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酯结构与降凝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宋昭峥 葛际江 +1 位作者 赵密福 蒋庆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 5~2 2)×104时,P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极性基团的引入,会改善降凝剂的降凝效果;但如极性基团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甚至丧失降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降凝剂 结晶结构 溶解性质 极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