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地区文冠果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刘金凤 李守科 +3 位作者 陈仁鹏 徐国明 刘京 张行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205-209,共5页
文冠果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木本油料植物,近年来在新疆和田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基于此,分析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文冠果栽培环境以及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文冠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址与规划、种苗选择与处理、栽植技术、土肥... 文冠果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木本油料植物,近年来在新疆和田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基于此,分析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文冠果栽培环境以及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文冠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址与规划、种苗选择与处理、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以期提高文冠果栽培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物学特征 栽培环境 高效栽培 新疆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盐碱地区文冠果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2
作者 刘金凤 李守科 +3 位作者 陈志刚 焦芳 朱凯丽 徐文刚 《种子科技》 2025年第7期38-40,共3页
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盐碱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成为迫切需求。文冠果作为一种具有良好耐盐碱能力的树种,在东营盐碱地区开展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针对文冠果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土壤改良、合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水分... 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盐碱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成为迫切需求。文冠果作为一种具有良好耐盐碱能力的树种,在东营盐碱地区开展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针对文冠果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土壤改良、合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水分管理等手段,确定了文冠果在盐碱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此外,通过设置不同短截处理情景,对文冠果苗高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明晰各处理对文冠果生长的具体影响,并从中研发出适应性强、效益高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以期为类似盐碱地区的文冠果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文冠果 栽培管理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春季嫁接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京 刘金凤 +6 位作者 李守科 韩如峰 张行杰 徐文刚 焦芳 陈志刚 朱凯丽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3期66-70,79,共6页
【目的】以不同年份文冠果实生苗做砧木,采用不同方式对文冠果进行嫁接,调查嫁接后苗木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以筛选文冠果最适嫁接方法。【方法】以1754、1888、沃丰2号和46331文冠果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嫁接后成活率、芽长、茎粗和嫁接处愈... 【目的】以不同年份文冠果实生苗做砧木,采用不同方式对文冠果进行嫁接,调查嫁接后苗木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以筛选文冠果最适嫁接方法。【方法】以1754、1888、沃丰2号和46331文冠果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嫁接后成活率、芽长、茎粗和嫁接处愈伤组织POD活性等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年份文冠果砧木最适嫁接方法。【结果】1年生砧木配以芽接,文冠果成活率、茎粗和芽长均高于切接和劈接,2年生、3年生砧木配以切接和劈接,文冠果成活率、茎粗和芽长均高于芽接。此外,1年生砧木配以芽接,其嫁接处愈伤组织POD活性最高,2年生、3年生砧木配以切接和劈接,其嫁接处愈伤组织POD活性最高。【结论】不同年份文冠果砧木的最适嫁接方法不同,1年生砧木芽接成活率最高,2年生和3年生砧木切接和劈接成活率最高,这可为进一步研究嫁接酶活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嫁接 成活率 P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物候期的差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和结实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敖妍 张宁 +4 位作者 赵磊磊 张永明 由海德 刘金凤 张行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明确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物候期的地理变异规律,在文冠果的主要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河南省)选择6个样地,采用定株观测方法,于2012年对文冠果的物候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气候因子和结... 为明确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物候期的地理变异规律,在文冠果的主要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河南省)选择6个样地,采用定株观测方法,于2012年对文冠果的物候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气候因子和结实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供试6个样地中,文冠果的芽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展叶期、果速生期、果熟期、落果期、落叶期及总生长期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盛花期相差天数最多(40d),果速生期相差天数最少(26 d)。产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分布区南缘)的文冠果落叶期最晚,但其他各物候期均最早,总生长期最长(199 d);而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分布区北缘)的文冠果落叶期最早,但其他各物候期均最晚,总生长期最短(148 d)。从结实性状看,6个样地文冠果的座果率和单位投影面积种子质量差异均较大,而种子含油率差异不明显;其中,产自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文冠果座果率和单位投影面积种子质量均最低。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大多数物候期间呈正相关,仅落叶期与其他物候期呈负相关;其中,除盛花期与果速生期无显著相关性外,花期的各物候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与果期的各物候期(果速生期、果熟期和落果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多数物候期与经度和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仅落叶期与经度和纬度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总体上看,除落叶期外,文冠果各物候期与年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其他气候因子多数呈负相关;其中,除果速生期和落果期外,其他物候期与年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此外,仅总生长期与文冠果的座果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物候期与结实性状则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的物候期呈现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且气温是影响其物候期的主要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物候期 结实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花性别分化过程中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和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宁 敖妍 +4 位作者 苏淑钗 刘觉非 黄曜曜 刘金凤 张行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6-1857,共12页
通过外观形态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同时检测气象数据,研究了文冠果花性别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内部解剖结构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文冠果的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顶、侧花序上的分布差异极显著。(2)2种花在前期的... 通过外观形态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同时检测气象数据,研究了文冠果花性别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内部解剖结构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文冠果的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顶、侧花序上的分布差异极显著。(2)2种花在前期的形态结构无差异;雄蕊发育包括花药壁发育和小孢子母细胞时期(20d)、小孢子发生(11d),对应的外部形态分别为芽膨大至露出芽体、花序迅速伸长;雌蕊发育包括胚珠发育(30d)、大孢子发生(11d),对应外部形态为花序伸长、花蕾增大至萼片开裂。(3)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雌、雄配子体形成期出现差异;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外观为花蕾绿色,横径2.05~4.54mm,纵径2.99~5.32mm,此时≥K(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230.6℃;雌能花雄蕊发育异常比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出现时间晚4d。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花蕾横径12.25~18.3mm,纵径8.3~10.98mm,此时≥K有效积温264℃。研究认为,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变化,结合气象因子数据反映花芽内部结构变化,可以判断性别分化时期。研究发现,文冠果2种花都同时具有雌雄蕊,是后期雌雄蕊发育程度不同导致性别分化,故建议从功能角度分别定义为"雌能花"和"雄能花"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性别分化 雌雄配子体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源和施肥对文冠果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思雪 敖妍 +7 位作者 雒小菲 朱菲 姜雅歌 侯新村 刘金凤 谢飞 李守科 陈仁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共8页
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北京林业大学科技温室内,以塑料营养杯(深度20 cm、上口径10 cm,体积1050 mL)为育苗容器、丹麦进口草炭土与珍珠岩混合(体积比V(草炭土)∶V(珍珠岩)=3∶1)为育苗基质、美国Scotts公司生产的奥绿精准配方肥(铵... 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北京林业大学科技温室内,以塑料营养杯(深度20 cm、上口径10 cm,体积1050 mL)为育苗容器、丹麦进口草炭土与珍珠岩混合(体积比V(草炭土)∶V(珍珠岩)=3∶1)为育苗基质、美国Scotts公司生产的奥绿精准配方肥(铵态氮占质量比8.4%+硝态氮占质量比6.6%+磷元素占质量比3.9%+钾元素占质量比9.1%+微量元素)为缓释肥(播种前将肥料均匀拌入基质中)、采自4个种源(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简称阿旗)、河南陕县(简称陕县)、新疆木垒(简称木垒)、内蒙古翁牛特旗(简称翁旗))的文冠果种子为试验种子;试验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种源施肥量(以施氮质量计)分别为40、80、120、160、200 mg/株(即基质中施用缓释肥0.25、0.51、0.76、1.02、1.27 g/L);2019年4月2日播种,自4月28日起每10 d测定1次苗高、地径,苗高测定至封顶(8月14日),地径测定至生长季末(9月4日);以4个种源文冠果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应用根系扫描分析系统(WinRHIZO)测算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等指标,同时将根系径级(d)分为05 mm;以文冠果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为评价指标,应用方差分析法、邓肯(Duncan)多重比较法、隶属函数法,分析种源和施肥对文冠果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冠果苗高生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存在1个生长高峰期;地径生长存在2个高峰期。种源和施肥协同作用对茎生物量、根茎比、径级2 mm<d≤5mm根系长度、径级2mm<d≤5mm根系表面积、根系总长度影响显著。“阿旗种源+施肥160mg/株”协同作用显著促进茎生物量积累,“陕县种源+施肥160mg/株”协同作用显著促进径级2mm<d≤5mm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增大,并提高根系总长度。主效应分析表明,种源对苗高、根生物量、径级d<2mm的根系各指标、径级为2mm<d≤5mm的根系体积、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影响显著;阿旗、木垒、翁旗种源苗高,优于陕县种源苗高;陕县种源根系发育最好。施肥对生长季末地径的影响显著,施肥120mg/株时地径达最大值。阿旗种源容器苗最佳施肥量为120~160mg/株,陕县种源最佳施肥量为160mg/株,木垒、翁旗种源最佳施肥量为80~120mg/株。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陕县种源+施肥160mg/株”协同作用育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施肥 文冠果 容器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文冠果1年生苗生长节律及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敖妍 刘觉非 +3 位作者 陈浩 阮凤云 刘金凤 张行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7,共7页
为揭示文冠果苗期生长规律,以内蒙古赤峰市乌丹镇、坤都镇和天山镇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河北张家口市蔚县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种群苗木生长节律及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生物量、根茎比... 为揭示文冠果苗期生长规律,以内蒙古赤峰市乌丹镇、坤都镇和天山镇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河北张家口市蔚县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种群苗木生长节律及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生物量、根茎比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都是陕县最高;苗高及地径生长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Logistic方程均达极显著拟合水平。苗高、地径速生期分别是31~47d和24~44d,速生期内日均生长量分别为0.42cm和0.06cm。陕县和蔚县种源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各生长阶段净生长量也是陕县和蔚县较高。在北京开展文冠果造林可以重点考虑陕县和蔚县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源 苗期 LOGISTIC方程 生长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志刚 刘金凤 +3 位作者 张行杰 李学锋 王建 刘建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43-45,共3页
为探索林地土壤修复及肥力提高的新途径,本文研究了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后对土壤养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1年大球盖菇的林地土壤养分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有机质分别比对照高307.6%、35.4%、130.2%、185.2... 为探索林地土壤修复及肥力提高的新途径,本文研究了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后对土壤养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1年大球盖菇的林地土壤养分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有机质分别比对照高307.6%、35.4%、130.2%、185.2%;pH值比对照减少1.4%;全盐量相同。(2)连续种植2年大球盖菇的土壤有效磷、水解性氮、有机质分别比种植1年的增加25.6%、8.1%、38.6%;土壤速效钾、pH值比种植1年的分别下降15.9%、1%;全盐量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林下种植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凤 张行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
随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交汇融合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开发,及国家对盐碱荒地等生态修复、后备土地的利用等需求,以白蜡为主的耐盐碱苗木应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文中介绍了白蜡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随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交汇融合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开发,及国家对盐碱荒地等生态修复、后备土地的利用等需求,以白蜡为主的耐盐碱苗木应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文中介绍了白蜡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并对参试的5个品种做了相关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 种质资源 盐碱地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棉木新品种的引种选育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行杰 刘金凤 +2 位作者 董瑞胜 陈志刚 徐文刚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3期5-6,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文明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骨干,林木对推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营地区由于成陆晚、海拔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毛细作用强、蒸发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文明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骨干,林木对推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营地区由于成陆晚、海拔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毛细作用强、蒸发量大等,林木资源匮乏,造成造林成活率低、成本高,近年来虽然加大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但造林绿化树种较为单一,结构简单,难以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 引种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