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污水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虎 刘静 +2 位作者 马梓涵 张艳 杨向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62-1065,共4页
为研究各种因素对油田污水腐蚀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挂片失重法试验了A3碳钢在不同H2S、CO2、溶解氧、SRB浓度及不同pH值和矿化度的模拟油田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随H2S、CO2、溶解氧、SR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解氧会促... 为研究各种因素对油田污水腐蚀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挂片失重法试验了A3碳钢在不同H2S、CO2、溶解氧、SRB浓度及不同pH值和矿化度的模拟油田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随H2S、CO2、溶解氧、SR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解氧会促进H2S和CO2的腐蚀,H2S会抑制CO2的腐蚀;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矿化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矿化度为40 000 mg/L时达到最大;碳钢在碱性环境下的腐蚀速率比酸性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小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腐蚀速率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向平 曲虎 +1 位作者 刘静 马梓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3,35,共4页
采用氮气气提装置处理油田污水中溶解的CO2气体,考察了气液比、温度、pH及含油量对CO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CO2效果明显,在气液比为5∶1、温度为30℃、pH为5条件下,污水中的CO2去除率可达98%以上;升高温度... 采用氮气气提装置处理油田污水中溶解的CO2气体,考察了气液比、温度、pH及含油量对CO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CO2效果明显,在气液比为5∶1、温度为30℃、pH为5条件下,污水中的CO2去除率可达98%以上;升高温度、降低污水中的含油量有助于增强氮气气提对CO2的去除效果;处理后的污水CO2质量浓度降到2 mg/L,pH升高到7,碳钢的腐蚀速率降到0.02 mm/a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气提 油田污水 二氧化碳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丁慧 彭兆洋 +2 位作者 李毅 温沁雪 陈志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提高回注水水质,对PVDF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操作参数的选择及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超滤膜对含油量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超滤膜过滤的优化操作条... 为提高回注水水质,对PVDF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操作参数的选择及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超滤膜对含油量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超滤膜过滤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在确定出水水质达到SY/T 5329-94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A1级标准条件下,温度50℃,浓水回流体积比50%,在线反冲洗周期25 min;NaOH和HNO3联合清洗有助于恢复超滤膜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油田采出水 膜污染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H_2S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周西臣 曲虎 +2 位作者 刘静 陆诗建 杨向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实验室小型模拟气提装置对油田污水中的H2S气体进行去除,考察了载气通量、通气时间以及酸碱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提法对油田污水中的H2S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可大幅降低污水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当原水pH为5,气水比为6∶1... 采用实验室小型模拟气提装置对油田污水中的H2S气体进行去除,考察了载气通量、通气时间以及酸碱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提法对油田污水中的H2S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可大幅降低污水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当原水pH为5,气水比为6∶1时可以达到最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气提 油田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涂层缺陷金属EIS研究中等效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自力 尚兴彬 +3 位作者 黄敬东 崔淦 景龙祥 郭百合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等效电路分析是研究涂层金属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带有缺陷的涂层,由于对应腐蚀体系的复杂性及等效电路的不完善,很难设计合适的等效电路与实际研究相对应,而国内在此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从带有缺陷的涂层... 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等效电路分析是研究涂层金属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带有缺陷的涂层,由于对应腐蚀体系的复杂性及等效电路的不完善,很难设计合适的等效电路与实际研究相对应,而国内在此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从带有缺陷的涂层腐蚀体系的闭合回路的扰动电流的流径出发,对国内外等效电路的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提出科学的等效电路设计思路,可以帮助得到合理的等效电路,从而推动等效电路法的实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等效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含盐特超稠油水热改质降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明铂 李清方 +1 位作者 赵守明 张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7-42,共6页
针对胜利油田特超稠油因黏度过高而难以集输的问题,研究水热处理对其改质降黏的效果,探讨水热处理在稠油集输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水热反应工艺参数的调变及黏度、元素组成、四组分组成、馏分分布、盐含量等分析,发现水热处理能有... 针对胜利油田特超稠油因黏度过高而难以集输的问题,研究水热处理对其改质降黏的效果,探讨水热处理在稠油集输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水热反应工艺参数的调变及黏度、元素组成、四组分组成、馏分分布、盐含量等分析,发现水热处理能有效降低胜利油田特超稠油的黏度,水热处理后稠油的黏度主要由裂化转化率决定;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可以有效控制稠油的裂化转化率。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提高水热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皆利于提高稠油的裂化转化率。加入催化剂,可降低水热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在多孔炭质催化剂A存在下,反应温度330℃、反应时间60min时,胜利特超稠油的裂化转化率高达30.11%,黏度由水热反应前的52 410mPa.s降低至水热反应后的1 536mPa.s,降黏率高达97.07%。水热改质后油品的流动性较好,可作为普通原油进行集输,表明水热处理在稠油集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 水热反应 降黏 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升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MIC,一般采用投加杀菌剂的方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广泛用于循环冷却水和饮用水的高效杀菌剂,作者对二氧化氯用于油田采出水杀菌处理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探... 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MIC,一般采用投加杀菌剂的方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广泛用于循环冷却水和饮用水的高效杀菌剂,作者对二氧化氯用于油田采出水杀菌处理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实验证明,在采出水中还原物质含量较低时,二氧化氯对油田采出水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剂 油田采出水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回用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慧 王海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微滤-超滤-反渗透"作为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石油类物质、TOC、浊度、脱盐率、粒径、悬浮物等指标的效果。结果表明,当HRT为6~8 h时,生化出水石油类物质、TOC的质量浓度分别...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微滤-超滤-反渗透"作为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石油类物质、TOC、浊度、脱盐率、粒径、悬浮物等指标的效果。结果表明,当HRT为6~8 h时,生化出水石油类物质、TOC的质量浓度分别由处理前的5~15 mg/L和45~55 mg/L下降到处理后的0.6~0.8 mg/L和18~20 mg/L;生化出水再经微滤-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石油类物质的质量浓度小于0.3 mg/L,浊度小于0.15 NTU,污染指数小于3.0,悬浮物粒径D50小于1.0μm,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L。超滤出水水质不仅达到SY/T 5329-2012的A1级标准,而且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反渗透脱盐率98%以上,可满足SY/T 0097-2000规定的给水水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生物接触氧化 微滤 超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海上油田开发海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锦昆 刘真 +1 位作者 冯春健 刘化丽 《船海工程》 201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介绍胜利海上油田开发油气集输、海洋平台的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其技术特点以及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一次性投入,能提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海洋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FPSO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天英 亓和平 《船海工程》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FPSO的优劣性及研究影响FPSO性能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一种稳性更好、水动力性能优良、储油效率高、具有较大承载能力和甲板面积,更适合采用多点系泊的圆角倒棱台形FPSO(IQFP)浮体概念。利用这种新型概念,根据渤海...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FPSO的优劣性及研究影响FPSO性能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一种稳性更好、水动力性能优良、储油效率高、具有较大承载能力和甲板面积,更适合采用多点系泊的圆角倒棱台形FPSO(IQFP)浮体概念。利用这种新型概念,根据渤海海域某边际油田的海洋环境条件和油田生产要求,以浮体的稳性和运动性能为主要约束条件,运用交互式设计流程思想,经过反复调整,得到一座较优的IQFP总体方案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概念 FPSO 固有周期优化设计法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油田污水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5,279,共5页
为了解决油田污水二级生化出水反渗透膜法资源化的预处理问题,采用絮凝-超滤组合工艺作为预处理,探讨了絮凝、超滤及絮凝-超滤联用对废水中TOC和浊度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絮凝剂PAC最佳投加量为40 mg/L,PAM加量为0.5 mg/L,单独絮凝... 为了解决油田污水二级生化出水反渗透膜法资源化的预处理问题,采用絮凝-超滤组合工艺作为预处理,探讨了絮凝、超滤及絮凝-超滤联用对废水中TOC和浊度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絮凝剂PAC最佳投加量为40 mg/L,PAM加量为0.5 mg/L,单独絮凝对浊度去除率虽可达90.6%,但对有机污染物TOC去除率低于20%。絮凝-超滤联用使浊度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30%以上,不仅能提高产水水质,而且对提高产水通量和减轻膜污染效果显著。絮凝-超滤组合工艺产水的污染指数SDI小于3,满足反渗透的进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二级生化出水 絮凝 超滤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蒸汽压缩蒸发的油田污水脱盐系统及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清方 刘中良 +2 位作者 庞会中 张建 祝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63-1969,共7页
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的特点,提出用机械蒸汽压缩蒸发(MVC)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脱盐处理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MVC的油田污水脱盐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降膜蒸发器传热温差、油田污水温... 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的特点,提出用机械蒸汽压缩蒸发(MVC)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脱盐处理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MVC的油田污水脱盐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降膜蒸发器传热温差、油田污水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热温差是影响系统装置规模和运行电耗的控制因素,减小传热温差可以明显降低压缩机比电耗,付出的代价是系统比传热面积的增大;MVC系统的热力完善度高,无废热排放,油田污水温度越高,系统比传热面积减小;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提高系统的运行温度有利于改善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脱盐 机械蒸汽压缩 工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蒸汽压缩蒸发的油田污水淡化系统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清方 刘中良 +3 位作者 韩冰 庞会中 张建 祝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59-1864,共6页
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的特点和淡水消耗与余热资源共存的实际,提出用热力蒸汽压缩(thermal vapor compression,TVC)蒸发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集中脱盐处理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TVC的油田污水脱盐系统的... 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的特点和淡水消耗与余热资源共存的实际,提出用热力蒸汽压缩(thermal vapor compression,TVC)蒸发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集中脱盐处理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TVC的油田污水脱盐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蒸发温度等主要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造水比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蒸发温度有助于减少主蒸汽消耗,但所付出的代价是总传热面积和污水泵流量的增大;TVC系统的热力学完善度相对较低,与多效蒸发系统联合使用是改善系统性能的基本途径之一。尽管如此,对于油田生产来说,当存在合适的余热资源时,简单的单效TVC系统仍不失为合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脱盐 热力蒸汽压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绿砂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鑫 孙树林 +1 位作者 魏永耀 盘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09-212,共4页
绿砂高额的处理费用与其具有的再利用潜力相比,使绿砂再利用的研究得到重视,尤其对公路路基改良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针对膨胀土路基的胀缩问题,围绕绿砂及膨胀土-绿砂混合物进行一系列室内土工试验,探讨绿砂作为公路膨胀土路基改良剂... 绿砂高额的处理费用与其具有的再利用潜力相比,使绿砂再利用的研究得到重视,尤其对公路路基改良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针对膨胀土路基的胀缩问题,围绕绿砂及膨胀土-绿砂混合物进行一系列室内土工试验,探讨绿砂作为公路膨胀土路基改良剂的可行性。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配比条件下,对绿砂以及绿砂改良后膨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击实特性、力学特性等进行室内对比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绿砂改良膨胀土试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试样的含水率、掺砂率;随着掺砂率的增加,塑性指数逐渐降低,最佳含水率也随之减小,最大干密度增大的幅度变化很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先降低而后提高,其后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绿砂 改良 胀缩性 最大干密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MDEA复合胺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清方 陆诗建 +1 位作者 刘晓东 张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127-1131,共5页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MEA-MDEA不同配比的复合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溶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MEA-MDEA不同配比的复合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溶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值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0.5 mol/L MEA-0.5 mol/L MDEA是MEA-MDEA复合胺体系中最佳配比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复合胺溶液 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N-甲基二乙醇胺(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低温分馏提纯工艺优化与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名桢 贾建昌 +3 位作者 王翀 闫广宏 高文凤 魏林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47-550,622,共4页
对传统的低温分馏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实际项目数据为基础,利用HYSYS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优化前后的工艺流程,同时从参数指标和设备数量方面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能耗降低、成本减少... 对传统的低温分馏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实际项目数据为基础,利用HYSYS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优化前后的工艺流程,同时从参数指标和设备数量方面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能耗降低、成本减少等特点。通过对HYSYS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在本文所述的研究条件下,低温分馏提纯塔的工作压力宜为2.3MPa,塔板数宜选12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分馏 优化 CO2产品 冷负荷 HYSYS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中超滤膜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海鹏 丁慧 +3 位作者 王海峰 曲险峰 李玲燕 李进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9,共4页
随着超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滤膜污染已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超滤膜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引起超滤膜污染的物质,阐述了膜的性质、操作条件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归纳了超滤膜的污染机理... 随着超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滤膜污染已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超滤膜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引起超滤膜污染的物质,阐述了膜的性质、操作条件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归纳了超滤膜的污染机理以及引起污染的原因,并指出今后超滤膜污染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污染物种类 污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烟气CO_2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向平 陆诗建 +3 位作者 李清方 张新军 侯强 吴仪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8,共5页
在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体系(简称二元复合胺体系)中加入少量活化剂三乙烯四胺(TETA),研究了MEA/MDEA/TETA三元复合胺体系(简称三元复合胺体系)对烟气CO2的吸收和再生情况。结果表明,MEA、MDEA、TETA3种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 在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体系(简称二元复合胺体系)中加入少量活化剂三乙烯四胺(TETA),研究了MEA/MDEA/TETA三元复合胺体系(简称三元复合胺体系)对烟气CO2的吸收和再生情况。结果表明,MEA、MDEA、TETA3种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使得三元复合胺体系中的CO2吸收速率、CO2饱和吸收量均分别小于二元复合胺体系与TETA单体系的CO2吸收速率、CO2饱和吸收量之和。三元复合胺体系的再生温度稍高于二元复合胺体系,其一次再生率约为83.5%,比二元复合胺体系低了约13百分点,三元复合胺体系的再生较二元复合胺体系更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复合胺溶液 乙醇胺( MEA) N-甲基二乙醇胺( MDEA) 三乙烯四胺(T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吸收光谱天然气脱硫中H2S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殿强 董金婷 +4 位作者 王立明 张帅 陈莉 何莹 张玉钧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硫化氢气体浓度的连续监测是脱硫装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天然气脱硫H_2S测量系统设计方案,为满足现场高灵敏检测的要求,研制了紧凑型多次反射Herriot气体吸收池模块放置在脱硫塔现场,采用单模光纤传输... 硫化氢气体浓度的连续监测是脱硫装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天然气脱硫H_2S测量系统设计方案,为满足现场高灵敏检测的要求,研制了紧凑型多次反射Herriot气体吸收池模块放置在脱硫塔现场,采用单模光纤传输激光和光电探测器信号直接远距离传输至控制室处理的方式,使得系统具有本质安全的特征。系统在胜利油田某集气站脱硫塔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下限为300ppb,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天然气脱硫H_2S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硫化氢检测 激光吸收光谱 Herriot吸收池 天然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含蜡原油非线性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传宪 林名桢 +1 位作者 杨飞 马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研究胶凝含蜡原油的蠕变模型对管道的安全再启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蠕变模型不能描述胶凝含蜡原油不同阶段的蠕变,故在描述胶凝原油不同阶段的蠕变时,流变方程不得不分段使用,这为工程应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今引入损伤变量及硬化变量,... 研究胶凝含蜡原油的蠕变模型对管道的安全再启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蠕变模型不能描述胶凝含蜡原油不同阶段的蠕变,故在描述胶凝原油不同阶段的蠕变时,流变方程不得不分段使用,这为工程应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今引入损伤变量及硬化变量,建立了由具有非线性软化的虎克体和具有非线性硬化的牛顿体串联而成的胶凝含蜡原油非线性蠕变方程,该模型可以统一地描述胶凝含蜡原油蠕变的3个阶段,无需进行分段处理,简洁实用。利用该模型对三种不同原油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蠕变曲线与理论曲线的拟合度均较高,说明该模型的适应性较好,可在工程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含蜡原油 非线性蠕变模型 软化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