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滤失技术在富林洼陷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盖玉磊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96-98,共3页
富林洼陷前期的压裂试油工艺,由于天然裂缝较发育,压裂液滤失大,压裂效果不理想。近几年针对压裂降滤失技术进行了攻关,成功研制了新型暂堵材料——油溶性粉陶SJ-3。在富115等井压裂时采用了以油溶性粉陶为主的综合降滤失技术,成功地进... 富林洼陷前期的压裂试油工艺,由于天然裂缝较发育,压裂液滤失大,压裂效果不理想。近几年针对压裂降滤失技术进行了攻关,成功研制了新型暂堵材料——油溶性粉陶SJ-3。在富115等井压裂时采用了以油溶性粉陶为主的综合降滤失技术,成功地进行了大型压裂施工,压后增油效果明显,打开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降滤失 试油 效果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井壁失稳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万绪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井壁失稳问题,从盆地构造带分布、古沉积环境、岩性特征、流体性质等方面入手,对多年来大量实钻井失稳的井段进行地质归类分析,找出了井壁失稳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因素。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根据井壁失稳情... 为了有效解决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井壁失稳问题,从盆地构造带分布、古沉积环境、岩性特征、流体性质等方面入手,对多年来大量实钻井失稳的井段进行地质归类分析,找出了井壁失稳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因素。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根据井壁失稳情况,研究得到了5种解决井壁失稳的钻井液技术。同时,结合目前高温高压钻井液现状,针对新生界地层特有的高地温梯度情况,对如何解决深部硬脆性泥岩垮塌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钙质硬脆性泥岩地层井壁失稳、钻井液高温耗土、有效封堵、钻井流体性能合理控制等技术思路。实践表明,5条应对井壁失稳的技术对策,对于解决与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类似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界 井眼稳定 钻井液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储层近井地带聚合物伤害模拟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万绪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8,共6页
聚合物作为钻井液常用处理剂在钻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储层的伤害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评价低渗储层钻井过程中聚合物对近井地带伤害的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聚合物伤害模拟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储... 聚合物作为钻井液常用处理剂在钻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储层的伤害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评价低渗储层钻井过程中聚合物对近井地带伤害的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聚合物伤害模拟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储层近井地带聚合物伤害模型,给出了可用于计算机编程的求解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钻井过程中影响聚合物伤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伤害发生在近井地带,随着地层渗透率降低,伤害深度和程度都降低;随着压差增大,聚合物伤害程度增加;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大,可降低工作液的滤失量,减小聚合物的伤害半径;毛管力对聚合物伤害的影响较小;启动压力梯度可降低聚合物伤害,但当其较小时,对聚合物伤害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近井地带 聚合物 数学模型 模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孔二段烃源岩发育特征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2
4
作者 盖玉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8,共3页
从东营凹陷孔店组早期盆地构造沉积研究出发,分析研究孔二段及暗色泥岩空间分布及其生油指标,进而对其生烃潜力及油气资源量进行评价和预测。济阳坳陷孔二段主要发育于东营凹陷的中北带地区和博兴洼陷,暗色泥岩发育面积为1000~1300km2... 从东营凹陷孔店组早期盆地构造沉积研究出发,分析研究孔二段及暗色泥岩空间分布及其生油指标,进而对其生烃潜力及油气资源量进行评价和预测。济阳坳陷孔二段主要发育于东营凹陷的中北带地区和博兴洼陷,暗色泥岩发育面积为1000~1300km2;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Ⅲ型,有机质含量为0.91%~0.99%,镜质体反射率为0.85%~1.58%,为中等烃源岩,按有机碳质量平衡法计算东营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的生烃总量为7.1×108t,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资源量 生烃潜力 孔二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662井试油测试工艺效果评价及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盖玉磊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3期28-29,31,共3页
车662井试油过程中,先后进行了加砂压裂和大型酸压等工艺,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利用压裂后测试资料和酸压施工资料对压裂和酸压工艺进行评价,找出改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储层物性差,压裂酸化改造范围小。建议今后加强地震、地质资料分析,... 车662井试油过程中,先后进行了加砂压裂和大型酸压等工艺,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利用压裂后测试资料和酸压施工资料对压裂和酸压工艺进行评价,找出改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储层物性差,压裂酸化改造范围小。建议今后加强地震、地质资料分析,加强酸化压裂改造技术的适应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662井 压裂 酸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顶界随钻确定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强 《录井工程》 2012年第3期41-44,100,共4页
钻入下古生界1~3m即确定进入顶界,下入技术套管,这是关系到钻井施工安全的重要现场地质工作。录井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循环观察+地层对比+层位鉴定"方法,在复杂情况下不易准确判断界面,而且耗时长。从随钻确定的角度... 钻入下古生界1~3m即确定进入顶界,下入技术套管,这是关系到钻井施工安全的重要现场地质工作。录井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循环观察+地层对比+层位鉴定"方法,在复杂情况下不易准确判断界面,而且耗时长。从随钻确定的角度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顶界分为高位角度不整合、低位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断层式4种类型,总结了各类型的特征及随钻确定技术要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技术方法:钻前综合分析三维地震和邻井实钻资料,提高预测准确度;钻中现场人员拍摄关键岩屑照片、抓取显微图像发给后方,按后方指令执行;对必要的井,派遣鉴定人员驻现场随钻鉴定。2010年按此方法随钻确定了6口井下古生界顶界,准确率100%,浅井、中深井平均耗时比2009年度分别减少3.9h/井、11.3h/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钻前预测 循环观察 地层对比 USB显微镜 传递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