和度指数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不整合复合体及其岩性地层油气藏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新平 徐怀民 +2 位作者 王仁冲 刘桠颖 苏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8,共8页
准噶尔盆地在侏罗纪为一振荡的泛盆,形成了多期不整合,以不整合为层序边界形成的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藏的分布富集密切相关。不整合上下的低位域、高位域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等储集性能较好的砂砾岩,湖侵域则以厚度稳定、分布广泛... 准噶尔盆地在侏罗纪为一振荡的泛盆,形成了多期不整合,以不整合为层序边界形成的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藏的分布富集密切相关。不整合上下的低位域、高位域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等储集性能较好的砂砾岩,湖侵域则以厚度稳定、分布广泛的湖相泥岩为主。考虑到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不整合发育的多期性、分布的稳定性以及层序地层单元对生储盖的控制作用,建立由不整合面及不整合面上下的低位域、高位域构成的不整合复合体,多期不整合复合体与湖侵域的泥岩相互叠置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不整合复合体对于油气的运聚成藏起重要作用,在不整合复合体内部形成多种类型的岩性地层圈闭。不同级别的不整合复合体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与富集层位,不整合复合体内部的组成单元则决定了岩性地层圈闭的类型及分布。其中,不整合复合体的低位域、高位域发育的大型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岩性圈闭的分布,而不整合复合体内的地层尖灭线控制地层圈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不整合复合体 岩性地层圈闭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Cd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敏 冯海艳 杨忠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3-988,共6页
采集北京市11个区县内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TSP、PM10、PM2.5的含量分布特征,重金属元素Cd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北京市3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PM2.5的超标幅度最大,并且PM10中载带的重金属大部分... 采集北京市11个区县内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TSP、PM10、PM2.5的含量分布特征,重金属元素Cd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北京市3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PM2.5的超标幅度最大,并且PM10中载带的重金属大部分都集中在PM2.5中。除密云、通州地区外,Cd元素在不同粒级大气颗粒物中浓度的高低表现为TSP>PM10>PM2.5;不同功能区相比,公园中大气颗粒物中Cd元素浓度明显高于农田区和教育区,因此公园的环境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研究区内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Cd元素的非致癌风险较小,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海淀区的非致癌风险较高,大气颗粒物超标幅度最大,因此应该重视海淀区的环境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CD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沉积韵律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江油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藻白云岩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向峰 伊海生 +2 位作者 郇玉龙 夏国清 惠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8-762,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 提出一种新的高精确度的方法来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即以样品断面光学灰度参数作为韵律沉积变化的替代指标,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法等数据处理后,定量计算沉积旋回韵律。对采自四川江油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纹层藻白云岩样品进行研究,观察样品抛光面和薄片,确定藻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潮汐沉积韵律纹层。应用此方法计算得出研究区样品共有217个潮汐层偶对,层偶对最大厚度为4.2mm,通过人工计数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省时、更高效,可推广性高,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频段韵律旋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韵律 纹层藻白云岩 数字图像分析 灰度值 沉积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let小波分频的保边滤波去噪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玉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154,共6页
进行保边滤波需要已知反射倾角和边界信息,通常这些信息由全频率地震资料估算得到,但噪声的存在往往会降低估算的准确性。地震资料的各个频率成分具有不同的信噪比,Morlet小波具有良好的局部性能,所以用Morlet小波可以将地震数据按照倍... 进行保边滤波需要已知反射倾角和边界信息,通常这些信息由全频率地震资料估算得到,但噪声的存在往往会降低估算的准确性。地震资料的各个频率成分具有不同的信噪比,Morlet小波具有良好的局部性能,所以用Morlet小波可以将地震数据按照倍频程分为几个分频体。对于信噪比不是太低(一般指大于2.5)的地震资料,会有2~3个分频体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扫描上述分频体,确定它们的倾角以及边界信息,然后利用倾角及边界信息对上述分频体以及与其频率接近的分频体进行平滑,并根据是否存在边界采取不同的滤波手段,保证滤波算法的稳定性,最后将平滑后的各频段地震记录合成,得到去噪后的地震记录。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对于信噪比大于2.5的地震资料,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倾角 边界检测 分频 保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南缘下侏罗统重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桠颖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37,共4页
通过对重矿物组分、组合特征及其稳定系数、ZTR指数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哈山南缘存在西北方向两个不同母岩区物源,母岩以中性及基性岩浆岩为主,其中偏北物源母岩含有变质岩特征。早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以洪水作用的冲... 通过对重矿物组分、组合特征及其稳定系数、ZTR指数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哈山南缘存在西北方向两个不同母岩区物源,母岩以中性及基性岩浆岩为主,其中偏北物源母岩含有变质岩特征。早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以洪水作用的冲积扇沉积为主。哈山侏罗系沉积时期,八道湾组沉积时期的构造活动强于三工河组沉积时期,最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沉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 重矿物 物源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桠颖 徐怀民 +1 位作者 姚卫江 刘楼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50,共6页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式,包括上沟通型、下沟通型、自沟通型、内沟通型断裂输导体,沟通型、未沟通型不整合面输导体,上沟通型、下沟通型、内沟通型砂体连通输导体;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组合出'Y'型输导模式、'T'型输导模式、'H'型输导模式;输导体在仓储层的'成毯'和'溢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复杂的网状输导体系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分类及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底砾岩 仓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古近系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操应长 陈林 +1 位作者 王艳忠 隋风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3,共8页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埋藏史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民丰北带古近系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初期至距今38 Ma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距今38~32 Ma发生第一期酸性溶解,距今32~25 Ma发生石英溶...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埋藏史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民丰北带古近系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初期至距今38 Ma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距今38~32 Ma发生第一期酸性溶解,距今32~25 Ma发生石英溶解、碳酸盐胶结及第一期油气充注,距今25~2 Ma发生第二期酸性溶解及第二期油气充注,距今约2 Ma发生晚期碳酸盐胶结,距今2 Ma至现今发生第三期酸性溶解及第三期油气充注;对储层物性演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酸性溶解及油气充注;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在碳酸盐胶结的早中期,抑制了碳酸盐继续胶结,使孔隙得以保存,未发生油气充注或充注弱的储层中碳酸盐胶结强烈,孔隙多大量损失,现今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沙三段 民丰北带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