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8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4
1
作者
曾流芳
卢云之
李林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9-61,共3页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注采对应关系、大孔道、累积注入倍数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出了“两段三层四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即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注采对应关系、大孔道、累积注入倍数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出了“两段三层四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即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内低渗透段、受夹层影响的低水淹段;层间状况差异大且物性差的层、累积注入倍数低的低水淹层及动用差或未动用的薄层;平面上动态注采对应差部位、受井间渗流特征及大孔道等影响的滞留区、绕流区、起伏较大的微构造高部位。另外,对油层的认识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力。同时探讨了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法,对矿场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规律
生产
测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注水井纤维复合防砂新技术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修太
李鹏
+2 位作者
张国荣
邱广敏
严锦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为了提高注水井防砂的成功率,在覆膜砂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纤维,不但可以增加纤维固结体的挡砂性能,而且对渗透率也没有伤害.探讨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耐介质性、携砂液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支撑剂粒径等对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影响.纤维的...
为了提高注水井防砂的成功率,在覆膜砂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纤维,不但可以增加纤维固结体的挡砂性能,而且对渗透率也没有伤害.探讨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耐介质性、携砂液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支撑剂粒径等对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影响.纤维的加入提高了防砂体的早期抗压强度(即固化12~24h时的抗压强度),作业占井周期由原来的关井4d缩短为2d;而且纤维复合防砂体的挡砂强度可达5MPa,可以满足注水井防砂要求.该技术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防砂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纤维防砂
性能评价
携砂液
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注入水对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汤战宏
张继超
+3 位作者
涂文利
谭河清
李卫东
邵保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75-76,共2页
通过孤东油田目前的污水对不同区块及层位的损害程度研究,以及注水水质中不同因素对地层的损害机理及规律分析,提出了适合孤东油田的水质控制指标和有关污水处理的建议。对于提高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注水开发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注入水
储层损害
注水水质
储层敏感性
渗透率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块整体调剖综合决策技术及其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3 位作者
黄春
黄启龙
张永峰
陈明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3-74,共2页
利用油藏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对选井、堵剂、施工参数与效果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实现了区块整体调剖选井决策、堵剂决策、施工设计、效果评价一体化。用其对孤东油田七区西区Ng5 4 ~Ng61层系进行治理后 ,日增油 69.9t ,综合含水率下降 ...
利用油藏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对选井、堵剂、施工参数与效果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实现了区块整体调剖选井决策、堵剂决策、施工设计、效果评价一体化。用其对孤东油田七区西区Ng5 4 ~Ng61层系进行治理后 ,日增油 69.9t ,综合含水率下降 0 .2 % ,提高采收率 4 .0 5 % ,增加可采储量 73 .8× 10 4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区块整体调剖
综合决策技术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油井携砂举升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2 位作者
张国荣
田庆生
严锦根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47-50,共4页
根据孤东油田开发需要 ,借助砂粒在流体 (水和油 )中沉降实验 ,研究砂粒在流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 ,确立了砂粒沉降速度与井眼流体平均速度间的相关关系式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 ,以油井...
根据孤东油田开发需要 ,借助砂粒在流体 (水和油 )中沉降实验 ,研究砂粒在流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 ,确立了砂粒沉降速度与井眼流体平均速度间的相关关系式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 ,以油井携砂安全生产为前提 ,提出了一套有杆泵抽油井在携砂生产条件下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 ,并在孤东油田应用 ,取得阶段成果 ,为出砂油井管理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油井
携砂
举升能力
研究
有杆泵
固液两相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黄春
郑伟林
刘洋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孤东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 ,泥质粘土含量高 ,油层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 ,粘度分布范围宽 ,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 ,断块分布零散 ,开采难度大。结合稠油油藏特点和开采中存在的难点 ,综合配套油层保护、防砂、降粘和机采等工艺技术 ,提高...
孤东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 ,泥质粘土含量高 ,油层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 ,粘度分布范围宽 ,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 ,断块分布零散 ,开采难度大。结合稠油油藏特点和开采中存在的难点 ,综合配套油层保护、防砂、降粘和机采等工艺技术 ,提高稠油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稠油开采
配套技术
应用
防砂
油层保护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4
7
作者
潘迪超
何牛仔
张广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9-62,共4页
针对孤东油田长期停产井的成因 ,吸取水力压裂的技术优点 ,形成了高压充填防砂工艺。该工艺通过把PFS封隔充填一体化工具及绕丝筛管下入井内 ,利用人工充填到油层中的充填砂体和充填在井筒内的充填砂体的完整相连 ,明显改善了近井筒范...
针对孤东油田长期停产井的成因 ,吸取水力压裂的技术优点 ,形成了高压充填防砂工艺。该工艺通过把PFS封隔充填一体化工具及绕丝筛管下入井内 ,利用人工充填到油层中的充填砂体和充填在井筒内的充填砂体的完整相连 ,明显改善了近井筒范围内的液体的渗透条件 ,很好地解决了防砂与防堵塞不能统一的问题。采用这种防砂工艺完成高压充填防砂施工 186口油井 ,成功 176口 ,一次成功率 95 % ,日产能力 85 7t,阶段有效期 193d ,累计增油 13 3万t,投入产出比为 1∶7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充填
防砂工艺
应用
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增产措施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为贞
赵永兴
+2 位作者
杨黎
叶青秀
陈中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7-59,共3页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结果[1] 、数值摸拟技术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技术 ,对孤东油田西北部区块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深化了油藏认识。在此基础上 ,采用滚动扩边新井、完善井、老井措施等技术 ,有效提高了开发效果 。
关键词
疏松砂岩
特高含水期
孤东油田
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油分布
增油措施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泵上掺水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郝林
孙楠
+2 位作者
王东
王海翠
衣秀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稠油油藏现已成为孤东油田储量接替的关键 ,稠油产量直接影响着孤东油田的稳产。改善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条件的方法主要有热力、化学和稀释法等 ,化学降粘法和电加热法采油成本高 ,且在孤东油田无良好降粘效果的稀油资源 ,所以 ,应用了井...
稠油油藏现已成为孤东油田储量接替的关键 ,稠油产量直接影响着孤东油田的稳产。改善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条件的方法主要有热力、化学和稀释法等 ,化学降粘法和电加热法采油成本高 ,且在孤东油田无良好降粘效果的稀油资源 ,所以 ,应用了井筒抽油泵泵上掺污水工艺。通过软件模拟研究 ,优化了泵上掺水井的相关生产参数。现场共实施了 18口井 ,已累积增产原油 2 5 79.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上掺水工艺
孤东油田
稠油油藏
驱油剂
残余油饱和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堵综合配套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13
10
作者
郑伟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调查分析孤东油田不同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的堵塞类型。推广应用了振荡解堵技术、聚合物化学解堵技术、液力割缝解堵技术、脉冲解堵技术等多种解堵技术,来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堵塞问题。这些解堵技术现场应用44井次,成功37井...
在调查分析孤东油田不同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的堵塞类型。推广应用了振荡解堵技术、聚合物化学解堵技术、液力割缝解堵技术、脉冲解堵技术等多种解堵技术,来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堵塞问题。这些解堵技术现场应用44井次,成功37井次,成功率达84.1%,累积增油20 520 t,表明这些解堵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应的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塞
振荡解堵
化学解堵
液力割缝
脉冲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王学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52,共2页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性润湿,油水界面张力高达21.1mN/m。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至1×10-3mN/m以下,可见提高驱油效率的有利方向是开展三元复合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上段
驱油效率
特殊岩心分析
碳氧比
高渗透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套管损伤的分析方法和治理措施
被引量:
5
12
作者
赵华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9-31,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油井防砂处理后套管损伤增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检查分析套管损伤的常用方法有井下电视直接观察法、超声波还原成像分析法、铅模印迹分析法、工具找漏验证法、同位素测试找漏法和井温测试找漏法等。经大...
针对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油井防砂处理后套管损伤增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检查分析套管损伤的常用方法有井下电视直接观察法、超声波还原成像分析法、铅模印迹分析法、工具找漏验证法、同位素测试找漏法和井温测试找漏法等。经大量统计资料归纳分析,得出套管损坏方式主要有套管缩径、弯曲、断脱和破漏等四大类,并针对损伤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相应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套管损伤
分析方法
治理措施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GD2000型抽油机遥测系统应用
13
作者
刘广友
张兴华
黄煦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6期55-56,共2页
孤东油田是我国 80年代发现并投入开发的大型油田。全油田共有抽油井 1735口 ,分布黄河三角洲滩海地带 ,地域广、信息点分散、地形条件复杂 ,造成油井信息收集难 ,管理难度大。为此 ,开展了适合孤东油田的抽油机的遥控装置的引进、完善...
孤东油田是我国 80年代发现并投入开发的大型油田。全油田共有抽油井 1735口 ,分布黄河三角洲滩海地带 ,地域广、信息点分散、地形条件复杂 ,造成油井信息收集难 ,管理难度大。为此 ,开展了适合孤东油田的抽油机的遥控装置的引进、完善和应用工作 ,从 2 0 0 0年到目前先后应用 6 12口井 ,应用表明 ,该系统性能稳定、操作可靠 ,对抽油井资料收集和管理提供了自动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GD2000型
抽油机
遥测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馆陶组储层射孔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张广伟
张博
+2 位作者
曾流芳
谭河清
彭存仓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59-61,共3页
储层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和修井的各个作业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 ,尤其是与地层配伍性差的各种入井液 ,将会造成地层污染 ,从而使油井产量下降 ,采收率降低 ,因此加强入井液的研究是保护油层、防止伤害的重要环节...
储层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和修井的各个作业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 ,尤其是与地层配伍性差的各种入井液 ,将会造成地层污染 ,从而使油井产量下降 ,采收率降低 ,因此加强入井液的研究是保护油层、防止伤害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在油气层和井筒之间产生一条清洁的通道 ,增加油气井的产能 ,加强了射孔液、射孔工艺、射孔损害机理、射孔参数的研究 ,尽量避免或减少射孔过程中对油气层的伤害 ,保护馆陶组砂岩油气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陶组
储层
射孔完井
伤害机理
油气层保护
孔眼
射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联合站输油管线防腐层检测与评价
15
作者
张树东
刘迎丽
张希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3-44,51,共3页
针对孤东采油厂输油管线部分防腐层破损、沥青老化和管道腐蚀严重等情况 ,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地面电位电场法和管地电位法等 3种方法对管道进行了综合检测 ,检测距离为1 5 6 4km。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 ,得出近期需要维修的管线 72 8...
针对孤东采油厂输油管线部分防腐层破损、沥青老化和管道腐蚀严重等情况 ,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地面电位电场法和管地电位法等 3种方法对管道进行了综合检测 ,检测距离为1 5 6 4km。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 ,得出近期需要维修的管线 72 8m ,其中需要立即维修的管线5 0 3m ,发现破损点 12处。从总体上讲 ,该段管线的防腐状况一般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在近期对管线进行维修。建议采油厂在进行管线防腐层破损维修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联合站
输油管线
防腐层
检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16
作者
彭存仓
谭河清
+2 位作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 ,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 ,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 ,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数学模型
流体势
孤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及其在孤东八区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5
17
作者
谭河清
沈金松
+3 位作者
周超
董辉
房锡业
张福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利用传输线理论讨论了套管供大电流时井眼、套管内和套管外水泥环及地层中的电流分布。介绍了井地电位测量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重点分析了井地电位测量数据的成像方法。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技术取得了孤东油田八区 2 6 J9井区的野外实测电...
利用传输线理论讨论了套管供大电流时井眼、套管内和套管外水泥环及地层中的电流分布。介绍了井地电位测量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重点分析了井地电位测量数据的成像方法。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技术取得了孤东油田八区 2 6 J9井区的野外实测电位数据。用数值模拟和反演成像方法对实测电位数据进行了处理 ,得到了 2 6 J9井区目的层的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本区构造、岩性及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数据分析可知 ,近南北方向有一条渗透性较好的优势通道 ,注水水洗及聚合物驱较为充分 ,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在高渗透带的两侧非均质性严重 ,水洗不充分 ,这是今后注聚合物封堵和调整挖潜应考虑的因素。与测试、生产动态和其他开发地质资料对比表明 ,井地电位测量资料的结果与其他监测资料吻合较好 ,剩余油平面分布和层间分布与智能测试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电位测量技术
剩余油
成像技术
孤东油田
传输线理论
电流分布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发展现状
被引量:
9
18
作者
谷建伟
姜汉桥
+1 位作者
王增林
王学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描述微生物采油的几种数学模型 ,分析了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 ,指出描述各种增产机理和生物特性的实验参数是制约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现场应用的关键 ,并给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学模型和一套取得相关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数学模型
发展现状
实验参数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埕岛油田油水井安全控制系统
被引量:
14
19
作者
王增林
孙宝全
+1 位作者
董社霞
范桂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7,1,共3页
为了确保海上油田油水井的安全生产 ,在胜利油田埕岛浅海油田的 2 31口井上都安装了安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地面部分由地面控制盘、井口安全阀、温度控制装置和压力控制设备等组成 ;井下部分由液控管线、井下安全阀、各种环空封...
为了确保海上油田油水井的安全生产 ,在胜利油田埕岛浅海油田的 2 31口井上都安装了安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地面部分由地面控制盘、井口安全阀、温度控制装置和压力控制设备等组成 ;井下部分由液控管线、井下安全阀、各种环空封隔器、排气阀和定压阀等组成。其原理是利用连续液体压力传递方式 ,将地面控制盘的液压力通过特殊管线传给井下安全阀等控制装置。紧急情况下 ,由控制系统关闭油管和油套环空的油流通道 ,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该控制系统可用于注水井、电动潜油泵井、螺杆泵井和自喷井 ,现场使用成功率达 10 0 %。其配套装备与国外产品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
埕岛油田
安全控制系统
油井
注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被引量:
3
20
作者
刘恩新
任占春
+5 位作者
陈丽霞
崔巨师
陈维华
商祥毅
黄春
黄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油层保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系统工程。综合评价地层损害要分析对比一系列评价参数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孤东三区的应用表明 ,运用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可以方便、快捷、科学地对伤...
油层保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系统工程。综合评价地层损害要分析对比一系列评价参数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孤东三区的应用表明 ,运用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可以方便、快捷、科学地对伤害因素进行分析诊断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该系统包括盐敏、碱敏、颗粒含量、颗粒直径、表面张力、细菌含量等 6个实验数据库 ,1个油层伤害诊断知识库 ,1个入井液质量标准确定模块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工程
入井液
地层损害诊断
专家系统
模块
孤东三区
油层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4
1
作者
曾流芳
卢云之
李林祥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9-61,共3页
文摘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注采对应关系、大孔道、累积注入倍数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出了“两段三层四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即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内低渗透段、受夹层影响的低水淹段;层间状况差异大且物性差的层、累积注入倍数低的低水淹层及动用差或未动用的薄层;平面上动态注采对应差部位、受井间渗流特征及大孔道等影响的滞留区、绕流区、起伏较大的微构造高部位。另外,对油层的认识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力。同时探讨了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法,对矿场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孤东油田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规律
生产
测井
监测
Keywords
extra-high water cut stag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注水井纤维复合防砂新技术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修太
李鹏
张国荣
邱广敏
严锦根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
)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文摘
为了提高注水井防砂的成功率,在覆膜砂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纤维,不但可以增加纤维固结体的挡砂性能,而且对渗透率也没有伤害.探讨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耐介质性、携砂液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支撑剂粒径等对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影响.纤维的加入提高了防砂体的早期抗压强度(即固化12~24h时的抗压强度),作业占井周期由原来的关井4d缩短为2d;而且纤维复合防砂体的挡砂强度可达5MPa,可以满足注水井防砂要求.该技术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防砂新技术.
关键词
支撑剂
纤维防砂
性能评价
携砂液
孤东油田
Keywords
proppant, fibre sand control, performance appraisal, sand-laden fluid,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注入水对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汤战宏
张继超
涂文利
谭河清
李卫东
邵保林
机构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75-76,共2页
文摘
通过孤东油田目前的污水对不同区块及层位的损害程度研究,以及注水水质中不同因素对地层的损害机理及规律分析,提出了适合孤东油田的水质控制指标和有关污水处理的建议。对于提高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注水开发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注入水
储层损害
注水水质
储层敏感性
渗透率
堵塞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块整体调剖综合决策技术及其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黄春
黄启龙
张永峰
陈明亮
机构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孤
东
采油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3-74,共2页
文摘
利用油藏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对选井、堵剂、施工参数与效果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实现了区块整体调剖选井决策、堵剂决策、施工设计、效果评价一体化。用其对孤东油田七区西区Ng5 4 ~Ng61层系进行治理后 ,日增油 69.9t ,综合含水率下降 0 .2 % ,提高采收率 4 .0 5 % ,增加可采储量 73 .8× 10 4t 。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区块整体调剖
综合决策技术
现场应用
Keywords
Guodong oilfield, block overall profile control, decision technique, fiel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油井携砂举升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张国荣
田庆生
严锦根
机构
中石化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工艺研究所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47-50,共4页
文摘
根据孤东油田开发需要 ,借助砂粒在流体 (水和油 )中沉降实验 ,研究砂粒在流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 ,确立了砂粒沉降速度与井眼流体平均速度间的相关关系式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 ,以油井携砂安全生产为前提 ,提出了一套有杆泵抽油井在携砂生产条件下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 ,并在孤东油田应用 ,取得阶段成果 ,为出砂油井管理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油井
携砂
举升能力
研究
有杆泵
固液两相流
优化设计
Keywords
prop-carrying design of rod pump,two-phase flow of solid and liquid,Gudong Oilfield,optimizing design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7
6
作者
黄春
郑伟林
刘洋
机构
山
东
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孤东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 ,泥质粘土含量高 ,油层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 ,粘度分布范围宽 ,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 ,断块分布零散 ,开采难度大。结合稠油油藏特点和开采中存在的难点 ,综合配套油层保护、防砂、降粘和机采等工艺技术 ,提高稠油开发效果。
关键词
孤东油田
稠油开采
配套技术
应用
防砂
油层保护
综合治理
Keywords
viscous crude oil,sand control,reservoir protection,technology,comprehensive treatment,effect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4
7
作者
潘迪超
何牛仔
张广辉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9-62,共4页
文摘
针对孤东油田长期停产井的成因 ,吸取水力压裂的技术优点 ,形成了高压充填防砂工艺。该工艺通过把PFS封隔充填一体化工具及绕丝筛管下入井内 ,利用人工充填到油层中的充填砂体和充填在井筒内的充填砂体的完整相连 ,明显改善了近井筒范围内的液体的渗透条件 ,很好地解决了防砂与防堵塞不能统一的问题。采用这种防砂工艺完成高压充填防砂施工 186口油井 ,成功 176口 ,一次成功率 95 % ,日产能力 85 7t,阶段有效期 193d ,累计增油 13 3万t,投入产出比为 1∶7 2。
关键词
高压充填
防砂工艺
应用
孤东油田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增产措施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为贞
赵永兴
杨黎
叶青秀
陈中华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7-59,共3页
文摘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结果[1] 、数值摸拟技术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技术 ,对孤东油田西北部区块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深化了油藏认识。在此基础上 ,采用滚动扩边新井、完善井、老井措施等技术 ,有效提高了开发效果 。
关键词
疏松砂岩
特高含水期
孤东油田
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油分布
增油措施
效果评价
Keywords
loose sandstone, extra high water-cut period, residual recoverable reserves,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stimulation,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泵上掺水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郝林
孙楠
王东
王海翠
衣秀惠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稠油油藏现已成为孤东油田储量接替的关键 ,稠油产量直接影响着孤东油田的稳产。改善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条件的方法主要有热力、化学和稀释法等 ,化学降粘法和电加热法采油成本高 ,且在孤东油田无良好降粘效果的稀油资源 ,所以 ,应用了井筒抽油泵泵上掺污水工艺。通过软件模拟研究 ,优化了泵上掺水井的相关生产参数。现场共实施了 18口井 ,已累积增产原油 2 5 79.2t。
关键词
泵上掺水工艺
孤东油田
稠油油藏
驱油剂
残余油饱和度
含水率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 steam, oil displacement agent, water blending above pump, alternating injection,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堵综合配套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13
10
作者
郑伟林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文摘
在调查分析孤东油田不同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的堵塞类型。推广应用了振荡解堵技术、聚合物化学解堵技术、液力割缝解堵技术、脉冲解堵技术等多种解堵技术,来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堵塞问题。这些解堵技术现场应用44井次,成功37井次,成功率达84.1%,累积增油20 520 t,表明这些解堵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应的堵塞问题。
关键词
堵塞
振荡解堵
化学解堵
液力割缝
脉冲解堵
Keywords
Plugging,Shaking release,Chemical release,Hydraulic slot,Pulse release.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王学忠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52,共2页
文摘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性润湿,油水界面张力高达21.1mN/m。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至1×10-3mN/m以下,可见提高驱油效率的有利方向是开展三元复合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上段
驱油效率
特殊岩心分析
碳氧比
高渗透砂岩油藏
Keywords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special core analysis, carbon-oxygen ratio, high-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套管损伤的分析方法和治理措施
被引量:
5
12
作者
赵华西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9-31,共3页
文摘
针对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油井防砂处理后套管损伤增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检查分析套管损伤的常用方法有井下电视直接观察法、超声波还原成像分析法、铅模印迹分析法、工具找漏验证法、同位素测试找漏法和井温测试找漏法等。经大量统计资料归纳分析,得出套管损坏方式主要有套管缩径、弯曲、断脱和破漏等四大类,并针对损伤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相应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套管损伤
分析方法
治理措施
管道检测
分类号
TE973.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GD2000型抽油机遥测系统应用
13
作者
刘广友
张兴华
黄煦
机构
中石化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6期55-56,共2页
文摘
孤东油田是我国 80年代发现并投入开发的大型油田。全油田共有抽油井 1735口 ,分布黄河三角洲滩海地带 ,地域广、信息点分散、地形条件复杂 ,造成油井信息收集难 ,管理难度大。为此 ,开展了适合孤东油田的抽油机的遥控装置的引进、完善和应用工作 ,从 2 0 0 0年到目前先后应用 6 12口井 ,应用表明 ,该系统性能稳定、操作可靠 ,对抽油井资料收集和管理提供了自动化支持。
关键词
孤东油田
GD2000型
抽油机
遥测系统
应用
Keywords
Gudong oilfield,system,well pumping unit,telemetering device,application
分类号
TE9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馆陶组储层射孔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张广伟
张博
曾流芳
谭河清
彭存仓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59-61,共3页
文摘
储层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和修井的各个作业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 ,尤其是与地层配伍性差的各种入井液 ,将会造成地层污染 ,从而使油井产量下降 ,采收率降低 ,因此加强入井液的研究是保护油层、防止伤害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在油气层和井筒之间产生一条清洁的通道 ,增加油气井的产能 ,加强了射孔液、射孔工艺、射孔损害机理、射孔参数的研究 ,尽量避免或减少射孔过程中对油气层的伤害 ,保护馆陶组砂岩油气藏 。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陶组
储层
射孔完井
伤害机理
油气层保护
孔眼
射孔液
Keywords
Oil & gas reservoir protection,Perforation completion,Perforating fluid,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TE2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联合站输油管线防腐层检测与评价
15
作者
张树东
刘迎丽
张希胜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3-44,51,共3页
文摘
针对孤东采油厂输油管线部分防腐层破损、沥青老化和管道腐蚀严重等情况 ,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地面电位电场法和管地电位法等 3种方法对管道进行了综合检测 ,检测距离为1 5 6 4km。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 ,得出近期需要维修的管线 72 8m ,其中需要立即维修的管线5 0 3m ,发现破损点 12处。从总体上讲 ,该段管线的防腐状况一般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在近期对管线进行维修。建议采油厂在进行管线防腐层破损维修时 。
关键词
孤东油田
联合站
输油管线
防腐层
检测
评价
Keywords
pipeline anti-corrosion layer inspection treatment
分类号
TE98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16
作者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机构
浙江大学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文摘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 ,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 ,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 ,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数学模型
流体势
孤东地区
Keywords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th model
fluid potential
Gudong area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及其在孤东八区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5
17
作者
谭河清
沈金松
周超
董辉
房锡业
张福莱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孤
岛
采油厂
孤
二管理区
山
东
胜利
职业学院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测井分
公司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项目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J0 2 0 1)
文摘
利用传输线理论讨论了套管供大电流时井眼、套管内和套管外水泥环及地层中的电流分布。介绍了井地电位测量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重点分析了井地电位测量数据的成像方法。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技术取得了孤东油田八区 2 6 J9井区的野外实测电位数据。用数值模拟和反演成像方法对实测电位数据进行了处理 ,得到了 2 6 J9井区目的层的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本区构造、岩性及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数据分析可知 ,近南北方向有一条渗透性较好的优势通道 ,注水水洗及聚合物驱较为充分 ,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在高渗透带的两侧非均质性严重 ,水洗不充分 ,这是今后注聚合物封堵和调整挖潜应考虑的因素。与测试、生产动态和其他开发地质资料对比表明 ,井地电位测量资料的结果与其他监测资料吻合较好 ,剩余油平面分布和层间分布与智能测试结果一致 。
关键词
井-地电位测量技术
剩余油
成像技术
孤东油田
传输线理论
电流分布
电流密度
Keywords
borehole-to-surface electrical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numerical simulation
imaging technique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发展现状
被引量:
9
18
作者
谷建伟
姜汉桥
王增林
王学忠
机构
石油大学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科技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文摘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描述微生物采油的几种数学模型 ,分析了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 ,指出描述各种增产机理和生物特性的实验参数是制约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现场应用的关键 ,并给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学模型和一套取得相关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数学模型
发展现状
实验参数
增产机理
Keywords
microbial oil recovery, mathematical model, testing parameter, stimul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埕岛油田油水井安全控制系统
被引量:
14
19
作者
王增林
孙宝全
董社霞
范桂德
机构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科技处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采油
工艺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7,1,共3页
文摘
为了确保海上油田油水井的安全生产 ,在胜利油田埕岛浅海油田的 2 31口井上都安装了安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地面部分由地面控制盘、井口安全阀、温度控制装置和压力控制设备等组成 ;井下部分由液控管线、井下安全阀、各种环空封隔器、排气阀和定压阀等组成。其原理是利用连续液体压力传递方式 ,将地面控制盘的液压力通过特殊管线传给井下安全阀等控制装置。紧急情况下 ,由控制系统关闭油管和油套环空的油流通道 ,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该控制系统可用于注水井、电动潜油泵井、螺杆泵井和自喷井 ,现场使用成功率达 10 0 %。其配套装备与国外产品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关键词
浅海
埕岛油田
安全控制系统
油井
注水井
Keywords
shallow sea Chengdao Oilfield safety control system oil well water injection well
分类号
TE9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被引量:
3
20
作者
刘恩新
任占春
陈丽霞
崔巨师
陈维华
商祥毅
黄春
黄煦
机构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采油
工艺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工艺研究所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摘
油层保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系统工程。综合评价地层损害要分析对比一系列评价参数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孤东三区的应用表明 ,运用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可以方便、快捷、科学地对伤害因素进行分析诊断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该系统包括盐敏、碱敏、颗粒含量、颗粒直径、表面张力、细菌含量等 6个实验数据库 ,1个油层伤害诊断知识库 ,1个入井液质量标准确定模块和
关键词
采油工程
入井液
地层损害诊断
专家系统
模块
孤东三区
油层保护技术
Keywords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injected fluid,Formation damage,Expert system,Modle,Application,Third district of Gudong.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曾流芳
卢云之
李林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孤东油田注水井纤维复合防砂新技术
赵修太
李鹏
张国荣
邱广敏
严锦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孤东油田注入水对储层损害研究
汤战宏
张继超
涂文利
谭河清
李卫东
邵保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区块整体调剖综合决策技术及其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黄煦
郭雄华
黄春
黄启龙
张永峰
陈明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孤东油田油井携砂举升能力研究
黄煦
郭雄华
张国荣
田庆生
严锦根
《钻采工艺》
CAS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孤东油田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及应用
黄春
郑伟林
刘洋
《钻采工艺》
CAS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潘迪超
何牛仔
张广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孤东油田增产措施与效果评价
陈为贞
赵永兴
杨黎
叶青秀
陈中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泵上掺水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油藏的应用
郝林
孙楠
王东
王海翠
衣秀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解堵综合配套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郑伟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王学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孤东油田套管损伤的分析方法和治理措施
赵华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孤东油田GD2000型抽油机遥测系统应用
刘广友
张兴华
黄煦
《钻采工艺》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孤东油田馆陶组储层射孔过程伤害机理研究
张广伟
张博
曾流芳
谭河清
彭存仓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孤东油田联合站输油管线防腐层检测与评价
张树东
刘迎丽
张希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及其在孤东八区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谭河清
沈金松
周超
董辉
房锡业
张福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发展现状
谷建伟
姜汉桥
王增林
王学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埕岛油田油水井安全控制系统
王增林
孙宝全
董社霞
范桂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采油工程入井液标准确定及地层伤害诊断专家系统
刘恩新
任占春
陈丽霞
崔巨师
陈维华
商祥毅
黄春
黄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