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庄油田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吉慧 谢远军 +4 位作者 许建华 王思文 李亚辉 梁建军 孙德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1-75,共5页
唐庄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多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阵地。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和多物源等条件,该区勘探难度逐渐增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背斜构造油气藏逐渐过渡为断块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从古近系始新统沙河... 唐庄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多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阵地。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和多物源等条件,该区勘探难度逐渐增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背斜构造油气藏逐渐过渡为断块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从古近系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至新近系中新统馆陶组勘探层位有5个。笔者首先从油气成藏条件入手,分析了该区的油源条件、构造特征,对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对该区的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 岩性油气藏及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多种油气藏;油藏从沙河街组三段至一段都有分布,且由南向北油气藏的层位依次抬高,全区各层位油气藏叠合连片构成复式油气藏。最后指出下一步勘探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庄油田 油气藏 储集层 勘探潜力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筛选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殿发 郭青 侯加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0-443,共4页
蒸汽吞吐是目前开采稠油油藏最主要的技术,但对原油粘度远大于5×104mPa·s的特超稠油油藏仍存在着筛选条件不明确的问题。根据目前油价,基于投入与产出平衡原理,研究确定了单井周期极限油汽比、单井极限产油量等经济指标。在... 蒸汽吞吐是目前开采稠油油藏最主要的技术,但对原油粘度远大于5×104mPa·s的特超稠油油藏仍存在着筛选条件不明确的问题。根据目前油价,基于投入与产出平衡原理,研究确定了单井周期极限油汽比、单井极限产油量等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特超稠油油藏吞吐的筛选标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油藏条件下原油粘度不超过50×104mPa·s,油层有效厚度大于8.5m,净总厚比大于0.4,含油饱和度大于50%,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500×10-3μm2,最佳的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为0.1~0.5.该筛选条件的确定对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筛选 标准 油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体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晓晖 许建华 +2 位作者 谢远军 于会利 刘重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4-89,共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其西段古近纪沙河街期四段时期形成以砂岩、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本...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其西段古近纪沙河街期四段时期形成以砂岩、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本文首先从宏观上对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进行描述,再从微观上对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描述,分析该砂砾岩体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最后,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该类储集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为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油气藏 砂岩 砾岩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 储集层 成熟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识别垂直裂缝的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雪英 蔺景龙 +1 位作者 文慧俭 吕金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共3页
阐述了阈值化和边缘控制下的裂缝自动分割原理 ,提出了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自动识别裂缝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自动识别垂直裂缝的算法与步骤 ;应用该方法处理的裂缝图象与现场的实际资料相吻合 .表明利用成像测井资料的灰度或色彩变化自动探... 阐述了阈值化和边缘控制下的裂缝自动分割原理 ,提出了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自动识别裂缝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自动识别垂直裂缝的算法与步骤 ;应用该方法处理的裂缝图象与现场的实际资料相吻合 .表明利用成像测井资料的灰度或色彩变化自动探测和识别垂直裂缝是可行的 ;根据阈值化分割原理及垂直裂缝的形态 ,可以准确地分割提取裂缝图象 ;该方法适用于以薄互层地层水平层理为背景的测井图象中垂直裂缝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图象处理 垂直裂缝 图象分割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地区砂砾岩体储层微观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茂斌 许建华 +2 位作者 胡光明 史庆君 周李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砂砾岩体是早第三纪沙四段时期形成的以砂、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首先对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该砾岩体...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津地区砂砾岩体是早第三纪沙四段时期形成的以砂、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首先对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该砾岩体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该类砂砾岩体储集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以中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类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地区 砂砾岩体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低渗透储集层 东营凹陷 早第三纪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