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对肝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冯雪 李毅 陈谭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究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对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7例肝癌患者,均由医院近3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临床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对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7例肝癌患者,均由医院近3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临床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及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癌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43%(35/49)高于对照组52.08%(25/4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AST、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血清VEGF、OPN、HIF-1α、AF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72.92%(35/48)(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08%(37/48)(P<0.05)。结论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可提升肝癌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提升患者肝功能,缓解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率提升,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 西黄胶囊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 疗效 肝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菲尼酮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冯雪 李毅 +2 位作者 陈谭昇 余永勤 吕其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吡菲尼酮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给药组,每组12只,小鼠腹腔注射20%CCl4大豆油溶液(5 ml/kg),每周2次,连续造模7周,自造模开始后第3周自由饮用... 目的:探究吡菲尼酮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给药组,每组12只,小鼠腹腔注射20%CCl4大豆油溶液(5 ml/kg),每周2次,连续造模7周,自造模开始后第3周自由饮用20%乙醇水溶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小鼠体重灌胃50、100和200 mg/kg的吡菲尼酮溶液,模型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予相等体积的空白溶剂,造模结束后按照上述给药方式分组给药治疗,每天灌胃1次,治疗2周。比较分析治疗前后ALT、AST指标,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TGF-β1和Smad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中小鼠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上升(P<0. 05),吡菲尼酮灌胃治疗后3组小鼠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下降(P<0. 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 05),给药治疗后肝脾肿胀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 05)。模型组较空白组,其TGF-β1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给药后阳性细胞数目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Smad3基因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比空白组显著升高(P<0. 05),各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3蛋白的基因水平较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 05)。同时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给药后各组小鼠的TGF-β1和Smad3的表达有所下调。结论:吡菲尼酮能够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TGF-β1、Smad3基因和蛋白表达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菲尼酮 TGF-Β/SMAD信号通路 肝硬化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芳 徐娟 黄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9-220,共2页
目的 分析并探讨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序号的34例作为观察组,双序号的3... 目的 分析并探讨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序号的34例作为观察组,双序号的34例则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利尿剂治疗方式,观察组利尿剂加以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67.65%(P<0.05);观察组患者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给予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利尿剂 托伐普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ccDNA与HBVDNA、YMDD变异及肝炎复发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凤婷 吕其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cccDNA与病毒复制及拉米夫定耐药突变(YMDD)及肝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信标PCR技术检测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肝癌(HCC)患者血清中cccD-NA与HBVDNA及YMDD突变。结果在283例HBV感染者血... 目的探讨cccDNA与病毒复制及拉米夫定耐药突变(YMDD)及肝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信标PCR技术检测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肝癌(HCC)患者血清中cccD-NA与HBVDNA及YMDD突变。结果在283例HBV感染者血清中,cccDNA阳性123例(43.46%),均为HBVD-NA阳性标本;cccDNA与血清HBVDNA相关(x2=28.27,P<0.01)及ALT相关(x2=48.46,P<0.01)。60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半年患者复查血清ALT、HBVDNA、YMDD及ccDNA,显示ALT异常32例(与cccDNA相关x2=48.46,P<0.01),HBVDNA阳性24例(与cccDNA相关x2=28.27,P<0.01),其中包括YMDD阳性18例与cccD-NA阳性16例(P=0.046)。结论血清cccDNA,是反映HBV复制及肝脏细胞损伤的血清标志。监测YMDD与血清cccDNA可以提示抗病毒治疗中HBV复制状态及病变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聚合酶链反应 共价闭合环状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