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杆钻具球式万向轴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璐 赵广慧 +3 位作者 魏秦文 肖金华 赵莉 任斌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4,12,共4页
针对钢球破碎、花瓣套和连接杆磨损等失效问题,以172螺杆钻具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对钢球和花瓣套进行接触应力分析,得出局部接触应力过大会加速小钢球的磨损以及压溃,这是该类型万向轴小钢球容易失效的主要原因。利用fe-safe软... 针对钢球破碎、花瓣套和连接杆磨损等失效问题,以172螺杆钻具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对钢球和花瓣套进行接触应力分析,得出局部接触应力过大会加速小钢球的磨损以及压溃,这是该类型万向轴小钢球容易失效的主要原因。利用fe-safe软件对花瓣套和连接杆进行疲劳分析,受马达扭矩和轴向力共同作用,花瓣套与小钢球接触的两侧、小钢球与连接杆球窝接触的底部容易发生疲劳失效,该位置也是接触应力较大的位置。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降低钢球、花瓣套和连接杆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钻具 球式万向轴 失效 接触应力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R热采井口装置研制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军 章国华 马志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4,95-96,共3页
热采井自喷能力不足时需下入有杆泵抽油管柱,更换采油井口装置,增加了压井,更换井口以及下管柱的时间和成本,增加了井底的热损失,降低了注汽热采效果。为此,研制了BKR热采井口装置。该装置在设计上增加了BOP组合阀及双级光杆密封器,并... 热采井自喷能力不足时需下入有杆泵抽油管柱,更换采油井口装置,增加了压井,更换井口以及下管柱的时间和成本,增加了井底的热损失,降低了注汽热采效果。为此,研制了BKR热采井口装置。该装置在设计上增加了BOP组合阀及双级光杆密封器,并改进和完善了油管头、阀门,在不动作业设备的情况下,可进行多轮次注汽、采油,实现注汽、焖井、自喷、有杆采油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在叙利亚那塔卡油田应用表明,采用该装置后油井的平均吞吐周期延长28.6%,周期产液量增加44.9%,目前已累计增油1.58×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井口 BOP组合阀 光杆密封器 密封设计 油管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集输管道在CO_2和Cl^-共同作用下的腐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喜庆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2,I0004,共4页
针对原油集输管道由于存在CO_2和Cl^-等因素所导致的严重腐蚀穿孔问题,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原油集输管道用钢——L245M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高温高压反应釜和超声波扫描仪等腐蚀试验仪器,研究了原油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机理和点蚀机理。结果... 针对原油集输管道由于存在CO_2和Cl^-等因素所导致的严重腐蚀穿孔问题,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原油集输管道用钢——L245M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高温高压反应釜和超声波扫描仪等腐蚀试验仪器,研究了原油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机理和点蚀机理。结果表明,流速、CO_2分压等环境条件的升高,会增加L245M管线钢的腐蚀速率;环境条件的变化主要影响了腐蚀产物膜的结构、致密性和覆盖度等,从而对腐蚀速率产生影响作用; CO_2分压的逐渐上升,CO_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逐渐增加,此时溶液中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受到推动而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着溶液中的腐蚀反应物浓度增加,腐蚀介质的pH值降低,导致均匀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上升;流速的增加导致发生在金属基体/腐蚀介质界面处的物质交换和电荷传递速率显著增加,此时腐蚀速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管道 点蚀 均匀腐蚀 内腐蚀机理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君芳 杨万成 +1 位作者 黎政权 刘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降低注聚工程地面投资,提高注聚综合效益,完成了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该橇装化移动注聚站可实现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工艺的配注工作,并预留了三元复合驱接口。该注聚站优化了投、上料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干粉的弥... 为降低注聚工程地面投资,提高注聚综合效益,完成了注聚站的橇装化设计。该橇装化移动注聚站可实现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工艺的配注工作,并预留了三元复合驱接口。该注聚站优化了投、上料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干粉的弥散、潮湿、结露问题,以及井组间注入压力相差较大时的比例稀释问题。注聚站整体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降低了地面工程投资。注聚站还可以整体搬移,设备的复用率高达90%。聚合物溶液的混配、熟化、喂入、注入、比例稀释、供配电、监控、化验及休息等各环节自成体系,机动灵活,组合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站 橇装化 分散溶解 混合注入 罐群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衬油管配套用接箍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于友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针对组成内衬油管管柱的接箍中间存在空档的问题,对接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加装非金属密封圈,使管柱形成完整耐腐蚀的非金属密封通道。改进后的接箍主要由加长接箍和密封环组成,与油管连接后,使其外螺纹在密封环上旋合,管柱内壁形... 针对组成内衬油管管柱的接箍中间存在空档的问题,对接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加装非金属密封圈,使管柱形成完整耐腐蚀的非金属密封通道。改进后的接箍主要由加长接箍和密封环组成,与油管连接后,使其外螺纹在密封环上旋合,管柱内壁形成连续密封抗腐层,可阻止湍流对接箍中部造成损伤,减少流体摩阻。在胜利采油厂的应用表明,该接箍可提高油管管柱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节约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衬油管 加长接箍 密封环 防偏磨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床变频器故障维修实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浩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针对数控车床变频器一例破坏性故障介绍了故障现象及故障检查内容,提出了元件级、印刷电路板级维修的两个处理方案;对两例变频器参数故障介绍了故障现象、进行故障分析、给出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及时排除这些现场故障既减少了数控车床... 针对数控车床变频器一例破坏性故障介绍了故障现象及故障检查内容,提出了元件级、印刷电路板级维修的两个处理方案;对两例变频器参数故障介绍了故障现象、进行故障分析、给出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及时排除这些现场故障既减少了数控车床故障停机时间,又节省了维修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变频器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菱系统通讯终端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例
7
作者 高浩国 静发勇 +1 位作者 杨成玉 李金波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7,共3页
介绍三菱数控系统的FCUA-CT100通讯终端一例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通过观察、互换、加压功能测试、静态电阻测试等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把故障定位到元件级,最终实现了元件级维修。
关键词 三菱数控 通讯终端 故障诊断与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接箍的加工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文生 屈红星 朱瑞松 《工具技术》 2013年第6期75-75,共1页
1接箍内螺纹扣尾接刀乱牙现象的加工优化在油管接箍的生产中,需要两端掉头装夹生产,造成接箍两端内螺纹扣尾接刀乱扣,生产出的接箍外观质量较差。为解决该问题,结合机床的装夹特性,开发出了一套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工装。
关键词 油管接箍 加工优化 外观质量 内螺纹 生产 装夹 乱扣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那科伺服放大器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波 高浩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37,共3页
介绍发那科0iMate-TC数控系统SVM1-20i伺服放大器一例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通过观察、互换、加电功能测试、静态电阻测试等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把故障定位到元件级,最终实现了正确自主故障诊断与元件级维修。既减少了机床故障停... 介绍发那科0iMate-TC数控系统SVM1-20i伺服放大器一例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通过观察、互换、加电功能测试、静态电阻测试等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把故障定位到元件级,最终实现了正确自主故障诊断与元件级维修。既减少了机床故障停机时间,又节省了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那科数控 伺服放大器 故障诊断与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菱输入输出单元故障诊断与维修
10
作者 李金波 高浩国 杨万成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通过对三菱输入输出单元故障的诊断,把硬件故障定位到元件级,结合现场实例,介绍数控机床用户在线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
关键词 三菱数控 输入输出单元 故障诊断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热采井注采一体化井口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宝军 刘鹏 +3 位作者 李冠群 马长亮 刘成杰 冯兆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6,共7页
针对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稠油热采先导试验项目,旅大21-2油田开发中面临着目标区块浅层气气窜风险大、冷热采转换和热采平台空间限制等因素对井口装置要求高的问题,通过防浅层气套管头设计、注采一体化专用通孔堵塞器设计、采油树结构优... 针对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稠油热采先导试验项目,旅大21-2油田开发中面临着目标区块浅层气气窜风险大、冷热采转换和热采平台空间限制等因素对井口装置要求高的问题,通过防浅层气套管头设计、注采一体化专用通孔堵塞器设计、采油树结构优化以及井口密封设计,形成了海上稠油热采井注采一体化井口关键技术,实现了注热和冷采切换不需更换井口,解决了热采井后期生产中井口装置抬升的问题,提高了井口空间利用率,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海上稠油热采井注采一体化井口装置整体耐压21 MPa,符合技术要求,已完成6井次第一轮高温蒸汽吞吐,井口装置密封性能安全、可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海上热采井注采一体化井口技术的成功开发为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注采一体化 井口装置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