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新思考——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军 杨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肿瘤免疫治疗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已经成为临床抗肿瘤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肿瘤的生物学动态变化,肿瘤一旦复发或者发生转移,目前大多数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彻底的根治结果,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肿瘤一旦复发,几乎不... 肿瘤免疫治疗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已经成为临床抗肿瘤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肿瘤的生物学动态变化,肿瘤一旦复发或者发生转移,目前大多数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彻底的根治结果,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肿瘤一旦复发,几乎不可能根治。科学家们治疗肿瘤的理念已经从最初的想尽一切办法摧毁肿瘤细胞,转变成“综合分析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微环境的状态、治疗手段的实施可行性等,希望能够减缓肿瘤细胞的生长”。T淋巴细胞的存在及其具备的完善的生物学功能是各种抗肿瘤治疗手段在体内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因素,体内保障一定数量的T淋巴细胞是支撑各种抗肿瘤治疗手段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过继 肠道菌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要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心娜 年宏蕾 +3 位作者 曾蔚欣 任军 尹金淑 李天佐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伦理审查的视角,从实践出发,对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审查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强调了主要研究者及研究团队的资质要求、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中伦理考虑的必备要素、知情同意书审查关键步骤... 以伦理审查的视角,从实践出发,对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审查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强调了主要研究者及研究团队的资质要求、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中伦理考虑的必备要素、知情同意书审查关键步骤、预期不良事件有效控制以及研究成果受益分享。从而逐步完善了伦理审查流程,切实提升了伦理委员会审查水平,为研究者及伦理委员会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我国肿瘤免疫治疗行业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细胞免疫治疗 肿瘤 临床研究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7
3
作者 任军 黄红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5-419,共5页
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阻断是众多激活抗肿瘤免疫的有效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 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阻断是众多激活抗肿瘤免疫的有效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活性是肿瘤逃避免疫杀伤的重要机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抗体Ipilimumab是首个被美国FDA批准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治疗药物,对其他的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其配体的抑制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肿瘤,而且能诱发持续的肿瘤缓解。靶向免疫检查点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经典的化疗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得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成为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化疗 免疫检查点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对评估接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妮 乔国梁 +5 位作者 王小利 周心娜 周蕾 宋雨光 赵艳杰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602,共6页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胰腺癌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胰腺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化疗是长期以来主要的治疗手段。尽管有研究报道,联合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以及奥沙利铂、伊立...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胰腺癌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胰腺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化疗是长期以来主要的治疗手段。尽管有研究报道,联合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以及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联合化疗能使患者获益,但此类患者的生存期始终没有明显的改善或者药物副反应太大,患者难以耐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胰腺肿瘤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功能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朵 周心娜 +8 位作者 王硕 王小利 袁艳华 杨化兵 耿会珍 彭兵 李子博 李彬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离及培养采用贴壁法;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分为肿瘤多肽组(肽+DC-CIK)、DC-CIK组和单纯CIK组进行各项功能检测与比较。结果: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存在时,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肿瘤多肽组在第4天、第6天(第4天Z=-3.79,P<0.001;第6天Z=-2.95,P<0.01)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CIK组,在第4天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DC-CIK组(Z=-2.02,P<0.05)。培养体系中无IL-2时,各组淋巴细胞均增殖缓慢,各时间点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多种细胞因子产生量高于单纯CIK组,其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Z=-2.61,P<0.0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GM-CSF)(Z=-3.85,P<0.001)、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Z=-3.56,P<0.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ɑ,Z=-3.40,P<0.001)的分泌量与单纯CIK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与DC-CIK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Z=-2.15,P<0.05),其余各项细胞因子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CIK组与单纯CIK组相比,IFN-γ(Z=-2.44,P<0.05)、TNF-ɑ(Z=-2.26,P<0.05)和GM-CSF(Z=-3.73,P<0.001)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组与DC-CIK组、单纯CIK组在18 h与24 h的杀伤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多个细胞因子的分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多肽 CIK细胞 增殖 细胞因子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是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形成的负调控分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鹏飞 刘辰瑜 +5 位作者 黄一诺 孙卓然 张揚易 黄红艳 王晨曦 王小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826,共8页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heterotypic cell-in-cell structure,heCICs)介导独特的非自主性细胞死亡,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等多种重要的病理学过程。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ethylenetetrahydrofolata dehydrogenase 2,MTHFD2)...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heterotypic cell-in-cell structure,heCICs)介导独特的非自主性细胞死亡,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等多种重要的病理学过程。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ethylenetetrahydrofolata dehydrogenase 2,MTHFD2)作为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本研究中,为了探究MTHFD2对heCICs形成能力的影响,首先应用活细胞染料对肝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分别进行标记,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进行拍摄分析建立heCICs模型。进一步通过RNAi技术瞬时敲低细胞中的MTHFD 2,结果显示,MTHFD 2敲低后,PLC/PRF/5和Hep3B分别与免疫细胞形成heCICs的能力显著升高(均P<0.01)。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MTHFD2重组表达质粒,进一步构建MTHFD2过表达细胞系;将过表达细胞系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检测MTHFD2过表达对heCICs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MTHFD2后heCICs形成率显著降低(均P<0.001)。综上,本研究表明,MTHFD2是heCICs形成的负调控因子,为靶向MTHFD2促进heCICs形成增强免疫细胞胞内杀伤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 异质性细胞叠套结构 肝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MCF10A上皮细胞衰老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王增盛 牛祖彪 +7 位作者 张波 郝佳慧 朱一超 杨瑞刚 任禾 刘辰瑜 孙强 任立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的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以期用于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研究。探究了阿霉素(doxorubicin)诱导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衰老的最佳条件,包括最佳诱导浓度、最佳干预时长和最佳衰老天数,并多... 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的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以期用于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研究。探究了阿霉素(doxorubicin)诱导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衰老的最佳条件,包括最佳诱导浓度、最佳干预时长和最佳衰老天数,并多维度验证了MCF 10A作为细胞衰老模型的可行性。阿霉素诱导MCF 10A细胞衰老的最佳条件是:用0.6μmol/L的阿霉素处理16 h在第8 d MCF 10A细胞达到最佳衰老状态。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加药组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达到97%;同时,检测mRNA、蛋白质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的表达,结果显示:加药组细胞相对于正常细胞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aecretory phenotype,SASP)、p16、p21和p53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显著下降(P<0.001)。加药组细胞与衰老细胞特有特征一致。本研究用阿霉素成功构建了MCF 10A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为基于衰老上皮细胞的衰老细胞清除剂的筛选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衰老模型 阿霉素 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A(CDKN2A/p16^(INK4a))在MCF7细胞中的可诱导表达并引起F-actin的重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剑青 王嫚娜 +6 位作者 张峥嵘 袁龙 郑幽 黄红艳 孙强 王菊芳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目的使用四环素操纵子(Tet-on)可控表达系统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A(CDKN2A/p16^(INK4a))对MCF7乳腺癌细胞形态及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以p16^(INK4a)表达缺失的MCF7乳腺癌细胞为宿主细胞,用慢病毒通过"两步感染法&qu... 目的使用四环素操纵子(Tet-on)可控表达系统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A(CDKN2A/p16^(INK4a))对MCF7乳腺癌细胞形态及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以p16^(INK4a)表达缺失的MCF7乳腺癌细胞为宿主细胞,用慢病毒通过"两步感染法"建立MCF7-p Tet-on-p16^(INK4a)可诱导表达细胞系,加入诱导剂强力霉素(Dox)诱导目的基因表达;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生长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采用鬼笔环肽(phalloidin)标记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观察p16^(INK4a)对细胞间黏附连接、细胞骨架的影响;用显微镜对细胞拍照后,用Image J软件进行形态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可诱导表达p16^(INK4a)的MCF7稳定细胞系,Dox可以有效诱导p16^(INK4a)的表达;诱导条件下稳定表达p16^(INK4a)的MCF7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体积增大,轮廓线延长;而对照MCF7细胞F-actin主要定位于胞质,p16^(INK4a)表达的细胞内F-actin向细胞边缘分布增加。结论 p16^(INK4a)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可以导致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黏附连接弱化、F-actin向细胞外周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四环素操纵(Tet—on)可诱导系统 细胞骨架 F-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及调控网络分析
9
作者 康彦红 顾爱琴 +1 位作者 张莹 黄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的有效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应用有效siRNA沉默人源心肌AC16细胞CHAF1B基因后,采用细胞活力检测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提取总蛋白质进行定量、还原、烷基化和胰蛋白酶裂解成肽段,利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鉴定肽段;搜索UniProt蛋白库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结果siRNA有效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存活明显受到抑制;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50个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倍数≥2,P<0.05),19个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倍数≤0.5,P<0.05)。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大分子复合亚基体、细胞组分生物合成和组装等生物学过程,分布在细胞质和囊泡等区域,发挥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蛋白酶体、氨酰tRNA生物合成、胞吞、嘧啶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10条信号途径;表达显著上调的蛋白质如蛋白酶体亚单位A2和B7、26 S蛋白酶体调节亚单位6B和10B参与蛋白酶体途径,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和赖氨酸tRNA合成酶介导氨酰tRNA生物合成;表达显著下调的蛋白质包括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和热休克70蛋白1样参与胞吞作用,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大亚基介导嘧啶代谢等通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证实,转染CHAF1B siRNA后心肌细胞中合成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的基因ARPC3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QARS1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CHAF1B为心肌细胞存活的关键蛋白质,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胞吞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参考其调控网络可帮助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干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谱 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 基因敲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敲低核蛋白1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红艳 张彦斌 +4 位作者 王小利 周心娜 李莎 王嫚娜 任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应激相关核蛋白1(Nupr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靶向敲低Hep G2肝癌细胞Nupr1,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BEL-7402、QSG-7703、SMMC-7721、Hep G2肝癌细胞中Nupr1的表达。采用RNA干扰... 目的观察应激相关核蛋白1(Nupr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靶向敲低Hep G2肝癌细胞Nupr1,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BEL-7402、QSG-7703、SMMC-7721、Hep G2肝癌细胞中Nupr1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Hep G2细胞中Nupr1的表达,通过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利用TranswellTM实验观察Nupr1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Hep G2人肝癌细胞中Nupr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肝癌细胞系。靶向Nupr1的2个短发夹RNA(shRNA)均能有效敲低Hep G2肝癌细胞中Nupr1的表达,抑制效率分别为72.25%和84.25%。Nupr1表达降低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Nupr1敲低显著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及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upr-1表达降低能够上调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1和p27的表达水平。结论靶向敲低Nupr1抑制Hep 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核蛋白1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