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西南尕斯地区不同期次油气充注对现今油藏的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桂丽黎 刘可禹 +4 位作者 王喻雄 陈小磊 袁莉 孟庆洋 李秀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1,共9页
尕斯库勒第三系油藏是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柴西南)的主力油藏。从储层成岩序列、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分析研究区油气充注期次,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定量荧光及原油特征等分析柴西南地区储层原油和包裹体的光谱特征及参数,探... 尕斯库勒第三系油藏是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柴西南)的主力油藏。从储层成岩序列、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分析研究区油气充注期次,并通过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定量荧光及原油特征等分析柴西南地区储层原油和包裹体的光谱特征及参数,探讨不同期次油气充注对现今油藏形成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尕斯E31储层经历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碱性的流体演化过程,并发育早期黄色荧光气液烃包裹体和后期蓝色荧光气液烃及伴生气烃包裹体,代表该区经历了28 Ma和8 Ma两期油气成藏阶段;尕斯E31油藏是在古油藏布局的基础上沿后期构造产生的断层输导体系向上调整而形成,是柴西地区油气早成藏,晚期调整,并较好保存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序列 包裹体特征 光谱分析 油藏演化 尕斯E31油藏 柴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