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驱配气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以孤岛中一区Ng_3区块为例
1
作者 宋智勇 郭辽原 +2 位作者 袁长忠 刘涛 唐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在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技术中,氧气的配注量直接影响油藏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情况,进而影响驱油效率。在模拟胜利油田孤岛中一区Ng3区块油藏条件下,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考查产出液表面张力、微生物浓度变化和代谢产物中的低分子有机酸... 在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技术中,氧气的配注量直接影响油藏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情况,进而影响驱油效率。在模拟胜利油田孤岛中一区Ng3区块油藏条件下,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考查产出液表面张力、微生物浓度变化和代谢产物中的低分子有机酸、醇、酚和脂。分析确定了氧气的最佳注入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一区Ng3区块油藏条件下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最佳配气量为气液比20∶1(常压),该结论为空气辅助微生物驱现场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辅助微生物驱 代谢产物 好氧微生物 物理模拟试验 配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高温注水井欠注层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宝峰 许志赫 +2 位作者 阚淑华 许大星 黄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砂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一般为1100~19900 mg/L,水型为NaHCO3型。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砂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一般为1100~19900 mg/L,水型为NaHCO3型。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害及损害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特性是注水井损害的内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注水井损害的外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管路的腐蚀,形成铁垢,逐渐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严重时堵塞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高温注水井 地层伤害机理 水敏性 速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低渗高温欠注井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宝峰 许志赫 +1 位作者 许大星 黄波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3期49-54,共6页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具有的潜在损害(粘土矿物、低孔低渗)、不适当酸化和重复酸化对储层的潜在损害、地层流体的潜在损害、储层敏感性损害因素及油层保护、以往增产措施等可能对低渗储层造成的损害进行...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具有的潜在损害(粘土矿物、低孔低渗)、不适当酸化和重复酸化对储层的潜在损害、地层流体的潜在损害、储层敏感性损害因素及油层保护、以往增产措施等可能对低渗储层造成的损害进行了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为渤南油田欠注井采取酸化增注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注水井 伤害机理 酸化 潜在损害 地层流体 储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3内源微生物驱的生物特征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婧 曹功泽 +4 位作者 王文杰 吴晓玲 曹嫣镔 汪卫东 唐存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内源微生物驱油通过激活油藏中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的动态变化,考察油藏生物特征与现场开发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优势菌... 内源微生物驱油通过激活油藏中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的动态变化,考察油藏生物特征与现场开发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优势菌含量与现场生产动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菌群多样性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4类优势菌的交替协同作用直接影响了原油产量,优势菌总量的变化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且油井产量的变化滞后于生物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驱 生物特征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