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梁宝寺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堂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章简述了选煤厂实现自动控制的必要性,以梁宝寺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配置和功能实现等。
关键词
选煤厂
自动控制
系统组成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的光纤监测耦合性及分带表征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奇
牛家宝
+2 位作者
李青海
赵金海
訾建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5-1357,共13页
分布式光纤感测作为科学认识采动覆岩动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光纤-岩体的耦合关系。选择神东某矿作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结合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探究采动覆岩垂直分带时空...
分布式光纤感测作为科学认识采动覆岩动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光纤-岩体的耦合关系。选择神东某矿作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结合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探究采动覆岩垂直分带时空演化特征与光纤应变数据峰值点位置的内在联系。针对以往研究中光纤应变数据容易受光纤-岩体耦合关系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提出用岩体裂隙率表征光纤-岩体耦合关系的新方法。通过光纤-岩体耦合关系试验,得到光纤-岩体应变传递系数与岩体裂隙率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并采用二值化方法处理模型图像获取各区域裂隙变化量,分区域地计算出采动覆岩直埋光纤的应变传递系数,为进一步探究光纤应变数据峰值与采动覆岩垂直分带特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撑。研究表明:光纤应变峰值点位置能用于关键层下方离层以及覆岩分带表征,利用构建的关键层下方离层及覆岩分带表征模型,结合峰值检测算法,得到关键层的位置分别为44、68、107 cm,以及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35、68 cm,算法识别结果与理论计算数值吻合,符合神东某矿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
导水裂隙
关键层
光纤传感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MOGN过采样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MPSO-BP预测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奇
梁智昊
訾建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85,共14页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水、地下水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水、地下水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搜集200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样本作为模型数据集。首先,采用自适应高斯噪声过采样方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for regression with Gaussian noise,SMOGN)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过采样,结合8折交叉验证,将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和决定系数(R2)作为回归模型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进行工程现场应用。【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数据集下,BP神经网络采用Huber loss和Adam一阶优化算法,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最优激活函数为Tanh,最优隐藏层节点数为12。当MPSO种群数量为50时,模型性能最好,经过SMOGN过采样和MPSO超参数优化,最终训练集的EMA为0.163,ERMS为0.216,R2为0.948,验证集的EMA为0.260,ERMS为0.341,R2为0.901。在现场应用中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在9%以下。结果表明结合SMOGN技术和MPSO超参数优化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能,改善了样本分布特征,提高了样本利用效率和模型预测效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模型的训练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防治水
回归过采样
导水裂隙带
高度预测
变异粒子群算法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采工作面风流-粉尘逸散规律CFD模拟分析
被引量:
14
4
作者
尹文婧
李斌
王峰
《中国煤炭》
2018年第4期112-115,153,共5页
根据枣庄矿业3上301综采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应用FLUENT软件建立煤矿巷道模型,对综采工作面上的风流和粉尘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粉尘随风流的逸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风流总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风流在液压支架...
根据枣庄矿业3上301综采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应用FLUENT软件建立煤矿巷道模型,对综采工作面上的风流和粉尘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粉尘随风流的逸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风流总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风流在液压支架和煤壁之间会形成一段大于4m/s的高风速带;粉尘受到风流的影响,向下风侧以及人行道处逸散,由于采煤机截割和液压支架移架两道工序产尘的区域有所重叠,所以在距离移架产尘点下风侧9m左右,距离液压支架底板上表面1.5m左右的呼吸带范围,是综采工作面防尘关注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综采工作面
风流
粉尘逸散规律
高风速带
呼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梁宝寺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堂刚
机构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文章简述了选煤厂实现自动控制的必要性,以梁宝寺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配置和功能实现等。
关键词
选煤厂
自动控制
系统组成
功能
分类号
TD94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的光纤监测耦合性及分带表征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奇
牛家宝
李青海
赵金海
訾建潇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
与
矿业
工程学院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有基地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5-135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16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212010234)。
文摘
分布式光纤感测作为科学认识采动覆岩动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光纤-岩体的耦合关系。选择神东某矿作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结合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探究采动覆岩垂直分带时空演化特征与光纤应变数据峰值点位置的内在联系。针对以往研究中光纤应变数据容易受光纤-岩体耦合关系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提出用岩体裂隙率表征光纤-岩体耦合关系的新方法。通过光纤-岩体耦合关系试验,得到光纤-岩体应变传递系数与岩体裂隙率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并采用二值化方法处理模型图像获取各区域裂隙变化量,分区域地计算出采动覆岩直埋光纤的应变传递系数,为进一步探究光纤应变数据峰值与采动覆岩垂直分带特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撑。研究表明:光纤应变峰值点位置能用于关键层下方离层以及覆岩分带表征,利用构建的关键层下方离层及覆岩分带表征模型,结合峰值检测算法,得到关键层的位置分别为44、68、107 cm,以及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35、68 cm,算法识别结果与理论计算数值吻合,符合神东某矿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采动覆岩
导水裂隙
关键层
光纤传感
耦合性
Keywords
mining rock
water flowing fracture
key stratum
optical fiber sensing
coupling
分类号
TD74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MOGN过采样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MPSO-BP预测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奇
梁智昊
訾建潇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
与
矿业
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8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16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ME021)
青岛市博士后基金项目(QDBSH20230202050)。
文摘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水、地下水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水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搜集200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样本作为模型数据集。首先,采用自适应高斯噪声过采样方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for regression with Gaussian noise,SMOGN)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过采样,结合8折交叉验证,将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和决定系数(R2)作为回归模型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进行工程现场应用。【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数据集下,BP神经网络采用Huber loss和Adam一阶优化算法,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最优激活函数为Tanh,最优隐藏层节点数为12。当MPSO种群数量为50时,模型性能最好,经过SMOGN过采样和MPSO超参数优化,最终训练集的EMA为0.163,ERMS为0.216,R2为0.948,验证集的EMA为0.260,ERMS为0.341,R2为0.901。在现场应用中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在9%以下。结果表明结合SMOGN技术和MPSO超参数优化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能,改善了样本分布特征,提高了样本利用效率和模型预测效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模型的训练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煤矿防治水
回归过采样
导水裂隙带
高度预测
变异粒子群算法
模型优化
Keywo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water hazard
over-sampling for regression
hydraulically conductive fracture zone
height prediction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algorithm
mode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D74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采工作面风流-粉尘逸散规律CFD模拟分析
被引量:
14
4
作者
尹文婧
李斌
王峰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矿业
与安全工程学院
大同煤矿
集团
朔州煤电铁峰煤业
有限
公司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18年第4期112-115,15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805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4198
+4 种基金
5147413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属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ZR2017JL0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T906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70602)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16-6-2-52-nsh)
文摘
根据枣庄矿业3上301综采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应用FLUENT软件建立煤矿巷道模型,对综采工作面上的风流和粉尘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粉尘随风流的逸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风流总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风流在液压支架和煤壁之间会形成一段大于4m/s的高风速带;粉尘受到风流的影响,向下风侧以及人行道处逸散,由于采煤机截割和液压支架移架两道工序产尘的区域有所重叠,所以在距离移架产尘点下风侧9m左右,距离液压支架底板上表面1.5m左右的呼吸带范围,是综采工作面防尘关注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数值分析
综采工作面
风流
粉尘逸散规律
高风速带
呼吸带
Keywords
numerical analysis,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air flow, dust migration law, high speed wind belt, respiratory belt
分类号
TD714.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梁宝寺选煤厂的应用
贾堂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的光纤监测耦合性及分带表征
刘奇
牛家宝
李青海
赵金海
訾建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MOGN过采样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MPSO-BP预测模型
刘奇
梁智昊
訾建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采工作面风流-粉尘逸散规律CFD模拟分析
尹文婧
李斌
王峰
《中国煤炭》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