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谷建伟
于红军
+1 位作者
彭松水
刘立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生产特征
启动压力
毛管力
重力
含水率
采油指数
采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用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
被引量:
39
2
作者
冯其红
吕爱民
+1 位作者
于红军
马瑞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针对目前利用流管法建立水驱效果评价理论曲线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一套新的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典型曲线。首先 ,根据相关经验公式确定区块的水驱采收率 ;再利用童氏校正水驱曲线 ,建立起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存水...
针对目前利用流管法建立水驱效果评价理论曲线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一套新的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典型曲线。首先 ,根据相关经验公式确定区块的水驱采收率 ;再利用童氏校正水驱曲线 ,建立起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存水率随采出程度的变化关系式 ;最后建立了含水率采出程度和存水率采出程度的典型曲线。根据区块实际的含水率采出程度和存水率采出程度曲线与典型曲线的位置关系 ,就可以评价区块目前的水驱开发效果。实例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单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技术
评价方法
含水率
采出程度
存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谷建伟
于红军
彭松水
刘立之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胜利油田股份公司纯梁采油厂
胜利油田
股份公司
职工大学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文摘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生产特征
启动压力
毛管力
重力
含水率
采油指数
采液指数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tarting pressure
capillary force
gravity
water cut
oil productivity index
liquid productivity index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
被引量:
39
2
作者
冯其红
吕爱民
于红军
马瑞国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化
胜利油田股份公司纯梁采油厂
中石化
胜利油田
股份公司
孤东
采油厂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文摘
针对目前利用流管法建立水驱效果评价理论曲线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一套新的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典型曲线。首先 ,根据相关经验公式确定区块的水驱采收率 ;再利用童氏校正水驱曲线 ,建立起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存水率随采出程度的变化关系式 ;最后建立了含水率采出程度和存水率采出程度的典型曲线。根据区块实际的含水率采出程度和存水率采出程度曲线与典型曲线的位置关系 ,就可以评价区块目前的水驱开发效果。实例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单可行 。
关键词
水驱技术
评价方法
含水率
采出程度
存水率
Keywords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thod
water cut
recovery percentage of reserve
net injection percentage
typical curve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谷建伟
于红军
彭松水
刘立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用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
冯其红
吕爱民
于红军
马瑞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