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林博
戴俊生
+1 位作者
陆先亮
束青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钻井、测井资料以及7口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建立了适合孤岛油田中一区Ng5段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了有资料的762口井共9种地质参数,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并按优选序...
以钻井、测井资料以及7口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建立了适合孤岛油田中一区Ng5段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了有资料的762口井共9种地质参数,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并按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了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模型分析显示,Ng5段夹层分布范围广,其形态、分布规律复杂,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为0.61m,延伸距离为5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1km^2。夹层分布密度为0.11~0.63,分布频率为0.52~1.24层/m,单夹层厚度分布为0.4~5.5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研究还表明,在10—413,8-309,9-10和7-9等井区均有夹层连片分布,这些井区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储集层
夹层
随机建模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林博
戴俊生
陆先亮
束青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基金
"十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2003BA613A-02)
文摘
以钻井、测井资料以及7口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建立了适合孤岛油田中一区Ng5段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了有资料的762口井共9种地质参数,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并按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了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模型分析显示,Ng5段夹层分布范围广,其形态、分布规律复杂,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为0.61m,延伸距离为5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1km^2。夹层分布密度为0.11~0.63,分布频率为0.52~1.24层/m,单夹层厚度分布为0.4~5.5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研究还表明,在10—413,8-309,9-10和7-9等井区均有夹层连片分布,这些井区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
河流相
储集层
夹层
随机建模
分布模型
Keywords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interlayer
stochastic modeling
distribution model
分类号
TE121.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林博
戴俊生
陆先亮
束青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