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胜利油田浅层气藏开发井的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闵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钻井施工的安全顺利,而且还关系到钻井经济效益。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既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漏、喷、塌、卡等工程事故的产生,使得各项钻井作业得以安全顺利进行,又能最大幅度地减少钻井...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钻井施工的安全顺利,而且还关系到钻井经济效益。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既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漏、喷、塌、卡等工程事故的产生,使得各项钻井作业得以安全顺利进行,又能最大幅度地减少钻井费用,使工程成本达到最低。根据胜利油田浅气藏开发井钻井的特点,分析浅气藏的钻井地质环境,研究套管的合理下入深度和层次、合理套管与井眼间隙、不同条件下的下套管载荷,以确保钻井施工顺利进行、满足浅气藏开发要求、简化套管程序、降低成本为原则,通过技术经济评价,确定出适合于胜利油田浅气藏开发井的井身结构以及合适的钻机类型,实现浅气藏的低成本钻井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 开发井 井身结构 浅层气藏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输总厂构建动态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的探讨
2
作者 付衍梁 周昕 李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随着油田管理机制的转变和综合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油气集输总厂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而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此,文章提出构建动态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来优化成本管理的思想,为集输... 随着油田管理机制的转变和综合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油气集输总厂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而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此,文章提出构建动态型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来优化成本管理的思想,为集输总厂实现降本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操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型 目标成本管理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集输管网拓扑结构的整体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刚 许继凯 +4 位作者 国志刚 陈雷 卢兴国 滕厚兴 徐睿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针对星状集输管网结构特点,建立以管网建设总投资为目标函数,以系统中节点连接关系、站点位置、管线参数为优化变量的星状油气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将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整体优化求解。在蚁群算法中,将节点连接... 针对星状集输管网结构特点,建立以管网建设总投资为目标函数,以系统中节点连接关系、站点位置、管线参数为优化变量的星状油气集输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将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整体优化求解。在蚁群算法中,将节点连接关系的确定转化为路径选择问题,将启发因子表示为管段建设成本的函数,用路径方案对应的管网建设总成本计算信息素的积累量。在遗传算法中,以格雷码形式将站址信息储存于染色体上,用蚁群算法求得每种站址分布方案下最优井组和管径,并用其计算各染色体的适应度,从而同步求得最佳站址、最佳井组划分和管线参数。结果表明,所设计算法优化质量高于分级优化,且鲁棒性强,不受计算初始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网 拓扑结构 分步优化 整体优化 蚁群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岩浆活动对油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贾京坤 万丛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2,114,共3页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性质异常,岩浆活动对油气形成的影响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结果,首先确定罗家地区岩浆岩的类型和产状等,然后对岩浆岩周围的烃源岩进行分析,证实了岩浆岩的热作...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性质异常,岩浆活动对油气形成的影响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结果,首先确定罗家地区岩浆岩的类型和产状等,然后对岩浆岩周围的烃源岩进行分析,证实了岩浆岩的热作用使周围烃源岩发生热变质及有机质炭化。应用化学方法研究,发现岩浆岩周围的烃源岩成熟度非常高且变化大,油气中具有较高含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分析认为,岩浆活动明显促进了周围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以及油气形成,并导致硫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分解,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岩浆活动是罗家地区油气丰富、油气性质异常的重要根源,研究其油气成因应充分考虑岩浆因素,且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应预防硫化氢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油气形成热作用 罗家地区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气液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勇 贾浩民 +2 位作者 李敏 屈子恒 王伟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现有排水采气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将井筒中的地层水采至地面,但也给地面的气液分离带来了困难,不仅需要建设大量的地面气液分离设备,而且对所分离出的地层水的处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影响着气田的高效开发。为此,在对分离器的分离效... 现有排水采气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将井筒中的地层水采至地面,但也给地面的气液分离带来了困难,不仅需要建设大量的地面气液分离设备,而且对所分离出的地层水的处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影响着气田的高效开发。为此,在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井下气液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在胜利油田气井的应用效果、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场生产表明:井下气液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是在井下经过螺旋气液分离器将出水气井的产出液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水在井下回注到另一水层或枯竭气层中,该技术可以减少大量的地面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胜利油田现已探明的34个浅层气田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排水采气 井下 气水分离器 同井回注 效率 技术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油层传热特性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雷占祥 蒋海岩 +1 位作者 张琪 杨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8,共3页
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火烧油层采油过程中的燃烧及传热机理。在室内燃烧管火烧油层驱替实验中,对温度、压力及产出物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采用多点温度波动信号的时间序列为判定条件,对于不同位置的温度序列计算其分形维数,并将结... 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火烧油层采油过程中的燃烧及传热机理。在室内燃烧管火烧油层驱替实验中,对温度、压力及产出物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采用多点温度波动信号的时间序列为判定条件,对于不同位置的温度序列计算其分形维数,并将结果与湍流燃烧火焰温度和流化床床层波动信号分形维数对比,分析火烧油层的传热机理。对比结果表明,火烧油层燃烧与流化床燃烧和湍流火焰燃烧存在本质区别,其传热方式主要以导热和气液相之间的热交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燃烧管实验 分形理论 传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孤西地区二氧化碳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勇 李敏 +1 位作者 万丛礼 胡嘉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0,113,共3页
沾化凹陷孤西地区奥陶系和沙四段天然气丰富、性质异常、分布复杂,成因机制和成藏规律有待进一步查明。采用地质和测井方法,确定了孤西地区侵入岩的空间分布;通过化学分析结合岩心观察,对研究区天然气和烃源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孤... 沾化凹陷孤西地区奥陶系和沙四段天然气丰富、性质异常、分布复杂,成因机制和成藏规律有待进一步查明。采用地质和测井方法,确定了孤西地区侵入岩的空间分布;通过化学分析结合岩心观察,对研究区天然气和烃源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孤西地区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为2.19%~14.19%,碳同位素很重,为-5.5‰~0.7‰,且均分布于侵入岩附近;同时一些烃源岩烘烤严重、导致成熟度偏高,镜质体反射率可达3.75%。由此可见,孤西地区二氧化碳属于无机成因,主要是地层中碳酸钙因岩浆高温烘烤分解而成。岩石化学成因二氧化碳分析表明,孤西地区烃源岩曾经历了异常高温热演化以及天然气成因和成藏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无机成因 岩石化学成因 侵入岩 碳酸钙 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裂谷盆地侵入岩区天然气的混合性——以沾化凹陷孤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万丛礼 金强 +2 位作者 李钜源 赵勇 杨志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6,共5页
裂谷盆地岩浆活动强烈,其中侵入岩区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天然气性质异常。为深入研究侵入岩区的天然气成因,对沾化凹陷孤北地区天然气和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孤北地区侵入岩区的气源岩过成熟,天然气中无机成因... 裂谷盆地岩浆活动强烈,其中侵入岩区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天然气性质异常。为深入研究侵入岩区的天然气成因,对沾化凹陷孤北地区天然气和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孤北地区侵入岩区的气源岩过成熟,天然气中无机成因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含量较高、烷烃碳同位素较重、天然气性质变化较大。结合天然气成因和同位素分馏理论分析,认为造成天然气性质异常的原因是侵入岩区气源岩除经历正常的热演化作用外,还受到岩浆及岩浆流体的高温烘烤作用,导致有机质发生多阶演化、多次生烃以及碳酸盐岩(或硫酸盐)分解;岩浆流体混入也使天然气组成进一步复杂化。侵入岩区天然气不仅具有普遍混合性,而且具有多重(多源、多阶、多期及烃类气体与非烃类气体)混合性;由于混合类型及混合比的不同,导致天然气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岩浆活动 侵入岩 天然气混合性孤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气体处理装置的优化运行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景洲 沈健 王建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87,295,共4页
针对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石油伴生气产量递减严重,东营压气站离心压缩机组和气体处理装置降压减量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工艺流程模拟,分析了制约气体处理装置效益发挥的瓶颈,结合现状,提出了"降低预冷温度和提高膨胀机效率"的改... 针对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石油伴生气产量递减严重,东营压气站离心压缩机组和气体处理装置降压减量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工艺流程模拟,分析了制约气体处理装置效益发挥的瓶颈,结合现状,提出了"降低预冷温度和提高膨胀机效率"的改造方案。为国产气体处理装置的优化运行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处理 模拟优化 消除瓶颈 创造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空气超音速凝结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2 位作者 刘晓丽 李国森 刘吉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7-102,共6页
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湿空气超音速凝结实验系统,首先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发现实验系统至少需要运行10 h后才能达到稳定状态。随后利用实验系统对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当喷管入口为0.46 MPa时,液滴粒径沿... 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湿空气超音速凝结实验系统,首先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发现实验系统至少需要运行10 h后才能达到稳定状态。随后利用实验系统对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当喷管入口为0.46 MPa时,液滴粒径沿轴向位置变化很小,约为0.85μm;液滴数量和液相质量分数基本维持在3.0×1012个·kg-1和8.0×10-4左右,并稍有上升趋势。最后建立了湿空气超音速均相和非均相凝结数学模型,并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与非均相凝结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非均相凝结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空气 超音速 凝结 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谷盆地岩浆侵入对泥质围岩储集性能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纯西地区辉长岩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闵敏 万丛礼 +2 位作者 李敏 金强 赵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岩浆侵入活动大大改变了其周围泥岩的储集性能,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东营凹陷纯西地区沙河街组侵入岩周围泥岩中裂缝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岩浆侵入时的瞬时高压引起泥质围岩的脆性破裂,形成拉张和挤压裂... 岩浆侵入活动大大改变了其周围泥岩的储集性能,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东营凹陷纯西地区沙河街组侵入岩周围泥岩中裂缝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岩浆侵入时的瞬时高压引起泥质围岩的脆性破裂,形成拉张和挤压裂缝;岩浆的高温一方面使周围泥岩产生水热增压和生烃增压而形成大量微裂缝,另一方面还使围岩中的矿物发生热变质作用,为后期形成构造裂缝奠定了基础。最终岩浆将周围泥岩由非储层变为特殊的、发育多种裂缝的较好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岩浆侵入 围岩 储集性能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原油结构对超声波速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刚 张淇 +4 位作者 滕厚兴 卢兴国 陈雷 梁从富 史培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管内压力波速是计算管道再启动水力过程的关键参数,自行设计并搭建胶凝原油超声波测试装置,采用时差法测量超声波速,进而研究不同温度下恒温静置过程及恒温剪切过程中胜利原油超声波速及其相关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凝点以下恒温... 管内压力波速是计算管道再启动水力过程的关键参数,自行设计并搭建胶凝原油超声波测试装置,采用时差法测量超声波速,进而研究不同温度下恒温静置过程及恒温剪切过程中胜利原油超声波速及其相关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凝点以下恒温静置过程中,胜利原油超声波速随时间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值;而恒温剪切过程中,超声波速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值,即含蜡原油结构越强,超声波速越大,接收信号电压越小,超声衰减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结构强度 超声波速 超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V相互影响腐蚀管道评价方法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商同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3-190,共8页
目的分析DNV-RP-F101方法评价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的适应性。方法采用实验数据分析了DNV-RP-F101方法预测不同组合相互影响腐蚀管道失效数据的适应程度,应用已被实验数据验证可靠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DNV... 目的分析DNV-RP-F101方法评价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的适应性。方法采用实验数据分析了DNV-RP-F101方法预测不同组合相互影响腐蚀管道失效数据的适应程度,应用已被实验数据验证可靠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了DNV-RP-F101标准的适应性。结果 DNV-RP-F101方法评价单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误差小,适应性强,作为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评价基础合理。DNV-RP-F101方法评价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轴向间距限制条件设置合理,但环向角度限制应用条件远远偏离实际作用角度。DNV-RP-F101方法评价同尺寸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整体误差在10%范围内;评价相邻腐蚀单独腐蚀长度系数之和超过某临界值后,预测值有大于真实值的趋势,评价结果存在预测风险;评价不同深度相邻腐蚀管道失效压力预测值明显高于真实值,评价结果存在预测风险,且误差范围跨度大,预测稳定性差。结论 DNV-RP-F101方法评价相互影响腐蚀管道剩余强度存在超过真实值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V-RP-F101方法 相互影响腐蚀 适应性 应用条件 组合长度 组合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型堵剂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娟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2,142,共3页
研究了预交联硬颗粒和软颗粒堵剂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型堵剂运移规律主要表现为"顺利通过"、"破碎通过"以及"形成堵塞不能通过"等模式。小于孔喉的颗粒,由于粘弹性较好,吸水膨胀后,颗粒... 研究了预交联硬颗粒和软颗粒堵剂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型堵剂运移规律主要表现为"顺利通过"、"破碎通过"以及"形成堵塞不能通过"等模式。小于孔喉的颗粒,由于粘弹性较好,吸水膨胀后,颗粒可发生形变,表现出"变形虫"特征,在注入水的驱动下,可以顺利通过孔喉;颗粒直径和孔喉相差较大的条件下,在驱动力较大,颗粒被破坏成更小的、与孔喉相匹配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交联颗粒 多孔介质 运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井流入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伟波 张勇 +1 位作者 朱莹 马鹏举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通过对聚合物溶液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幂律模式绘制了幂律指数与稠度系数随聚合物浓度、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版。以非牛顿流体流变学和采油工程理论为基础,从幂律流体的运动方程出发,结合连续性方程和状态方程,推导了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稳... 通过对聚合物溶液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幂律模式绘制了幂律指数与稠度系数随聚合物浓度、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版。以非牛顿流体流变学和采油工程理论为基础,从幂律流体的运动方程出发,结合连续性方程和状态方程,推导了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稳定渗流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并对其进行动态拟和得到了便于现场应用的聚合物驱油井流入动态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预测油井产能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流入动态 流变关系 幂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Couette结蜡装置的长庆原油结蜡特性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传宪 姬中元 +4 位作者 杨飞 蔡金洋 陈赫 李琛 史培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利用自行研发的Couette结蜡装置考察壁面油温、油壁温差、壁面剪切等因素对长庆原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结蜡装置内部的流场及温度场,得到结蜡筒壁面处黏度、温度梯度、剪切应力等参数,建立适合长庆原油的蜡沉积模型。... 利用自行研发的Couette结蜡装置考察壁面油温、油壁温差、壁面剪切等因素对长庆原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结蜡装置内部的流场及温度场,得到结蜡筒壁面处黏度、温度梯度、剪切应力等参数,建立适合长庆原油的蜡沉积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油温、油壁温差、样品筒转速条件下,主导长庆原油蜡沉积速率的内在因素依次为壁面处的蜡晶溶解度系数、壁面处的温度梯度和壁面处的剪切应力;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管线的流场、温度场分布规律相吻合;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的平均误差为6.47%。试验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长庆原油的蜡沉积特性,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算法的可行性和研究方法的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原油 蜡沉积 Couette结蜡装置 FLUENT模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油藏剩余油富集分布研究
17
作者 王伟波 王庆 +1 位作者 张彬 张清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2期5407-5410,共4页
本文针对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高含水、水驱动用程度较差的特点,以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基础,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及分流量方程建立了计算水淹程度分布的方法。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反求出含水率为98%... 本文针对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高含水、水驱动用程度较差的特点,以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基础,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及分流量方程建立了计算水淹程度分布的方法。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反求出含水率为98%时的残余油饱和度。建立了计算剩余水驱可采储量分布的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剩余储量丰度和含水率小于75%的中等水淹程度作为筛选剩余油富集区的第一标准和第二标准。结合有利的地质构造和沉积微相叠合得到剩余油的富集分布。总结了该区块剩余油分布的五种模式,给出了挖潜的有利区域。研究的结果对于指导该区块的二次开发和挖潜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富集 剩余水驱可采储量 水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