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应用研究——以现河庄油田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伟 王海文 +2 位作者 刘延梅 陈实 谭光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胜利油区的现河庄油田,由数个面积较小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断块组成,目前已开采30多年,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放射性测井技术,对于油田开发,特别是... 胜利油区的现河庄油田,由数个面积较小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断块组成,目前已开采30多年,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放射性测井技术,对于油田开发,特别是对于油藏高含水阶段的进一步开采,与其他测井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介绍了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着重阐述了该项技术在现河庄油田的应用情况,对几口典型井进行了重点剖析,从而为该技术在同类型油田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现河庄油田 硼中子 俘获截面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西油田污水系统改造及运行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树营 王涛 +1 位作者 孙会来 田思涛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96-97,100,共3页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 ,给油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结合草西油田采油污水特点 ,在分析注水单元沙四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基础上 ,2 0 0 2年对草西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 ,给油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结合草西油田采油污水特点 ,在分析注水单元沙四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基础上 ,2 0 0 2年对草西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油田回注水标准SY/T5 32 9- 94的要求 ,2 0 0 3年沙四段注水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西油田 污水处理系统 水质 水处理工艺 注水开发工艺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安油田气顶砂岩稠油油藏开发实践和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树营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1,共5页
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具有油稠、储层疏松的特点,复杂油气水关系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乐安油田草31断块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地质背景和三角洲沉积特点,将Es311-2两个小层作为一套层系开发。结合草31断块单井试采生产情况... 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具有油稠、储层疏松的特点,复杂油气水关系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乐安油田草31断块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地质背景和三角洲沉积特点,将Es311-2两个小层作为一套层系开发。结合草31断块单井试采生产情况,总结了油区和气顶变化规律,研究了沙三段储集层的开发井网分布特点和井距,论述了注水开发的可能性。开发实践表明,应用多种防砂配套技术和螺杆泵携砂冷采工艺,控制单井合理产油量和合理采油速度,将获得较高的一次采收率,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砂岩油藏 稠油油藏 开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储层特征
4
作者 肖淑明 钟建华 +1 位作者 王勇 马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8,共6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岩芯、测井和地质模型等资料,对濮城南区沙二上4~7储层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小,溶蚀作...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岩芯、测井和地质模型等资料,对濮城南区沙二上4~7储层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小,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渗透率较低。储层质量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基本因素,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形成低孔低渗储层起了决定性作用。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其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储层 沉积相 粒间孔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勇 钟建华 +1 位作者 马锋 鱼宏珍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52-1159,I0001,共9页
从岩芯、薄片、扫描电镜以及FMI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发现,济阳坳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大量发育的次生孔隙不仅增大了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使储层孔喉增大,大大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能。研... 从岩芯、薄片、扫描电镜以及FMI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发现,济阳坳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大量发育的次生孔隙不仅增大了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储层的孔隙结构,使储层孔喉增大,大大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能。研究认为长石、岩屑、碳酸盐和硫酸盐等酸性组分的溶蚀以及构造运动是深层次生孔隙形成的主导因素。垂向上存在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应深度范围从上至下依次为3450~3850m和4075~4550m。其主要形成机理有: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②去石膏化和去白云化以及硫酸盐热化学作用;③异常高压加速有机质热演化和对已形成孔隙的保护作用;④构造作用、脱水收缩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构造运动 有机质热演化 溶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7
6
作者 付广 孟庆芬 徐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7-382,387,共7页
通过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各种条件与油气藏的叠合研究证明,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主要有盖源时空匹配关系、储层岩性、断层和圈闭。盖源时空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数量和空间分布;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是油气... 通过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各种条件与油气藏的叠合研究证明,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主要有盖源时空匹配关系、储层岩性、断层和圈闭。盖源时空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数量和空间分布;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岩性;断裂活动时期与源岩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数量,较好的断层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聚集,断裂活动和封闭控制着不同类型圈闭的形成。反向高断块和断背斜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在此基础上得到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和黄旗庙构造带南部;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铜钵庙构造带、乌东斜坡带、乌西断裂带、乌中构造带和巴彦塔拉构造带的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尔逊凹陷 油气藏 主控因素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61断块特高含水期提液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功联 刘志萍 +4 位作者 全宏 郭志华 柴安庆 葛刚 王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44,共2页
针对通61断块的具体特点,在对提液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以提液为主的水动力调整措施,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132 t,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46.4 ... 针对通61断块的具体特点,在对提液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以提液为主的水动力调整措施,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132 t,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46.4 × 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分析 提液 特高含水期 通61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建伟 宋书君 +2 位作者 李向博 刘金友 高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3,共4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古近系原油具有“多源和远源”的复杂油源条件,原油成因分类成为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通过系统分析45处样点共61个原油及岩石氯仿抽提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构成特征,对该区原油进行了成因分类和油源判别。该...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古近系原油具有“多源和远源”的复杂油源条件,原油成因分类成为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通过系统分析45处样点共61个原油及岩石氯仿抽提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构成特征,对该区原油进行了成因分类和油源判别。该区存在着3种成因类型原油。Ⅰ类原油具有m(Pr)/m(Ph)比值低、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低和伽马蜡烷相对含量高的特征,反映出Ⅰ类原油可能主要来自沙四上亚段生油岩;Ⅱ类原油的m(Pr)/m(Ph)比值高,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高和伽马蜡烷相对含量低,表明原油可能主要来自沙三下亚段生油岩;Ⅲ类原油的m(Pr)/m(Ph)比值较高,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较低,伽马蜡烷相对含量极高,并且相对富含三环萜烷和C29规则甾烷,而δ13C值明显偏轻,表明该区可能存在一套尚未落实的生油岩。多种成因类型原油的存在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源多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复杂,该类构造单元仍存在很大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原油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底水油藏中水平井双向脊进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伍增贵 孙新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2-625,共4页
针对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提出了将垂直于水平段的渗流截面分解为多个双向平面平行流,每个平面平行流又细分为上部单向气驱油、下部单向水驱油过程。通过动态分配进入到每个单向驱替过程的流量计算每个时步油气界面或者油水界面的推... 针对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提出了将垂直于水平段的渗流截面分解为多个双向平面平行流,每个平面平行流又细分为上部单向气驱油、下部单向水驱油过程。通过动态分配进入到每个单向驱替过程的流量计算每个时步油气界面或者油水界面的推进过程,可以描述出任意时刻水脊、气脊的形态,也可以计算水平井在不同避水高度下的见水、见气时间。无论是水脊、气脊的形态还是见水、见气时间,计算结果与油藏数值模拟结果都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可以用于水平井开发此类油田的动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底水 水平井 水锥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液压抽油机的发展概况与技术水平 被引量:26
10
作者 薄涛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液压抽油机是已被国内外油田生产实践所证实了的具有采油经济性好、重量轻、体积小、冲程长度及冲程次数可实现无级调节和工作性能优越等特点的新型抽油设备。目前液压抽油机已得到国内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使液压抽油机近十几... 液压抽油机是已被国内外油田生产实践所证实了的具有采油经济性好、重量轻、体积小、冲程长度及冲程次数可实现无级调节和工作性能优越等特点的新型抽油设备。目前液压抽油机已得到国内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使液压抽油机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液压抽油机 发展概况 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100断块史103井区加密试验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凡玉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9,共3页
针对史100断块史103井区的具体特点,从体积波及系数、采收率、经济效益及开发实践等方面对加密调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井距和井网密度。结合井网加密方式和注水方向性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选了加密调整方案。... 针对史100断块史103井区的具体特点,从体积波及系数、采收率、经济效益及开发实践等方面对加密调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井距和井网密度。结合井网加密方式和注水方向性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选了加密调整方案。矿场阶段实施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为同类油藏的调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井网 加密调整 可行性分析 史103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式光杆密封器
12
作者 薄涛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6期68-68,73,共2页
介绍了一种跟踪式光杆密封器的技术参数、结构、工作原理和现场应用情况特点 ,应用表明该跟踪式光杆密封器使用安全性好 ,密封可靠性高 。
关键词 跟踪式光杆密封器 技术参数 密封性能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期超深水湖泊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钟建华 李勇 +13 位作者 邵珠福 陈彬 倪良田 肖淑明 赵海燕 王书宝 饶孟余 刘圣鑫 郝兵 孙宁亮 毛毳 李聪 田媛 林刚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利用地震剖面和连井剖面,结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恢复三角洲前积层的高度,探讨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时期三角洲沉积时的最大古水深。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三中时期发育了很好的建设性三角洲,尤以在牛庄洼陷一带前积层非常发育;五个地... 利用地震剖面和连井剖面,结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恢复三角洲前积层的高度,探讨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时期三角洲沉积时的最大古水深。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三中时期发育了很好的建设性三角洲,尤以在牛庄洼陷一带前积层非常发育;五个地震剖面的统计结果揭示了三角洲前积层的平均高度在485 m,校正后反演的覆水深度在681 m,说明东营三角洲在形成时期的湖泊古水深可达485~681 m;三角洲前积层主要为一套细粒沉积,以灰色粉砂岩和暗色泥岩为主,粉砂岩中常含漂浮泥砾,是一种沿三角洲前缘斜坡发育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进一步反映了深水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深 古湖泊 三角洲 沙河街 前积层 东营凹陷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