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佩兰提取物降脂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胡秀 兰艳 +2 位作者 宫丽 龙坤 卢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28-130,共3页
研究佩兰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活性。采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6 g生药·kg-1)和高剂量组(12 g生药·kg-1),每组12只;高脂饲料... 研究佩兰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活性。采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6 g生药·kg-1)和高剂量组(12 g生药·kg-1),每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的干预。分别于第5周和第10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各项血脂水平。与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比较,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HDL-C的水平升高,高剂量组的作用最为显著(P<0.05)。佩兰提取物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兰 高脂血症 大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珍 邱晓明 +4 位作者 徐潇 罗莉 卢玢 姜兰 王弘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成像及DCE-MRI扫描的患者共49例(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2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通过MRI后处理工作站计算病灶的ADC值,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软件Omni-Kinetics计算病灶的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等。结果 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93.9%;CT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85.7%;CT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75.5%,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与C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联合ADC值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高于CT,而且真正实现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丹 万浪 +1 位作者 王桃姣 岑瑞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在耳内镜下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在耳内镜下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28/3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耳内镜下以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促进鼓膜生长、加速穿孔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外伤性鼓膜穿孔 耳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雅芳 石云琼 +2 位作者 戴军 黄咏梅 南毛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常规组54例、接受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丹红注射液组48例。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常规组54例、接受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丹红注射液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治疗7d后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及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及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d后、治疗7d后,丹红注射液组患者血清中copeptin、H-FABP、NSE的含量低于常规组,BDNF、bFGF的含量高于常规组;外周血中CD62p、CD42b、PAC-1、PMA的含量低于常规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并抑制血小板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神经损伤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某院2010-2012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文霞 赵丽华 孔德宝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2-552,F0003,共2页
目的了解黄石市某医院3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分布及趋势,为降低本地区死亡率及有关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死亡报告的911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 目的了解黄石市某医院3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分布及趋势,为降低本地区死亡率及有关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死亡报告的911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损伤、中毒和外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91.8%;平均死亡年龄62.6岁。结论加强前5位死因疾病的防治工作,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模式,减少居民病死率,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例 死因 统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微量元素含量、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雅芳 戴军 +2 位作者 石云琼 黄咏梅 曹雄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1期3013-3016,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微量元素含量、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感染组,另取同期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取血清并测... 目的:研究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微量元素含量、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感染组,另取同期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取血清并测定微量元素Zn、Fe、Cu、Se、Ca的含量以及感染指标PCT的含量,取外周血并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血清中Zn、Fe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BC-ICR、RBC-C3bR、FEER、CD58、CD59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FEIR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u、Se、Ca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组中PCT高含量患者血清Zn、Fe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BC-ICR、RBC-C3bR、FEER、CD58、CD59的水平显著低于PCT低含量患者,外周血中FEIR的水平显著高于PCT低含量患者,Cu、Se、Ca的含量与PCT低含量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Zn、Fe不足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肺炎 降钙素原 微量元素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单病种国际临床照顾程序认证工作前后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雨来 余进 +3 位作者 卢振 吴勇波 张凯 翁晓云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临床药师在参与JCI标准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照顾程序认证(JCI CCPC-AMI)工作前后,对临床药物治疗指南的遵从率和患者用药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5年3—8月AMI病例为参与前组,2... 目的分析心血管临床药师在参与JCI标准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照顾程序认证(JCI CCPC-AMI)工作前后,对临床药物治疗指南的遵从率和患者用药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5年3—8月AMI病例为参与前组,2015年9月—2016年3月AMI病例为参与后组,统计汇总,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CCPC-AMI后,AMI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指南的遵从率(完善AMI诊断后10 min内服用阿司匹林、强化他汀治疗药物及剂量的选择正确与否、出院前使用ACEI/ARB情况是否正确、出院前是否使用β受体阻断药情况)从参与前的92.7%,67.9%,60.7%,51.8%上升至98.1%,85.2%,94.4%,90.7%;患者用药教育知晓率(是否知晓安全用药、是否知晓自我管理、是否知晓随访知识)从参与前的75.0%,57.1%,82.1%均上升至100%。结论该院在JCI后创建CCPC-AMI过程中,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AMI单病种质量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JCI CCPC-AMI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MSS EMRAM7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万代红 汪晓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 :分析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围绕手术患者医疗信息共享、交接、用药、输血、病理标本交接、灭菌包追溯、医疗废弃物管理等流程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结果:实现手术医疗、护理信息... 目的 :分析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围绕手术患者医疗信息共享、交接、用药、输血、病理标本交接、灭菌包追溯、医疗废弃物管理等流程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结果:实现手术医疗、护理信息高度共享,做到全程无纸化无缝流程管理,提升患者安全,减少科室运营成本。结论 :HIMSS EMRAM 7评审标准下的手术室信息化系统建设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可以提升手术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有效减少成本投入,提升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SS EMRAM 7标准 信息化系统 手术患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原理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模型 被引量:19
9
作者 余丽 付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1,共4页
该文通过建立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原理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安全管理模式,以外送工作为例,成立FMEA管理小组,设计PIVAS开展FMEA的流程路线,建立基于FMEA原理的PIVAS安全管理应用模型,基于FMEA原理的PIVAS安全管理模式,能... 该文通过建立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原理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安全管理模式,以外送工作为例,成立FMEA管理小组,设计PIVAS开展FMEA的流程路线,建立基于FMEA原理的PIVAS安全管理应用模型,基于FMEA原理的PIVAS安全管理模式,能使安全管理工作前移,实现风险的标准化预警,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工作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将FMEA原理应用于PIVAS安全管理,能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重点质量事件的改进,达到整体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中心医院基于电子医疗文书用药闭环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雨来 余向东 +2 位作者 甘霖 何华东 周筱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黄石市中心医院基于电子文书的用药闭环管理。方法构建多元化药学资讯平台,实现用药医嘱开具、抄录、审核、调配、给药、监测各个环节的用药信息全覆盖。结果用药医嘱信息全程无断点、偏倚可控制,形成闭合管理环路。结论新型信... 目的探讨黄石市中心医院基于电子文书的用药闭环管理。方法构建多元化药学资讯平台,实现用药医嘱开具、抄录、审核、调配、给药、监测各个环节的用药信息全覆盖。结果用药医嘱信息全程无断点、偏倚可控制,形成闭合管理环路。结论新型信息化技术在药学服务领域的深度运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药差错、拓宽临床药师视野和工作范围、提升药学服务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医疗文书 用药闭环管理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对THP-1细胞中LOX-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勇波 陈志强 +1 位作者 罗鹏程 曾和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WEAK)对人单核细胞(THP-1)中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TWEAK对THP-1细胞中LOX-1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TWEAK对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WEAK)对人单核细胞(THP-1)中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TWEAK对THP-1细胞中LOX-1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TWEAK对THP-1细胞中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TWEAK能够上调THP-1细胞中LOX-1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TWEAK可通过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表达LOX-1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精神类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裴裴 卫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306-33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精神类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2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高压氧组各31例。常规组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高...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精神类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2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高压氧组各31例。常规组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高压氧组接受高压氧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持续8周。对比两组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高压氧组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的含量高于常规组;炎症因子IL-1、IL-6、IL-8、hs-CRP的含量低于常规组;氧化应激指标LHP、MDA的含量低于常规组,CAT、GSH-Px的含量高于常规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有效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量并均衡机体内环境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高压氧 神经递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神经缺损、氧化应激及黏附分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裴裴 卫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37-3440,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神经缺损、氧化应激及黏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在黄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黄石中心医院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神经缺损、氧化应激及黏附分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在黄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黄石中心医院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及神经缺损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黏附分子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氧化应激指标的表达量。结果:ACI组患者血清中TBIL、IBIL、NSE、sTRAIL、sFas、GFAP、S100B、MDA、AOPP、FKN、sICAM-1、sVCAM-1、ALCAM、PECAM-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Nrf-2、HO-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SO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BIL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ACI患者血清中TBIL、IBIL水平与血清中NSE、sTRAIL、sFas、GFAP、S100B、MDA、AOPP、FKN、sICAM-1、sVCAM-1、ALCAM、PECAM-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Nrf-2、HO-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血清中SOD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TBIL、IBIL水平的升高与神经缺损程度、氧化应激激活、黏附分子生成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胆红素 氧化应激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野生青风藤中木兰花碱和青藤碱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林 殷永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7-60,64,共5页
采用LC-MS/MS技术建立野生青风藤中木兰花碱和青藤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Kromasil Eternity-5 C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为分析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监测(SRM)。木兰花碱和青藤... 采用LC-MS/MS技术建立野生青风藤中木兰花碱和青藤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Kromasil Eternity-5 C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为分析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监测(SRM)。木兰花碱和青藤碱分别在20.6~412 ng·mL^(-1)和29.5~59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专属性良好,木兰花碱和青藤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和98.95%,RSD分别为1.99%和1.65%。所建立的LC-MS/MS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野生青风藤中木兰花碱和青藤碱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 木兰花碱 青藤碱 含量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利器盒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86-86,共1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利器盒常被用来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污染性暴露口、不便于携带;护士需用手分离针头,存在针刺伤的高风险。据报道,针刺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集中在输液完毕拔针、药... 临床护理工作中利器盒常被用来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污染性暴露口、不便于携带;护士需用手分离针头,存在针刺伤的高风险。据报道,针刺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集中在输液完毕拔针、药物配制和处置医疗废物时,分别为41.1%、21.7%和21.7%。鉴此,笔者研制了便携式利器盒,体积小易携带,无需用手分离针头,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废物 针刺伤 便携式利器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吉西他滨及其血浆蛋白结合研究
16
作者 胡秀 王雨来 +4 位作者 杨林 兰艳 宫丽 龙坤 卢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8-57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检测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的方法,并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其血浆蛋白结合率。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p H 3.0±0.1)-甲醇-乙腈(80∶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检测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的方法,并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其血浆蛋白结合率。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p H 3.0±0.1)-甲醇-乙腈(80∶10∶10),检测波长为268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吉西他滨在0.2~2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 6)。吉西他滨不同浓度在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3.27±2.48)%,(12.64±5.49)%和(14.97±3.97)%。该方法对吉西他滨进行分离,方法简便、灵敏、稳定,其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平衡透析法 血浆蛋白结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7
作者 高炼 黄晓明 吴清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8-1154,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和排便异常,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环境因素和宿主差异是导致IBS的原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B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临床上均较棘手,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和排便异常,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环境因素和宿主差异是导致IBS的原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B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临床上均较棘手,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专业指导、饮食干预和心理疏导等。IBS不同于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便秘的最主要诊断要点为腹痛,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总体来说,IBS的药物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新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参与了IBS的发生发展,通过使用益生菌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成为治疗IBS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IBS发生发展的最新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预防策略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体征和症状 诊断 治疗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及其调控网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怡香 岳虎 +1 位作者 张超文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9,共9页
miR-1/133基因簇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对心脏以及骨骼肌的发育及生理病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特征,预测了其靶基因及其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23种不同物种间miR-1... miR-1/133基因簇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对心脏以及骨骼肌的发育及生理病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特征,预测了其靶基因及其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23种不同物种间miR-1/133基因簇的序列、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miR-1/133基因簇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基因簇的进化与物种进化关系有一定差异.利用在线数据库对miR-1/133基因簇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该基因簇的网络调控图,表明miR-1/133基因簇参与了骨骼肌与心肌发育、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体内重要生理过程,为进一步阐明miR-1/133基因簇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133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进化分析 靶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对小鼠点阵激光术后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仲娟 杨细风 +1 位作者 谌章舟 陈用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14-2119,共6页
目的考察点阵激光术后小鼠皮肤及小鼠体内的免疫学反应,探讨灵芝酸在小鼠阵激光术后黏膜免疫中的防御机理。方法把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点阵组和给药组,照射四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肤,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ELISA... 目的考察点阵激光术后小鼠皮肤及小鼠体内的免疫学反应,探讨灵芝酸在小鼠阵激光术后黏膜免疫中的防御机理。方法把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点阵组和给药组,照射四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肤,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的浓度;免疫组化法分析小鼠皮肤细胞内Bcl-2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点阵组小鼠皮肤可见有红斑,结痂和脱屑等临床反应,给药组的小鼠仅见红斑的临床反应;点阵组小鼠皮肤组织HE染色可观察大量炎症细胞(蓝染);给药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的数量要明显低于激光术组小鼠;点阵组和给药组血液中IFN-γ浓度分别为151.9±18.5、23.2±12.2,TNF-α细胞因子浓度分别为87.2±13.2、44.5±5.6,IL-6浓度为26.7±4.1、19.2±6.4;各类细胞因子检测中,点阵组和给药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小鼠皮肤细胞内Bcl-2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低于点阵组的强阳性表达。结论灵芝酸能够缓解小鼠点阵激光中的炎症反应,降低激光术后小鼠体内的炎性反应,抑制Bcl-2蛋白p53蛋白和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 点阵激光 P53蛋白 BCL-2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康文武 唐倩 +2 位作者 严江天 苏振宏 梁凤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高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而足细胞功能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至关重要。造成足细胞损伤的因素复杂且相互串扰,该文从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慢性炎...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高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而足细胞功能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至关重要。造成足细胞损伤的因素复杂且相互串扰,该文从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自噬、表观遗传学变化等角度阐释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的损伤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探讨、治疗及预后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肾小球滤过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