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地质监理在探井钻探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邢恩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胜利油田比较重视地质监理在探井施工中的作用,从探井工程设计、施工、录井到完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作者根据20多年的实践认为,实施探井地质监督制度是加快钻探速度、缩短建井周期、节约探井投资、提高钻探效益的有效手段... 胜利油田比较重视地质监理在探井施工中的作用,从探井工程设计、施工、录井到完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作者根据20多年的实践认为,实施探井地质监督制度是加快钻探速度、缩短建井周期、节约探井投资、提高钻探效益的有效手段。地质监督通过随钻跟踪分析,作出地质预告,避免钻井事故的发生,及时提出优化钻井取心及何时完钻的建议,节约无效钻井进尺和无效取心进尺,还能够协调解决钻井技术问题,为上级决策及时提供各种有效信息,保证决策的及时和有效性。在探井派驻地质监理,对于取全取准录井资料、发现与保护油气层,保证各项钻探任务的完成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和制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提高探井的录井质量和钻井安全施工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监理 胜利油田 探井 钻探 保护油气层 工程设计 工作标准 监督制度 建井周期 跟踪分析 钻井事故 钻井取心 钻井进尺 钻井技术 协调解决 录井资料 改进建议 安全施工 决策 完井 随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干技术的进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大伟 刘震 +1 位作者 陈小宏 姬小兵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6,共6页
在介绍相干技术基本原理、相干算法发展历程和相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干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由于其对不连续体非常敏感而广泛应用于断层和裂缝的识别,若与其它地震技术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地识别砂体、复杂的断块构造。... 在介绍相干技术基本原理、相干算法发展历程和相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干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由于其对不连续体非常敏感而广泛应用于断层和裂缝的识别,若与其它地震技术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地识别砂体、复杂的断块构造。相干数据体能够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变化,即不同能量环境下沉积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对相干体切片的分析来判断地质体的空间变化及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寻找有利的储集带和隐蔽性油气藏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 不连续体识别 沉积环境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性油气勘探保护储层新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庆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介绍了胜利油田复杂岩性油气勘探保护油层的新技术。即探井储集层敏感性预测技术、复杂岩性储集层保护钻井液技术、根据油气上返速度调整钻井液密度解放储层。敏感性预测技术是根据数据库文件,得出该样品的速敏、盐敏、水敏、酸敏、碱... 介绍了胜利油田复杂岩性油气勘探保护油层的新技术。即探井储集层敏感性预测技术、复杂岩性储集层保护钻井液技术、根据油气上返速度调整钻井液密度解放储层。敏感性预测技术是根据数据库文件,得出该样品的速敏、盐敏、水敏、酸敏、碱敏伤害率等详细预测报告,为制定单井油气层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对于松散砂岩储层采用一步法钻井液、PAM-MMH钻井液和MEG-MMH钻井液技术;对于水敏性较强的储层采用聚合醇钻井液、钙醇络合水基钻井液和MEG钻井液;对于裂缝、孔洞储集层采用无粘土相钻井液和抗高温无粘土低固相钻井液技术。这几套钻井液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复杂岩性油气勘探井壁稳定、润滑、毒性及保护储层等问题。在钻探井的过程中根据油气上窜速度的大小及时调整钻井液相对密度,做到了压而不死、活而不喷,最大限度地发现和保护了油气层。对于主要含油层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三段和沙四段地层,控制一定的油气上返速度,始终保持油气处于“亚活跃”状态,对减少钻井液伤害,保护好油气层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技术 探井 储层 油气层 油层 储集层 岩性 油气勘探 沙四段 沙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4
作者 姬小兵 尚应军 张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1-33,共3页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取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 勘探 数据采集技术 地震资料 地震剖面 地震地质 观测系统 高地 难点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深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万绪新 刘绍元 王树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1,共3页
通过对胜利油田地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高固相容量的耐温、耐盐聚磺钻井液体系和一套适合于钻深层古生界地层的无粘土低固相体系。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聚磺钻井液基础上,通过应用新型硅氟类处理剂、聚合醇处理剂,能够大幅度地... 通过对胜利油田地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高固相容量的耐温、耐盐聚磺钻井液体系和一套适合于钻深层古生界地层的无粘土低固相体系。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聚磺钻井液基础上,通过应用新型硅氟类处理剂、聚合醇处理剂,能够大幅度地改善体系在高温下对高粘土、高固相的容纳能力,极大地改善了高温下对体系流变性和滤失量的控制能力,提高了体系的整体热稳定性,降低了钻井液成本。无粘土低固相耐温钻井液体系可用于井温为140~179℃的深部潜山储层的钻探,该体系不仅满足安全钻井需要,而且为解放油气层提供了工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井液 钻井液体系 滤失量 聚合醇 井温 油气层 处理剂 耐温 固相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速度分析与动校正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刚明 郭树祥 +1 位作者 李建明 高生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8-39,共2页
由于常规速度分析一般忽略计算公式中的四次项 ,因此 ,对于较大偏移距的资料就存在校正时差的问题 ,其速度分析误差影响了资料的叠加质量。文章讨论了四阶速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采用将常规速度分析和四阶速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解决了... 由于常规速度分析一般忽略计算公式中的四次项 ,因此 ,对于较大偏移距的资料就存在校正时差的问题 ,其速度分析误差影响了资料的叠加质量。文章讨论了四阶速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采用将常规速度分析和四阶速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解决了远偏移距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问题。并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速度分析 动校正方法 应用效果 偏移距 常规速度分析 动校正 叠加成像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渗透稠油油藏新型防膨抑砂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卫然 董海生 +1 位作者 高斌 赵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胜利油田中、高渗透稠油油藏大部分以原油胶结为主,这类油藏原油黏度高,黏土含量高,出砂严重且地层砂粒度中值相对较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新型防膨抑砂剂———FS-FYJ防膨抑砂剂是一种网状多羟基阳离子聚合物,能够非常有效而永久地防... 胜利油田中、高渗透稠油油藏大部分以原油胶结为主,这类油藏原油黏度高,黏土含量高,出砂严重且地层砂粒度中值相对较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新型防膨抑砂剂———FS-FYJ防膨抑砂剂是一种网状多羟基阳离子聚合物,能够非常有效而永久地防止黏土膨胀,控制砂粒运移,既有效地保护了油层又明显地改善了中、高渗透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室内泥岩颗粒稳定、抑砂等评价、伤害实验测试了FS-FYJ防膨抑砂剂的防膨抑砂效果及对地层的伤害率,并在郑家、王庄等多个地区现场推广应用了10余口井,取得了显著的防砂效果,解决了胜利油田中、高渗透稠油油藏的防砂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 防膨抑砂剂 中高渗透 稠油:油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井憋压法处理粘附及缩径卡钻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俊海 高飞 宁维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68-69,共2页
阐述了关井憋压法处理粘附卡钻和泥岩微缩径卡钻的机理,并介绍了2口井的现场施工过程及使用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便于操作,采用现场设备即可进行施工,能有效地减少解卡时间,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关井憋压法 卡钻事故 事故处理 钻井作业 屈服值 泥饼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长 曹嫣镔 +3 位作者 宋丹 刘冬青 唐培忠 孟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93,共4页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热采 蒸汽 稠油 注汽压力 蒸气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热液活动对烃源岩生排烃的作用—以东营凹陷西部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翟庆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高温、高压地幔热液。热液改变了局部的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加速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熟和演化,促进油气从烃源岩排出和运移,还为烃源岩带来了CH4 和H2 等气体,既使有机质成烃演化得到加氢作用,又使油气密度和粘度... 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高温、高压地幔热液。热液改变了局部的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加速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熟和演化,促进油气从烃源岩排出和运移,还为烃源岩带来了CH4 和H2 等气体,既使有机质成烃演化得到加氢作用,又使油气密度和粘度下降,有利于运移。火山热液中的高温酸性组分(H2 S ,SO2 ,HF和HCl等)以及过渡金属元素可促进干酪根中碳-氧键、碳-硫等键的断裂,对油气生成具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热液 烃源岩 油气生成 催化作用 生烃演化 生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盆地安参1井褶皱断裂带钻井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宁维友 万绪新 +1 位作者 王爱民 刘俊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安参1井是合肥盆地第一口参数井,在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斜、井壁掉块、扩径、起下钻阻卡严重等复杂情况,为此,采取简化钻具组合、调整钻井液性能、优选钻头类型,使井下复杂情况有所缓解,且提高了机械钻速,顺利钻至设计井深。
关键词 合肥盆地 安参1井 褶皱断裂带 石油钻井 井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