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29
1
作者 付光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1至2013-12期间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冠脉造影正常...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1至2013-12期间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n=3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65),稳定性心绞痛(SAP)组(n=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AF浓度,比较三组患者血清PAF浓度的差异。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ACS组和SAP组患者冠脉病变处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性质斑块中血清PAF浓度的差异。结果:SAP组、ACS组患者血清PA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血清PAF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0.05)。SAP组和ACS组IVUS检查结果显示,SAP组患者冠脉病变以硬斑块为主[30例(75.0%)],ACS组患者冠脉病变斑块以软斑块为主[44例(67.7%)],与SAP组相比,ACS组患者冠脉病变斑块以偏心斑块为主,斑块破裂(24.6%vs 7.5%)和血栓形成发生率(21.5%vs 0)、斑块正性重构发生率(46.1%vs 25.0%)、偏心指数[(0.70±0.22)vs(0.30±0.24)]均较高(均P<0.01);而外弹力膜面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中血清PAF浓度均低于软斑块(P<0.05);纤维斑块与钙化斑块、混合斑块三者之间比较,血清PA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PAF浓度参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AC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斑块越不稳定,血清中PAF的浓度越高。(2)血清PAF浓度作为ACS相关因子,为诊断ACS提供依据,为临床检测、预防和治疗ACS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声心动描记术 介入性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自发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诊疗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威 孙迪 +3 位作者 陈刚 韩新强 盛玉国 徐英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SSIMAD)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SSIMAD患者,分析诊治过程及随访效果。结果 44例SSIMAD中,39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27例伴恶心、呕吐;其中28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抗栓+对症治疗),13例接受... 目的探讨症状性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SSIMAD)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SSIMAD患者,分析诊治过程及随访效果。结果 44例SSIMAD中,39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27例伴恶心、呕吐;其中28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抗栓+对症治疗),13例接受腔内介入治疗,3例接受开放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1例手术治疗者失访。41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42±6.67)个月;26例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中,积极重塑21例、消极重塑5例;15例腔内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患者中,积极重塑10例、消极重塑5例。结论对于急性期SSIMAD,非手术治疗仍为一线治疗方案;如非手术治疗(≥7天)不能缓解持续性腹痛症状,建议给予腔内干预;出现腹膜炎时,则应及时进行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诊断 血管内治疗 抗血栓药 抗凝血药 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