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K地区目标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段卫星 邸志欣 +3 位作者 张庆淮 刘斌 徐锦玺 余志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噪比较低 ,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目标地震采集的设计方法 ,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 ,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品质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最终获得了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 ,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地区 目标地震采集 地震勘探 复杂地质构造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矢量图约束下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方法
2
作者 徐维秀 段卫星 +2 位作者 萧蕴诗 唐廷海 祝媛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33-1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勘探矢量图约束下基于特征点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方法。从可形成数字化地震采集工程图的两种图件——遥感影像和勘探矢量图的特点分析入手,阐述了遥感影像精校正过程中特征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以矢量图作为约束,采用全... 本文研究了在勘探矢量图约束下基于特征点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方法。从可形成数字化地震采集工程图的两种图件——遥感影像和勘探矢量图的特点分析入手,阐述了遥感影像精校正过程中特征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以矢量图作为约束,采用全局和局部变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变换参数,对数据做重采样处理,实现遥感影像的图像精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地震采集工程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流程。实际的应用图件表明该技术和流程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特征点 遥感影像 矢量图 地震采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店北地区火成岩地震勘探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邱燕 赵国勇 +2 位作者 田根海 高建 张怀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9-62,177+7,共6页
尚店北地区广泛发育多套火成岩,寻找火成岩油气藏是当今一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火成岩的地震波阻抗与围岩的差异较大,使得它对地震波的能量下传有很强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以往火成岩层间和下伏地层的资料为弱反射或空白,严重制约了... 尚店北地区广泛发育多套火成岩,寻找火成岩油气藏是当今一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火成岩的地震波阻抗与围岩的差异较大,使得它对地震波的能量下传有很强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以往火成岩层间和下伏地层的资料为弱反射或空白,严重制约了对火成岩油气藏的认识。为了查清火成岩内幕发育情况,此次尚店北三维采集在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等环节上,采取了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火成岩 观测系统 屏蔽 吸收 激发 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新世孔店组生烃潜能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建渝 彭晓波 +4 位作者 张冬梅 冯刚 杨泽蓉 游兴友 高维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勘探能否有更大突破的焦点之一 ,是孔店组 (主要是孔二段 )的生烃潜能。惠民凹陷是济阳坳陷的孔店组沉降中心 ,其地层厚度高达 40 0 0~ 5 0 0 0m ;其中孔二段分布范围广 ,含有暗色泥岩 ,主要为浅湖—沼泽相沉积 ,推测...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勘探能否有更大突破的焦点之一 ,是孔店组 (主要是孔二段 )的生烃潜能。惠民凹陷是济阳坳陷的孔店组沉降中心 ,其地层厚度高达 40 0 0~ 5 0 0 0m ;其中孔二段分布范围广 ,含有暗色泥岩 ,主要为浅湖—沼泽相沉积 ,推测在洼陷中心会出现半深湖相沉积 ,应是孔店组最有生烃潜力的地区。根据已有的少量的有机地化分析结果 ,判断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差 ,类型为Ⅲ型 ,成熟度高 ,以生成轻质油和天然气为主。济阳坳陷东部五号桩洼陷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 ,类型为Ⅱ型 ,成熟度高 ,以生成凝析油为主。黄骅坳陷南区和潍北凹陷是以孔二段为主要烃源岩的含油气区。与它们对比 ,惠民凹陷的孔店组类似于潍北凹陷 ,五号桩洼陷的孔店组更类似于黄骅坳陷南区。在济阳坳陷可能形成以孔二段为烃源岩、以孔一段砂岩为储集层、以其上部的厚层泥岩为盖层的封闭自源型含油气系统。图 2表 4参 5 (陈建渝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新世 孔店组 生烃潜能 评价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技术在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谭绍泉 刘泰生 +2 位作者 徐锦玺 张庆淮 邸志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59-62,67,共5页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如小折射和微测井等 ,都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 ,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 ,对岩性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 ,反映岩性变化的...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如小折射和微测井等 ,都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 ,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 ,对岩性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 ,反映岩性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 微测井 小折射 表层结构 地质雷达 近地表 探测 胜利油田 电性 多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延迟爆炸震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淑合 于静 +2 位作者 胡立新 刘泰生 时兴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9,357,共10页
多级延迟爆炸震源是根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聚能震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爆炸震源。文中介绍了多级延迟爆炸震源的原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测试及现场的多种地表结构和不同勘探对象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提高... 多级延迟爆炸震源是根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聚能震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爆炸震源。文中介绍了多级延迟爆炸震源的原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测试及现场的多种地表结构和不同勘探对象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提高激发的能量和方向性、扩展高频信号、减少因爆炸产生的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等方面,多级延迟爆炸震源比常规的炸药震源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延迟爆炸震源 地震勘探技术 聚能震源 级间距 入射角 频宽 主频 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新地区综合表层调查方法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吴金 张志林 +2 位作者 朱勇 吕双 潘家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0-73,177+6,共6页
表层结构调查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其调查结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震采集中激发和接收的方式和因素,而且可为复杂表层结构区提供翔实的静校正处理资料。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的目的是解决油气开发问题,要求激发子波具有较高... 表层结构调查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其调查结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震采集中激发和接收的方式和因素,而且可为复杂表层结构区提供翔实的静校正处理资料。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的目的是解决油气开发问题,要求激发子波具有较高主频和较大频宽,因此要精细地做好该区的表层结构调查。本文通过对表层结构不同调查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调查方法的适应性,提出综合应用多种表层调查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精细的高密度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利用该套方法在永新地区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为激发、接收因素的制订及静校正等工作准备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结构调查 小折射 微测井 地质雷达 高密度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全观式三维地震采集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文采 刘光林 +1 位作者 杨锴 程振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5-744,共10页
大陆科学钻探不仅是打一口钻,而是深部钻探同地球物理遥测结合起来的相互反馈系统,这里地球物理遥测主要是指三维深反射地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调查是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据采集中提出了全观式三维地震调查... 大陆科学钻探不仅是打一口钻,而是深部钻探同地球物理遥测结合起来的相互反馈系统,这里地球物理遥测主要是指三维深反射地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调查是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据采集中提出了全观式三维地震调查新技术,它是指排列不滚动的三维地震调查,即将地震检波器铺满全部测区的一种地震采集方法,尤其适合于有限面积的三维地震工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快速高效;(2)叠加次数高;(3)与常规三维地震相比成本大幅度减少.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内进行的全观式三维地震测量,全面实现了预期目标,包括:(1)配合钻探查明孔区地质构造,将钻探的一孔之见扩展到深6000m、长宽超过3000m的三维岩柱;(2)提供高精度定位的地壳反射体以供标定;(3)发现中、下地壳及地幔内的反射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深反射地震 三维调查 全观式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郭刚明 时立彩 +1 位作者 高生军 郭树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37-239,270,共4页
通过分析传统傅里叶变换、窗口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各自特点 ,指出了传统傅里叶变换和窗口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以及小波变换可对信号任意时刻的任何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和精细处理的优势。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分频处理 ,分别计算... 通过分析传统傅里叶变换、窗口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各自特点 ,指出了传统傅里叶变换和窗口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以及小波变换可对信号任意时刻的任何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和精细处理的优势。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分频处理 ,分别计算不同频段的数据体 ,校正后再进行小波重建 ,经过分频动校正和分频静校正 ,来减少不同频率校正量存在的误差影响 ,达到提高信号分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资料 传统傅里叶变换 窗口傅里叶变换 信号处理 分频处理 分频动校正 分频静校正 信号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识别油气藏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刁瑞 冯玉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6-772,844+679-680,共7页
窗函数能量归一化的改进广义S变换能在保持时间分辨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域分辨率。本文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通过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黏弹性介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高频能量相对于低频能量衰... 窗函数能量归一化的改进广义S变换能在保持时间分辨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域分辨率。本文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通过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黏弹性介质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高频能量相对于低频能量衰减更强,其频谱特征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加、高频能量相对衰减,因此储层的频谱吸收特性能很好地指示储层的油气富集程度。理论模型和实际井旁地震道的频谱分析结果验证了应用频谱吸收特性检测储层含油气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吸收特性 储层描述 油气识别 广义S变换 黏弹性介质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丽飞 孟宪军 +2 位作者 冯刚 李培明 韩世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0-154,178+1,共7页
三维多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存在的数字检波器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产生高低频噪声严重,三维资料共转换点求取不准及炮检距较大,射线路径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求取转换波速度等难题... 三维多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存在的数字检波器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产生高低频噪声严重,三维资料共转换点求取不准及炮检距较大,射线路径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求取转换波速度等难题,运用转换波处理中的极化滤波去噪、三分量旋转、三维转换波转换点定位、四参数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通过对胜利油田垦71地区单点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转换波 分量旋转 噪声压制 转换点定位 速度分析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正演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开燕 张晓梅 +1 位作者 云美厚 丁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国内外针对陆相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热采动态时移地震监测研究还很少。在认真分析热采对储层弹性特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理论和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建立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动态模型,开展了时移地震正演模... 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国内外针对陆相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热采动态时移地震监测研究还很少。在认真分析热采对储层弹性特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理论和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建立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动态模型,开展了时移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热采(注蒸汽、火烧油层、注热水)会引起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显著改变,从而导致明显的地震振幅差异。利用时移地震振幅差异可以区分油层中的高温区范围,跟踪高温前缘,甚至确定其推进速度。但因单层厚度小、地震分辨率低,横向上难以精细划分出油藏工程中所确定的不同区带,纵向上难以确定储层内热采前缘分布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时移地震 火烧油层 正演模拟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炮检距优化6次NMO校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栋 杜清怀 许孝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常规2次NMO动校是假定炮检距与深度比值小,并且射线为直线。计算的旅行时精度随着炮检距与深度比值的增加而大大降低,NMO校正能通过高次(4次、6次)项逼近得到改善。因此,在大炮检距情况下,若直接忽略高次项,则计算旅行时会产生很大误差... 常规2次NMO动校是假定炮检距与深度比值小,并且射线为直线。计算的旅行时精度随着炮检距与深度比值的增加而大大降低,NMO校正能通过高次(4次、6次)项逼近得到改善。因此,在大炮检距情况下,若直接忽略高次项,则计算旅行时会产生很大误差,所以在大炮检距条件下进行2次NMO近似不利于速度分析、AVO研究和CMP道集动校叠加。笔者引入了一个更精确的旅行时近似计算,称为优化6次NMO动校方程式,因为截断误差较小,故其精确度高于泰勒6次展开式。通过模型和实际数据的试验,证明大炮检距优化6次NMO方程精度高,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炮检距 6次NMO校正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FPGA处理器在叠前可希霍夫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栋 杜清怀 许孝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笔者提出了SONIC可重新设置协处理器,它用来通过现场可编程(FPGA)技术加速三维叠前可希霍夫时间偏移(PSTM)。PSTM程序中费时最多的核心部分被编入基于FPGA的协处理器平台中。它作为一个硬件加速器附加在工作站上,通过并行合到一个FPGA... 笔者提出了SONIC可重新设置协处理器,它用来通过现场可编程(FPGA)技术加速三维叠前可希霍夫时间偏移(PSTM)。PSTM程序中费时最多的核心部分被编入基于FPGA的协处理器平台中。它作为一个硬件加速器附加在工作站上,通过并行合到一个FPGA芯片上来改善其运算性能。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出SONIC平台在50MHz运行时,每秒钟可以计算5千万点的可希霍夫加法运算。这比参考的2.4GHz奔腾4工作站快15.6倍,该平台具有可重置性能,加上令人满意的运算速度,显示了它在地震数据处理业的广泛应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 可希霍夫偏移 运算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成像方法联合应用与配套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国滨 张旭 张加海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5期305-308,313,共5页
分析了叠前成像技术的理论优势,通过对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两种叠前成像方法的特点及其适应性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当前叠前成像工作的一个理想之路。对影响陆地资料叠前成像效果的各种相关... 分析了叠前成像技术的理论优势,通过对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两种叠前成像方法的特点及其适应性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当前叠前成像工作的一个理想之路。对影响陆地资料叠前成像效果的各种相关因素作了探讨,指出叠前配套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当前陆地资料叠前成像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联合应用 配套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新地区近地表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新 丁伟 +1 位作者 刘秀玉 王明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63-66,177+7,共6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资料成像质量依赖于高精度的静校正方法。由于永新地区近地表速度结构相对复杂,使得该区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相当突出。本文通过层析反演方法求取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用波动方程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该区静校正问题。... 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资料成像质量依赖于高精度的静校正方法。由于永新地区近地表速度结构相对复杂,使得该区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相当突出。本文通过层析反演方法求取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用波动方程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该区静校正问题。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能较好解决地表相对复杂、近地表速度(垂向梯度)变化较大情况下的静校正量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校正 近地表 表层速度结构 层析反演 波动方程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